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的三次自杀:名臣曾国藩一生为何3次自杀?

曾国藩的三次自杀:名臣曾国藩一生为何3次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31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近乎完人。自曾国藩开始。才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毛泽东称这位老乡为“办事兼传教之人”。又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荣耀无人能及,而他一生经历的艰难挫折,同样无人能比。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星火燎原,迅即席卷江南数省。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力应付,只好命令各地在籍官员组建团练,就地阻击太平军。当时曾国藩正在湖南湘乡老家为母丁忧。被咸丰皇帝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创建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的十年中,曾国藩数次身陷绝境,三次被迫自杀,其中艰险不难想象。

网络配图

第一次是靖港兵败。

1854年,曾国藩亲率水陆两军万余人,大张旗鼓,誓师出征。此时的曾国藩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认为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不料首战即遭惨败。他得到错误情报,以为靖港守敌只有数百人,防备松懈,于是轻率冒进。当他率领水军战船到达靖港时,才发现中了空城计,太平军突然神兵天降。炮声震天,把湘军团团围住。湘军水师都是新招募来的农民。缺乏实战经验,且训练不熟就仓促上阵,这些人见势不妙,纷纷弃船逃命。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曾国藩急得亲自拿剑督战,后退者立斩,但是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太平军乘胜追击,俘获无数,“活捉曾妖头”的喊声震天响。曾国藩羞愤交加,死伤士兵大部分来自湖南湘乡,他既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也没脸再去见湖南官员,为了练兵他几乎把湖南官场全得罪光了,此时都巴不得看他的笑话。眼看战船被焚,辎重尽失,曾国藩不由得万念俱灰。从座船上一头扎进水中,准备一死了之,幸亏被部下救起。

第二次是湖口惨败。

1855年,曾国藩率水师进军江西湖口,再次遭遇劲敌,进攻受阻。太平军在江面和两岸修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水陆配合,严阵以待;而湘军孤军深入,又得不到陆地上的支援,明显处于劣势。1月底,太平天国翼主石达开首先用诱敌深入之计,将湘军100多艘轻便小船诱入鄱阳湖内,然后封锁湖口。湘军战船被分隔成两部分,大小战船不能互相配合,战斗力锐减。停在长江的大船没有小船支持,机动性和灵活性大打折扣。而困在鄱阳湖的小船,失去了大船的依靠,几乎丧失战斗力。

网络配图

曾国藩的噩梦还没结束,十多天后,湘军水师又遭到偷袭。太平军派出小船携带火器,乘月黑风高,冲入湘军船队,大肆放火。湘军顿时大乱,火光冲天。死伤无数,船只大多被焚毁。曾国藩的座船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左冲右突无路可逃,最后连船上的管驾官、监印官都阵亡了。遭此大败,曾国藩眼看在劫难逃,仰天长叹一声,纵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他宁可自杀,也不愿做太平军的俘虏,幸好这次又被部下从水中救起。此役,湘军永师遭受重创,曾国藩的座船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船上的奏章、信件、家书尽失。曾国藩遭此惨败,不再像上次那样消沉沮丧,反而斗志昂扬,积极筹备东山再起。

第三次是祁门被困。

1860年,曾国藩受任两江总督。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把总督府迁到了安徽南部的祁门,这在军事上却是极大的冒险。祁门地势形同釜底,只有一条大路与外界相通,一旦被封锁就成死地。幕僚们曾苦劝曾国藩另选新址。以免将来受困,但他坚持己见。不出所料,几个月后,太平军就以10倍于湘军的兵力向祁门扑来。湘军死守数日,战死大半,渐渐不支。

前线的炮声和喊杀声越来越近,总督府巴乱成一团。曾国藩无路可退,身边又无兵可派。料定此番必死无疑,于是先给朝廷写了一份遗折,又给儿子写了一封遗书。安排好后事,他便手握短剑,静静地等待最后时刻。只要敌军冲进来,立即拔剑自杀。最危急的关头,围攻的太平军突然退去,原来是湘军猛将鲍超领兵赶到。曾国藩死里逃生,老泪纵横。

