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太后只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 她是如何成为权倾一时的掌权人物的

窦太后只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 她是如何成为权倾一时的掌权人物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63 更新时间:2024/1/14 13:59:11

对西汉窦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窦太后,其实也是一位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平民出身的她,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一国的皇后,甚至太后。我相信在这中间,窦太后是吃了不少的苦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平民出身的窦太后,是如何成为西汉时期权倾一时的掌权人物的。

窦太后原名窦猗房,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汉惠帝时期,窦猗房被选入宫中,以良家子的身份伺候吕后,被称为窦姬。后来,吕后想想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就将那些即将出宫的宫人赏赐给了各国的诸侯,窦猗房也在其中。一开始窦猗房是想去赵国的,因为赵国离她的家乡清河郡比较近。为了这件事,她还特意去请求了负责遣送的宦官,但是当时宦官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忘了这件事情,机缘巧合之下,窦猗房就被安排到了去代国的队伍中,为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时的代国,是由刘邦的第四子刘恒掌权。窦猗房到了代国以后,很受刘恒的喜欢。虽然被分去代国的宫女除了窦漪房以外,还有四个人,但是窦漪房却得到了刘恒的独宠。就这样,窦漪房很快就为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刘嫖,孝惠帝七年的时候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刘

由于汉高祖刘邦死后,吕雉搞起了专权,给了吕家人很多的权利,所以引起了当时朝臣和权贵们的强烈不满,但是碍于吕后的权利,敢怒不敢言。所以在吕后死后,大臣们很快就把吕家一网打尽,迎立刘恒为新帝,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在汉文帝即位几个月以后,有大臣提出立窦猗房的儿子刘启为太子,刘恒经过一番考虑以后就同意了。之后,刘恒的母亲薄太后认为“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就这样因为薄太后的举荐,窦猗房正式成为西汉的皇后。

看到这里,很多看过影视剧的人都会觉得疑惑,窦猗房不是跟薄太后的关系不好吗?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历史记载,刘恒和薄太后母子并不受刘邦的喜爱,所以才能在吕后专权的情况下平安的在代国生活。所以,刘恒对薄太后非常孝顺的,薄太后也很看重刘恒的幸福。因为刘恒喜欢窦猗房,所以薄太后和窦猗房关系还是不错的,就连窦猗房的字都是薄太后教的。

因为窦猗房以前做过吕后的侍女,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学到了一点吕后的强硬手段。同时她又是薄太后是儿媳,在薄太后身边呆许多年,从她身上又学到了善良和仁慈。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后面那样一个有手段但是又很仁慈的窦太后。窦太后可以说是吕后和薄太后的结合,所以她永远也做不来专权这样的事情。

到了文帝后七年,刘恒驾崩,窦猗房的儿子刘启即位,她就被尊称为窦太后。到这里,窦猗房开始逐渐成为西汉时期权倾一时的掌权人物。但是窦太后始终坚持着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也信奉着黄老之术。从汉文帝到汉景帝始终都坚持着这样的的政策,这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这些,也为汉武帝与匈奴征战打下了基础。不管怎么说,窦太后都是西汉最后一位拥护“黄老思想”的统治者。也正是因为受到她的影响,西汉才能走向一个强盛的高峰。

还有就是,汉景帝在临死之前把能调动军队的虎符交给了窦太后,所以她就更能名正言顺的摄政了。再加上刘恒和刘启这一对父子都是出了名的孝顺,所以他们对待窦太后还是非常恭顺的。到了汉武帝这里,窦太后的声望就更加高了,百姓们也很信任她,所以说她权倾一时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做了西汉的掌权人物,但是窦太后都是为了汉朝好。虽然手里握着权利,但她并没有像吕后那样专权。她所推行的政策,都是为了汉朝未来着想。

不管怎么说,窦猗房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佩服的女人,她的手段和胸怀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社会的最底层爬到最高层,她的人生经历也是很精彩的和励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后和刘肥之间有什么渊源 吕后为何不杀刘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肥为什么没有被吕后杀死,吕后为什么对刘肥那么好,刘邦为什么不杀了吕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后和刘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后世都把吕雉妖魔化了,她是杀了几个刘邦的儿子,但绝对没有对刘邦的庶子们斩尽杀绝,她也有温情的一面。刘邦的共生了8个儿子,吕后也就杀了两个,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赵王刘如意,一个是淮阳王刘友。至于大家说的多个,可能大家把刘恢之死也算在了吕后的头上了

