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做继承人

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做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1/22 10:05:48

身为一国之君,选继承人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曹操作为一方霸主,在挑选继承人的事情上也不敢有一丝马虎。曹操有很多儿子,曹植一直是曹操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可是最终曹植却没有成为魏国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引用《春秋》,标榜一定要册立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自己会以生命来扞卫曹丕。曹植是曹操看好的热门人选,更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违反人情的事情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是性格使然。崔琰此人身材高大,仪表出众,胡须长达四尺,就算是闲居家中也是正襟危坐,极有威严。能够留四尺长的胡须那是要何等细心。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匈奴使者来访,曹操觉得自己身材矮小,不够体面,于是让崔琰代替自己坐在王位上,自己则拿着一把刀站在旁边。

等待使者拜见之后,曹操派人去询问使者有和评价,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衬托曹操,不过也证明崔琰长相不凡,气度高雅。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崔琰就是一个处世严谨,脚踏实地的人。可是曹植呢?

《三国志》记载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曹植是个才子,生活中一点架子没有,做事情不拘小节,经常和丁仪杨修等好友喝酒高歌,不知道节制,有时候甚至不注意场合。曹植的生活中,喜欢的是随着感觉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和崔琰的严谨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是崔琰的价值观念使然。崔琰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士子,心中常常想着的是天下,是百姓。当曹操大败袁绍之后,查看冀州的户口,非常高兴的对臣下们感叹,哎呀呀冀州果然很大啊,可以征召三十万士兵呢!崔琰听了,迎头给曹操泼了一瓢冷水,崔琰说:“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现在天下分崩离析,百姓痛苦,冀州刚刚平定,你曹操不去关心百姓,了解风俗,却关心什么军队,实在是让冀州百姓失望啊!当时所有的臣子吓得半死,谁敢这么触曹操的霉头啊。还好曹操大度,反倒自己认错了。

崔琰在批评曹操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只是百姓和天下。而在选择太子的时候,崔琰也没有计较什么曹植是不是自己的侄女婿。崔琰一腔忠义,正直无私,让百官震撼。连曹操也感叹崔琰“公亮”,这样正直无私的人太少啦!而最重要的还是崔琰的政治倾向使然。

曹植有才,可是曹植在写诗歌的时候很厉害,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怎么样呢?曹植为人任性而行,把自己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写诗词歌赋和喝酒上,不务实事,甚至做出一些越轨不合礼法的事情。像曹植就曾经乘车在只有皇帝可以通行的驰道上奔走,让曹操大怒,并表示从此之后再也不会相信曹植,相信任何儿子了。可是曹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丕年轻时也曾经出外打猎,生活细节上有些缺点。可是当崔琰义正词严的告诉曹丕不能如此的时候,曹丕非常谦卑的回复说:“昨奉嘉命,惠示雅数,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坏矣,褶亦去焉。后有此比,蒙复诲诸。”曹丕表示,以后我一定会痛改前非,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由此可见,曹丕心中有政务,并且听得进他人的建议,对于礼法是非常看重的。

当然,曹丕这个人很虚伪,很多事情都是做出来给世人看,给曹操看的,可是,当虚伪可以给国家给百姓带来好处的时候,那也未尝不可。于是崔琰毅然选择了处世严谨,善于纳谏,有心国事的曹丕,而放弃了好酒轻狂,放诞任性的侄女婿曹植。由此可见,人品决定了谁是下一任继承人。虽然曹操一直比较喜欢曹植,但是奈何曹植身上有很多缺点,难以治理江山。所以曹操最后听从劝告,选曹丕为继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曹操与诸葛亮存微妙交情 并非汉贼不两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最微妙的是什么?是人事。封建社会一些王朝集团斗来斗去,最后的战斗成果,都体现在人事上。人事又体现在关系上,要做人事,要从关系上做文章。关系此物,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网络配图曹操和诸葛亮什么关系?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的关系,可是,最近翻阅《全三国文》中的曹操全集时,却发现一条微

  • 汉文帝的政治智慧:一封书信免兵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初年,原本向朝廷称臣的南越王赵佗称帝,使国家面临南北分裂的危险,此时汉朝国力尚不雄厚,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当时的首要问题,但国家统一又是不容动摇的原则,面对这样的矛盾,汉文帝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决策,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网络配图国家统一面临挑战秦朝建立后在岭南地区设立了桂林、南海

  • 万历皇帝曾被当面辱骂“酒色财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有时你以为已经遗忘了的东西,转个圈后却又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就像失散的故友,带着旧日的模糊面容,令你百感交集。比如,最近“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忽然刷屏。模糊的记忆也回来了,想起这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篇第一句。那么多年前曾看过、激动过,并随着岁月遗忘的句子,能重新想起的概率真

  • 嘉庆在收拾和珅的时候 和珅为什么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与和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当嘉庆帝收拾和珅的时候,为什么和珅没有反抗?反问提问者一句,和珅拿什么反抗?用嘴去咬嘉庆帝一口吗?那他也得有那口“铁齿铜牙”啊!和珅手里根本没有兵权。中国历史上但凡架空皇帝、肆意废立皇帝甚至改朝换代的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里掌握着军队

  • 嘉庆和道光都活过60岁 咸丰为什么三十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和道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帝王也好,平民也罢,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一共出现了几百位皇帝。这些人里能活过50岁的不多。但也有长寿的,就拿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来说,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嘉庆和道光皇帝分别活到了61岁和68岁

  • 曹操棒杀的爱姬是什么身份?是糜夫人还是刘备的两个女儿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棒杀的爱姬是什么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裴松之注《三国志》十分严谨,他虽然旁征博引,把能找到的史料都展示出来,但不靠谱的史料,他一定会进行辨析,并指出其谬误之处。他在给《三国志》第一篇《武帝纪》做注的时候,引用了一段《曹瞒传》的记载:曹操曾乱棒打死过一个爱姬。陈寿并未

  • 刘封的能力那么强 诸葛亮为何会说刘封不能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刘备虽然前半生颠沛流离,但后来好歹还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嫔妃也绝对不在少数,虽然儿子不到成群结队的地步,但除了刘禅以外,还有三个儿子。与刘永、刘理不同的是,刘封不仅年龄最大

  • 元朝都没有被推翻 朱元璋怎么就和陈友谅打起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陈友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363年8月30日,明太祖朱元璋调兵20万支援洪都,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对手陈友谅担心腹背受敌,同样率领着60万水军进驻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长达36天的激战,史称鄱阳湖水战。但问题是在这场水战爆发的时代背景是元朝末年,正是

  • 秦昭襄王的丞相争夺战,魏冉与范雎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魏冉与范雎之间发生了什么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昭襄王时代的相位更替很有意思:范睢扳倒了魏冉,然后就成了丞相,蔡泽扳倒了范睢,也继任了丞相。范睢在魏国受辱后,潜逃进秦国,此时当权者是穰侯魏冉,他本人很讨厌外国的宾客,称他们是“国家的蛀虫,扰乱国政的祸首”。所以范雎想要

  • 比纣王更早存在的酒池肉林,夏朝末代皇帝夏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酒池肉林的是谁,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历史上真实的夏桀

    因纣王而闻名的酒池肉林,却原来早有先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纣王,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昏庸残暴,作为商朝的末代帝王,纣王的一生,确实是极尽奢靡,为了享乐,纣王想了很多的办法,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酒池肉林纣王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还在池子旁边挂满了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