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名将陆逊的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孙权活活气死

东吴名将陆逊的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孙权活活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3/12/12 14:01:29

东吴名将陆逊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自孙权继承父兄之业之后,他在军事上最依赖的人便是周瑜;周瑜去世后,孙权依仗鲁肃;鲁肃去世后,孙权派吕蒙代受陆口,吕蒙不负所托,击败关羽,但随后病重身亡。

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借口,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发兵5万攻打东吴。孙权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吕蒙已经病逝,东吴前线没有统帅之才。孙权想起,吕蒙死前曾向孙权推荐过陆逊,于是,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让他带兵五万抵挡刘备的兵锋。

在江东,不乏能征善战之辈,而陆逊资历尚浅,军事才能并不出众,因此,当孙权任命陆逊为帅时,不管是江东旧将,还是宗室贵戚,皆不服气。因此,陆逊在军中小心谨慎,从不敢轻易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接下来,刘备围攻夷道的孙桓,陆逊不发兵救援;刘备几度邀战,陆逊固守,坚决不出兵。众人皆以为陆逊胆小畏战,更加看不起他。谁知,陆逊故意如此,让刘备轻敌。最后火烧连营七百里,把刘备打得丢盔卸甲,无颜再回成都。

从此,刘备一蹶不振,两年后,刘备病逝在白帝城。可以说,是陆逊直接导致刘备之死。

夷陵之战大获全胜,并没有让东吴旧将们全部闭上嘴,有人虽然心里自叹不如,但嘴里还不忘说陆逊运气好。6年后,陆逊再次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公元228年,吴将周鲂曹休诈降,曹休吃了大亏,恼羞成怒,领兵十万攻打东吴。孙权急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迎战。陆逊在石亭一举打败曹休。

曹休乃曹魏大司马,多次战胜东吴,是曹魏军事方面的顶梁柱之一。第一次和陆逊交战,就被陆逊吊打,可见陆逊实力之恐怖。石亭之战后,曹休冒死逃出生天,但最终羞愧而死,曹休之死,罪魁祸首还是陆逊。

陆逊初出茅庐,火烧连营大胜刘备,从此西蜀不再轻易向东吴动武。

陆逊再次出战,在石亭教曹休做人,从此曹魏20年不再兴兵南下。

三国之中,能够横扫蜀魏,且做到完胜的将领,仅陆逊一人。陆逊的惊艳表现,也让他超越了周瑜、鲁肃、吕蒙等前辈。于是,当陆逊从石亭归来,孙权宴请群臣,和陆逊共舞,创造了一段“解衣共舞”的佳话。

二、出将入相,东吴群臣第一人

横扫蜀魏之后,在江东地位陡增,公元229年,孙权为了褒奖陆逊对东吴之功,封陆逊为“上大将军”。从此,陆逊成了东吴历史上唯一一位“上大将军”。因为在陆逊之前,根本没有这个职位。孙权为了封赏陆逊,特地设置了“上大将军”一职,地位高于三公。因一人而设一职,可见陆逊的地位超然。

同年,孙权东巡,太子孙登留守,孙权担心孙登资历尚浅,特从荆州调陆逊回建康,以辅佐孙登处理军政大事。不仅如此,孙权还让诸位皇子都必须听从陆逊的教导。孙权离京后,建昌侯孙虑因斗鸭惹事,陆逊严厉地教训了孙虑,并且命孙虑拆毁斗鸭栏。要知道,孙虑乃孙权的次子,陆逊能够如此轻松地教训孙虑,足以证明他的地位。

孙权的弟弟孙翊有个儿子名叫孙松,此人仗着是孙权的侄子,整日在军中毫无纪律,有一次被陆逊撞到,陆逊当着众人的面剃光了孙松的头发,让孙松颜面尽失。但纵观整个江东,包括宗室王公在内,无人敢为孙松说话。

后来,孙权回京,太子孙登亲自向孙权汇报,说陆逊忠诚勤劳。也就是说,陆逊虽然对待诸皇子、公子严厉,但包括太子孙登在内,大家都认为陆逊为人正直,并无不忠。自古以来,辅臣难做,陆逊能够做到如此,非常难得。

公元244年,在顾雍去世后,孙权任陆逊为丞相。至此,陆逊已经“出将入相”,完成了古代士大夫的梦想。

陆逊虽然出将入相,位极人臣,然而,陆逊在孙权心中,真的是一位纯臣吗?

