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李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到底有多窝囊

唐德宗李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到底有多窝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2/25 11:59:0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德宗李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德宗李适,祖籍陇西成纪,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

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李适继承皇位。他登基之后,怀着一颗复兴大唐的雄心,厉行节俭、取消上贡、疏斥宦官、收敛兵权、任用能臣,使得唐朝确实有了一丝中兴之望。

然而,治理一个国家,并非唐德宗想的那么简单。

公元784年,新春伊始,唐德宗怀着沉痛的心情将一份“罪己诏”公诸天下。

就在诏书颁布的两个月前,本来被调往关中平乱的泾原军,竟因军饷不足而对长安城倒戈相向,逼得唐德宗狼狈逃出都城,被叛军追杀至东北奉天。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中,德宗走投无路,只能发布“罪己诏”,并赦免了所有参与叛乱的势力,将所有过错一人承担。

从此之后,唐朝皇室彻底失去了公信力,再也无法扭转藩镇坐大的格局。

那么,泾原军为何能够谋反成功呢?

笔者认为:与他们哗变的时机关系很大。根据史料中的记叙,在五千多名泾原精锐倒戈长安城时,他们争相闯入府库中,将其中的金银布帛搬运一空,与此同时,还打着“不夺汝商户僦质矣!不税汝间架除陌矣!”的口号。而这句莫名其妙的口号,竟成功安抚了长安城中的百姓,并为泾原军收获了合法性。

那么,为何一句奇怪的口号,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

这一切还得从几年前的一项政策说起。

唐德宗登基时安史之乱已经进入尾声,他完全有中兴唐朝光复祖宗基业的机会。为了削弱藩镇对中央的影响力,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帮助下,推行了新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希望能通过发展中央经济,从而,积攒实力扫清藩镇。

在德宗之前,唐朝始终效仿隋朝进行着“租庸调”,不过,这种并行收税的方式,却极大地增加了统计难度。为了降低统计难度,朝廷只能完善户籍制度,这也是我国户籍制度在唐朝发展迅速的主因之一。在唐德宗改革了两税法后,唐朝税收不再按人头计数,而是按照户籍征收,大大缩减了征收流程,使税收成本大幅缩减。更难得的是,这项政策的出台使各地百姓有了迁徙的自由,同时,获得了土地买卖权。

不得不说,这项政策的出台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跃进。

然而,两税法虽然很好,但是,却颁错了时间。

此时的唐朝,正值安史之乱末期,天下尚未平息动乱。德宗一心想着简化征收过程,却将压力推向了百姓。况且,在两税法颁布期间,恰逢山南节度使叛乱,德宗的计划被全盘打乱。无奈之下,德宗只好提前开始动用武力,与各地藩王反目。一时间,藩镇动乱变得愈发严重,各节度使拥兵自重,战祸四起。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此时,唐德宗再次走了一步“昏招”,那就是:在全国实行“借商法”。那么,何为“借商法”呢?那就是:要求全国各地的商户,每户仅留一万贯作为经营周转之用,其余一律上缴到朝廷充当军饷,待朝廷成功剿杀叛军后如数奉还。

就这样,在朝廷的授意下,长安京兆少尹韦祯亲自前往各大商户,搜刮金银财宝。一旦商户未如数上报财产,当即大刑伺候并强行征敛其家产。在这场闹剧结束后,朝廷却仅筹到八十万贯军费,其余数不清的金银全部流入执行政策官员的腰包。

最终,这场名为“借商”实为掠夺的行为,激起了各地商户的不满,商人们纷纷罢市,来到街头向皇帝表示抗议。

倘若,此时的唐德宗及时的悬崖勒马,安抚商户,或许此事还有转机。然而,高居庙堂的德宗,根本没有理会商人的不满,反倒变本加厉地税间架、算除陌,也就是加收商人的印花税和房产税,进一步从商人手中盘剥军费。

根据史料的记载,德宗颁布了如下政策:

“凡屋两架为一间,分为三等:上等每间二千,中等一千,下等五百。所由吏秉笔执筹,入人第舍而计之。凡没一间,杖六十,告者赏钱五十贯。

除陌法,天下公私给与贸易,率一贯旧算二十,益加算为五十,给与物或两换者,约钱为率算之。市主人牙子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

有自贸易不用市牙子者,验其私簿,投状自其有私簿投状。其有隐钱百,没入,二千杖六十,告者赏钱十千,出于其家。”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借商”所引发的闹剧尚未结束,德宗继续对盛怒之下的商人们进行剥削,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叛军们便打着那句莫名其妙的旗号攻入长安,商人们反倒给予了叛军极大的支持。

