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的晚年有多惨 被儿子架空后还被冷漠对待

唐玄宗的晚年有多惨 被儿子架空后还被冷漠对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2/3 11:56:4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玄宗晚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历史书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容貌俊美、精于六艺,在自己的壮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整个唐王朝走向鼎盛,我们却很少知道,晚年的李隆基在经历了臣子发动安史之乱、将领逼迫赐死爱妃、被亲生儿子逼迫让权等事件后,却是晚景凄凉,孤独终老。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开元之治晚期,李隆基不再像年轻时期那样锐意进取,相反地,安逸享乐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勇气,对于国家治理更是重用像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臣。

李唐王朝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加剧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官僚的腐败、嚣张跋扈更逐渐让这个国家不堪重负,藩镇割据的时局更让唐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史思明等,发动政变。

手握重兵的他们一路率领着叛军攻取洛阳、潼关两个重镇,更是直接攻陷长安。

起初,唐玄宗并不相信安禄山会起兵造反,毕竟唐玄宗身边较为看重的官员都说安禄山不错,即使一两个人提醒他要小心安禄山,他也总是不以为意。

直到安禄山带领的叛军快要到达长安时,他才真的知道,自己多年的信任终究是错付了。

可眼下,叛军即将兵临城下,悲春伤秋显然不是此时应该做的,收拾好包袱细软,唐玄宗便向蜀地仓皇逃命去了。

战争总是残酷的,即使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也禁不住这样的战乱,尤其是内乱。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了,但是却使得唐王朝成为了一艘仿佛在大海中航行的残破帆船,表面上一息尚存,实则早已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爱别离,求不得

唐玄宗带领自己的逃亡部队一路来到马嵬坡,将士都疲惫饥饿不已,纷纷想到自己当年还在长安城内的奢靡生活,与现在的狼狈不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将领之中开始纷纷认为是因为杨国忠、杨玉环两兄妹的迷惑,才导致今日的困局。

士兵之间群情激愤,想要杀了杨氏兄妹来平息自己的气愤。

士兵开始并未告诉此事的皇帝唐玄宗,而是选择告知了太子李亨,在太子的默许下,士兵直接将杨国忠,及其妻、子杀死。然而仅仅如此根本不足以缓解士兵之间的怒气。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在逃亡的路上反省了自己,更是深深后悔自己没有早早地认识到安禄山的狼子野心。

但此时的将领们哪里会在意皇上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刚刚杀了杨国忠等人的他们只知道,杀了杨氏兄妹才可以稍稍缓解自己的怒气。

于是,随行逃亡的将士便向皇上进言要求皇上杀了杨玉环,以此安慰将士。杨玉环可是唐玄宗最心爱的女人,想到曾经的美好时光,唐玄宗哪里舍得赐死他。

但是一直在唐玄宗身边伺候的高力士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唐玄宗,如今将士群情激愤,若不能抚慰他们,恐怕将士们会选择对唐玄宗不利。

于是乎,让别人死还是让别人杀了自己,唐玄宗选择了前者。

而杨贵妃一个女子生命的逝去,也让人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也许杨贵妃应当为唐王朝的衰落负一定的责任,但私以为,一个国家的衰落绝不是一两个人的责任。

处置了士兵眼中的“罪魁祸首”,接下来就是唐王朝的反击了。

在将士、百姓的强烈请求下,年老的唐玄宗仍旧畏惧叛军力量,不敢与叛军正面斗争,而此时,做了二十几年太子的李亨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李亨率领正部士兵,并在朔方将领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叛军。

“父子情深”大戏不断

公元756年,在各方将领的支持下,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将远在蜀地的李隆基称为太上皇。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蜀地的李隆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太上皇,还在发布诏令准备授予李亨“兵马大元帅”的官职,却不知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授予”了太上皇的名号。

李亨登基的事终究传到了李隆基的耳中,当李隆基听到这件事时,已经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这个时候,远方的儿子给自己来了道“旨意”,希望自己回去,但是李隆基却明白自己回不去了,儿子做了皇帝,哪里还容得下自己,于是便修书一封告诉李亨:我就在这了,蜀地风光秀美,儿子你就把这块儿地给我吧,让我在这里养老。

李亨一想:这哪行啊?天高皇帝远的,万一哪天老爸给我再来一个政变,我还能继续做这个皇帝吗?于是又给李隆基说:老爸!回来吧!

两次邀请,要是李隆基还不回去,那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李隆基来到咸阳,儿子李亨立刻派人“迎接”。李亨派出自己3000士兵,将李隆基带领的600士兵给缴获,李亨这个下马威可谓是来得及时,一下子让李隆基明白,自己根本打不过自己的儿子李亨了。

咸阳城内,李亨已经早早就身穿臣子服饰等候在那里,李隆基一出现,李亨便开始了自己影帝级别的演技,对着李隆基又哭又抱,更是说让李隆基做回皇帝,自己仍为太子。

好一出父子情深的大戏,感人至深。

最终,在李隆基的多番推辞下,李亨“勉为其难”穿上龙袍,坐上帝位。回到皇宫,李亨为李隆基安排了从前的住所,与现在李亨的住所相隔不远,父子二人来往更是不曾间断。

晚景凄凉

回到皇宫的太上皇李隆基,依旧以为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常常在自己的宫中设宴,宴请王公大臣,与此同时,李隆基还常常站在宫墙外眺望远方,宫墙低矮,百姓见到太上皇,想及当年李隆基的风采,更是高呼“万岁”。

