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纵横家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揭秘纵横家张仪是如何瓦解六国合纵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4/2/17 0:41:38

张仪入秦,一年以后,即周显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命张仪同公子华率军进攻魏国,大败魏军。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梦寐以求地想拆散联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天,秦惠王众臣询问拆散联盟之计。一位大臣马上进谏:“联盟是赵国开头的,大王应先攻打赵国。谁去救赵国,咱们就打谁。六国诸侯无一不惧怕我们秦国,恐怕都会各揣心腹事不去救援赵国。这样一来,六国联盟自然就拆散了。”

众臣全部赞同。只要秦惠王一点头,赵国马上就会战火连天。“我看不能这样做。”张仪急忙站出来反对。他早就料到秦国众臣会提出此议,当然也做好了力排众议的准备。他说;“六国刚订立联盟不久,彼此无隙,硬拆焉能拆散?现今,诸侯之地5倍于秦,诸侯之兵10倍于秦,如若我们发兵进攻赵国,韩、楚、魏、齐、燕一起联合起来攻打我们,敌众我寡,后果将不堪设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惠王也担心会出现这种局面,忙问道:“依你的意见呢?”张仪胸有成竹地说:“硬拆不如软拆。依我看,不需大动干戈,只要设法让他们相互猜疑,拆散他们的联盟就指日可待了。离咱们最近的是魏国,最远的是燕国,咱们不妨先从这一远一近入手。咱们把从魏国拿来的城邑退还他几座,魏国准会感激大王。另外,只要大王把女儿许配给燕国太子,就和燕国成了亲戚。这样,我们秦国就不再孤立了,而且六国也会彼此暗存戒心,联盟就会瓦解。”接着,张仪提出了一条总的战略方针:交替使用进攻与政治怀柔两手策略,集中力量打击近邻魏、韩两国。

惠王觉得言之有理,便依张仪计策行事。其后不久,秦国便主动将占焦、曲沃二地归还于魏,并派公子繇出质于魏,谋求和好。

这一打一拉,弄得魏国且喜且惧。趁此时机,张仪又身入其国,游说魏惠王,说道:“秦国对魏国如此宽厚,魏国可不能失礼呀!”魏王慑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又感谢秦国归还土地,人使通好,竟然迷迷糊糊地钻人瓮中,献出上郡、少梁15县(今陕西东北部)给秦,以感谢秦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部占有了河西之地,使秦国在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它的西面和北面没有强敌;南有秦岭,使它与巴蜀和楚国相隔;东依黄河、函谷关一线天险,可将各诸侯国拒之关外。张仪此举,既帮助了赵国,又折散了联盟,使秦国名利双收,既多得了别国土地,又落了个睦邻友好的美名。同年,秦惠王仿照东方诸国的制度,设置相国之职,由张仪担任。这样,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张仪便名声大震,凭借其出色的辩才和足智多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个作相国的人。

不得不说,战国是一个辉煌的年代,一本战国策尚不足以书写其中的万分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武王选用臣子的标准竟然是比力气大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世本》中又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叫做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他于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的三年。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也以此为荣,经常跟人比试武力,因

  • 大唐战神也是冷血屠夫 竟活埋13万蛮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和少数民族摩擦频频,既有汉唐卓越的对外对外战绩,也有宋朝的的保守和退让,更有元清两代的少数民族建立王朝,而且频繁的战争也让边关成为了军人们的天堂,自古边疆多猛将,秦的蒙恬蒙毅,赵的李牧,汉朝霍去病卫青,到了唐朝有薛仁贵,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的猛将,薛仁贵。网络配图薛仁贵(614

  • 揭秘:康熙皇帝一生鲜为人知的四大暴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直被史学界和国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仁君,但跟绝大多数皇帝一样,康熙的执政也不是完美的,甚至还对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今天,我们要盘点的就是康熙在位时的四大暴行——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杀平民且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

  • 溥仪侄子辟谣:溥仪不是同性恋 问题是“ED”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关于溥仪,后来有很多传言,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溥仪不是同性恋。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身体上的原因,其实写两个英文字母“ED”就明白了。1937年初我到长春时,有一次溥仪在西花园东屋里举行家宴,他的弟、妹、妹夫们还有我们几个学生都参加了。我在这次家宴上第一次见到了“皇后”婉容:她特别瘦,脸上化了

  • 解密:李卫为何能被雍正赏识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的朋友一定对李卫的印象非常深刻吧。徐铮扮演的李卫,幽默诙谐,滑稽聪明,而且处事能力极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网络配图历史中的李卫是个富二代,江苏铜山人,公元1681年出生,李卫年轻的时候老爹花钱给他买了个监生(国子监的学生,相当于是

  • 康熙为何要对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去过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如此赞誉,出于谁手?写这4个

  • 揭秘清朝嘉庆皇帝亲政后为何果断处死和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自诩为“十全老人”,在大清历史上实际执政了六十叁年的太上皇乾隆,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寿终正寝。嘉庆帝逆来顺受的傀儡生涯结束了,他终于走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力的巅峰,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和是靠乾隆帝的宠信而发迹,最终也必将随乾隆帝的升天而煺出历史舞台。嘉庆帝亲政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和送上了断头台,动作

  • 清嘉庆皇帝法办巨贪和 十一位总督表态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在对这些地方督抚大员们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他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嘉庆四年正月初叁(1799年2月7日)辰刻,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准备靠肃贪打响自己亲政后第一炮,树立

  • "背黑锅"冠军李鸿章:所受委屈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党背历史黑锅的烂差使。从能力上看,让满蒙亲贵卖国都卖不出好价钱,无德无能无知,只会说正确的废话,以及百无一用的大话套话假话,里外不是人的差使都委派李鸿章出马。网络配图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

  • 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后为何不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了南海瀛台之上,慈禧训政,光绪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并被监控起 来,失去了人身自由。初被控制,光绪一时不能适应,愤怒、烦躁 中伴有恐惧,对此《戊壬录》有记载:网络配图初七日,有英国某教士,向一内务府御膳茶房某员,询问光绪 之躬安否,某员言已患失心疯病,屡欲向外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