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揭秘: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4/1/14 3:06:03

古代皇帝大婚,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

网络配图

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它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据唐代《开元礼》的规定,皇帝“纳后”分为: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卺等仪式。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的“神灵”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所以祭祀神灵便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在举行婚礼前,亦必先祭告天地,其仪式主要为祭告圜丘(天神)与方泽(地神)。临轩命使,是皇帝在皇宫主殿册命执行婚礼使臣的仪式。在皇帝的婚礼中,使臣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唐代由正使、副使等使臣代表帝王与女家交往。

网络配图

仪式开始后,先任命太尉(唐代“三公”之一,辅佐皇帝治理国家,没有实际职掌)为正使,宗正卿(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为副使。再由侍中(为门下省长官,职掌宣读皇帝之命和礼仪之事)宣制(即皇帝之命):“纳某官某氏女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随后,授正使、副使节和制书。太尉、宗正卿等官员领命后,即乘辂车、率仪仗、鼓吹队(但不吹奏),来往于皇宫与未来的后氏之家,为皇帝操办婚礼。

纳采仪是在后氏主人的家庙或正堂内举行。纳采前一天,守宫(亦作守宫令,职掌铺设帐幕、毡褥、茶几之事)要先于后氏家大门外右侧设置一处供使者临时歇息的帷帐。纳采当天,太尉、宗正卿一行在帷帐内停息,由后氏家傧相(古代为主人接引宾客者)出门迎接。

使者进入后氏家,向主人(后氏之父)宣读皇帝制书。制书意为皇帝委派使臣向后氏主人请婚。主人接受制书后,还要向使臣回复答表,感谢皇帝的恩宠,表示同意婚事。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四仪,亦是正使、副使等使臣前往后氏家,通过制书询问后氏之名、年龄,通告吉兆,授予礼物,通报成婚日期。后氏主人的答表则按制书内容或作答复。在皇帝赠予后氏主人的礼物中必定有大雁,以取雁飞南北、和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婚。告庙仪,系将皇帝纳后之事及成婚日期祭告宗庙、祖先。

网络配图

册后,即册封皇后的仪式。册后仪亦由太尉、宗正卿等使臣在后氏家中举行。因是册封皇后,故仪式更为隆重。在举行册后仪时,仍要再次临轩命使。册后前一日,不仅要在后氏家大门外为使臣搭建临时停息之所,尚舍局(官署名,职掌宫廷陈设、沐浴、灯烛、洒扫等事)还要在后氏的闺阁外为尚宫(尚舍局长官,属宫中女官)搭建帷帐。册封皇后这天,正使、副使等使臣先入后氏家大门外的停息之所,尚宫等女官则入内,进入闺阁外的帷帐之中。待通报主人,主人着朝服迎出大门外,向北行拜礼后,正、副使臣手捧赐封的典册、备物等进入大门内。

仪式开始后,尚宫等女官先进入闺阁,侍奉后氏佩戴宫中事先送来的首饰,更换袆衣(皇后专用的礼服,上绣五色雉鸡图案)。在女官的引导下后氏出阁,站立于庭院之中,面朝北跪拜。正使向后氏宣读册。册文内容为皇帝命使臣册封某女为皇后,册文中有“导师道于六宫,作范仪于四海”之语,系要求皇后负责管理宫内的事务,成为天下的表率。宣读册文后,使臣向皇后授予典册及宝绶(皇后的玺印和系于印纽上的丝带,作为表示皇后身份的信物)。至此,后氏便正式成为皇后。随后,她便以皇后的身份入座,接受在场官员们的拜礼。行拜礼后,尚仪(掌管宫廷礼仪起居的官员)向皇后跪奏:“礼毕。”皇后遂离开座位,由尚宫引回宫(即闺阁)。使臣则乘辂车回朝廷汇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沮渠牧犍与嫂子偷情导致加速北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沮渠牧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477年,五胡十六国时北凉国的末代君王。如果沮渠牧犍,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的那么快。历史就是这样残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历史过去了

  • 揭秘:多尔衮与皇太极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一直有着许多传闻,诸如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生母是被皇太极假传遗嘱害死的;皇太极的爱妃庄妃与多尔衮关系非同一般等等。皇太极与多尔衮的矛盾不可调和,事实究竟怎样?也许多尔衮聪明,也许多尔衮长得可人,皇太极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格外关爱。在执政的17年中,皇太极对他十分信赖,并委以重

  • 富薄命就短?揭秘康熙皇帝四个皇后短命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廷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数康熙皇帝的后妃最多,先后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您看看,光皇后就有四个。第一个皇后:孝诚仁赫舍里氏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长子内大臣噶布喇的

  • 元朝历史:失败还是成功?忽必烈东征日本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作为弹丸之国,尽管在近现代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在古代的历史当中,日本也是需要像中原王朝称臣的,不过在元朝历史当中,日本就没有怎么配合,这也导致忽必烈东征日本的决心的付出!据《元史》卷二○八《外夷一》载:“日本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日本”。事实上,白朴词中所言的“倭奴”古名,源

  • 史上古代皇帝死法:最后一位让人敞怀大笑 !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十几年如一日。然而他的皇后在宫里偷偷和一个宦官高菩萨有了奸情,宫里好多人都知道,但是唯独瞒着孝文帝。直到有一天,一位公主被皇后硬逼着出嫁,

  • 趣闻:周处能文能武不仅是勇士文笔竟也不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末期和西晋时期的周处,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勇士,既是武艺上的勇士,也是勇于改过的勇士。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关于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在民间流

  • 历史上的兰陵王的妻子是谁?史书是否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兰陵王只有一人,就是南北朝时的北齐大将高长恭。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没有记载,估计应该是朝中某位姓郑的大臣的女儿。另外,高长恭还有位妾室,姓王,是北齐王所赐。网络配图史载:兰陵武王高肃,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

  • 汉朝历史——汉献帝刘协禅让后当乡村医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0年10月,曹丕从魏王升到了皇帝,皇帝刘协降为了山阳公(山阳位于今天河南焦作)。末代皇帝大多结局很惨,刘协为什么能活下来呢?一是刘协在位32年一直是傀儡,刘家的势力已经不足以对曹魏政权形成威胁;二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二女儿曹节是皇后,曹节的性格比较刚烈,曹丕即位后向曹皇后索要

  • 他做139天大汉天子 引得亲娘舅舅奶奶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有位皇帝,史书没有为他撰写帝王本纪,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确和汉高祖、汉武帝一样,都做过大汉天子。他就是汉灵帝的长子刘辩,即位时只有十四岁,三个月不到就被董卓废掉,然后被鸩杀,史称少帝。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刘辩,十四岁;一个是王贵人生的刘协,九岁。灵帝偏爱刘协,但是也不敢立他

  • 李清照46岁再嫁年轻公子:没想竟成人生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再嫁时李清照46岁,张汝舟是一个年轻的公子。他并不为倾慕于李清照的才情,而是一心冲着她和赵明诚的金石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