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被杀是因为贪吗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和珅被杀是因为贪吗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89 更新时间:2024/1/10 20:51:28

你真的了解和珅被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初闻这句话的时候,潜意识里面都会认为嘉庆之所以下旨诛杀和珅,是为了查封和珅的万贯家财。因为传闻当中和珅死后,嘉庆从和珅家中査抄出来的财物,足以抵得上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所以也难怪人人说起和珅的死因,往往都会归咎于他的“贪”。

但是这一切不过是表象罢了,在嘉庆给和珅定下的二十条罪责里面,竟没有一条是有关于和珅的贪污问题的。所以说嘉庆因为和珅的贪污而下旨将其诛杀的说法是靠不住的。事实上让嘉庆下定决心诛杀和珅的原因,主要还是权力。

我们都知道嘉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即位后,还有太上皇压制着的皇帝。当初乾隆之所以提前退位主要是不想在位时间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1796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也就是嘉庆),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乾隆虽然退位,却没有放弃权力,他规定了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等大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作为乾隆的宠臣和珅自然是遵循着自己主子的意志,成为了太上皇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此时的和珅权力达到了顶峰。

因为要遵循太上皇的旨意,再加上仗着太上皇的撑腰,和珅难免会同嘉庆帝有所冲突。这种权力的冲突,最早爆发于人事的任免上面。嘉庆上台之后,一心想要建立起自己的领导班子。当时嘉庆的老师朱珪担任广东巡抚,嘉庆就想提拔自己的老师。深感权力受到威胁的和珅,当即跑到乾隆面前告了朱珪一状,大加指责。好在此时乾隆也想给刚刚即位的儿子一点支持,对和珅的指责未予理睬。不久,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

由于朱珪跟和珅一向关 系不好,所以当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时,和珅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向乾隆告嘉庆的状,诬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 乾隆看到这封断章取义的书稿后,龙颜大怒,一度想要惩罚嘉庆帝。幸亏有其他大臣的苦谏,嘉庆才没有受到惩罚,但是他的老师就没那么幸运了,原来可以进京当官,现在不仅不能进京,还被降调为安徽巡抚。再后来,乾隆气也消了,想要让朱珪进京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但是和珅却扣下前去任安徽巡抚的官员,让朱珪无法完成工作交接,迟迟无法进京述职。不仅如此,为了加强对嘉庆的监控,和珅还将自己的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嘉庆整理诗稿,实则监视嘉庆的言行。

在人事上的几次交锋当中,嘉庆帝都落了下风。他也懂得和珅是父亲对自己权力压制的工具,所以只能假意顺从和珅。这样的顺从,让和珅更加飘飘然,等到了嘉庆二年,随着其他政敌的去世跟老去,和珅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领班军机大臣。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加,乾隆也日益昏聩,和珅更加肆无忌惮、目无王法,嘉庆帝在其眼中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到了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高龄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况且和珅还未死。虽然没有了乾隆这个靠山,但是朝堂之上还有许多和珅的党羽。为了稳住和珅,嘉庆下令和珅与睿亲王淳颖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也就在同一天,嘉庆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即速回京,商议大事。

次日(也就是初四),嘉庆为了削夺和珅的力量,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此举的矛头直指后台的和珅,避免和珅调动军队来威胁自己。当天便解除了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下令二人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二人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他们软禁在宫中。

初五,在嘉庆的授意下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初八,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瑆、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到了十八日,经过了多轮会审,嘉庆下旨让和珅在狱中自尽。

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中堂,最终也走向了人生的终点,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相信他会在嘉庆即位之初,便辞官养老。如果没有这三年来与嘉庆的权力之争,也许和珅会成为一个得以善终的大贪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大臣:亲手射杀皇帝妃子只因勾引未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由林心如主演的电视剧《倾世皇妃》成为近来的热播剧。故事以五代十国为背景,讲述了蜀国皇帝孟祈佑与倾倒了几个帝王的绝色皇妃的爱情故事。而在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蜀国的确有一位“倾世皇妃”,她的故事比影视作品更传奇,她就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网络配图人物故事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贵妃,五代十国女

