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刘备能不能统一天下

庞统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刘备能不能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69 更新时间:2024/2/7 22:44: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备搜寻天下人才时,有一句话打动了他,那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知道是诸葛亮,凤雏则指的是庞统。在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后,直到借得南郡时,刘备才得到了庞统。可惜的是,庞统在刘备进攻益州的时候,在攻打雒城的战斗中阵亡。那么如果庞统不死,刘备真的如同谚语中说的那样可安天下吗?

一、庞统的生平。

庞统是荆州名士,年少时就得到过司马徽的赏识。但是他和诸葛亮不同,最初他是加入了东吴阵营,并且担任了周瑜的部下。在刘备借得南郡后,庞统留下参加了刘备阵营。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得到刘备的赏识,被任命为耒阳县令。

庞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主要和他的长相有关。和诸葛亮的相貌堂堂对应,庞统却长得相貌丑陋。他面见孙权的时候,本来就不喜欢他相貌的孙权,听到他对周瑜评价不高,十分不高兴。因此,孙权没有任用他。在鲁肃的指引下,庞统投奔了刘备。

刘备和孙权的看法差不多,他让其貌不扬的庞统当了个小县令。不久,庞统就因为治理地方不力而被免职了。多亏鲁肃给刘备写信推荐,诸葛亮向刘备的举荐,刘备才召见了庞统。在和他谈话后,刘备发现了庞统的才能,大加信任重用。刘备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和诸葛亮一样担任军师中郎将。

庞统对刘备事业的贡献,主要是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略上。庞统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就向刘备建议,说荆州经过战乱,四野荒残,人物殚尽,劝刘备夺取益州为根据地。刘备听取了庞统的建议,带领他应刘璋之邀一同入川,图谋攻打益州。

在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刘备起兵之初,为刘备谋划了上中下三策。刘备经过考虑,采纳了庞统的中策,顺利打开了局面。但是,让人惋惜的是,在攻打雒城的战斗中,庞统被流矢射中而死,年仅三十六岁。刘备对庞统的死十分痛惜,只要提起此事就流下眼泪。

二、庞统之死给蜀汉带来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和庞统并列为刘备的军师。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他们同时担任着刘备的军师中郎将的职务。在书中,作者把诸葛亮入川的原因,归结为庞统之死。因为庞统之死,刘备手下没有了出谋划策之人,只得召诸葛亮率领援军入川。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打败刘璋,顺利夺取了益州。

有人还说,正是因为庞统的死,使得诸葛亮没有能够在荆州镇守。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关羽独自守卫荆州。由于关羽高傲自大,和东吴发生了不必要的冲突。最后在荆州之战里,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时候的《隆中对》战略破产。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不必入川,荆州也就不会丢失了。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但是他们工作的侧重点却是不同的。诸葛亮工作的主要方向是发挥自己“治戎为长”的能力,为刘备编练军队,做到足食足兵。而庞统则是弥补了诸葛亮“奇谋为短”的缺陷,跟随刘备冲锋陷阵,出谋划策。因此,在刘备出兵益州的时候,庞统跟随刘备征战,而诸葛亮则镇守荆州。

在当时的刘备军中,并不是仅仅有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还有一位谋略奇才,那就是法正。法正在投奔刘备后,也跟随刘备一同入川。在庞统死后,他接替了庞统的责任,为刘备出谋划策。在他的帮助下,刘备不但夺取了益州。在后来的汉中之战里,击败了曹操。因此,说诸葛亮入川是因为庞统死后无人为刘备出谋划策是不恰当的。

诸葛亮入川的原因是刘备要以益州为自己的根本之地,需要诸葛亮来进行治理。刘备迫切想要夺取益州的原因,主要是在荆州的战略形势过于不利。诸葛亮评价刘备在荆州的窘况时说,刘备在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的逼迫,身边还有孙夫人变生不测的威胁。在这种狼狈的处境中,他自然对庞统的建议一拍即合,下定夺取益州的决心。

