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杨炎

杨炎--唐朝宰相

杨炎

杨炎的资料

本 名:杨炎 

别 称:杨崖州

字 号:字公南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凤翔府天兴县

主要作品:《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赠元载歌妓》等

主要成就:两税法的创建和推行者

职 业:宰相、改革家

官 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

谥 号:肃愍→平厉

杨炎的介绍

杨炎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豪爽尚气。父丧庐墓,号慕不废声。河西节度使吕崇辟掌书记。唐代宗大历时,杨炎官礼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掌诏敕的撰写,其文笔受到朝土的赞许;称为“常、杨”。大历九年(774年),杨炎升为吏部侍郎。与当时宰相元载有戚谊,又受到元载的赏识和提拔。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得罪被杀,他也遭到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崔佑甫推荐杨炎可以重用,因而从贬所召回,任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炎作为一个被贬之官,起用为相后,仅几个月,以自己的政见开导德宗,给予有力的辅佐,很有政绩,一时受到朝廷内外赞誉为“贤相”,寄予很大希望。不久,因崔祐甫患有疾病,不能处理政事,另一宰相乔琳也被免职,使杨炎得以独揽大权。杨炎心胸狭隘,专权不久,便开始专意报恩复仇。杨炎由于对元载感恩戴德,总想有所报答。建中二年(781年)二月,他先奏请实施元载生前提出的在原州修筑城堡的规划。德宗就派遣中使询问泾原节度使段秀实此举的利弊。段秀实是一个正直不阿的人,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凡安边却敌之长策,宜缓以计图之,无宜草草兴功也。又春事方作,请待农隙而缉其事。”杨炎听说后大怒,认为段秀实是在遏制自己。于是解除了段秀实节度使的职务,征召为司农卿。任命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让他率军转移到原州驻扎,派遣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朱泚,御史大夫崔宁各统领士兵万人作为他的羽翼,同时下诏命令泾州将士准备筑城工具。泾州将士愤怒地说:“吾属为国家西门之屏,十余年矣。始居邠州,甫营耕桑,有地著之安。徙屯泾州,披荆榛,立军府,坐席未暖,又投之塞外。吾属何罪而至此乎!”李怀光为朔方军帅,法令严苛,接连杀死大将,泾州副将刘文喜就利用人们怨恨的心情,拒不接受朝命,上奏疏要求段秀实重新担任主帅,如不用段秀实就请用朱泚为帅,于是朝廷任命朱泚代替李怀光。可是刘文喜又不接受诏命。泾州有强兵二万,刘文喜以此拥兵自守,并请求吐蕃援助,当时天热干旱,人心不安,许多朝臣请求赦免刘文喜,德宗不听,命令朱泚、李怀光等军进攻。幸好泾州别将刘海宾斩杀了刘文喜,否则必然会产生边患。这些都是由于杨炎以个人喜怒撤换主帅所造成的后果。

杨炎还构陷了著名理财家刘晏的冤案。早先,左仆射刘晏任吏部尚书时,杨炎担任侍郎,二人已有不和。后元载之案,主要由刘晏审理,元载被杀,作为其余党,杨炎也受到连累被贬,因此他对刘晏深加怨恨。德宗即位后,由于刘晏长期掌管财政大权,许多朝臣都很妒忌他,就上奏书说转运使可以罢免,德宗又风闻刘晏秘密上奏劝代宗立独孤妃为皇后。杨炎任宰相后,一心想要为元载报仇,就在德宗面前,流着眼泪说:“刘晏与黎干、刘忠翼同谋,臣为宰相不能讨,罪当万死。”又建议“尚书省,国政之本,比置诸使,分夺其权,今宜复旧”,以便剥夺刘晏的财权。于是德宗罢免了刘晏的转运、租庸、青苗、盐铁等使。建中元年(780年)初,杨炎又以刘晏奏事不实为由,贬其为忠州刺史。当时司农卿庾准也与刘晏不和,杨炎就任命庾准为荆南节度使。不久,庾准迎合杨炎的意图,诬告忠州刺史刘晏写信给朱泚请求营救,言语多有不满,又诬告刘晏召补州兵,想要抗拒朝命。杨炎作证说明确有其事,德宗信以为真。七月就秘密派遣中使到忠州杀死刘晏,然后下诏赐死。朝野上下都认为刘晏冤枉。

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多次上表朝廷,询问刘晏何罪被杀,讥讽斥责朝廷。杨炎“恐天下以杀刘晏之罪归己”,遂派遣使者前往各镇,将过错推给德宗。德宗知道后,派宦官到李正己那里核实情况,果然如此,自此产生了诛杀杨炎的想法,但当时隐而未发。就提升卢杞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改任杨炎为中书侍郎,仍为平章事,但不再专任杨炎了。

杨炎与卢杞二人同时执政,卢杞相貌丑陋,又无文学才干,杨炎对他很轻视,往往假托有病不和他在一起共事,议事又多有不合,卢杞因此怀恨在心。卢杞为人狡诈,为了发展自己个人的势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不依附自己的人必欲置之于死地。于是荐引太常博士裴延令为集贤殿学士作为自己的羽翼,来图谋异己势力。

