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庞统、周瑜,这三位谋士为何都早逝?

郭嘉、庞统、周瑜,这三位谋士为何都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07

三国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就在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刚崛起的时候,郭嘉不幸早逝,这是为的不幸;庞统不幸早逝,这是蜀的不幸;周瑜不幸早逝,这是吴的不幸;然而这三位人才对当时的军事集团来说,那是不幸的。就这三个人的实力对比,到底对那个集团损失更大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从集团的利益出发,看看他们对集团做的贡献,再看看他们的去世又让集团损失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郭嘉在魏的贡献

郭嘉最早的时候,跟着当时势力最强的袁绍。当郭嘉和袁绍接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袁绍做事情优柔寡断,不善于用人,他认为袁绍不是统一天下的人。决定跳槽。这个时候荀彧向曹操推举了郭嘉,当时曹操接见郭嘉,询问郭嘉攻打心腹之敌袁绍,有多少胜利的把握。郭嘉从道义、用人、执法、用兵、决策等十个方面,把曹操和袁绍作了分析和对比。

郭嘉断言,虽然袁绍和曹操双方实力悬殊,最后失败的必是袁绍。曹操听完非常高兴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也是倾心折服,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建安二年(198年),曹操灭吕布,郭嘉和荀攸参谋。吕布灭了以后,又是郭嘉献策,让曹操进攻河内,和袁绍在河上建立对抗。

建安四年(200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屯驻官渡迎击袁绍。这时刘备在徐州杀了车胄,在沛县反曹操,曹操避免两线作战,打算趁袁绍大军还未南下之时,迅速出兵击败刘备,但又担心袁绍从背后杀来,于是就问郭嘉。郭嘉分析:“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这让曹操坚定了信心。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亲率大军从官渡出发东征刘备,郭嘉果然料事如神,一举击败刘备,获其妻子,生擒关羽。刘备全军覆没,曹操胜利回军官渡,袁绍才慢腾腾地杀来。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诸将劝曹操吞并袁谭袁尚。又是郭嘉力排众议,郭嘉料定袁家二兄弟,虽然拥兵一定互不相容。“不如南向荆州摆出要讨伐刘表的样子,等待二袁相争。可量以一举平定。”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率领大军南下,袁氏二兄弟果然为争冀州大打出手。曹操抓住战机各个击破,结果灭了袁谭,袁尚败逃乌桓。曹操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冀州,郭嘉也被封为洧阳亭侯。曹操打算乘胜追击袁尚,诸将又害怕刘表派刘备袭击许昌。曹操又问郭嘉。郭嘉对曹操说:“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完全如郭嘉所料,曹操大获全胜。袁尚被公孙康所杀,袁氏家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曹操统一了北方,郭嘉在平定乌桓的途中,不幸患病。不久病死,曹操亲自到灵堂吊丧,曹操更是用精炼的语句道出了无限的哀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庞统在数的贡献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刘璋的命令到荆州,迎接刘备到益州共同抗击张鲁。法正希望刘备借机取益州,刘备非常犹豫,庞统进言:“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刘备还是担心说:“现在我和曹操水火不容,曹操暴虐,我仁慈,曹操狡诈,我忠诚。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和他相反,如果要得到益州,而失信于天下,这件事情可能行不通。”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道理,才带领庞统和数万士兵进入益州。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见,庞统劝刘备在宴会上挟持刘璋。被刘备拒绝,刘璋就让刘备攻击张鲁,自己回了成都。刘备带领部队到了葭萌关,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在葭萌关屯兵一年,庞统向刘备献上三条妙计。

《三国志》记载:“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刘备认为中计可行,就按照中计而行,结果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涪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带领诸葛亮、张飞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大军攻城,不幸被箭射中。并赐庞统关内侯,定谥号靖侯,后来庞统葬于落凤坡。

周瑜在吴的贡献

周瑜年轻的时候和孙策特别好,还认孙策义母。初平二年(192年)孙坚战死,孙策带领父亲兵权,依附于袁术。到了兴平(195年),周瑜前去探望周尚,正好孙策率领军队入历阳,将要东渡长江,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孙策高兴地说:“我得到你,大事一定可成”。孙策带领周瑜进入曲阿,赶走了孙繇,这个时候孙策拥有几万兵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刘备溃败,曹操给孙权下战书,发动赤壁之战。这个时候孙权帐下,张昭为首的文官主张投降,这个时候周瑜挺身而出,他指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既然汉贼,讨伐他属于正义之师,在周瑜的带动了吴军同仇敌忾。