随着益州战事顺利展开,刘备也开始把统治重心转移到益州来。在这个时候,以诸葛亮为首的一大批军政人才就随军进入益州。在夺取益州后,诸葛亮马上开始了对益州的治理,很快稳定了局势,使得刘备在益州站稳了脚跟,并为下一步夺取汉中奠定了基础。

因此,庞统的死与诸葛亮入川关联不大。为了建设益州这个根本重地,刘备必然会让诸葛亮入川。庞统的死,他的职责也有法正接替,不会立刻对刘备阵营造成影响。但是,庞统的死对蜀汉政权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人才的选用上。

在刘备阵营中,不缺乏能征惯战的勇将,缺的是运筹帷幄的谋士。在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前,刘备既要担任主帅,还要担当谋士,十分辛苦。诸葛亮虽然可以在军队训练编组后勤等方面为刘备分忧解难,但是在战场谋略上力有未逮。在这种情况下,庞统的加入就显出了他的重要性。

虽然后来法正的加入,让刘备暂时有了两名出色的谋士。而且在庞统战死后,法正马上就能够弥补他的损失。可是刘备拥有两块相对独立的根据地益州和荆州,就无法兼顾了。这就严重影响了蜀汉政权的发展,为后来的荆州之战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三、如果庞统不死,可能出现的情况。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庞统的死在当时并没有给刘备阵营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庞统之死的后果慢慢显现了出来。最主要的后果就是影响到了荆州的防守和后来蜀军的战场指挥。

首先,庞统如果不死,荆州就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我们从刘备夺取益州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到庞统对刘备的影响力。庞统之所以劝刘备夺取益州,主要是看到了荆州一片荒凉,无法作为刘备的大本营。

再加上荆州的战略形势不利,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双方对荆州都虎视眈眈。刘备虽然和孙权结盟,可是随时处于孙权的夹击之下。诸葛亮虽然看到了这种形势,但是作为《隆中对》的制定者,他无法说出放弃荆州的话。只有通过庞统,才能够劝说刘备放弃荆州,专心以益州为根本。

因此,如果庞统不死,蜀汉的统治重心将会向益州转移。荆州或者会放弃还给孙权,或者由于重要性降低,将主力向益州收缩。这样一来,刘备统治的荆州对东吴的威胁将会大大减低。孙权可能不对荆州采取武力夺回的行动。即便是采取武力夺回荆州的军事行动,由于荆州没有蜀汉的主力,蜀汉也不会遭受荆州之战那样的惨重损失。

这样一来,孙权夺回荆州,而蜀汉则保有了主力,双方还是可以重新达成和解的。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由于蜀汉将全部主力集中益州,从益州向秦川的进攻将会十分顺利。这样就能够弥补《隆中对》的缺陷,重新拥有主动权。一旦曹操病逝,蜀汉将可能占领关陇,威胁关东,统一天下也是可能的。

其次,如果庞统不死的话,如果刘备坚决不放弃《隆中对》的战略,他可能会派庞统或者法正中的一人去荆州帮助关羽。这样,荆州就可能不会遭受东吴袭击的损失。荆州的关羽虽然军事能力出众,但是他的谋略水平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他采取北抗曹操,东拒孙权的策略,使得荆州陷入了危险之中。

在襄樊之战中,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坚决不撤军回顾荆州根本。这使得他的后方空虚,被东吴钻了空中。我们可以肯定,如果庞统或者法正有一人留守荆州,就不会发生荆州之战的情况。但是由于庞统早早战死,刘备在汉中之战只能依仗法正,派驻荆州的谋士人选就无法保证了。这也是荆州失守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庞统如果不死,蜀汉在后期就不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我们如果公正地评价蜀军,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这支军队长期是处于数量较少的一方,但是在和敌人的正面交锋中,蜀军并没有落入下风。相反,他们叠挫强敌,威震敌胆。

