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节俭帝王道光帝掌权,清朝为何会越来越穷?

节俭帝王道光帝掌权,清朝为何会越来越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8 7:21:54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帝: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节俭帝,为帝国在他手上越来越穷?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道光皇帝一共在位三十年,但与他的爷爷乾隆相比,实在是过得要太寒酸了。当年康熙皇帝驾崩时,国库留有八百万两白银,而雍正皇帝崇尚节俭,给乾隆留下了六千万两巨额财产,等到嘉庆帝即位时,国库已经被乾隆给挥霍得差不多了。而嘉庆帝尚且可以朝着和坤开一开刀,把和坤家的财产充公之后,国库立刻就充盈了不少。而道光皇帝就比较倒霉了,攒钱的功夫可没有那么强。

比起乾隆,嘉庆帝其实已经很节俭了,在道光还只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很受父皇的影响。每天晚上只买五个烧饼,与福晋一个吃两人,而有一个则给他们的大阿哥。无论在那个朝代,其实都很少可以看到有如此节俭的皇帝。道光如此节俭,也不过是想多节约一点钱,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不过在后来,人们也只给了他一个抠门皇帝的称号。

早于道光元年,道光皇帝就颁布了《声色贷利论》,提倡一定要节俭治国。帝国人口不断翻倍的在上涨,在乾隆年间,每人拥有土地六亩月,而到了道光年间,每人只拥有两亩土地,道光日日揪心,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也确实是一辈子都在奉行节俭。道光帝是节省,但是并不精明,他体恤百姓,但对民情一无所知

《清稗类钞》记载,一日上朝,道光帝看到军医大臣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转过头问他,你的裤子打补丁需要多少钱,而大臣知道,如果自己说了实价,那么一定会得罪内务府,于是他撒谎道,需要三钱银子。道光帝对此就非常的感慨了,还是民间的东西便宜,内务府打一套补丁需要五两银子呢。

而在道光帝看不到的地方,每一位官员都过得非常的好,吃的是山珍海味,而穿的也是绫罗绸缎,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艰难,而他虽然也有节俭,但是其实并没有起到作用,依然不够手底下的官员挥霍。

道光帝的节俭,其实还可以算是误国的一个很大诱因,在道光八年,新疆张格尔平定判断之后,道光帝非常高兴,在颐和园里大摆筵席,打算犒劳一下有功的将士们,而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京城的将士们,所受到的款待,其实也不过是几碟小酒小菜。接命保卫的祖国,拼死效忠的皇帝,却给了他们这样的待遇,而这些将士并不知道皇帝崇拜节俭,只以为道光帝对他们不屑一顾,所以甚至有感觉到心寒。

不仅如此,道光帝决定在此战之后,缩减新疆守卫的兵力,将士们所上报的士兵最低限额要18000名士兵,而道光帝认为只需要6000名就够了。但边疆的将士们这可不干了,如果只有6000人,那他们只守新疆的东部,西部就自治自卫好了。道光帝想业想去,认为新疆还是不能载人,于是打算让全国各省都载军,由此就节省出三十万两银子,那么这样就可以志愿新疆守军的军饷了。

道光皇帝自认为,自己这样的举动是存有爱国爱民之举,那怕是苦一点也不想要苦着百姓,不过他这样的政治治国,其实并没有什么作为,而且他就算是再节俭,百姓也不可能就此过上好日子。道光提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并没有能力处理这样的问题,再加上他一昧的载军,这场战争只能输得更加的惨 。

道光没有乾隆的家底,又没有雍正治国的本领,只是一个良善的守成之君。在乾隆时代里,内务府不仅理财有方,而且国库充盈,即便是乾隆生活如此的奢华,还是可以六下江南。而到了嘉庆时代,内务府的经费体系就已经不能保证收支平衡,到了道光年间,这一套体系更是已经崩塌,道光不仅找不到新的财政来源,而且只能眼看着坐吃山空,一昧的节约。

没有正确的理念,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仅仅只是一昧的借鉴,从臣子的衣着判断官司员们的吃穿用度,节俭只能成为一场剧。假如他并不是一名皇帝,仅仅只是一名地方官员,或许他的节俭与良善,还是可以起到一点作用,只可惜他作为一国之君,只依靠节俭治国,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福临为什么能够继位 这事情和孝庄的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孝庄和福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太极驾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衮争皇位,这两个人任何一个成功,都没顺治啥事了。结果两个人各退一步,把皇位让了出来,这才给顺治留下了机会。为什么两个人会同时退让呢?因为这两个人都有硬伤。豪格的硬伤是能力不及多尔衮,多尔衮的

  • 什么是九合诸候?齐恒公死后的齐国是什么模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齐恒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齐恒公继位后,齐国虽然在长勺与鲁国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

  • 卫青:从公主的骑奴,再到贵极人臣的汉朝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母亲在平阳公主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与平阳侯曹寿(汉初名臣曹参之曾孙)为妻,所以也称平阳公主。卫媪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长君,长女君孺、次女少儿、三女子夫。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

  • 鱼玄机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前半生痴情,后半生放纵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X鱼玄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男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故事。皓月当空,依然有点点星光,遥挂在历史的星空之中,虽然微弱,但依旧是那么的醒目与耀眼。鱼玄机,这位毁誉参半的奇女子,就是其中一位。她的人生

  • 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最后结局为什么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真正称得上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其中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这个文臣就是李斯,这个武将就是王翦。显然李斯和王翦结局是不一样的,王翦得以善终,而李斯最终被赵高给害死,而且死得非常惨。那么,同样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个人,他们的结局为什么这么不一样呢?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

  • 王朗的为人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非凡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朗的故事。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并且能言善辩,靠一张嘴活活气死王朗,这也成了演义中的经典一幕。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段故事的鬼畜视频,被诸葛亮所说的“厚颜无耻之人”给洗脑了。那在历史上,王朗真是一位厚颜无耻

  • 廖立是什么人?被重用的他却埋下关羽被杀的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廖立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不仅人很聪明,而且他还有很高的识人本领,他所看重的马良、蒋琬、姜维等人,能力十分出众,日后都成为了朝中的重臣,可是再聪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诸葛亮曾经就看错了一个人,开始的时候称赞他才华比肩庞统,因为刘备也十分器重他,没想到却

  • 陶渊明才思敏捷,他的五个儿子没一个随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陶渊明是一代诗文大家,在东晋末年到南朝初期都很有名气,诗歌、散文、辞赋样样精品。曾经做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虽说不是朝廷重臣,却也是名利双收了。辞官归隐更是自由自在,可以说时间能像他获得如此逍遥自在的,还真没有几人,在当代社会更是奢望啊。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像陶渊明这

  •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为何让诸葛亮自立为成都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夷陵之战的故事。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精锐部队几乎全灭,刘备几乎是“只身逃亡白帝城”,后多亏赵云率增援赶到,方使得东吴撤军,经此巨大打击后,刘备不久后便在白帝城病逝,去世前他托孤诸葛亮,甚至让其

  • 溧阳公主:贵为皇室公主,一生却无比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溧阳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家破人亡的惨剧比比皆是,即使身为皇家儿女,有时也难以幸免。尤其是女性,在那个时代的遭遇极为凄凉。有这么一位女子,贵为公主,却宁愿身在百姓家,她一生的经历,实在令人怜惜。溧阳公主,是梁武帝萧衍的孙女,她精通音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