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侃为什么被誉为东方天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果?

郭侃为什么被誉为东方天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4/1/16 2:26:03

郭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元朝时期,有这样一位汉人将领被对手称为“东天将军,神人也”,这个人就是郭子仪的后裔郭侃。郭侃是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曾跟随旭烈兀出征西亚,攻破十字军百八十余城,立下诸多战功。后来忽必烈即位,郭侃向其提出建国策略,以及置国都的建议,累积战功以达万户之位。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熟悉郭侃为人,这次就来简单介绍下这位将军的生平,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郭侃其人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无敌于天下的王朝,横扫亚洲,名震世界,也出了无数的名将,战功赫赫,而其中有一员大将被喻为东方天将军,纵横捭阖,连下七百余座城池,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那么,这员大将是谁?

姓郭名侃,字仲和,是蒙古蒙哥汗时期,随成吉思汗孙子宗王旭烈兀西征,取得辉煌的战果。

郭侃,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出生于公元1217年,是大唐王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后裔。

他的祖父叫郭宝玉,精通天文与兵法,精于骑射,原来是金朝将领,看到金王朝的腐败无能,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深得成吉思汗的赏识与重用。其父郭德海也是成吉思汗麾下著名的汉将,屡建奇功。

郭侃是郭德海的次子,自小受家学渊源的影响,熟读兵法,精于战阵,由于父亲郭德海战死,他被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史天泽收养,天资聪颖的郭侃,摔跤几乎没有对手,马上功夫也是十分了得,刚刚弱冠就成了小有名气的百夫长,随蒙古大军征战伐金,因战功升为千夫长。

自北宋末南宋初,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据说绍兴年间山东路忠义军都统领魏胜善于造炮,研发了“霹雳炮”,以火药填铁筒内,塞以碎石,置炮车上,临阵引火发药,碎石可打到二百步开外,很有杀伤力,可称世界上火炮始祖。

郭侃的父亲郭德海就善于造炮而得到成吉思汗赏识,郭侃更是在原有火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一种可以曲射的火炮,专门对付雄踞高山的城堡,可平可曲,平射能打半里左右,曲射能凌空二三十丈(约一百米上下)高落下爆炸,颇具威慑力,在当时简直就是奇迹。

二、西征火炮显神威

蒙古蒙哥汗时期,三十六岁的郭侃随成吉思汗孙子宗王旭烈兀西征,郭侃带着一百名制炮工匠随征,开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炮兵远征,也开启了郭侃神一般的征程。

蒙古西征大军翻过青藏高原和喀什米尔,利用三年的时间抵达阿姆河,旭烈兀见郭侃英勇善战,便任命郭侃为先锋。

第一个目标,处于里海以南的波斯帝国城池木剌夷(现在伊朗西部),这里曾经是令欧洲人闻名丧胆的刺客组织“阿萨辛派”的基地。

郭侃以五千人马一战击溃五万波斯人马,乘胜进击,一气连下一百二十八座城堡,斩杀波斯大将忽都答而兀朱算滩,令敌人望风而降。

蒙古大军挺进到乞都卜,此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旭烈兀组织兵马几次都没有攻下,伤亡惨重。

郭侃率领手下炮兵,调来自己研制的曲射大炮,一阵猛轰,吓得守将火者纳失儿乖乖开城投降。

郭侃先锋人马,随后攻入阿拔期王朝(今伊拉克),其首都报达(今巴格达)紧临底格里斯河。

郭侃便把火炮架在战船上,顺流直抵城下,向城上开炮,很快轰塌了城墙一角,城中守将谟牙代丁跑到国王木司塔辛面前,哆哆嗦嗦地禀报:“陛下,蒙古人的火炮太厉害了,只听到‘轰’的一声,一段城墙连同战士们都没了。听说这蒙古人是野蛮人,陛下如不投降,蒙古大军杀进城来,就全完了。”

国王木司塔辛也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傻了,只好马上自缚,开城投降,郭侃一路高歌猛进,又拿下三百余座城堡。

