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谁才是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

揭秘:谁才是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4/4/7 14:52:57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氏。按照当时制度,某一郡如果成为皇族亲王的封地,则称某国,所以常山国,就是成为亲王封地的常山郡。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的记载,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当时一尺相当于现今二十四厘米,八尺就是一米九二,与诸葛亮的身高完全相同。身材高大,而且姿态面容雄壮伟岸,生来就是当名将的材料。

网络配图

赵云踏进社会时,正碰上冀州变天换主人。割据群雄的首领袁绍,逼死了冀州的军政长官韩馥,占据了冀州。赵云家乡所在的常山国,为了反对嚣张霸道的袁绍,就组织了一批义勇军,当时称为“义从”,去支持袁绍的对头,幽州的军事强人公孙瓒。而统领这支义勇军的将军,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赵云。

赵云前往幽州,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也正是在幽州,他碰到了自己认定的英明君主,从此对他忠心耿耿献出一生。那么此人是谁呢?

不错,此人就是刘备。赵云一到幽州,他的义勇军就被编入公孙瓒的铁骑兵团。这铁骑兵团是幽州军队的主体,其中的精锐之师,则是清一色骑白马的义勇军,名叫“白马义从”,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是三国时期着名的精兵。赵云率领部下驰骋沙场的同时,也与刘备认识了。刘备怎么会在这里呢?原来,刘备当年曾与公孙瓒,一起在大学者卢植的门下求学,两人是师兄弟。眼下刘备遭到挫折,跑来投靠师兄。刘备有心网罗天下英豪,以便东山再起;而赵云也看出刘备是非同凡响的英雄,比公孙瓒的前程更远大。于是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就如前面提到的《赵云别传》所说:“先主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这赵云的名字,是从《易经·乾卦》中“云从龙,风从虎”的文句得来。龙腾要起云,虎啸要生风,常常用来比喻明君与贤臣的相互吸引。赵云与刘备,此时正好就是如此这般的情景。

网络配图

不久,刘备被公孙瓒指派,前去夺取袁绍的青州。正想自立门户的刘备,趁机提要求:派赵云为自己统带骑兵。公孙瓒此时兵精将广,故而一口答应。于是,赵云来到刘备麾下,从此不再离开。这一年是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刘备虚岁三十一,赵云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出动大军将近二十万,号称八十万,杀向南面的荆州,不仅要攻占荆州,更要把寄居在这里的死对头刘备,一锅端了。荆州的新任军政长官刘琮,举手投降。临时才得知消息的刘备,仓皇向南撤退。曹操立即抽调精锐骑兵跟踪追击,一天一夜急驰三百多里,终于在当阳(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城北的长坂,把刘备一行追上了。

当时刘备的三员大将,关羽被派去统领水军,赶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接应刘备;张飞被派去断后,阻止敌军追击;而赵云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护刘备的家眷撤退。眼看曹操的铁骑兵团已经杀到,刘备丢下妻室儿女,与诸葛亮等人,向东边人少的汉水方向,打马逃命而去。危急之下的赵云,紧紧抱着刘备去年刚刚出生的儿子阿斗,同时照顾着阿斗的生母甘夫人,沿着刘备等人逃走的方向,艰难前行。最后终于在汉水的西岸边,与刘备等人重新会合。接下来,就是着名的赤壁之战。

网络配图

以上,就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图景。那么赵云在其中又有哪些闪光点呢?“三国探客”告诉你。闪光点主要有二:首先,赵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场严峻考验当中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当时在他面前,活生生就有两个榜样两条路:一条路,是以刘备为榜样,自顾自打马逃跑,大难来时各自飞;再说跟着领导随大流,既能保命还不会承担责任。另一条路,是以徐庶为榜样,方寸一乱,脱离大势已去的刘备,改换门庭投奔曹操去也。以他那样的作战本领,在曹军的虎将行列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成问题,曹操难道不会欢迎他?但是,两个榜样他都没有学,两条道路他都没有走,而是选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既有敌人追击的风险,还有责任承担的风险。赵云为何会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忠心。忠心是他性格使然,而性格又决定道路和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才是曹操手下真正第一流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其一,刚出场时和吕布交手。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