三、吴郡士族,陆逊和孙权的“同床异梦”

众所周知,当年孙策之所以能占据江东,成为江东枭雄,孙策所依仗的并非江东集团,而是所谓的“淮泗集团”。比如,张昭、诸葛瑾、周瑜、鲁肃等人,皆是从淮泗“南渡”而来,而陆逊并非出自淮泗集团,他本身就是江东望族出身。当初淮泗集团“南渡”到江东,江东大族遭到了淮泗集团的屠杀和打压。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陆逊就不是孙权的嫡系。

陆逊的父亲早亡,他的祖父陆康(庐江太守)一手将陆逊带大。当年孙策围攻庐江,陆康抵挡了孙策两年,后来病逝,为了守住庐江,陆逊的族人牺牲了一大半。孙策在江东的根基是用鲜血和白骨铺垫的,而陆逊的族人,和孙策其实是有仇的。

陆逊既非淮泗嫡系,又和孙家有仇。孙权虽然力排众议重用陆逊,但孙权和陆逊的组合,其实并不见得牢固。

另外,陆逊的政治主张,和孙权也并不相同。陆逊笃信儒学,他主张对百姓宽仁,把品德放在第一位。而孙权和曹操一样,主张法家的“唯才是举”,把才干放在品德之前。因此,陆逊多次批评孙权用人不当,孙权对陆逊的政治主张也很不认同,有一次,孙权曾对诸葛瑾说:“陆逊长于计较,这恐怕是他的致命缺点。”

在对待天下大势方面,陆逊则有些保守。陆逊认为,以东吴的实力,只能固守江东。而孙权则志在天下,孙权多次计划挥兵北伐,统一四海,而陆逊则反对。即使在陆逊大破曹休之后,他还反对北伐,认为东吴不具备消灭曹魏的实力。

综上所述,论才能,陆逊在东吴一时无两。但孙权并不绝对信任陆逊,因为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对一个和自己政治主张完全不同的人交心。孙权重用陆逊,表面上是是亲密无间,其实是“同床异梦”。

四、二宫之争,陆逊休想独善其身

从西周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成了古代的传统。孙权的长子名叫孙登,在孙权登基之后,立孙登为太子。只是,因为孙权最初并没有立皇后,所以孙登只占了一个“长”字,并不占“嫡”字。

孙权登基9年后,他的爱妃步练师去世,孙权非常伤心,追封步练师为皇后,这就是所谓的步皇后。只是,步皇后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即孙鲁班和孙鲁育。

也就是说,在传统意义上,孙权的儿子是没有嫡庶之分的。

公元241年,孙权的长子、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年仅33岁。而孙权的次子孙虑也在9年前去世,孙权的三子孙和成了名义上的长子,因此,公元242年,孙和被立为太子。

因为孙权的四子孙霸从小被孙权宠爱,他又和太子孙和年龄相仿。孙权在立孙和为太子后,立即封孙霸为鲁王。两个年龄相仿的儿子,一个是太子,另一个是藩王,其实很正常。但诡异的是,孙和与孙霸在礼仪上并没有区别,两人“同宫室,礼秩未分”,大臣们觉得如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君臣之礼废弛,于是纷纷建议孙权出面干涉。

孙权最终给二人确立了尊卑,从此,孙和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孙霸的待遇则江河日下。孙霸不服气,暗中拉拢心腹朝臣,打算扳倒哥哥孙和。这就算是所谓的“二宫之争”。