三、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天将军

转眼间,郭侃率领先锋兵马攻入沙特境内,铁骑纵横,势如破竹,一百八十余座城堡又相继被征服。

可以说,郭侃发挥火炮的威力与蒙古骑兵机动性能好的特点,采取因敌制定策略,什么围点打援,设伏诱敌等等,横扫亚洲,令西亚人惊呼:郭侃“东天将军,神人也”。

兵马来到地中海地区,率军渡海,遭遇西方闻名天下的十字军,十字军西征,被西方渲染成无敌的存在。郭侃遇强更强,在塞浦路斯等地接连战胜神话般的十字军,让西方人见识了东方的神勇,挥军挺进到小亚细亚半岛,“破兀林游兵四万,阿必丁算滩大惧,来降,得城一百二十”。

当郭侃雄心勃勃正准备北上进入欧洲,传来蒙古大汗蒙哥死讯,郭侃回军收兵。

郭侃从公元1253年随旭烈兀西征到公元1260结束,七年的金戈铁马,攻陷了七百余座城池,可以说古今中外第一,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郭侃留恋故土,他没有随旭烈兀留在中亚,返回了中原地区(旭烈兀建立了东自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到印度洋的蒙古伊儿汗国,这都是郭侃打下来的疆域)。

这时忽必烈已经成了蒙古大汗,史天泽多次推荐郭侃的能力,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一代战神,“知宁海州”忧忧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汪元量的南归回国之路是怎样的?他有多不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汪元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汪元量是南宋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年纪轻轻便已精通写诗填词、弹琴作画。因为汪元量在音律方面的突出才能,因此被选为供奉内廷的琴师。除此之外,汪元量还是一位爱国诗人,汪元量的诗词往往能从中洞悉出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毕竟他亲眼见

  • 唐末第一武将李存孝厉害吗?“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是否夸大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唐末宋初天下大乱,在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王朝先后成立。都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期间就出了一位天下无敌的将军——十三太保李存孝。据传说,李存孝八岁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被晋王李克用看见,认为第十三位义子,这才有了十三太保的称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刘禅历来有扶不起的阿斗之称,没想到他的儿子最有血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63年,在权臣司马昭的筹谋下,曹魏“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兵分三路进攻蜀汉。在这一年世界军事史上的又一次奇谋诞生了,这一奇谋就是偷渡阴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镇西将军钟会率领的13万主力大军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挡住,退进两难,粮草用尽,续粮困难的形

  • 梁孝王刘武是什么身份?看看他与汉景帝的博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梁孝王刘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他财物称是。”――《汉书·文三王传》注:孝王,即汉文帝嫡次子,汉景帝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梁王刘武。从这段《汉书》中所记载的信息不难看出,这位身份高贵、地位尊崇的西汉

  • 朱榑:明朝最能作的藩王,朱元璋都拿他没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初年的齐恭王朱榑[fù],为朱元璋第七子,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生于南京,母为达定妃,洪武三年(1370年)七岁时受封齐王,十五岁时就藩山东青州。朱榑曾受命镇守开平(今属河北唐山),史书称其:“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然性凶暴,

  • 明朝皇帝带头设立妓院?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富豪消费,就在秦淮河畔设置了诸多国营性质的秦楼楚馆,时称“大院”,后期称“旧院”。朱元璋亲自为妓院题写对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

  • 古代皇位为何而会选择嫡长子 选德才兼备的皇子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嫡长子继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古代大户人家妻妾众多,所以他们家中的儿子便有了嫡庶之分。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庶子就是小妾所生的儿子。放在帝王之家,嫡子便是皇后之子,庶子就是妃嫔之子。封建帝制时代有套不成文的惯例,那便是皇帝死后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如果嫡长子英

  • 北宋绘画大师范宽,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时期,山水画慢慢受到了大家的重视,逐渐成为了主流。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画家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使得他们有条件在山林隐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也能更好的将自己的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这也推动了我国山水画高峰时期。之前介绍过范宽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范宽

  • 一代名将檀道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被宋文帝冤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名将檀道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宋王朝的元嘉时期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南朝国力比较强盛,处于元嘉之治的盛世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刘宋王朝的三次北伐竟然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对此许多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元嘉之治是一个稳定繁荣

  • 夷陵之战蜀汉为何会全军覆没?刘备到底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夷陵之战蜀汉为何会全军覆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对于夷陵之战来说,刘备一方倾全国之力,东吴也派遣了陆逊等精锐力量前来迎敌。当然,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