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宦官张承业是什么身份?大唐王朝最后的忠诚

宦官张承业是什么身份?大唐王朝最后的忠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4/1/11 12:39:33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承业

天祐十八年(公元921年)的三月,残冬的余威似乎格外的强劲,始终褪不尽那股令人生厌的寒意,然而此刻身在晋阳的张承业却无心养病,正拖着衰老的身躯,颤颤巍巍地赶往魏州。他此去的目的很明确——劝阻晋王李存勖称帝。

前不久,正当晋军连破梁军,一路高歌之际,一个叫传真的魏州僧人给年轻的晋王进献了一块据说是四十年前黄巢作乱时从长安流出的传国宝,惹得李存勖心情大悦。于是,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横海军节度使李存审、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安国军节度使李嗣源等纷纷乘机劝进,甚至还有淮南杨溥也遣使送书……怂恿晋王登皇帝位。

尽管李存勖经过三请三辞,尚未最终答应,但从言谈举止之间,分明流露出对皇位的渴望。因为就在诸将劝进之后他回答说:“予当思之。”

李存勖这个态度让已经步入风烛残年的张承业倒吸一口冷气,所以他顾不得重病未愈,令人用肩舆匆匆将自己抬往魏州。

其实,劝进的事已经发生过一次。同年正月,蜀王王衍即遣使致书晋王,劝其登基称帝,诸将也接连上表。只不过当时为李存勖所拒,他说,当年王太师(王衍之父王建)也曾经劝说他的父亲李克用称帝,但是他李家世代忠良,应当以规复唐室为己任,决不能做有辱家门的事情。

殊不料,时间仅仅过去一个多月,他就态度突变,这怎能不让张承业忧心忡忡。要问张承业为何要阻止李存勖称帝,而他为什么又认为自己能劝阻地住晋王称帝呢?这都要从张承业的生平经历说起。

02

我们先说说张承业是如何来到河东的?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张承业出生在太原府的一户康姓人家。自幼净身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因此改姓张。光年间主持合阳军事,获赐紫衣,升任内供奉。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因张承业多次出使渭北,唐昭宗任命为河东晋军监军,跟随晋王李克用(李存勖之父)征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就是在这次征讨后,昭宗皇帝见到前来献捷、年方十一岁的李存勖,并叮嘱李存勖:“儿有奇表,后当富贵,勿忘予家。”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岐王李茂贞在逼死宰相杜让能之后,又指使宦官杀死新任宰相崔绍纬,再次围攻长安。朝廷军队连败之下,昭宗皇帝计划前往河东避难,因张承业与晋王李克用交好,“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遂任命其为河东监军,先行去太原安排迎驾。不料昭宗皇帝尚未抵达太原,即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挟持,幽禁三年。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迎回唐昭宗的宰相崔胤仍坚持“宦官不除尽,朝廷终不得安”的政策,坚持杀尽宦官,并喻令各地藩镇节度使,就地诛杀在军中出任监军的宦官。晋王李克用为人仗义,顾念旧情,不忍心将张承业杀害,于是就安排他到斛律寺暂避风头。后来,也就是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崔胤和昭宗皇帝先后为朱温所杀,晋王李克用才再次起用张承业为河东晋军监军。可以说,晋王李克用对张承业有救命之恩,这也是后来朱梁代唐以后张承业竭尽全力辅佐晋王的原因之一。

03

显然仅靠张承业和李克用的关系,并不足以影响到李存勖的任何决定,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李存勖沿袭晋王之后,张承业又有何功绩。

天佑五年(公元908年)二月,梁主朱温引兵围攻潞州,引发了梁晋第一次恶战。期间,晋王李克用病重不支,临死以三矢遗命与李存勖,并托孤给弟弟李克宁、大将李存璋、吴珙以及张承业四人。这就是五代史上著名的“晋王三矢”典故的出处。

