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给予李广很高的赞誉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给予李广很高的赞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2/7 22:46:43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叙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并对李广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这段评价可以说是史学评论中的经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广一生谦逊恭敬,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立奇功,但是最奇怪的是“李广难封”的时候,到死李广也没有一个爵位,而且李广的死也并非是自然而死,是因为受到了诬陷而受到处置被迫自杀的。司马迁对李广的遭遇非常的同情,也对李广的功绩也持非常高的肯定态度。于是在《史记》里,司马迁就单独为李广立传,来歌颂李广的功绩。

《李将军列传》也是《史记》中享有盛誉的一篇文章,全篇感情饱满,辞藻华丽,笔法千变万化,可以说是妙笔生花。司马迁用这样一篇文字,描绘了李广充满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一生,为人们刻画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形象。

司马迁除了在赞颂李广之外,还对汉朝的用人制度进行了抨击,并且对李广整个家族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惋惜和哀伤。全篇最精彩的也莫过于司马迁对李广短短八十余字的评价,前有名言做引开导,后有谚语与之呼应,写作手法也非常的巧妙灵活,称得上是雅俗共赏。而且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是出自于此,司马迁用这八个字,安慰了李广的在天之灵。这篇文章不但能够说明司马迁是一个史学家,还能够说明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巨匠。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都有哪些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胜枚举,对于赞颂其恢弘巨著《史记》更是多的难以数计。后人对其行事风格,记录史料的严谨同样大家称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只为那渺渺数笔的真实史料。后来的史学巨著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但鲁迅偏偏只评价《史记》为史家绝唱,并与文学的中诗歌最高成就的《离骚》划为等号。可见《史记》在后人心中的位置。

作为史学家记录历史方面,司马迁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班固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要知道司马迁的记载了很多古代君王,甚至包括再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的楚霸王项羽,同时还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大加赞扬,这是作为帝王的武帝所不喜欢的。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

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司马迁书写的《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其文学造诣同样深厚,说那是文学巨著也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人们留下无数的名言警句,更为我们留下拼搏的动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他的光辉不需要任何诗句的赞美。

史学家司马迁是太监吗

太监是指那些被阉割生殖器之后失去性能力,在古代皇室专供役使的男性官员。太监的定义里面有几个重点,一个就是被阉割,另一个是供皇室使用的役使官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司马迁呢,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是写史书的人,并不是专供皇室使用的用人,另外司马迁是被处以宫刑,而太监是被阉割的。虽然在实际操作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本质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而且太监大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外生计都成问题,所以才选择自宫或者阉割进宫当差。而司马迁则是受到牵连而被迫接受宫刑,这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太监的被阉割之后是进宫当差,而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则是奋发图强,以先贤为自己的榜样,以完成著作《史记》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终完成了中国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这部被鲁迅先生称作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承受奇耻大辱之后,司马迁和太监所做的事情有天差地别,因此这样伟大的司马迁怎么能被称为是太监呢?

但是如果有人说失去性能力被阉割的人都是太监的话,这样三观不正的言论和思想我们都应该摒弃。总之,司马迁不能算是太监,他只不过是一个因为他人诬陷而受到牵连而被处以宫刑的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卫青和李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李广都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俩人在征讨匈奴时,都立下很大的战功,后人在提到卫青李广时,免不了一番对比。从官爵来说,李广没有卫青的显赫。李广曾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年间担任将领,李广的最高职位为骁骑将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卫青在汉武帝年间,被任命为大将军和大司马,并被封为长平侯。所以,从功劳和

  • 历史上的刘邦真如世人所说的那般"痞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逝世至今,两千多年已如白驹过隙间悄然滑过,两千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朵泛起的浪花而已,其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刘邦传奇的一生为历代所评价,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刘邦真如世俗所说的那般"痞子"吗?司马迁誉其为圣人,与尧帝相媲美。宋人苏轼曰:“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毛泽东更是盛赞刘邦

  • 李广为何不被汉武帝重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时期,七王作乱,吴楚叛军西进之时,梁国首当其冲。此时的李广作为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驰骋梁国,协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广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夺了敌方的主将之旗。无敌的李广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虽然他仅仅是个都尉,李广还是被前敌总指挥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将军之印。这是

  • 嬴政到了晚年为什么不再自称为“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男女老幼,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一统天下的至高君主。嬴政认为,自己功兼三皇五帝,为表彰自己的无量功德,体现人君的至高权威,于是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同时把“朕”为皇帝的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 萧宝卷做了什么?为什么他去世后会被剥夺皇帝的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宝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封建社会中,但凡是皇帝,在死后经常会得到一大堆评价极高的谥号,就算是生前作恶多端的,一般顶多被人冠上“昏君”的称呼,但皇帝的称号基本是不会剥夺的,总之一切围绕着“死者为大”来进行。但南齐有位皇帝萧宝卷是个特例,生前是万

  • 真实的陆令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将前朝和后宫一并掌握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陆令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装剧《陆贞传奇》演绎的是北齐女性陆贞的励志人生,在这部剧中,陆贞从卑微的宫女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让观众倍感振奋。但实际上,《陆贞传奇》中所呈现的所有故事,都是对历史人物的美化和洗白。陆贞以北齐时的陆令萱为原型,此人心

  • 荣妃为康熙诞下了很多子嗣,为何她最后却孤独的死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生有很多孩子,但是并没有多子多福,多个儿子对于皇位的血腥争夺上演了十分残酷的戏码,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为康熙生下最多孩子的一位妃子荣妃。康熙是清朝时期第四位继承人,享年六十八岁。康熙为政的时间里作出了对清朝的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康熙的生母是佟佳氏,她只是宫中一位不受宠的妃子之一,并没有过于耀眼

  • 萧瑀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萧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为了纪念那些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或臣子,李世民设立了凌烟阁,其中陈列了二十四位功臣,文有大名鼎鼎的魏征、房玄龄等人,武有程咬金、秦叔宝等人,随便提起一个名字都是如雷贯耳。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叫萧瑀的人,名气似乎不如

  • 孙权为什么苦等30年才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个群雄纷争的年代,但都怀有各自目的,可终究还是为了一个皇位。像袁术本事不大,但因玉玺在手,就昭告天下称帝登基,虽然这种举动有点愚蠢,但足以证明的皇位的吸引力有多大。曹丕继位后,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篡位,但却是通过装模作样的推辞,夺取了政权。当然还有刘皇叔亦是如此,为了不甘示弱,打着兴复汉室的幌子称

  • 明崇俨与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明崇俨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明崇俨,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明崇俨和武则天两个人,真的是关系有点让人说不清楚的那种,不过明崇俨的死确实是非常奇怪,而且是那种莫名其妙的。所以很多人都会猜测一些关于他的死因,但是并没有什么收获。那么明崇俨和武则天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明崇俨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