梁崇义自代宗即位以来,就据有襄、汉七州之地,拥兵自守。德宗即位后,对他进行招抚,但他态度顽固,抗拒朝命。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德宗任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统领各军讨伐梁崇义。杨炎劝谏说:“希烈为董秦(即李忠臣)养子,亲任无比,卒逐秦而夺其位。为人狼戾无亲,无功犹倔强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杨炎坚持己见,争议再三,德宗不听。在此之前,杨炎回归朝廷时,路经襄、汉,努力劝说梁崇义入朝,梁崇义没有听从,已经图谋反叛。不久,杨炎又派自己的党羽李舟去劝说梁崇义,梁崇义顽固不听,最后终于反叛。议论的人都归罪于杨炎,认为是他促成梁崇义反叛的。此时,杨炎劝德宗不用李希烈,德宗对他更加不满。

德宗又曾询问宰相,大臣之中谁可担当大任,卢杞推荐张镒、严郢,而杨炎推荐崔昭、赵惠伯,德宗认为杨炎议论疏阔,于是罢免杨炎宰相之职,为左仆射。过了几天,杨炎入朝谢恩,在延英殿问对后,急弛而归,没有到中书省与卢杞见面,卢杞对杨炎更加怒恨。不久卢杞引荐严郢为御史大夫。以前严郢担任京兆尹时,不依附杨炎,杨炎对他很不满,就指使御史张著弹劾严郢,罢免严郢京兆尹之职为御史中丞。杨炎又提拔了与严郢有矛盾的源休为京兆尹。严郢后来又因犯有度田不实之罪,改任为大理卿,当时人们感到惋惜。此时,卢杞则迎合众人的要求,又利用严郢与杨炎有积怨,故意引荐他为御史大夫。杨炎的儿子杨弘业很不成才,常违法犯禁,又接受别人的贿赂和请托,后严郢审理此案,便不遗余力,并查出了杨炎的其他罪行。

先前杨炎为修建家庙,就请河南尹赵惠伯为他出卖东都的私宅,赵惠伯就把此宅买来作为官署。严郢审理后,认为赵惠伯是“贵估其宅”,杨炎得到不少余利。卢杞召请大理正田晋处理此案。田晋认为:获取余利,以索取论罪,应该剥夺他的官职。卢杞对这样判处很不满意,就将田晋贬为衡州司马,而召请其他官吏重新议罪,后判为:“监主自盗,罪绞。”此外,又有流言蜚语说:杨炎在曲江南修建的家庙,“此地有王气,炎故取之,必有异图。”德宗听说后更加愤怒,等到台司把审讯结果呈上,下诏三司重加覆按。于是在建中二年(781年)十月下诏宣布:尚书左仆射杨炎凭借他文学才艺多次位居要职,但“不思竭诚,敢为奸蠢,进邪丑正,既伪且坚,党援因依,动涉情故。隳法败度,罔上行私,苟利其身,不顾于国。”“询其事迹,本末乖谬,蔑恩弃德,负我何深!考状议刑,罪在难宥。”为顾全大局,特加宽宥,贬为崖州司马。诏书下达后,杨炎踏上了流放的路途,途经鬼门关,他似乎已预感到前景不妙,写诗感叹:“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在走到离崖州百里的地方,德宗又下诏将他赐死,终年五十五岁。

后朝廷下诏追复其左仆射之职,最初拟谥为“肃愍”,经博士崔韶建议,最终追谥“平厉”。

杨炎追随元载,被贬起用为相后从个人恩怨出发,打击报复,并陷害刘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遂使卢杞得以施展奸计而罹杀身之祸。

他在唐德宗时任宰相约两年,在财政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唐中央财赋,本储存太府寺所属的左藏库。安史之乱后,移贮宫廷的大盈内库,由宦官掌管。宦官中饱私囊,账目混乱,不可究诸。杨炎入相后,首先提出国家祖赋不能变成皇帝私产,建议把大盈内库财赋仍拨归有关部门管理。德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恢复了安史之乱前国家公赋予皇帝私藏分管的制度,维护了国家公赋收支独立的原则。建中元年(780年),他建议废除租庸调制,创立并推行了两税法,为后代所沿用,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一大改革。

他提出与西周以后的“量入为出”原则相对立的“量出为入”的财政概念,主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并主张“人无丁(丁男)、中(中男),以贫富为差”,作为两税法的课税基础,抛弃了唐代原来以人丁为征课标准的租庸调制,以土地、业产等财富的多寡,按每户的贫富差别进行课征。这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计资而税的两税法代替西晋以来计丁而税的制度,是一项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措施,在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是一个大突破。两税法还采用以钱定税的原则,除谷米外,均按田亩计算货币缴纳,反映了唐代中叶货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大为简化了税制,便利了租税的征收,免去了税吏许多催索的苛扰,不但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

