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最抠的皇帝——清朝道光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抠的皇帝——清朝道光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1/17 3:02:42

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无不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节俭。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然而,节俭成性的道光帝“治家有,治国不足”,大清朝非但没能强盛起来,反而急剧衰落。

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御制声色货利谕》的节俭宣言书,表达其崇尚节俭的理想和倡导节俭的目标,颁布全国。其中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他说,我给你们省。

网络配图

生活中,道光皇帝带头节俭。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同时规定: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的衣服。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

道光皇帝对皇后非敬重。有一次,皇后生日,他决定为皇后祝寿。于是,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自然留下赴宴。开宴后,众人发现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后来听说,为此次寿筵,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皇后很高兴,因为道光帝曾明确规定:皇帝生日的万寿节、皇后生日的千秋节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等庆贺礼仪筵宴都停止举行,这一次算是破例了。

对道光帝节俭推波助澜的,是武英殿大学士镛。曹学士平日花一钱都要打算盘。这样天性爱节俭的人,和道光帝正好算得上一对儿。皇帝自然和他十分投机,每天这位曹学士都被召进宫长谈。太监们还以为皇帝和大学士商量国家大事,谁知留心听时,每天谈的都是家庭琐事。

一天,曹学士穿一件破套裤进宫,两只膝盖上补着两个崭新的掌。皇帝见了,便问补这两个掌要花多少钱,曹学士奏称须三钱银子。皇帝听了十分诧异,说朕照样打了两个掌,怎么内务府要报销五两银子呢。曹学士忙推说皇上打的掌,比臣的考究,所以价格贵。道光帝叹了一口气,从此逼着宫里的皇后妃嫔都学着做针线,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绽的地方,都交给后妃们修补,内务府连一文钱也不得沾光。

对道光帝的节俭举动,大臣们极力逢迎。朝中最刁滑的便是穆彰阿。他在节俭方面极力逢迎道光,却在外面做出许多贪赃枉法、穷奢极欲的事情。

网络配图

一次,皇太后过生日,道光帝怕多花钱,便下旨说:“天子以天下养,只须国泰民安,便足以尽颐养之道。皇太后节俭垂教,若于万寿大典过事铺张,反非所以顺慈圣之意。万寿之期,只须大小臣子,入宫行礼,便足以表孝敬之心,勿得过事奢靡,有违祖宗黜奢崇俭之遗训。钦此。”

圣旨一下,大臣们对皇上省钱的意思个个心领神会,便由穆相国领头,和皇上说明,不须花内帑(tǎng)一文,所有万寿节一切花销,都由臣民孝敬。皇帝自然高兴,下谕立一个皇太后万寿大典筹备处,委穆相国操办。穆相国背地里借着承办万寿的名义,到各省大小衙门勒索孝敬。小官员拼拼凑凑,从100两报效起,总督部臣直报效到三五十万为止。这场万寿,穆相国足足得了1000万两银子的好处。

道光皇帝哪里知道这些,此时北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旧衣服卖得比新的还贵。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就只好自己做旧,把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自己勤俭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节俭得更加起劲。

在道光皇帝的影响下,表面看起来官场风气有所转变,其实,这只不过是作秀罢了。

网络配图

作为一国之君,不去大刀阔斧地开源兴利,而在一餐一衣上锱铢必较,甚至节俭治国,裁撤军费,减少兵员,这样怎么可能节俭出一个大清盛世呢?正如近人蔡东藩评价道光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慈禧辅政咸丰皇帝自学成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皇帝的皇后是谁,慈禧用什么方法吸引皇帝,慈禧有没有做过比较正确的决定

    使慈禧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她为皇帝生下了长子,即封懿妃,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侍奉皇帝之余,慈禧以其聪明才智竟在咸丰晚年辅理其政事中自学成才,亦是百年不遇之人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

  • 清朝雍正历史:让贪官们的后代做“穷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的皇帝大多都是勤政的,雍正即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君主。“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如是评价雍正皇帝。《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认为,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夫吏治不清,民何以安?”雍正治官,素以“严明”著称。在他手下,不说贪,平庸无为即难混下去

