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刘备家眷三次丢失能够不被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刘备家眷三次丢失能够不被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1/10 4:57:19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刘备妻子是一个高危行业。正史上记载,刘备数丧嫡妻,小妾甘夫人才以正室的身份处理内务。演义中,刘备三次丢失妻子,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被吕布擒获,第三次是被曹操擒获,那么她们为何受到伤害呢?

这三次丢失家眷,各有不同原因,其中第三次丢失,刘备家眷能够不被伤害主要是关羽的功劳。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次丢失妻子

演义中第十四回,刘备奉诏,带领关羽及两万大军,讨伐袁术。张飞留守徐州,并保护家眷。刘备大军出发后,张飞大排酒宴,声称是最后一顿酒,第二天便禁酒,文官陈澄劝阻无效。诸将大都痛快地饮酒,唯独曹豹不喝。张飞第一次敬酒,曹豹道:“我从天戒,不饮酒。”张飞不依不饶,逼迫曹豹喝了一口酒。

张飞第二次向其敬酒时,曹豹死活不喝,又说自己是吕布的岳父,想让张飞看在吕布的面子上,绕过自己。张飞一听吕布,更加来气,毒打了曹豹一顿。曹豹越想越气,于是写信给女婿吕布,理应外合,夺取了徐州。

慌乱之中,张飞在醉酒状态,顾不上大哥刘备的家眷,在十八骑燕将的保护下,仓促逃出徐州,来到盱吁向大哥刘备请罪。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顾了。

吕布没有伤害刘备家眷原因

吕布在和曹操的争斗中败北,无奈退到徐州,寻求刘备的庇护。刘备非常够意思,划拨小沛给吕布,暂时栖身。这次,吕布偷袭,夺取刘备的徐州,已经不够意思了。他还好意思再伤害刘备的家眷,或者拿刘备的家眷来要挟刘备吗?他如果这样做了,他还是人吗?

第二次丢失妻子

刘备第二次家眷,还是被吕布夺取。刘备不甘屈居于小沛,于是联合曹操,想要赶走吕布,重新夺取徐州。没想到,刘备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的小沛也给丢了,家眷自然也落在了吕布的手里。

这一次,刘备妻子没有受到伤害的原因在于糜竺。糜竺是徐州的大户,家财万贯,奴仆上千。他的妹妹嫁给了刘备,是糜夫人。吕布攻破小沛,前来捉拿刘备家眷时,糜竺保护着刘备家眷。他先恭维吕布,说吕布是一个大英雄,怎么可能为难、伤害刘备的妻儿呢。吕布听了,非常享受,也就没有为难刘备家眷,只是安排她们去徐州安置,实质上是软禁。

第三次丢失妻子

演义中第二十五回,刘备和张飞偷袭曹操大军,反被埋伏,惨遭大败。他们两人都四散奔逃,只剩下关羽在下邳坚守。曹操令夏侯惇采用诱敌之计,将关羽骗出下邳,围困于土山之上。于是下邳便落到了曹操的手里,刘备的妻子自然也未能幸免。

这次,如果不是曹操看重关羽,想要收服他,刘备的家眷命运可能会十分悲惨。曹操派出与关羽交好的部将张辽,前去劝降他。张辽不辱使命,与关羽“约定三事”,成功劝降关羽。因此,曹操看到目的达到,自然不会为难刘备的家眷。关羽归顺曹操,也是为了两位嫂嫂的安危,为了护佑两位嫂嫂周全。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甘夫人曰:“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

这次,关羽在斩杀颜良文丑,为曹操立下功劳后,打探到了刘备的下落。他护送两位嫂嫂离开,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最后交给大哥刘备,算是完璧归赵。

总结:虽然演义中刘备的妻子三次丢失,却都没有受到伤害。第一次,吕布抢夺刘备的徐州,已经无义,如果再伤害刘备的家眷,更加不道德了。第二次,吕布已经击溃刘备与夏侯惇联军,夺取小沛,不屑于伤害刘备家眷。这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吕布看在徐州大户糜竺的面子上,没有过多地为难刘备家眷。第三次,曹操是为了收服关羽,才没有伤害刘备家眷。

以上三次丢失家眷,虽然各自有不同原因,但是也有共性。第一个就是古代战争是男人之间的事,一般也不会威胁到家人,不会为难各自的妻儿。第二个是,即使吕布、曹操用刘备的妻子威胁,刘备也不一定就范。他们还落得个不仁不义的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仪到底是干了什么,把全天下人都变成了仇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张仪最后的结局,张仪简介,张仪偷玉是真是假