  • 酒鬼说客郦食其,帮刘邦统一抗秦战线,最后惨遭烹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雉和审食其有孩子吗,郦食其被烹,蜀国衰落的转折点

    对酒鬼说客郦食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曾有这样的人物,凭借了他的口才说服四方,为当时的汉代建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的名字却常常不被人们所熟知。他的成就在汉朝初期是巨大的。他凭借着他的才华为汉代争夺一草一木,更是凭借着他的口才,才让刘邦信任于他。而他与刘邦一见

  • 装一辈子无为无能结果两代帝王都花落醇亲王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无为什么意思,将相帝王定无为打一生肖,帝王之家无亲情

    晚清时期,有两大王府对朝政影响最大,一是醇亲王府,另一是恭亲王府。其中,醇亲王是咸丰皇帝的七弟,恭亲王奕䜣则是六弟。平心而论,醇亲王奕譞为人本分,谨小慎微,论才能实不及恭亲王奕訢远甚。不过,奕譞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懂得谦恭自抑,不像奕訢那样张扬,因而颇得慈禧太后的欢心。尤其在儿子载湉被立为皇帝后,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谋士 卧龙诸葛亮堪堪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人才辈出,英雄涌现,朝代更替铸造了一位又一位伟大的帝王,也成就了一位又一位的智谋之士,他们运筹帷幄,却决胜千里,站在帝王身后出谋划策,今天,小编根据自己的想法,细数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谋士:网络配图第五名 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谋士,宰相,是蜀国的策略担当,虽然其能力更侧重于政治,但

  • 史上唯一一个杀人数量比白起还多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战争不比现代,没有太多高科技手段,都是靠士兵在拼杀。所以总是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况。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哪场有名的战役身后没有一张可怕的阵亡清单呢?网络配图要说到有名的、杀人比较多的武将,有那么几位肯定要被提名了。像是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又或者明代的开国大将常遇春,

  • 关羽武功很厉害没错 有件事却只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被称为美髯公。意指他的胡子,又长又好看。胡须作为男性特有之物,很多人将之打理得妙不可言。干净、整洁、有形。其反面,便是胡子拉茬。如果是名人,人们便会赞美不修边幅,有个性。如果是普通人,人们就觉得你不爱卫生,避之不及。可见,人还是得出名。网络配图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个老人,胡须很长,颇为自

  • 这位皇帝做了俘虏 但是却感动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绝对是个生活上的好男人。大家都知道,土木堡惨败后,朱祁镇成了俘虏,但是历史上记载,这个男人不管什么时候,经历多少不堪的磨难,他都保持着作为天子的高贵气质。网络配图而历史上还记载了他是“不死之身”,话说土木堡惨败后,瓦刺可汗想用剑砍死他,但是在实行的时候,剑断了。于是想把他仍在水里淹死,

  • 谁是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一个阴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恐怖僵尸,刘邦显灵事件,刘邦是阴险之人吗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功劳恐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自我批评检讨书,自我批评与检讨,史学界对李世民的评价

    一般有担当有修为的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写一份检讨书,作自我批评,以便检讨过去,修正未来。其实,一般人有了错误要写检讨书,而古代皇帝的检讨书不叫检讨书,而叫做“罪己诏”。当然,在古代帝制社会,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九五至尊,天下主宰,天下臣民每睹尊容,必三呼“万岁”。像这样的高端人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

  • 满门都是忠烈 大明帝国的辽东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东将门,辽东王,辽东是现在的哪里

    《传奇盛京,福运沈阳》栏目——讲沈阳人自己的故事网络配图当明太祖朱元璋将24个儿子中的12儿子的王府建造在北方,便表明了北方驻防的重要性。当历史脚步行至明代后期,沈阳城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座辽东军事重镇。明朝千方百计修筑边墙,加固沈阳城池,形成一系列完整而缜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然而,再缜密的防御体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