  • 揭秘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齐国文有贤相晏子,武有能将大司马田穰苴。这两人将一应军政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齐景公乐得坐享其成,欢娱度日。有一天,齐景公在宫中与姬妾们饮酒作乐,到了夜深,兴趣反而越来越浓。他突然想起来晏子,一时兴起,吩咐左右将酒具和乐队全部搬移到晏子家门口,再让人通报晏子国君驾到。晏子立即整肃衣冠,执笏拱立,以最符

  •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晏子如何劝阻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子三次劝齐景公,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文言文翻译,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春秋后期,齐景公起用了田穰苴、晏婴等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齐国逐渐强大起来。齐景公虽然能够唯才是用,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齐景公不喝闷酒,每次喝酒都要找几个知己作陪,并且不醉不休。不过,让齐景公想不到的是自己找人喝酒竟然吃了闭门羹。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

  • 春秋名相晏子自己到底信不信鬼神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民间鬼神之说,到底有没有鬼神之说,鬼神之说是不是真的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这不,这一年,齐景公生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先是疥疮,后是痢疾,前后病了有一年多,吃了很多剂良药,但就是不见好转。既然吃药吃不好,那咱就求求山川大神和自己的历代祖先吧,或许他们能够帮得上忙。于是,齐景公便派了两位高官——史官固和祝官佗前去祭拜。而且,齐景公为他们二人准备了

  • 李白为何两次入赘,为结交权贵跻身仕途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不畏权贵,李白蔑视权贵的诗,李白批判权贵的诗句

    在大家的心目中,诗仙李白一直以狂士的形象存在着,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些诗句何其潇洒,何其狂放。他叫“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何曾把权贵放在眼里。然而最

  • 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康熙晚年奢淫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驾崩后,康熙晚年吏治败坏,康熙晚期

    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真相揭秘,康熙晚年奢淫生活令人震惊。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纵欲死于畅春园真相揭秘,康熙晚年奢淫生活令人震惊。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

  • 千古奇冤!鳌拜并没造反康熙晚年也为其正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赫舍里皇后,康熙为什么能打败鳌拜,康熙晚年为何说后悔擒鳌拜

    小编记得最早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在《鹿鼎记》里面,当时那个年少啊,就轻易被剧情迷惑,就觉得鳌拜一定是犯了诸如造反之类的大罪,康熙迫不得已才用那种方法来制服鳌拜,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曾对诸王贝勒大臣们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

  • 是谁为抓一个女人逮捕上万尼姑弄得天怒人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抓到批准逮捕的逃犯怎么关,抓一个女人看他的路,妻子持刀去宰狼

    尼姑本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究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尘世可以说是毫 无瓜葛。然而,明成祖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却下令捕捉天下尼姑,押往京城 进行审问。这场搜捕行动,打破了佛门的清净,也使后人十分疑惑。那么,明成 祖为何要大肆捕捉尼姑呢?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爆发农民起义。其领导

  • 郑和下西洋,其实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停止,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明永乐皇帝朱棣一直是坐镇北方,稳居北京,为什么会一反常态突然间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呢?而又为什么在郑和下六次下西洋后就终止了这一行动,不再让他出使了?对此大多研究者称(学生的历史教材也这样写)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招引各国前来朝贡,同时也进行大量的贸易活动,从而促进中国同“西洋”各国的经济和

  • 皇帝李存勖死于女人乳汁, 死后还被焚为灰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王李存勖,李隆基的母亲,哪个皇帝死在女人怀里

    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的长子,公元923年在魏州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在称帝后,不理朝政,后来叛军造反,李存勖在战乱中被乱箭射中而亡,死后又被烧为灰烬。李存勖自幼爱好骑马射箭,勇猛过人,因此很是受到李克用的宠爱。李存勖坌年时曾跟随父亲作战。11岁就与父亲一起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