泾原兵变后,大唐天子的威严完全扫地,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应对地方的藩镇割据更显得无心无力。唐德宗成为第三个逃离长安的皇帝,从此不再信任宰相,对将领猜忌,更为重用宦官了。这起事件的始末,完全是唐德宗操之过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由此,所引发的恶果实属必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入宫一个月就晋升为皇后,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秀女晋升皇后的顺序,延禧攻略最后谁继承了皇位,如懿传最后谁是太后

    清朝的皇后是很多女人都羡慕的位置,但是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一定不是一般人,她必须有显赫的家族,还要有高尚的品德,甚至是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从清朝的皇后来看,她们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皇帝登基之后,亲自迎娶的皇后,就比如说康熙的皇后。第二类就是跟着皇帝从潜邸出来荣封的皇后,就比如乾隆的富察氏。还有一种就是

  • 唐顺宗李诵为何只做了186天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顺宗李诵,唐废帝李裕,大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唐顺宗李诵为何只做了186天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后宫词》里曾这么说过:“最是无情帝王家”,世人也皆说皇家无父子,身处帝位,考虑最多的便是天下百姓的生计,对于父子之情,便淡漠了许多。即使是太子,也难以享受几天父爱。唐德宗时,太子岳母有罪,

  • 为何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一名?死得比较早且后期再无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为什么排最后,秦琼玄武门之变没出力吗,唐朝24位凌烟阁排名

    唐初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下天下的功臣,命人建起了凌烟阁,里面放置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又被称作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上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画像皆是向北站立。在二十四功臣中最高的是宰辅,这是内一层,在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外面的一层则是其他的功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唐朝的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他们对唐朝的功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四大名将,安史之乱唐朝名将,唐朝宗室名将

    唐朝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勣是唐朝初代的名将,他早期在瓦岗军效力,后来跟随了李密降唐。他是唐朝开疆扩土的主要大将之一,他曾经大破突厥,收复高句丽。他一生战功无数,被封为了英国公,也是凌云阁24功臣之一,后来他跟李靖共称为唐朝初代的两位帅星。李靖这

  • 汉武帝为何会被称为暴君?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暴君汉武帝是明君,为什么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刘彻是暴君

    汉武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后世只有唐太宗李世民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可是,这样一位“千古一帝”,后世赞扬不多,骂名却滚滚而来,穷奢极欲,繁刑

  • 李广为何一生都在坐冷板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广为何自刎,李广是真将军吗,李广被称为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飞将军李广在在拔剑自杀的那一刻,他是带着很多遗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一生打了大小七十多仗,杀敌无数,但离别这个世界时他连个九卿都没有混上,职务一直原地踏步,丝毫没有晋升的希望。他的堂弟李蔡和他是同年兵,却混的比他好很多,已

  • 一个侍妾怀上皇子,最后被追封为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奕怀,东宫侍妾重生,侍妾翻身宝典全文免费阅读

    在乾隆17年的时候,他的地宫里面开始葬入女子,这是第一批被葬入地宫的女子,一共有三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原配孝贤皇后,还有慧贤皇贵妃,第三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跟前面两个女人相比,第三位的身份比较低,她只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丫头,但因为最早服侍乾隆,所以生下了皇长子,她就是哲悯皇贵妃。其实在乾隆登基之

  • 出身尊贵的淑慎皇贵妃,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皇贵妃只有在清明两朝的后宫当中才存有这样的称号,她们的地位比皇后稍微低一点,但是却有副后的意思,但是从清朝的历史上来看,真正的够得宠的皇贵妃却并不多。大部分的皇贵妃都是在临终之前被皇帝册封的,因为这样的称号对她们来说是一种安慰。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清朝历史上最得宠的皇贵妃,她就是淑慎皇贵妃,

  • 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张俊,为何会与秦桧一同跪在岳飞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抗金名将张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有句有名的古诗是这么写的: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从这句诗中我们就能看出宋代后秦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都知道秦桧是个卖国贼,还害死了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岳飞,所以我们现在去岳飞墓前就能看到有几个人的铜像跪在墓前,

  • 韩世忠为岳飞之事质问秦桧后,为什么秦桧没有报复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世忠为岳飞之事质问秦桧,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韩世忠质问秦桧之事,发生在南宋绍兴十一年,即公元1141年。当时,南宋对金作战,在岳飞、张俊、韩世忠、刘锜、吴阶吴麟兄弟等一大批将领的指挥和奋力杀敌的情况下,南宋对金取得了一些胜利,改变了以前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