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秦始皇真的不喜欢扶苏?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不喜欢扶苏?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3/12/21 8:38:0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秦始皇嬴政之所以敢称始皇帝,是因为他首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书同文,度同制,功盖三皇,德兼五帝,于是才有了皇帝的称呼。始皇帝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始皇帝的长子公子扶苏,和后来继承大统成为秦二世的始皇帝第十八个儿子胡亥

其实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公子扶苏虽然是始皇帝长子,但是最终没能继承皇位,始皇帝巡游到沙丘的时候突然得病,然后很快一命呜呼了,留遗诏叫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然后继位。结果这份诏书却被赵高扣下了,然后勾结胡亥和当时的丞相李斯,假造了一份诏书,逼迫公子扶苏自尽,另立胡亥成为秦二世,然后为了巩固秦二世的皇位,还把胡亥的兄弟姐妹们杀了个罄尽,连同谋的丞相李斯都没有放过。

公子扶苏为人与始皇帝大不相同。始皇帝苛政残暴,焚书坑儒,屠村灭镇,咸阳城活埋四百多术士,大兴土木,收集天下重宝美女置于阿房宫,这都是始皇帝干过的事,盖棺定论也就是个功过相抵,而公子扶苏聪慧好学,礼贤下士,温和谨慎,谦恭有德,而且文武双全,刚毅勇武,无论是在咸阳,还是在驻守的上郡,都有非常好的名声,就连秦朝排名第一的战神蒙恬都与他相交,在军中更是广受拥戴。

公子扶苏与秦始皇的治国理念显然是有分歧的,始皇帝崇尚法治,同时又刚愎自用,动不动就要杀人,还不是杀某一个人,一杀就是一片,就是一批,就是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镇,公子扶苏主张仁治,中华大地已经经历了太多年的战乱了,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在始皇帝要在咸阳坑杀四百多名大秦术士的时候,曾经力劝始皇帝收回成命,并最终因为这件事彻底激怒了自己的父亲秦始皇,被赶出咸阳,率领军队驻守上郡,和大将蒙恬一起抵抗匈奴。

其实这里有些奇怪,始皇帝如果真的是对公子扶苏盛怒之下驱逐出咸阳,那还让他手握几乎占了秦朝主力军一半的重兵,还和第一战神蒙恬在一块儿,还是把手在秦朝的关键地方?这不明摆着鼓励他起兵造反呢嘛,就算是因为他是自己的长子,舍不得杀,始皇帝也大可以将公子扶苏削权夺爵,放逐民间,或者仅仅是赶出皇宫,软禁在咸阳城里,或者跟哪个名不见经传的始皇帝心腹将领在一块儿,哪个不比让他和蒙恬一起带兵在外保险的多,就算说始皇帝知道自己在位,公子扶苏出于孝义绝对不会谋逆,那自己死后呢?众兄弟哪个能是公子扶苏的对手,联手都不一定能打平,更何况公子扶苏这边还有一个蒙恬呢,单单是军事力量上已经可以碾压众兄弟之和了,再加上公子扶苏的贤君名声,这仗基本上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就好了,反正结果都没什么差别。

说奇怪也并不奇怪,始皇帝发迹于以勇猛著称的秦国,又在马背上得的天下,本人也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他深知要想坐稳皇位,没有军队的支持,没有战功的积累是不行的,光在庙堂上动动嘴皮子,太平日子或许还能将就,一旦遇上点战乱,立刻就会乱了手脚。所以,因为生气才派公子扶苏率军驻守上郡抵抗匈奴,完全就是一个借口,始皇帝为保护公子扶苏不被任何人过分注意就能安全进驻上郡的借口。再者,也是让公子扶苏在边疆得到些锤炼,改改自己那过分仁义的心性,对敌人就得残忍,至少得比敌人更残忍,要不然是不可能担起守护一个国家的重任的。

就算抛开这些,单从名字上看,也能知道始皇帝对公子扶苏的喜爱,和在他身上寄托的浓厚的希望。扶苏,多么美的名字啊,山有扶苏,相比于胡亥这种看一眼都觉得心惊肉跳的名字,真的是美到不可方物。再从名字的意义上看,扶苏是形容大树枝繁叶茂的样子,这个寓意太好了,从始皇帝个人层面讲,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从公子扶苏个人层面讲,生根发芽,并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有用之才,从国家层面讲,大秦繁荣昌盛,历经百年万代而经久不衰,更能长治久安。