有关“杨炎”的历史故事

  • 关于轻视的历史故事:被卢杞所害的杨炎

    唐朝的杨炎和卢杞两人同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而卢杞,除了巧言善辩,别无所长,但忌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两个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有大片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容猥琐。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不愿与他同桌而食,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

  •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中文名:

  •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杜鸿渐镇蜀,辟杨炎为判官)》原文、译文及注释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 杨炎的“两税法”使中晚唐能支撑百年,但心胸狭隘使其身败名裂

    杨炎是唐朝最著名的财税高手之一,其颁布推行的“两税法”改革是中晚唐能在安史之乱后,支撑一百五十多年的重要基石之一。但作为一个朝野公认的“贤相”,杨炎只干了不到两年,便败干净了人品,贬官赐死。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今陕西凤翔县),“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唐代宗大历

  • 杨炎为唐朝的经济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为什么还是被皇帝赐死了?

    说到杨炎可能很多人不太认识这个人了,但是大家也不要急了,这个人其实很出名的,他在唐朝为唐朝的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了,而且可以说是挽救的唐朝了,但是这个人最后还是被皇帝给赐死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被人陷害了,还是说是自己作死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说到历史贤相,不得不提以为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对杨炎的评价如何?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

  • 唐朝宰相改革家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杨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

  • 唐朝改革家杨炎两税法介绍 杨炎的故事

    杨炎担任过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中书舍人、宰相等职,开创了世界各国预算制度的先河,于公元781年被陷害,贬为崖州司马,不久后被赐死。杨炎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

  • 杨炎完全按李适的政策执政,为何反被贬官赐死?

    唐德宗李适时期是政治非常动荡的时代,不论是地方上的藩镇割据叛乱,还是朝廷中的政治斗争,都使得国家动荡不休。作为政治动荡的标志性事件,频繁更换宰相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杨炎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宰相,也是奠定李适执政根基的重要官员之一,但是在当了宰相不到两年便被李适贬为崖州司马,然后在去崖州的路上被赐

  • 杨炎陷害刘晏并非为报复私仇,幕后主使另有其人

    中唐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也是政治变革巨大的时代。中唐时代的政治变革首推财政变革,这个变革将唐朝传统的租庸调制变革为两税法,对中国后世的税务和财务制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持这场变革的宰相杨炎也因此而名垂青史,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杨炎在历史上的名声也是毁誉参半,尤其是他陷害前任宰相刘晏的事

  • 梁崇义为何拒绝杨炎的招揽,联合河北藩镇造反?

    由于安史之乱后造成的藩镇割据,中唐时期成为唐朝内乱频繁时代。这个时代地方藩镇与中央朝廷,地方藩镇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发生过不少冲突,甚至于引发了席卷整个唐朝北方的奉天之难。关于奉天之难的起因,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叛乱是重要的诱因,正是因为这场叛乱的扩大化,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可是从史书记载来看,朝廷

  • 杨炎: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意者和推行者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

  • 杨炎是什么人?哪个朝代?杨炎人物生平简介

    杨炎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豪爽尚气。父丧庐墓,号慕不废声。河西节度使吕崇辟掌书记。唐代宗大历时,杨炎官礼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掌诏敕的撰写,其文笔受到朝土的赞许;称为“常、杨”。大历九年(774年),杨炎升为吏部侍郎。与当时宰相元载有戚谊,又受到元载的赏识和提拔。大历十二年(777

  • 【新唐书·杨炎传】原文及翻译,杨炎,字公南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人。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炎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树六阙,古所未有。终丧,为司勋员外郎。德宗在东宫,雅知其名,又尝得炎所为《李楷洛碑》,寘于壁,日讽玩之。及即位、拜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制,天下财赋皆入左藏库,及第五琦为度支

  • 唐史小故事杨炎实施两税法,两税法是什么?

    唐代宗做了十多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郭子仪、李泌等一些正直的大臣,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唐朝的国力大不如前了,国家越来越衰弱。他死后由长子李适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唐德宗。唐德宗即位的时候才三十多岁,是个比较有作为的青年。他看到国家的不景气情况,决心改革一番,可是他周围的人,都是前朝的老臣。德宗想,要改革

  • 唐朝经济牛人杨炎是怎么死的 是被陷害的还是作死死掉的

    说到历史贤相,不得不提以为唐朝经济牛人——杨炎。杨炎在安史之乱后出任台阁平章事,此时民生凋敝,却也是百废待兴。作为经济改革家的先锋,杨炎提出了两项对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措施,对唐后期的经济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功之一,革除旧弊,将国家公赋与皇帝私产相分离。按旧制,全国赋税都要送交左藏国库。到第

  • 杨炎:著名财政学家,挽救唐朝为何被处死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历史贤相,不得不提以为唐朝经济牛人——杨炎。杨炎在安史之乱后出任台阁平章事,此时民生凋敝,却也是百废待兴。作为经济改革家的先锋,杨炎提出了两项对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措施,对唐后期的经济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功之一,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