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15 更新时间:2024/1/19 10:19:57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

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一直在遵循管仲给他制定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亲近邻国、帮扶弱小。因为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是相当重要的。

照这样看来,齐桓公在对待临近小国的政策上,还是相当温和的。但是,如果你不幸惹怒了齐桓公,那不好意思,他也会按自己的“规矩”办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来也巧,此时还就有这么两个国家咎由自取,自取灭亡。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为了稳定刚刚即位的宋桓公,齐桓公召集中原诸侯在北杏这个地方会盟。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这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中的第一次。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对于自己做的第一件大事会相当在意的。齐桓公也不例外,他对这个第一次由自己发起的会盟极其重视。

但是,就是这样,在特意告知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个国家没有来,它就是——遂国!

遂国,舜的后裔,周初武王大封诸侯时被封于遂(今山东宁阳、肥城一带),是鲁国的附庸国。

不知道是这次会盟没有引起遂国国君的充分重视,还是他忙于其它事情给忘记了,总之,在会盟都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大家还是没有看见他的身影。

好小子,竟然敢瞧不起我,那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由于齐军过于强大,遂国军队还没有怎么和齐军交手,就被齐军给打得溃不成军,一哄而散。战斗的结果非常明显——遂国国君被赶出了遂国!

齐军赶走了遂国国君之后,当然要派兵予以驻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齐国虽然派有军队驻扎,但齐桓公却并没有直接把它划归到自己的领土范围之内给吞并掉,这样一来,就为将来某件事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四年后的一个夏天,意外就此发生了:一天上午,原遂国贵族的因氏、工娄氏、须遂氏三位大臣,指使着自己的手下,带着大量的美酒佳肴来到了齐军的营地。

按说,遇到此种情况,有头脑的军事将领肯定会予以防备。因为俗话早就对这样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因为它不是“馅饼”就是陷阱。换句更为直接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早餐。

但是,遂国自国君被赶走四年来,遂人一直都很安分,从来都没有主动滋生过任事端。自然,某些齐军将领被这一假象给麻痹注了,他们认为遂人已经服从了自己的统治。

然而,就是这一丝的麻痹,让放松了对遂人警惕的齐国军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齐军将士看到酒肉,顿时乐开了花。驻守在这儿都已经有四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神经一直都绷的紧紧的,时刻都要防备着遂人反攻。现在遂人已经安于现状,国君还不让我们回去。常年在外,见不得妻儿老小,看不到熟悉的亲人,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此时,对于常年在外的齐军将士来说,酒肉是最好的安慰品。

于是,在遂国三位大臣的劝说下,齐军将士敞开胸怀、放开量的喝了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这样,驻守在遂国的所有齐军喝了一整天的酒。

就在天即将黑透的时候,齐军营地出现了一些行动迅速的黑影。他们手中拿着寒光闪闪的兵器,悄悄地靠近了熟睡中的齐军将士。突然,他们举起了手中的刀剑,快速地已经东倒西歪的齐军砍去。

几天后,齐桓公便得到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驻守在遂地的齐军全部被遂人用酒灌醉后被杀死,无一生还。

猛然听到这一消息,齐桓公有些惊呆了,他没想到遂人会如此的歹毒,自己也只是赶走了他们的国君而已,他们也不至于对自己下如此黑的手。

随即,齐桓公由吃惊转为大怒,自己继位以来,还没有受过如此大的侮辱。

于是,他大手一挥,再次派兵来到遂国。然而,这次遂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们齐国不光要灭了你们的国家领导人,而且还要杀光你们城内的每一个人!

于是,半日过后,遂都城内,硝烟滚滚,死气沉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神乎其神的诸葛孔明 他的短板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谋士,他的英明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那么,当然人无完人,即使是诸葛孔明也有自己的短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孔明的短板在哪里?网络配图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刘备求贤似渴,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出山,并问以统一天下大计,时年27岁的诸葛亮未出草庐,就为刘备规划了三

  • 野史秘闻:李显为何心甘情愿为老婆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儿子,母亲很强势,李显小时候没少受罪。那个时候,武则天一心向上爬,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挡我者死,李显本来就胆小,自然害怕成为炮灰,甘心情愿做小白鼠。父亲李治病死后,李显曾被立为皇帝。不过大权一直由母亲武则天独揽。即位36天,武则天看李显不顺眼,一道谕旨,便把儿子贬出京城,做了庐

  •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自己兼任宰相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组建王朝开始,历经十几年的精心治理,终于终于走上正轨,但朱元璋并没 有安下心来。因为他生性是个多疑之人,总觉得会有人谋反,尤其是一起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结果滥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始终认为,只有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明王朝的千秋万代,而宰相职位,因权利重

  • 张居正的最后时日,也是明朝最后的时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张)居正完全可以不必将内阁搞成那个样子。他自己当初不也是从高拱手中夺来首辅的位置吗,但也未曾去改变高拱的政治方向,而且将其发展成为一场改革。可是他自己却将内阁的权威跟自己一起埋葬了。”“明朝的帝国大厦本来就是要靠内阁支撑的。我们看,从宣宗的时代,便是内阁英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老成持重者,还是

  • 解密:康熙帝两度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被废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

  • 太子胤礽骄纵蛮横完全是因为康熙的溺爱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圣君”康熙皇帝的子嗣有很多,是清朝所有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个。而最让他疼爱有加的莫过于太子胤礽了。胤礽被废以后,康熙怨天怨地怨大臣,事实上,胤礽的失败,他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康熙帝自己曾说过,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一位孩子长大后会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胤礽的暴虐骄纵、奢侈无度,其实也是在

  • 昏君嘉靖皇帝死了,海瑞为何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海瑞是个直性子。与他同时代的大臣、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价,“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是其所长;不虚心,不晓事,不读书,是其所短”。另一个万历年间的文人沈德符也说,“大抵忠介之清,冠绝一时……以清骄人,又以清律人”,骂起人来,一点面子都不给,常常让人尴尬不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他名声

  • 嘉庆皇帝诛杀大贪官和珅的背后内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心腹大臣,而且是清朝最大的贪官。他以一个跟在轿子后面的扈从,一跃而为主持朝政的宰相,靠的全是拍马屁的功夫。嘉庆在做皇子时,就深恨这个人。做了皇帝以后,一心想除掉这个乱国的奸臣,但因碍于乾隆这个太上皇还在,无法下手。和珅也意识到这位未来的皇上不喜欢他,心中惴惴不安。乾隆要禅位给太

  • 雍正当皇帝后如何治服十四阿哥允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看了允禵服软的回奏之后,估计雍正呵呵一笑,批示道:“既然允禵似有悔心之萌,著暂缓其诛,以徐观其后”。在雍正的眼里,这个桀骜不驯的弟弟总算是老实了。也幸好是这个表态,允禵才在雍正在位期间得以保全性命。网络配图皇兄难弟:十四阿哥就这样被雍正治服康熙驾崩后,远在西北军中的十四阿哥、“大将军王”允禵听到这个

  • 唐玄宗最爱的女人竟是杨贵妃的婆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是自己儿媳妇,唐明皇却因此而害起了相思病,后来到底找个借口,把寿王妃拖到龙床上,宽衣解带,谁知道这女子竟然比起武惠妃更有味道,从此更加迷恋,这个女子就是武惠妃的儿媳妇,也就是寿王妃,名叫杨玉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尤其是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传播,更是让人觉得杨贵妃是唐明皇的唯一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