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才是春秋公认第一名相?孔子都是他粉丝

谁才是春秋公认第一名相?孔子都是他粉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43 更新时间:2024/1/5 7:08:01

子产(?——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是郑穆公孙子,子国的儿子。因公子之子称公孙,所以又称公孙侨。

子产执政后工作勤奋,兢兢业业,在内政外交上都很谨慎,并且十分注意发挥人才的作用。譬如他在做出外交决策时,一般是先熟悉各国情况的公孙挥征求意见,再同善于出谋划策的裨谌一起研究,同时在了解一些民意后,还要请善于判断的冯简子加以决断,最后再派擅长外交的游吉去办外交。在起草政策法令时,也是多次与专家研讨,听取民间反映后才出台。他总是很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网络配图

有一次,他的继任者子太叔向他询问政事,子产就给他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这话的意思是:处理政事就好像干农活,白天黑夜都要思考。既要想着它的开始,又要想着取得什么结果。早晨晚上都按照想好了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就好像田地有边界一样,这样过错就会少得多了。这里子产用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执政如同种地,执政者就像那辛勤的农夫一样,要有周全的考虑,要按计划去行动。

到了晚年,有一次子产得了重病。他知道白己的病情难以好转,于是很诚恳地对继承人子太叔说:“我可能不久于人世了,我死之后,你必然执政。只有德行很高的人,才能用宽大的政策使百姓服从;德行稍差的人就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这就好比水火一样,火势猛烈,人们远远望见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被烈火烧死;而水性显得柔弱,人们就常常轻视它,而在水中嬉戏,结果被水淹死的就比较多,所以实行宽大的政策就比较难。”

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子太叔开始在郑国执政。他不忍心过于严厉,便采取了宽大的政策。他认为宽大的政策总比严厉的要好。没想到的是子太叔执政的时间不长,结果却大出所料。郑国的盗贼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各个地方纷纷告急。

网络配图

子太叔非常后悔,他对人说:“我要是早按照子产的话去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他决定马上改变政策,派兵围剿那些盗贼,情况才有所改变。

孔子听到这情况后,很有感慨地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和。”这话的意思是说,政策要是太宽大了,人们就会轻视、怠慢,这样就必须用严厉的政策、措施来纠正。可是政策太严厉了,人们就有可能受到一些伤害,这样又需要实行宽大的政策。总之用宽大辅之以严厉,用严厉辅之以宽大,政事才能得到调和。孔子的赞叹正说明子产“宽猛相济”的治国方法是很讲究实际的,也是很符合辩证法的。

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人悲痛异常。青壮年人痛哭失声,老年人像孩童一样地哭泣,他们都说:“子产离开我们走了,老百姓将来依靠谁啊!”大家都由衷地怀念他,赞颂他。

对子产,孔子是非常崇敬的。《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评价子产说:“(子产)有四种君子的品德:他自己的行为谦逊庄重,事奉上级严肃而谨慎,他养护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符合正义、符合情理。”

网络配图

这段话是孔子对子产的评论,是赞扬他的为政之道和君子之风。子产在治理国家中能很好地处理对自己、对上级、对百姓的各种关系,使各种关系都很和谐。无怪乎清代历史学家源赞颂他为“春秋第一人”

子产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思想家、改革家。他的政治活动,他的改革成果自然只属于郑国,只属于他那个时代,而他的创新精神,他以法治国的方略,他的关注民生的态度和惠民的政策就不只是影响于春秋时期,而且长期影响于后代。在我们坚持改革、依法治国的今天仍然很有着借鉴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北魏冯太皇太后盛年守寡迷恋男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魏冯太后历史,一般守寡几年,北魏冯太后21上

    公元452年,拓跋溶登基为皇帝,是年13岁,为文成帝。登基不久,选中冯氏为贵人,是年冯氏11岁。太安第二年(456年),冯氏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冯皇后14岁。文成帝在14岁时,曾与李贵人生子名叫拓跋弘。文成帝在位14年,北魏基本上稳定,社会发展,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可惜文成帝命短,26岁就病死了,

