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诸葛亮的独子 最终战死沙场忠孝两全!

他是诸葛亮的独子 最终战死沙场忠孝两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2/20 19:08:27

诸葛亮之子何人?蜀汉临危受命的诸葛瞻将军是也。司马懿之子何人?长子大将军司马师、次子魏国晋王司马昭也。世人皆知,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是一对老冤家,好不棋鼓相当的对手,孔明与仲达的故事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而他们的血脉后代较量又如何,却少有笔墨探个究竟。

这或许是因为,彼时诸葛瞻与司马昭已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不值史书多费笔墨。但正因如此,本人以为这种“较量”才更具“以史为鉴”参照未来的意义。

网络配图

想当年,三国成型后的纷争,蜀汉若非有个军事天才诸葛亮,早早灭亡恐怕是件不争的事。而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的魏国,如果不是后期涌现出个大都督司马懿,即被蜀汉所灭也并非不可能。正因为孔明与仲达棋逢对手,所以蜀汉与魏国虽长年争战,但还是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对峙局面,这里,除了国力因素外,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统帅能力与军事智慧也起着相当的决定作用。虽《三国演义》出于“尊刘”主旨在描绘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时多以前者棋高一招而告终,但史实上,前者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结局已经充分说明了一个“均衡”的事实。即:司马懿即便有输给孔明的地方,也是略逊而已。否则,就不会有孔明遗恨五丈原的千古憾事发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从“演义”看,是诸葛亮占先机;历史上看是平手,而从未来看,又是谁敢言勇呢?

这就必须提到他们的后代作为。司马懿生有两子,大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这对兄弟在司马懿尚未发动剿灭草包大将军曹爽的“政变”之前,就已跟着父亲东挡西杀多年,“街亭之战”就有哥俩很重的身影。待司马懿政变成功,“政归司马氏”之后、继而司马懿亡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已经炙手可热,其权势比其父在时还要显赫。可以说,司马兄弟从父亲手中接过倾朝野的权柄,并完全控制了魏国的政局。哥俩在控制政局的作为上,比其父亲还要稳固还要成功。大哥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官拜晋王,魏国虽未改国号,但究竟是谁家灭下,已是“路人皆知”。

而此时我们再看看诸葛亮之子的作为。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为”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网络配图

这时的司马懿儿子在干什么呢?人家还稳坐魏国都城,决胜千里呢。司马昭只派了两路人马,就将存了四十一年的蜀汉吞没。两路带军将领邓艾、钟会军事才能均出类拔萃,司马昭单从军事才能跟他们一比,简直弱智白痴,但这两人的命运全部被司马昭牢牢控制,你不能不叹服司马之后的政治道行!

如果将此时人物好有一比,那么,诸葛亮之子只配比待捕之“蝉”,而司马昭手下钟会、邓艾堪比“螳螂”,最大的胜者是“黄雀”司马昭!螳螂捕蝉轻而易举,黄雀在后掌控全面。三国最终大结局,三国归晋,正是三国都归了司马懿之后这只大黄雀。司马懿之后的政治作为,可让老爹在九泉之下笑逐颜开!

同为超级将门之后,为何如此两个极端结局?后人有以“少不成器”、“虎父犬子”叹息诸葛父子。而本人揣摩许久,如此试答:三国竞争,你死我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汹汹形式下,一授儿为臣之道,一授子帝王之道,孰强孰弱,泾渭分明。正如圈养家畜与丛林野兽之别,优胜劣汰,丛林法则,所以丛林中百兽奋力争强,不敢稍有安守之念。而圈中的法则又如何呢?大约就是循规蹈矩,老死而终吧!

网络配图

千古一叹,忠勇品质固然可嘉,但愚忠害人,已是泪洒千年。尤其当你誓死效命、誓死终守之主,是个扶不起来的白痴时,你的终守,岂不更加愚字当头?遥想堂堂民族英雄岳飞将军,如果不是愚守昏庸无道之君太甚,岂会白白断送了性命?又岂会让日后蒙元铁蹄肆意屠城?