孙霸为人圆滑,他的党羽遍布朝野,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嫡公主孙鲁班。孙鲁班和太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关系一直不好,所以,孙鲁班早就想找机会扳倒太子。一次,孙权派太子孙和去宗庙祭祀,孙和便顺路邀请太子妃的叔叔张休(张昭的儿子),一同前去。孙鲁班听闻后,第一时间向孙权告状,说太子根本没去祭祀,而是去老丈人家“谋大事”去了。

要知道,太子妃张氏乃张昭的孙女、诸葛瑾的外孙女,外戚势力不容小觑。孙权听闻太子去了太子妃的娘家,又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立即心生怀疑,若太子依靠张、诸葛两家造反逼宫,孙权哪还有活路。于是,孙权开始冷落太子,亲近孙霸。

孙和眼看着自己一步步失宠,而弟弟离太子之位越来越近,孙和紧张了。

孙和想挽回败局,他想到了一个大人物——陆逊。

正在这时,陆逊的侄孙陆胤要被派往武昌,孙和和陆胤见面,让陆胤给陆逊带话,求陆逊力保自己。

陆逊不仅仅是一代名将,他更是江东的智者。当初,太子孙亮还在世时,陆逊奉命辅佐孙亮。此后孙亮去世,陆逊一直在外,他从不轻易和皇子联系,就怕惹祸上身,即使在二宫相争时期,陆逊也不轻易表态。但现在,他已经被卷进来了,已经不能独善其身了。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鲁王,陆逊怎么选?陆逊信奉儒家思想,他当然选择太子,因为太子是正统,占着名分呢。

于是,陆逊一道奏折递到京城,内容曰:

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孙权得到陆逊的奏折后,第一反应就是震惊,孙权心想:内宫的事情,陆逊在武昌都知道,陆逊的手伸得够长啊?

五、成也孙权,败也孙权

而陆逊见孙权没有回复自己,接二连三地上奏。孙权忍无可忍,在朝堂上发怒说:“伯言(陆逊)威胁朕邪?”

很明显,陆逊认为自己是在忠心谏言,但陆逊在东吴势大,他直接插手储君的事情,让孙权十分不爽。在孙权看来,陆逊是在要挟自己。

没多久,陆逊的两位外甥顾谭、顾承二人被孙权下狱,最终流放交州。罪名是“冒领军功”。

这件事非常蹊跷:

第一,顾谭、顾承二人一直在陆逊麾下,说他们冒领军功,其实不如说陆逊偏袒亲戚。

第二,陆逊乃东吴大都督,孙权要惩办陆逊麾下的两位将领,而且还是陆逊的外甥,按理说也应该提前给陆逊打个招呼,但孙权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给陆逊,摆明了让陆逊难堪。

这件事情发生后,陆逊终于知道了孙权对自己的态度,孙权是在打压自己。接下来,太子太傅吾粲因为和陆逊有几次书信往来,就被孙权以“忤逆”罪下狱处死。陆逊得到消息后脊背发凉,他知道,孙权已经将矛头对付自己。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陆逊为东吴操劳了一辈子,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最终却如此被猜忌,陆逊十分想不通。

为了对付陆逊,孙权接下来三番五次敲打陆逊,陆逊整日闷闷不乐。公元245年,陆逊心里郁结,一病不起,最终因心事过重,被活活气死。

陆逊本想和孙权开创一代君臣佳话,奈何事与愿违。当年和孙权解衣共舞的佳话,早已随滚滚长江水而逝。

江东陆伯言,成也孙权,败也孙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不立庙又不让官员奔丧 刘禅恨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立庙,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刘封,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

    对刘禅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蜀汉的创立者,但仅两年后他便去世了,之后的十余年不论治军治民还是内政外交,不论律法规章还是选官用人,这个国家的一切全部都是以诸葛亮的意志在重新构筑,蒋琬、费祎、姜维这些继任者们所传承的也无疑不是诸葛亮的衣钵,因此在蜀国,