为了完全解除孙权的担忧,周瑜对孙权说:“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军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周瑜又指出曹军的四个不利方面:一、北土未安,操有后患;二、北方步卒,不习水战;三、战线太长,供应不济;四、北兵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周瑜又用黄盖诈降计,火攻曹军。曹军此役损失惨重,只能退回北方。孙刘联军经过一年的征战,刘备得了江南四郡,周瑜占了江北的南郡、江夏郡,曹操持有襄阳郡,曹孙刘三分荆州,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江陵,行到巴丘,突然病逝,年仅36岁。

三个谋士早逝,对各自集团的影响

郭嘉的早逝,对曹操的统治大业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在赤壁遭到孙刘联军火攻后,大败而回。曹操无限感慨地说:“郭奉孝在,必不使孤至此。”庞统为刘备立下的功劳也不小,庞统战死,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回来。因为荆州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人给关羽出谋划策,导致关羽丢失荆州。

周瑜对孙权的作用也非常大,在周瑜的指挥下,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稳定了江东局势,周瑜正在夺取益州的时候,可惜周瑜英年早逝,最后让刘备占了便宜。这三个人当中对各自军事集团,影响最大的还是郭嘉。如果郭嘉帮助曹操在赤壁之战取胜,也没有后面周瑜和庞统什么事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瑜的最后一计,孙权为什么不相信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的故事里有着许多运筹帷幄之中,但却能够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物。诸葛亮作为刘备阵营的军师,不出茅庐便能知晓天下事,不可谓不富有智慧。而在曹操的阵营当中,也有着一位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为曹魏政权可谓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也帮助曹操打赢了不少的战役。既然蜀汉和曹魏都有如此人物,孙吴能

  • 此人帮女儿比武招亲,最后女婿成了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人眼中,有成就者大多与常人有不同之处。正因认知的缘故,天生异象的人大多会有非凡的成就,尽管没有任何科学能证明。在天生异象的人群中,朱元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传说,朱元璋在出生时,胎盘呈莲花状,浑身也是香气扑鼻,被人称为香孩儿。他生来就特殊,长大后成就更与一般农家小孩截然不同,成为一代帝王,万人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几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它们的作者正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与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创作诗歌与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

  • 什么是即时候补?看雍正如何一招遏制贪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什么是即时候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清朝,一个被誉为清朝最为激烈的党派斗争和最残酷的帝位之争的“九龙夺嫡”事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

  • 和珅真正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另一个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到和珅,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贪官两个字,他贪污腐败的程度在历史上可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很多人都觉得他能够如此嚣张狂妄的搜刮民脂民膏,都是乾隆惯出来的,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作为一国之君的乾隆,有什么理由对一介大臣宠爱至此,并再三容忍他的越矩行径呢?其实和珅之所以能这样的目中无人,并不仅仅是依靠着乾

  • 栗姬在后宫的地位如何?她为何要骂汉景帝是一条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栗姬在后宫的地位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都知道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刘彻的一句“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让他改变了命运,最终成为了千古名帝。但是一开始,长公主刘嫖想合作的对象并不是王娡以及刘彻,而是当时备受宠爱的栗姬和太子刘荣。说到栗姬,她是汉景帝早年时期最

  • 历史上的香妃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呢?是虚构还是真正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香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竭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自从听园居士萧雄于光绪十八年(1892)在他的《西域杂述诗》中刊出这首题为《香娘娘庙》的诗以及一段关于“香娘娘”神奇身世的记述之后,关于“香妃”的种种传说不胫而走。谈

  • 盘点李渊麾下四员大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腾手下大将有哪些,关羽手下四大名将,与李广齐名的将军

    大唐建立伊始,能臣名将众多,其中我们熟悉的诸如秦琼、罗成、程咬金、尉迟敬德等等。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英雄好汉只能算是前锋,和统兵作战的大将毕竟有差距,在笔者看来,唐高祖李渊一朝,朝中无外乎这四员大将。其中两人被太子李建成收为心腹之人,一人在秦王府效力,一生从无败绩,而第一位最是名副其实。感兴趣的读者和我

  • 崇祯皇帝自缢后,锦衣卫下场的如何?他们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皇帝自缢后,锦衣卫下场的如何?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

  • 明朝官员的俸禄多少?比其他朝代的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题目的题干出现明显的错误,因为相比于历朝历代,明朝俸禄算不上是高薪。所以,高薪养廉一说有待商榷。相反,我们认为明朝采用的是低薪养廉的俸禄制度。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明朝低薪养廉的情况,以及分析明朝低薪养廉失败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俸禄制度初创于洪武四年,最终定型于洪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