李亨听闻之后哪里还忍得下去,在身旁宦官李辅国的怂恿下,李亨开始软禁李隆基。

起初,李亨只是默许李辅国撤走了李隆基身边的亲卫,紧接着李辅国将李隆基以李亨宴请为由骗到太极宫,太极宫位处深宫,与外界联系不易,李辅国则对外宣称,太极宫防卫严密,是太上皇的好住处。可以说这是名为照顾、实为软禁。

移居太极宫也就罢了,李辅国还将李隆基身旁亲近的人全部都调走了,深宫之内,李隆基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神采,没有爱妃相伴,没有朋友说话,更没有子孙承欢膝下,只有孤独一人,面对漫漫长夜。

在李辅国完成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李亨并未责怪,更对李辅国感激有加、信任非常。

而在李隆基搬到太极宫后,李亨仅仅去看过李隆基一次,短短停留便离开了。

公元762年,郁郁寡欢的李隆基独自一人在太极宫离世,结束了他这传奇的一生,此后不久,李亨也相继离世。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李隆基少年时候便是天纵之资,后来拨乱反正,更是将唐王朝推到了最为繁华的盛世,李隆基无疑是个有魄力的人。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晚年的他,痛失所爱,而被自己的儿子架空权利,更是被儿子冷漠对待,可谓是相当凄凉。

我们常常所求的“天伦之乐”,可能在常人看来,是个大概率会经历的人生阶段,但是对于古代的统治者来说,这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东西。

也许李隆基也曾想过,自己可以儿女绕膝、安享晚年,也许李亨也曾希冀过舐犊情深、晨昏定省,但当他们出生皇家,对于权力的渴望、对于身边人的猜疑,就会让这些美好渐渐离他们远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郗鉴为稳定时局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是如何安定东晋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郗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东晋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冲突的影响,士族高门为了不再重演家破身亡的悲剧,一反西晋时的颓风,励精图治,奋励向上。士族中出现了一些有作为的人物。郗鉴就是为稳定当时政局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一。郗鉴,字道徽,家族是高平金乡(今山东金

  • 孙权为什么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什么样的人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怎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能成就大事业的八字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一个人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时机很重要。对于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非常关键。孙权就是做到了这一点,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孙权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建安五年,18岁的孙权刚刚继位,

  • 项羽的野心比刘邦还要大 项羽为何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获胜项羽失败原因,项羽输给刘邦的根本原因,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我觉得项羽不是不想王关中,问题他是诸侯军首领,破秦以后杀不杀秦国宗室他是做不了主的。刘邦想独王关中也是犯了众怒被贬蜀汉去了,但是一旦诸侯离开秦国 ,项羽和诸侯在关中的暴行以及替刘邦吃掉了秦国宗室,反而有利于刘邦出汉中后收复三秦继承秦

  • 三次被贬的曾国藩,到底靠什么方法,东山再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愈为何被贬,东山再起全靠自己,东山再起靠自己图片

    大家好,说起曾国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其经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非常刺激。在他40岁前,曾经三次被道光帝贬职,但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每次被贬职短短几个月时间后,就再次获得重用。那么,曾国藩到底靠什么方法,东山再起的呢?第一次被贬职,是曾国藩进入

  • 宋高宗活了81岁却在56岁退位了 宋高宗到底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退位后活了多久,印度活女神退位之后,赵构为什么提前退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退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构未到花甲之年便退位禅让,那是因为他被金兵给吓怕了!曾经何时,赵构被金兵从开封追到了商丘,又从商丘追到了扬州,继而过镇江、下杭州,最后又南逃至越州、明州、定海、温州。在一路南逃的过程中,赵构着实吓得不轻,传说他还因此被吓得不能生

  • 朱元璋是如何把握局势的?他为什么能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当领袖,朱元璋后期眼睛瞎了,朱元璋为何能当皇上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的很多英雄豪杰都是在和平时期栽大跟头的,他们经历了风雨,经历了大的磨难,在激流险滩中都挺过来了,但是在宽阔的河流的中游却翻船了,搁浅了。一个人把握局势的能力如何很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笑到最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

  • 宋高宗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宋太祖后人 宋高宗究竟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高宗还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把皇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这件事情,主要的原因一共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北宋末期“靖康之耻”事件的出现,宋徽宗的儿子当中,只有“赵构”一个人幸免于难,宋钦宗以及其他的皇子全都成为了金人的“俘虏”。

  • 历史上秦孝公为何会被诸侯“相轻”?是因为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侯争霸的历史进步性,秦孝公是秦国第几代君王,秦孝公之前的历代秦王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秦孝公为何会被诸侯“相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这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原著拍摄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的主题曲中所

  • 位高权重的庾亮,最后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因被贬郁郁而终,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说到庾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东晋时期,曾有过一个奇葩宰相,他身居高位,却才干有限,又莫名其妙地极度自信。他主政期间引发过一场祸乱,指挥过两次战役。第一次战役,他坑死了亲妹妹;第二次战役,他坑死了手下悍将。这个人就是庾亮。庾亮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

  • 象棋中两个“老将”碰面就要被“喝酒”的规定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象棋两个将相对,象棋炮中间有两个能走吗,象棋的两种玩法分别叫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家都知道,象棋有楚河汉界,是还原了楚汉战争的时代背景。象棋玩法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两个“老将”不能在中间没其他棋子的同一条线上。如果让老将与敌人的老将碰面,就要被“喝酒”。不管你当时形势有多好,战局多有利,都要被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