网络配图

曾国藩三次自杀,三次情况都有不同:第一次是不敢接受失败,斗志全无。消极逃避;第二次是勇敢面对失败,走投无路,不自杀就要被活捉;第三次则是从容应对失败,视死如归了。每次都是致命的打击,但他从不放弃,越挫越勇,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难看出,曾国藩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大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得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而且还不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关羽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网络配图诸葛

  • 历史上因不自量力而死的秦国君王秦武王嬴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世本》中又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叫做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他于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的三年。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也以此为荣,经常跟人比试武力,因

  • 揭秘因抢有夫之妇被人告上法庭的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不是一个十分好色皇帝,不过这位皇帝既然是一个正常男人,自然对女人也就有许多渴望。有时也有一二件风流之事在民间流传。赵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娶嫔纳妃自然是小菜一碟。何况自古以来,许多人就把自家的女儿被皇帝宠幸当作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情。然而,令许多人

  • 揭秘秦武王嬴荡是怎么把自己给玩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君王,众所周知的是,在战国中后期秦国逐渐开始强盛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这两个几乎连着的君主功不可没,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们之间其实还有一个君主,他就是秦武王嬴荡。图片来源于网络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长子,在前310年的时候,秦惠文王去世了,而秦武王作为惠文

  • 岳不群靠女儿刮油水 华山险些变成丐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有一个老东家,叫做华山派。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门派。说起这个门派,你会想到什么?第一有可能是“假”。因为掌门人岳不群是个大大的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却私底下做了不少坏事;表面上很有种,实际上却没蛋。二是觉得它“弱”,说起来也是BAT,名列江湖几大名门正派之一,结果一茬架就输,

  • 宋理宗为人精明,怎么会选赵禥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构选太子,宋简宗赵旉,为人聪明是什么意思

    1253年,年近五旬的宋理宗眼见生子无望,只好下诏将自己的侄子赵孜立为皇子,改名赵禥,封为忠王。七年后,宋理宗不顾宰相的反对,将赵禥立为皇太子,入居东宫,成为南宋王朝的继承人。宋理宗虽然没什么大的作为,但为人精明,然而他选择的太子却是一个弱智!那么宋理宗为何把江山交给一个低能儿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

  • 明代驸马赵辉所娶的公主是谁呢?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驸马赵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驸马,大家或许会想,这或许是古代最难做的职业了。作为皇帝的女婿,驸马在任何时刻,无一不在谨言慎行,而对自己的妻子也必须要尊重,因为她毕竟是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在明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驸马,他出身不算太高,但是却娶了皇帝最宠

  • 诸葛亮在接手蜀汉后有何成就?三国时期无人能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在接手蜀汉后有何成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战败的刘备愈发觉得自己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他深知自己大限已到,为了不至于在自己去世后蜀汉崩塌,他将诸葛亮从成都请到白帝城来,就此开始了托孤。刘备称诸葛亮的才学是曹丕的十倍,定然能治国安邦,成

  • 明穆宗的存在感这么低,为何在正史中却有着极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个很神奇的朝代,除了两位皇太孙之外,竟还有一个“二龙不相见”的传说,这个传说的主角就是明世宗朱厚熜与明穆宗朱载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穆宗的存在感这么低,为何却有着极高的评价?朱载垕出生于嘉靖十六年,母亲不是皇后,而是康妃杜氏,也还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明世宗一开始是很喜欢朱载垕的,但

  • 潭王朱梓是什么来历?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陈友谅的遗腹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潭王朱梓是什么来历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皇帝朱元璋派来的使臣正在王府门外等着潭王殿下启程回京,突然一团浓浓的黑烟从承运殿顶上升起。庞大的王府内随即响起哭喊声,脚步声,令使臣震惊的是王府的主人,皇帝陛下的第八子潭王朱梓和他的王妃于氏一起在大火之中灰飞烟灭。使臣彷佛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