  • 岳飞和韩世忠齐名,他们俩谁的官职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世忠和岳飞是什么关系,岳飞和秦桧哪个官大,韩世忠和岳飞谁功劳大

    说到岳飞和韩世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其实说到岳飞大家也还是知道的这个人的,毕竟岳飞传看得很多,但是说到韩世忠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是太知道这个人了,但是也不要紧的,因为他其实是和岳飞齐名的,既然说到齐名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同一个时期的他们到底谁的官职更大呢

  • 唐代才女李冶,她是如何想僧人皎然表达爱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表达爱意的诗,隋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表达爱意的句子经典

    说到李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最后,仓央嘉措还是选择扛起自己的责任,给世间留下了一段遗憾。仓央嘉措是重情而舍情,但也有和尚面对女子的大胆求爱却无情而绝情的。01众所周知,诗词中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 戚夫人被吕雉残忍杀害,为什么薄姬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薄姬为什么能逃过吕太后,吕雉为什么放过薄姬和刘恒,吕雉薄姬

    说到薄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世事没有绝对,宇宙运转变化不息,人的福祸自然也是变化不定,命数难以断言。老子从无数事例中总结出这规律,于是在《道德经》中写下千古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01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实权派女性人物,自然和其他同类

  • 珍妃是不是无辜的?她被投入水井之中是否存在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珍妃娘娘为什么会被扔进井里,深水井管,一口水井

    说到珍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涅槃经》中写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说先前做过什么样的事,最后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今天的网络流行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比如“不作死就不会死”,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01故宫大大小小的景点中有一处皇妃殒命之地颇有名气

  • 秦良玉有多强悍?她为什么能进入正史封侯列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昭王怎么扳倒宣太后,历史上的王政君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伶优为什么要杀秦王

    说到秦良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秋瑾烈士名篇《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为世人所传唱,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的气节,更是对秋瑾作为一名女性,却能做出很多男人都无法做到的壮举的一种赞赏。纵观历史,沙场之上谁说女子不如男?01中国封建

  • 张廷玉为什么能够成为三朝元老 张廷玉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廷玉的厉害之处,张廷玉是好官还是坏官,张廷玉是忠臣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廷玉三朝元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一个最关键的岗位,那自然是要非秘书这个职业莫属了。这个岗位要提供贴心的服务,更加要懂得帮助自己的上司提供好的建议。关于这个职位,有些人做很多年可能会变得非常富有,但是也就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不小心跌落谷底。今天主要就

  • 刘子业荒唐到了什么地步,为什么史书上对他的评价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项原来不读书是发生在哪个时期,刘子业电视剧,刘子业

    说到刘子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史书在评价一个君王的功过得失时,一般都会尽量挑好的话来说,以表对已故尊者的尊敬。但《宋书》中对于废帝刘子业的评价,却几乎是所有史书中最严苛、最不留情面的,一句:“其得亡,亦为幸矣。”仿佛都能看到史官们落笔时的欢呼鼓舞,那

  • 既然没有名分,曹夫人为何要跟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汉传奇刘邦见曹夫人是哪一集,刘邦为什么不娶曹氏,楚汉传奇里面的曹氏

    曹氏,生卒年不详,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的生母,姓名、生平、生卒日期皆无记载。刘邦出身市井,早期虽然不务正业经常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忧与县中官吏交厚,后来当上了个泗水亭亭长,相比平民百姓日子也相当滋润。早年曾与张耳交往甚密,关系交好。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王贲率兵攻灭魏国,张耳被通缉,

  • 魏东亭到底有什么顾虑 魏东亭为什么死都不说明欠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王朝魏东亭死哪一集,魏东亭为什么欠那么多钱,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东亭和欠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王朝》中魏东亭是从小跟随康熙长大的老臣,一辈子都跟随着康熙打江山,两人之间可是有着过命的交情。作为康熙最信任的亲信,他在朝廷中一直都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魏东亭魏东亭帮助康熙立下了众多功劳之后,成为了四省海关总督,这个位置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