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下令凌迟处死汤若望,最终的结局如何?

康熙下令凌迟处死汤若望,最终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1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汤若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天佑皇上,历祚无疆。汤若望只进二百年历。”

1664年,在鳌拜的支持下,杨光先以“暗窃正朔之权、以尊西洋”为罪名,上书康熙皇帝,请求治汤若望死罪。而上面这句话,就是出自杨光先的这份奏折。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从来都不是几个大臣之间的恩怨。

汤若望自明朝天年间来到中国,历明清两代,经崇祯、顺治、康熙三朝,一直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顺治朝时,更是被顺治帝尊为“玛法”,也就是干爹。

随着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他的官职也就越升越高。

汤若望以“夷人”的身份官至一品,如此恩遇,很多八旗子弟都得不到!(就连乾隆时期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也不过是从一品)由此,在朝堂之上,因妒忌而对他的弹劾的官吏数不胜数,杨光先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杨光先职位卑微,根本就没有给皇帝谏言的资格。不过,辅政大臣鳌拜却也是看汤若望不顺眼,欲借机除之。

于是,在鳌拜的授意下,杨光先开始罗织汤若望的罪名。

杨光先指出:汤若望的《时宪历》只为大清国推算了200年的历法,便不再推演。如此,岂不是在说大清国只剩下200年国祚?说好的千秋万代呢?

大清国刚刚才入关20年,就被汤若望如此诅咒,康熙帝怎能不龙颜大怒!

更令康熙皇帝愤怒的是,杨光先还找出了这样一份资料:“汤若望在中国传教40余年,发展教众十余万人,俨然一方势力。若不尽早除之,后患无穷。”

这一条倒是不假。

汤若望作为顺治身边的大红人,自是有数不清的人巴结。而汤若望来中国的目的,乃是传播天主教。这些巴结汤若望的人,纷纷加入天主教。

在顺治一朝,天主教徒迅速发展,由汤若望初来传教时的22人,一下子发展到15万人。速度之快令朝堂震惊,这也是汤若望被判刑的根本原因。

自古而今,统治者对“聚众谋反”、“妖言惑众”就十分警惕。

汤若望不仅发展教众、聚众生事;还大言不惭,诅咒大清国运。如此行径,无疑是触了康熙皇帝的逆鳞。

要知道,康熙继位之初(1661年),苏州发生了“哭太庙案”,康熙帝下令将金圣叹等18名吴下学士斩首示众。自此,江南讲学立社之风断绝。对于任何有“谋反”端倪的行为,都会将其灭之于萌芽。

这也就意味着汤若望必死。

1665年,康熙帝不经细查,便直接判决汤若望“凌迟处死”。陪着汤若望一起受死刑的,还有同在钦天监的数名官员。这就是有名的

这个案子,就是有名的“康熙历狱”。

不过,就在准备对汤若望行刑时,北京地区发生地震。太皇太后借此向康熙进谏,请求赦免汤若望的罪行。

此时的汤若望已是73岁的高龄,又瘫痪在床,虽然有谋反的嫌疑,却从未有任何谋反的举动。康熙念其忠于顺治皇帝,便赦免其罪。因此,汤若望躲过一劫。

汤若望虽然没有被杀死,他的几个“钦天监信徒”均遭杀害,天主教信众也作猢狲散。经过这一劫难,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也戛然而止。

康熙帝以“杀鸡儆猴”的办法,杜绝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也闭塞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他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对是错,后世自有公论,只是枉费了汤若望一番辛苦。

汤若望对天上的星星了如指掌,却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所知甚少。不然的话,以钦天监台正(袁天罡也是钦天监台正)这样的宗师级“神棍”,很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若非不懂政治,他怎么会被判凌迟处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卫青去世之后 汉武帝为何将整个卫家全部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青家族被杀,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强大的家族。皇后、太子、一般骠将军丞阶段是他的家。然而,卫家是悲惨的,大多数成员最终被武帝杀死。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的,最独裁的皇帝之一。他杀死了卫氏家族的成员,主要是为了限制侄子的力量以加强皇

  • 既然世间本无貂蝉,那吕布又缘何要杀死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貂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而有“闭月”之称,却也是唯一不见於正史记载的四大美女。既然世间本无貂蝉,当然也就不会有司徒王允的连环计。那么,吕布又缘何要杀死董卓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为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包头境内)人,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深受丁原的信任与器

  • 明朝藩王是什么由来?推动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藩王是什么由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末年,天灾不断,苛捐杂税不断,迫使各地百姓流离失所,而朱明皇室却不恤百姓,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公元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正月,横扫北方的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就藩于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仓皇出逃,藏匿在西郊迎恩寺。朱常洵

  • 为何清朝的妃子不能带自己的孩子成长?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宫里的所有妃子们为什么一生了孩子,孩子就要马上抱走,不让她们自己带自己的孩子成长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资治能鉴》记载了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虽然后

  • 咸丰皇帝自己非常的勤俭,为何会发出做皇帝都很难的感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是一位非常节约的皇帝,在当时的清朝咸丰帝对朝廷的各项支出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不仅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朝廷亦或是老百姓,咸丰帝都很抠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

  • 会稽宣长公主时什么身份?连宋文帝都怕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会稽宣长公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武帝刘裕的结发妻子是臧爱亲(武敬皇后),藏爱亲在刘裕登基当皇帝之前就病逝了,刘裕最爱的女人就是发妻藏爱亲,所以他爱屋及乌,非常喜欢发妻藏爱亲唯一的女儿刘兴弟。刘兴弟史称会稽宣长公主,她出生于约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

  • 白马之围时,猛将如云的曹魏阵营为何会让关羽上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白马之围颜良叫阵,曹魏阵营猛将如云,程昱为何建议让关羽上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曹操自从剿灭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起兵,先后参与了讨伐董卓,征陶谦、擒吕布、败袁术等战争,其实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曹操常常亲自领兵征战,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巨大挫折,甚至还

  • 明仁宗曾计划将都城重新迁回南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做了一件影响明朝国运的大事,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并且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紫禁城。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朱棣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明仁宗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计划将都城重新迁回南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棣在取得“靖难之役”后,

  • 大骂曹操的张辽为什么会被赦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张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时期猛将辈出,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江东有十二虎臣,北方的曹操也有五子良将。如果说哪一个和三方都有(孙、刘、曹)交集,张辽绝对算得上一个。张辽的成名战是在逍遥津,一战下来打得孙权抱头鼠窜,江东小儿闻其名夜间不敢哭啼,然而这

  • 吴三桂为何最后会一败涂地?只因他一味地向清廷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在清朝一统天下后,三藩无疑成为尾大不掉之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清朝朝廷分庭抗礼。于是,削藩自然是势在必行了。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