    张仪到底是干了什么,把全天下人都变成了仇敌?,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仪作为一个靠口才吃饭的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他是真的是做到一个普通人的极致了。去楚国出使两趟,就把楚怀王给耍得团团转,“骗走”了楚国大片的领土。让这个唯一能与秦国为敌的国家,彻底陷

  • 刘娥为什么自愿放弃,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叫什么,武则天真正叫什么名,唐肃宗张皇后武则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经历了数个王朝的轮换,经历了无数帝王的更替,但在这其中,却只出了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在封建的眼光下,女性的掌权是天下之大不幸,这也是为什么在武则天之后社会上就再也没有第二个女帝了。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在一千多年前,有

  • 如果没有三国演义,诸葛亮是否还能流芳百世受人敬仰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会有吗,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翻开三国演义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熟读史书的人都知道,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区别很大,“借东风”等等一些列的事件或是子虚乌有,或是张冠李戴,根本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甚至因为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被人评价军事上的才能也有限,暂且不说诸葛亮的才能,那既然真实的诸

  • 诸葛亮老是坐在“轮椅”上,背后到底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总坐轮椅,诸葛亮坐的车叫什么,我叫诸葛亮坐在椅子上

    说到诸葛亮,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一把羽毛扇便是他的标配,其实除了扇子,他还有一样标配物件,那就是轮椅。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只有双腿残疾的人才会坐轮椅,而诸葛亮并未残疾,为什么也要坐轮椅呢?总不会是作为军师,懒到不想走路了吧。其实我们细细想来,诸葛亮坐在轮椅上,正是他的

  • 少姜公主:年仅十岁就和亲,三个月后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重生少姜公主,昭华公主11岁发生了什么事,昭华公主被袁春望怎么了

    众所周知,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特别严重,因此在古时候,很多人都想生男孩而弃女孩,皇室家庭更是如此,皇子可以享受帝王般的待遇,而公主却很少能像皇子一样活得洒脱,她们不仅生活上要受到很多约束,就连自己的婚姻问题也不能做主,只能乖乖听从父皇的安排。而古代大多数公主都会被用作政治联姻。比如将她们远嫁到一些

  • 朱常洛如果没有离奇死亡,他会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厚熜,朱由检死前说了什么,朱由检最后的遗书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常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要说明朝最悲惨的皇帝是谁,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都是那位吊死在歪脖树上的崇祯皇帝,但实际上,大明王朝最不幸的帝王非明光宗朱常洛莫属,因为他在位的时间仅有短短一个月。虽然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但是明光宗上台之后颁布的几项政策足以看出

  •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什么最后还能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子仪七子八婿,郭子仪,郭元振与郭子仪的关系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皇帝对那种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有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功臣中的武将,原因也很简单,武将手中有兵权,军中威望又高,只要生出二心很容易就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历代皇帝对于这些武将功臣是又爱又怕,所以他们中多数

  • 权妃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深得朱棣的宠爱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的宠妃王贵妃,朱棣权妃,错嫁良缘

    自古英雄爱美人,朱棣纵横沙场几十年,身经百战可以算的上是英雄人物了,在他粗放残暴的行为下,其实也有着柔情的一面,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无疑是权妃了。说起朱棣的故事,大多数的开场白,都从他夺了朱允炆的皇位开始,因而给世人的印象是:朱棣真冷血。其实,不看朱棣后来的疆域扩张或海外影响力的延伸,单看他的感情生

  • 孙坚死后为何还能享有很高的名望?源于他作战骁勇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争中冲在最前面的是什么兵,孙坚传锋芒初露,孙坚骑兵时的四大将之一

    孙坚死后为何还能享有很高的名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90年,关东各路诸侯联手起兵讨伐扰乱朝纲的董卓,当时孙坚也在长沙起兵,参与到联军之中。当时孙坚自长沙出兵,率军奔赴鲁阳,就此与袁术会见。当时袁术立即表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后来董卓派出徐荣与李蒙四处掠夺

  • 谢安是什么人?为什么李白那么仰慕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谢安是谢道韫的什么人,李白为什么喜欢谢朓,凭吊李白的诗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谢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很多人都知道,杜甫是诸葛亮的头号粉丝,他不仅写了众多诗歌来赞美诸葛亮的料事如神,鞠躬尽瘁,甚至一度把自己家都搬到了武侯祠附近,但大家知道诗仙李白的偶像是谁吗?他就是魏晋时期的名士——谢安。不仅仅是李白,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的父亲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