同年二月,李克用刚刚去世,身为托孤重臣的叔父李克宁就在李克用养子李存颢和妻子孟氏的蛊惑下,杀死都虞侯李存质,意图“兄终弟及”取李存勖而代之。接到幸臣史敬镕告发的曹太夫人与李存勖大骇之下,召见了张承业与李存璋,表露出不愿骨肉相残,甘愿退避贤路,少抒内祸的想法。但这个想法遭到张承业的坚决抵制,最终在张承业的帮助下,李存勖摆下鸿门宴,设计平定了李克宁与李存颢的谋叛,将河东的的一场内乱消于无形之中。毋庸置疑,张承业对李存勖承袭晋王之位具有拥立之功。

提到曹太夫人,就不能不提到张承业的秉公无私。李存勖在和朱梁作战十余年,期间军国之事都委托给张承业,张承业也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

李存勖从魏州归来省亲,需要一些赌博和赏赐伶人的钱财,于是在库府之中摆下酒席宴请张承业,乘着酒意正酣,让小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助兴。舞罢讨要赏钱,张承业将自己的玉带、马匹赠给了李继岌。李存勖指着钱堆对张承业说:“小孩子没钱花,你就把这一堆给他吧,再说玉带、马匹什么的又不值钱。”结果被张承业以“这些钱是国家的,不是我个人的”为由直接给拒绝了。令李存勖大为光火,于是借着酒劲指责张承业。张承业说:“我就是个老宦官,没必要为后代做筹划,你要用钱,尽管去取,到时候钱没了,兵将也散了,也不是我一个人受祸。”李存勖让元行钦取剑,要杀张承业,张承业拉着李存勖的衣服哭诉道:“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仇。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后来曹太夫人听说了这件事,勒令李存勖向张承业致歉,并亲自到其府上慰问:“小儿忤公,已笞之矣。”身为晋王的李存勖这次为了得到一些赏赐下人的零钱也算是费劲心机了,只可惜终究还是没有成功。

其实,李存勖对张承业素来敬重。卢质在晋王府的时候,嗜酒傲物,经常对李存勖及其兄弟口出秽言,李存勖想杀了他。张承业知道后就用讽谏的方法,劝阻李存勖杀害贤良,救了卢质一命。

由此可见,张承业作为顾命重臣在河东晋军集团地位不仅仅是位高权重那么简单,他一直留守太原,执掌晋军后方军政,为前线的李存勖征战提供后勤保障,并深得大家敬重。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这么忠心耿耿的一个人,为什么又要阻止李存勖登基做皇帝呢?

前面我们说过,李克用对张承业的救命之恩是张承业竭忠辅佐晋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明显,这里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并且这个原因甚至可以称为最主要的原因。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后,四川王建曾贻书一封交予李克用,大意是,朱温已经建梁,大家就各自称帝,独霸一方吧。李克用回复说:“此生誓不失节。”表示要规复唐室。这和张承业希望借助晋军的势力复兴大唐的愿望是一致的,所以,张承业就把希望押在了李克用的身上。也正是这个原因,晋王屡次封赏张承业都被他拒绝,他始终以唐官河东监军自居。显然,李存勖登基做皇帝不是张承业想要的结果。

然而,随着晋军的节节胜利,河东将领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于是究竟是延续唐室还是代唐自立的问题就逐渐凸现出来。不过就第一次劝进的结果来看,李存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但在第二次很明显就差强人意了。这也是张承业在七十六岁高龄,拖着带病之躯,匆匆赶往魏州的原因。那么,他的劝阻会成功吗?结局证明,张承业明显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其实,历史注定了张承业的劝阻不会成功。因为称帝这件事不仅仅包含着延续旧王朝还是建立新皇室的问题,还夹杂着河东诸将领的诸多个人利益。所以当张承业见到李存勖,力阻其称帝的时候,李存勖回答说:“这事不是我的意愿,只是大家众志从同,我也不好违背。”怎么办呢?他也很无奈啊。因此,张承业只能无功而返。

有意思的是,张承业返回晋阳以后,李存勖得知张承业一病不起,也暂时收起了称帝的打算。直到一年之后张承业病逝,才在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新的王朝仍以“唐”自称。不知道是不是张承业临走时的那句的哭诉对李存勖心有触动:“诸侯血战者,本为李家,今吾王自取之,误老奴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永历帝 吴三桂是无奈之举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自立为帝,周太祖吴三桂,吴三桂是哪个皇帝杀的