可惜的是,当公子扶苏看到假诏书的那一刻,不管他是不是看出了端倪,都选择了守节自杀,把皇位拱手让给了那个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胡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不放火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不用火箭,诸葛亮是怎么草船借箭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乱世三国的大背景之下,诸侯群起而争霸,后成三国鼎立之势。而战争之中最不乏的便是侠肝义胆的将士、才能卓越的谋士,一说谋士,便不得不提到诸葛亮了。众所周知,诸葛亮乃是机智多谋的军师,他流传下来的妙计十分之多,诸如空城计、火烧赤壁、草

  • 秦始皇在历史上最爱的人真的是丽姬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丽姬真的存在吗,秦始皇丽姬历史原型,嬴政和丽姬的历史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始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所以关于他个人的许多记载目前都已经失传,而且目前秦始皇墓又是没有发掘的状态。所以关于他的许多传说都不一定是事实。但是秦始皇是有儿子的,比较著名的是公子扶苏和秦二世胡亥。史

  • 朱元璋对常遇春到底有多喜欢 看看这张龙袍像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常遇春后人,朱元璋的真实长相,朱元璋的龙袍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常遇春关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二年七月,刚刚奔袭千里,攻破元上都开平的常遇春奉命班师南归,结果在行军至柳河川时突发重疾病逝,年仅40岁。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遏制悲痛心情的朱元璋甚至瘫倒在了龙椅上。他在祭奠常遇春的诏谕中写道:“开拓之功

  • 东吴名将陆抗的遗言是什么?曾为社稷续命二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吴将军是谁,社稷怎么读,国家社稷

    东吴名将陆抗的遗言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提议,列古之名将六十四员入武成王庙从祀,其中三国时期名将共有七位,分别为张辽、邓艾、张飞、关羽、周瑜、吕蒙和陆逊。其实严格来说,东吴除周瑜、吕蒙、陆逊之外,陆抗(陆逊次子)也同样

  • 说说胡惟庸案的背后真相 朱元璋杀他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惟庸到底有没有谋反,通过胡惟庸案,明朝胡惟庸案的真相揭秘

    对胡惟庸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十三年,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发。当朝丞相胡惟庸被太祖皇帝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直接诛杀,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却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大明朝的胡惟庸案背后所隐藏的东西!一、胡惟庸案疑点重重如果仅仅只

  • 唐高祖李渊:李渊从皇帝到太上皇都是被迫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当了几年的太上皇帝,历史上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名为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大唐。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豪迈的王朝就此诞生。在怎样的契机下李渊建立了唐朝?没有李渊还会有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波迭起的历史。作为大唐王朝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身上的光辉却黯淡了许多。在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映衬下,身为老爸的李渊,其所

  • 蟋蟀毁了英明一世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明宣宗蟋蟀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叫蟋蟀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有为皇帝之一,朱瞻基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局面,这期间,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经济、农业等得到空前发展。后世的史学家将“仁宣之治”与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相比,极度肯定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绩。图片来源于网络此外,朱瞻基本身也是个文化人,喜好丹青,同时也是明宣宗时期文

  • 历史的巧合:因不近女色而丢掉自家王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不能近女色,李隆基其实不爱杨贵妃,为什么历史有一些惊人巧合

    汉哀帝,刘欣,字和,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元帝之孙,定陶王刘康子,袭父封为定陶王,刘欣十九岁继位称帝,翌年改年号为“建平”。汉哀帝原本是一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面对汉朝的衰落局面,他曾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对政事作做出一些有贡献的改革。然而当改革遇到阻力时,汉哀帝又选择了放弃。网络配图汉哀帝时

  •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黄月英为妻?聪明能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喜欢黄月英,诸葛亮黄月英cp,诸葛亮与黄月英有孩子吗

    诸葛亮的英名人尽皆知,可关于其妻的介绍就少之又少,他的妻子叫黄月英是当时有名的丑女,那么,一世聪明的孔明为何要娶丑女黄月英为妻呢?虽然黄月英相貌丑陋,但是知识广博、非常有才华。她的父亲黄承彦向诸葛亮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时就曾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诸葛亮并非以貌取人的庸常之辈,

  • 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唐高宗李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高宗李治是明君吗,李世民于李治什么关系,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子

    英武的唐太宗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他亲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却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随他打天下的寒士们,也不具备担负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随着保守派大臣占据主动,年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无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正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唐太宗即位不久,立长子李承乾为皇子,时年八岁。为了培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