  • 朱元璋反腐存漏洞:以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治贪的方法,朱元璋重典治国,朱元璋惩贪

    残暴的刑罚、严密的监督也不能吓阻贪官前“捕”后继的铤而走险,朱元璋煞费苦心本想缔造一个至纯至清的全新王朝,不料想明代经过短暂的政治澄清后却一步步滑向了史上最为贪腐的朝代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草根出身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元朝官逼民反、腐败而亡的历史教训看得最为真切,因此建朝伊始他就发动并全程领导

  • 明朝那些事儿之帝师张居正妙解官场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那些事儿张居正作文,明朝那些事儿张居正是第几部,明朝那些事儿3第三部

    一代名相张居正,战胜了他的竞争对手高拱,得势上台。他的上台,让一些原先跟着高拱忽悠的官员惶惶不安。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张居正得势,肯定会发展他自己的亲信,我们这些他死对头手下的旧臣,不被牵扯、不被他报复就算老天开恩了,更别想得到他的重用了。网络配图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包括当时的应天巡抚张佳

  • 爱玩"自行车"的皇帝----末代皇帝溥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末代皇帝溥仪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坐牢

    说到自行车,我国可是不折不扣的自行车大国。中国人最早熟悉自行车的故事,发生在末代皇帝溥仪身上。辛亥革命以后,溥仪退位。根据民国的“清室优待条件”,准许溥仪继续在宫里居住。从此溥仪就开始了童年和少年的闲居生活。少年溥仪也很爱赶时髦追时尚,像剪辫子、学英文、装电话,只要是新鲜的事物,他都要尝试一番。19

  • "红脸关公":关羽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关公跟关羽是同一个人么,为什么拜关羽,红脸的关公战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这样的形象:"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施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手提青龙偃月刀,身骑赤兔马,终因自己大意丢荆州,被砍头身亡。后人为了表达对关羽的认可和崇敬,将其形象极力表

  • 论三国之:真实的赵云其实并不是什么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史实的赵云真的那么完美,三国赵云的老婆是哪位,真实的三国历史赵云

    大部分的三国迷都很喜欢赵云这个角色,作为五虎上将,七进七出长坂坡,浑身是胆,干掉曹操十多个大将,刘备为了他都把儿子给摔了。不过,真实的赵云其实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完美。最近,历史作家覃仕勇在文章里说,赵云带兵打仗很一般,并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神。这么说有何证据呢?接下来我们慢慢屡一下...网络配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戏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殿试夺魁、状元及第而被招为东床驸马的诸多感人故事,如:京剧《铡美案》中,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的陈世美,赴京赶考高中状元,继而隐瞒婚史,与公主成婚,做了驸马爷;黄梅戏《女驸马》中,民女冯素贞为了解救丈夫,男扮女装冒夫名进京赶考,应试中魁,被强招为驸马;……可能是因为这些流

  • 揭秘:康熙对鳌拜痛下杀手的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晚年为何说后悔擒鳌拜,康熙杀了鳌拜为什么后悔了,索额图

    说起来康熙这个人,虽然久负“明君”之望,但实际上,他的心眼比针眼还要小,而且睚眦必报。此前小顺治留下来的经营班子,除鳌拜之外,另有正黄旗的索尼。他是负责内务府的,主要是统领秘密警察,朝中的政治斗争轻易插不上手,所以成了四朝不倒翁。领导班子中第二位,是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他以前曾犯过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

  • 解密: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到底想把皇位传给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康熙驾崩谁继承了皇位,康熙想把皇位传给谁

    经过众多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的普及推广,对于康熙雍正过渡的时期,很多人都戏称为“九龙夺嫡”时期。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这些作品中,康熙之死,以及雍正继位都被后世人赋予了许多玄幻的事件情节。那么康熙到底传位给了谁?雍正的皇位真的是夺来的吗?若是康熙确实传位给了雍正,他又是为什么会在众多皇子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