    对吴三桂杀永历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吴三桂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着想,所以要将南明永历帝赶尽杀绝。吴三桂对南明永历帝赶尽杀绝有二个原因,一是他想借此对清政府表示忠心,逼死旧主,表明自己不念旧,打消清朝皇帝对他的戒心。二是他想盘踞在云南

  •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的主角是谁?是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趣闻轶事,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你真的了解草船借箭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话说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领受周瑜的军令,要在三日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用几十只草船“借来”十万支箭。“草船借箭”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

  • 赵匡胤真的重文轻武吗 赵匡胤的执政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厉害吗,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和重武轻文哪个严重

    还不知道:赵匡胤执政能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真的重文轻武吗?赵匡胤呢,重文轻武。太祖重文,这一点也不假,但绝对没有轻武,因为他本人就是武将出身,根基在于佣立他上位的武将中间。轻武就是自毁根据,这不符合逻辑。等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伐时,面对

  • 三国汉末第一义士指的是谁?是关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的义,关羽算不算名将,关羽不属于三国时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汉末第一义士指的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世人眼中,说起汉末的义士都会想到关羽,可是,关羽的所谓“义”,绝大部分是托罗贯中老先生的福气,为正史所公认的汉末义士其实是一个叫做臧洪的人。臧洪又有什么特殊事迹,可以得到如此崇高的评价呢?说起“义”,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关羽,

  • 曹魏宗室大将曹休,曹魏帝国的大司马,却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炎废掉最后一个魏帝是谁,曹魏为什么被司马篡位,曹魏宗室被灭了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魏宗室大将曹休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曹操集团的宗室将领,人们大都对曹仁、曹真非常熟悉。的确,这两个人都是曹魏的宗室名将。一个曾在樊城令关羽望城兴叹,一个曾在西北战场成为诸葛亮的苦主,都是蜀汉帝国的劲敌。今天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曹魏宗室大将,虽然名气不如曹

  • 辽穆宗“睡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是个怎样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耶律贤和耶律璟什么关系,辽道宗,辽世宗是明君吗

    说到辽穆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辽穆宗是辽国第四位皇帝。火神淀之乱后,辽世宗被害,耶律璟趁势起兵镇压叛乱,顺利夺得皇位,登基称帝。不过辽穆宗有个称号叫“睡王”,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实际上这个“睡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他酷爱睡觉。据说辽穆宗白天也昏昏

  • 皇帝的女儿都叫公主,为何宋徽宗的女儿被称之为帝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光义是个好皇帝吗,宋朝公主的女儿怎么称呼,宋徽宗最小的女儿

    在历史上,皇帝生的儿子都叫皇子,在国外的叫王子。生女儿的话就叫公主,在中国也是这么个称呼。公主是我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于的男性就被称之为王。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宋徽宗的女儿了,因为宋徽宗的女儿被称之为帝姬,那么这是为何呢?为何不叫公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

  • 张承业,敢与君主对骂的宦官,死后被追封为上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宦官小说,宦官相公,御驾亲征战死沙场的皇帝

    你们知道张承业ma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后唐庄宗李存勖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在他的指挥下,晋军屡屡战胜后梁的大军——后唐是后世的史家对李存勖所创立朝代的称呼,在后唐建立之前,李存勖是晋王,根据地在山西,因而他的军队称为晋军。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作为一个经常需要领兵打仗的人,李存勖还特别喜欢

  •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不喜欢扶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秦始皇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秦始皇怒斥扶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始皇嬴政之所以敢称始皇帝,是因为他首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书同文,度同制,功盖三皇,德兼五帝,于是才有了皇帝的称呼。始皇帝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始皇帝的长子公子扶苏,和后来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不放火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不用火箭,诸葛亮是怎么草船借箭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乱世三国的大背景之下,诸侯群起而争霸,后成三国鼎立之势。而战争之中最不乏的便是侠肝义胆的将士、才能卓越的谋士,一说谋士,便不得不提到诸葛亮了。众所周知,诸葛亮乃是机智多谋的军师,他流传下来的妙计十分之多,诸如空城计、火烧赤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