诸葛父子与岳飞之死,每每令我悲叹这些遗恨千古的“圈养英雄”!也每每令我沉思,当背叛成为一种品行固然可耻,但具体开来也要看背叛一个什么样的人和物,尤其你的背叛是针对昏庸嗜血的牧人拒绝“圈养”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觉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太史慈有什么样的战绩?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史慈之前是谁的,孙权五虎将,和平精英查看别人战绩他会知道吗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那么,太史慈有什么样的战绩?他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兴平二年(195年),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同郡,自太史慈离开辽东回来后,未与之相见,于是太史慈亦渡江到曲阿相视刘繇,未去而孙策已攻至东阿。有人

  • 他是明代最长寿的大臣 竟活了九十八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最长寿的大臣,世界上活得最长寿的人是谁,明朝最长寿的王爷

    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卒于成化七年(1471年),明人魏骥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活了九十八岁,这在有明一代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迹。魏骥是浙江萧山人,自幼好学,永乐三年(1405年)中举,次年参加会试,中得进士副榜,授职松江训导,从此

  • 中国史上最残暴的皇太子 以食美貌尼姑肉取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与石虎的性情相近,当时的太子石邃性情极为残暴,他酗酒好色,纵欲无度,有时深夜出宫去大臣家,见凡有姿色的妇女,就强迫交欢。有时他将宫女先浓妆艳抹,然后割下头,将头放在盘上,传示四座。石邃从庵里掠来美貌的尼姑,大白天里宣淫,狎弄之后,便将女尼洗剥宰割,与猪羊肉合起来煮熟了吃,有剩下的就赐给左右,让他们也

  • 野史揭秘:历史上的商纣王全名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纣王的功绩,正史商纣王,商纣王为什么叫纣王

    商纣王姓什么,其实对于历史上的暴君商纣王人们还是有跟多的兴趣了解的,特别是看了影片之后,他的种种暴行让人得而诛之,特别是比干挖心的时候,但是最终因为他的残暴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对于商纣王,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纣王的姓氏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前10

  • 雍正之死,是被吕四娘用血滴子取了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时期真的有血滴子组织吗,血滴子雍正的扮演者,吕四娘用血滴子杀死了雍正

    民间传言:雍正为了夺取皇位,重金招募了大批武功高超的死士,杀了和他争皇位的几个皇子。杀人利器中,就有见血封喉的血滴子。真 相:清朝的皇位继承,并没有采取前朝的嫡长子(正妻长子)继承制。最初,清帝是由满族贵族大会推定。但康熙帝继位时,是由孝庄皇太后同病重的顺治帝商量后,用遗诏决定的。由此开创了皇帝生前

  • 宋高宗赵构擅杀良将岳飞是吃错药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兀术,宋高宗简介,赵构给岳飞的信函

    相传,岳飞出生时,有一只大禽“飞鸣室上”,所以,岳飞的字“鹏举”就是这么得来的。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难。就在岳飞出生还未满月时,他家那里因黄河决堤发生水灾,洪水到来时,正在坐月子的母亲姚氏紧紧抱着他坐到一口大瓮中,最后被洪水冲到岸上侥幸活了下来。岳飞年少时很有志气和抱负,平时虽沉默寡言,但却非常喜爱

  • 皇帝坑儿子也没商量 揭秘最坑儿子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为什么要当太上皇,坑你没商量的图片,坑你没商量的下一句

    太上皇可以说是我国封建史上的独特存在。不仅有死后被儿子追尊的(典型代表秦庄襄王),也有爆发户发达之后,孝敬爹的(典型代表刘太公)。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型的太上皇,那就是坑儿子没商量的,今天爆炸再给大家好好说说。最常见的一种莫过于老子无力支撑政局,索性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去做个悠闲的太上皇。不过此类往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恢复李建成的太子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为何传位给李治,唐朝李建成简介

    众所周知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之后才登基称帝,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帝范”唐太宗。由于各种原因,李世民在登基之后追认大哥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并以亲王礼安葬。网络配图李世民追认追认大哥李建成为“息隐王”,一方面是承认了李建成与自己的兄弟关系

  • 慈禧狠心毒杀光绪皇帝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光绪皇帝和溥仪啥关系,光绪有没有机会除掉慈禧,光绪到底是谁害的

    慈禧一直在临死前,脑子都十分清楚,这个《清史稿》有记载,《慈禧光绪病逝记实》也有记载,当慈禧安排溥仪进宫之时,她就知道光绪已经不可能复出了,因为她已经决定了痛下毒手。所以慈禧毒杀光绪,不可能是在神智昏乱情况下做出的,毒杀光绪,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过的决定。慈禧毒杀光绪,应该出自于以下理由:(1)身后不留

  • 揭秘:武则天是怎样征服唐太宗李世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与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和武则天谁在前,武媚娘和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十五岁的武则天入宫并没有惹皇上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而和她一起入宫的徐惠因父亲在朝廷为官,有传言说皇上近日要宠幸她。武则天经过考虑,她就想了个办法:她要和徐惠拜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