  • 揭秘史上最无耻的皇帝海陵王:连孕妇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最无耻,历史上最奢靡的皇帝,末代沙皇为什么不逃亡

    金废帝海陵炀王(1122年-11年),汉名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皇统九年十二月丁巳夜即位((1150年1月9日),在位十二年,终年四十岁。完颜亮自幼聪敏好学,能诗善文,汉文化功底甚深;及青年时已文韬武略兼备,久蓄大志。《金史》说完颜亮“

  • 阴差阳错就当了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幸运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阴差阳错的婚姻,十大聪明皇帝,盘点十位千古一帝

    清朝的皇帝大多多子多孙,譬如康熙35个儿子,25个女儿。乾隆兄弟少了,也是弟兄仨。在很多时候,清朝皇帝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可偏偏到了咸丰,他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儿子,其实咸丰不想让他继位,因为这个唯一儿子的母亲已让他隐隐感到某重不安,可惜人丁稀少呀。历史的残酷就在于同治虽幸运的得了皇位,可

  • 史上最“脑残”皇帝:让众人买票参观美妃身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上最强谁赢了,史上最贱小游戏5,史上最强混乱

    北齐建国十七年后,高纬即位,就是北齐后主。他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美酒美人、声色犬马,过着豪奢浪漫的生活。当时高纬的皇后姓穆,但是那时他并不喜欢穆皇后,而是宠爱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仪。穆皇后为了争宠,想尽了办法。穆皇后身边有一位漂亮的侍女,叫冯小怜,穆皇后知道高纬好色,就把冯小怜送给他,结果冯小怜不但

  • 宋高宗赵构:逃跑中坐稳江山的开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打江山的坐不了江山,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岳飞能成功吗,赵构海上逃命

    自秦始皇帝开始至清朝灭亡,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皇帝不胜牧举,但历史上确有一位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在逃跑中坐稳了江山,这个皇帝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南宋开国之君赵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

  • 霍去病:开启了欧洲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方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历史上黑暗的时期,黑暗议会

    永远都不要小看了中国人,我们在不经意间,数次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汉朝时发生的事。网络配图汉朝的战争汉朝前期最主要的敌人来自于北方匈奴的威胁,刘邦甚至差点被匈奴灭了,后来出现飞将军李广,极大的威慑了匈奴,但他无力改变战局,始终处于被动防御阶段,因为一场战争的胜利,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

  • 他亲征战场精力旺盛却膝下无子 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膝下的意思,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在大家眼中,作为古代的皇帝那是后宫佳丽三千,同时也是子孙满堂,但在历史的记载中,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亲征战场精力旺盛却膝下无子,这便是正德皇帝。而有人认为正德不育的原因是因为荒淫无度,但对于一个亲征战场的人来说,精力那么旺盛不存在这些疑疑虑,在历史记载中,正德的正真死因有可能被文官集团下药整死的。为何

  • 和珅是清朝第一贪官 那么他到底多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清王朝知名度最高的大臣之一。王刚老师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塑造的和珅形象深入人心。他才貌双全,他深受恩宠,他大权独揽,他精于算计,在乾隆末年逐渐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大臣。本世纪初,《华盛顿邮报》曾评出一千年来世界历史上最富有的五十个人,中国独占六席。和珅就是其中之一。那么,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诗人苏轼、苏辙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是什么诗人,苏辙后人,苏轼与苏辙的故事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体的福利院等一系列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三年任满,东京开封依然是乱纷纷新党旧政势如水火、你方唱

  • 秦始皇嬴政坐拥天下美女为何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秦始皇是嬴政吗,嬴政第一个娶了谁,嬴政之后的秦王是谁

    中国古代帝王均立后,秦始皇却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据北京娱乐信报引述新华社报道说,对于这一千古之谜,参加“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认为,立后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但根本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不立皇后是千古之谜网络配图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