  • 晋武帝立傻子为太子:与其共用一妃生“皇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子妃只想苟着,和离后我成了太子妃,傻子王爷小白妃

    晋武帝在位后期,继承人问题就成为关键大事中的关键。自魏文帝曹丕设“九品中正制”后,士族门第积年以来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也成为上层统治阶级联姻所考虑的最关键指标。门第清望,成为高级士族缔结姻亲的首选。继司马师娶东汉名儒蔡邕的外孙羊氏女为妻,司马昭娶魏朝名儒王肃长女王氏为妻后,司马炎也聘弘农

  • 李世民杀兄弑弟的报应:自己多个儿子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和齐王虽然已经被除掉了,但是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在。对于李世民而言,这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问题倒不是担心这十个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长大后会揭竿而起替他们父亲报仇,而是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们的仇恨、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兴风作浪。所以,既然这场弑兄、杀弟

  • 胡惟庸谋反:计划用四百日本人朝堂砍杀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但中途病累而死朱皇帝诛杀功臣,并非一般人印象中刚刚建立明朝就大开杀戒。明朝甫立,天下未定,屠刀首举之时,当为洪武十三年开始对宰相胡惟庸的下手,而当时之事,胡惟庸确有谋逆之心,论理该杀,同诛者也不过陈宁等几个大臣。所谓“胡党”大狱,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族诛三万多人。过了三年,朱元璋又兴“蓝党之狱”,借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马屁精?并非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近几年市面上流行一部书,叫做《厚黑学》,顾名思义,乃脸厚心黑之学也。但乍听起来,这个名字好像还嫌太文雅了点。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完全可以放开来说,说得更简单通俗一些,中国封建官场上的这门最大的学问,就是“马屁学”。如果研究好了“马屁学”,而且能够运用得得心应手,那就会在宦海沉浮的惊涛骇浪

  • 传说能下痢散毒的“瘟神”赵公明如何成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还有一些地域色彩很浓的财神,如旧时扬州邗沟大王庙,供奉吴王夫差和汉代吴王刘濞。夫差开邗沟,刘濞“煮盐东海,铸钱铜山”,对扬州历史开发做过贡献,所以也被当地人当财神供奉。五显财神信仰则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

  • 将抢美女当工作的皇帝:后宫达10万人包括母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宫妓,犹宫女。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由此可以看出宫妓不属于皇帝配偶范畴,只要皇帝愿意,随便一个宫女都有可能被他临幸。有人为此表示不理解,皇帝后宫佳丽众多,绝对够他一个人忙活了,哪里还用得着宫妓。按理讲是没错,可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女人绝对是多多益善,玩不过来关在屋里发霉也不愿让别人碰。在女人方面,男人

  • 挽救大汉江山的一代名将周亚夫为何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对周亚夫一定不陌生吧,看过电视剧《美人心计》都知道周亚夫这个角色吧,那么他的真实历史大家知道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中的周亚夫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周亚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死于公元前143年,他是西汉非常有名的将军,军事家,今天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

  • 隋炀帝曾率百万大军远征 最后躲在宫里声色犬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继王薄之后,又出现三支起义军。其中主力之一杜伏威、辅公佑所领导的的江淮农民起义军日渐壮大,并屯兵六合;其他两支,李子通攻占海陵(江苏泰州),左才相占领淮北。对江都形成三面包围。杨广随即派陈棱率八千警卫精兵“暗杀”杜伏威,不料反被歼灭,江淮起义军又迅速攻下高邮、历阳两城,杜伏威自称总管,辅公祏为长史,

  • 古人也逆袭:李世民被骂昏君 海瑞用生命打土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骆宾王与武则天之间的较量颇有喜感。网络配图光宅元年,徐敬业在扬州造反,骆宾王作《讨武曌檄文》,其中有“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等句子,既说武则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土豪”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