这和诸葛亮的训练以及老一辈的传承有关。诸葛亮“治戎为长”,他训练出来的蜀军“赏罚肃而号令明”。再加上刘备留下的诱敌反击的战法,使得对手望而生畏。可惜的是,在庞统战死后,法正也英年早逝,使得这支军队缺乏有能力的谋士指挥。

如果庞统不是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战死沙场,他会在蜀汉阵营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他活着,刘备就不会遭受夷陵之战的惨败。如果他活着,就能够在诸葛亮的北伐中,与诸葛亮相配合,弥补“奇谋为短”的缺陷。那么,蜀汉的形势将会一变,至少能够在北伐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夺取关陇,进取关东也是可能的。

结语:

庞统是刘备重要的谋士,他担任着军师中郎将的职务,随同刘备征战疆场,为他在战场上出谋划策。但是,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斗中,庞统不幸中箭身亡。他的死虽然在当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的后果慢慢显露出来。

庞统是主张放弃荆州的,如果庞统不死,刘备集团肯定会降低荆州的重要性,将主力向益州转移。这样,荆州就可能还给孙权,双方不会再发生冲突。即便是孙权武力夺回荆州,蜀汉也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样,关羽和他的部下就可以保全,投入到北出秦川的战场。集中兵力的刘备集团,会比较顺利地夺取关陇,下一步进军关东。

庞统的死也使得蜀汉的人才出现了断层。这使得马谡这样的人也被委以重任,使得蜀汉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如果庞统不是在三十六岁时就死去,他能够在蜀汉政权中起到突出的作用。他可以和诸葛亮配合,双方才能互补,取得北伐的胜利。这样,蜀汉即便统一不了天下,形势也会比现实有利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刘邦留下吕雉是不得已的选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在吕雉身陷项羽军营之际,戚夫人便成为了刘邦的新宠,后吕雉虽被项羽释放,但饱经风霜的吕雉已经很难再获刘邦的欢心,因此有着“夺夫之恨”的吕雉和戚夫人,矛盾本就很深。再加上汉高祖十年(前197年)时刘邦曾意图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代刘盈的太子之位,新仇旧恨之下,两

  • 夷陵之战时曹丕在做什么 曹魏表现为何如此消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21年,为报东吴袭夺荆州,杀害关羽之仇,刘备对东吴发动了讨伐。在随后爆发的夷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对蜀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双方在夷陵相持了半年之久。最终陆逊抓住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的状态,用火攻打败了刘备。在这

  • 孔四贞与孝庄之间有何故事?清朝唯一的汉人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孔四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孝庄太后在紫禁城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年仅18岁,身为女子,她面色英武,面对孝庄太后,她不但没有过于拘谨,反而表露出豪爽姿色,孝庄太后越看越喜欢,便将她留在宫中。这位女子,名叫孔四贞,孝庄曾一度想把孔四

  • 害死曹操长子的贾诩,为何没有像杨修一样身首异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害死曹操长子的贾诩,为何没有像杨修一样身首异处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贾诩,字文和,三国第一“毒士”,这不是说他善于用毒,而是说的他算无遗策。贾诩原为董卓手下,在董卓被杀后,他成功地劝说其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起兵诛杀王允、驱逐吕布。后来,贾诩离开李傕郭汜,改投宛城

  • 敢打关羽马超,长坂坡时许褚为何不打张飞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许褚敢打关羽马超,为什么在长坂坡不打张飞赵云?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评选三国悍将,许褚许仲康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五名,或许他的不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惇狠辣,也不如刮骨疗毒的关云长神武,但是他的强悍程度,是可以跟典韦并驾齐驱的。许褚身高八尺腰大十围,其形象跟倒拔垂杨柳的鲁

  • 秦孝文王为何只做了三天皇帝?他是为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孝文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年仅23岁,并无子嗣,当时在燕国为人质的武王的异母弟嬴稷在老妈宣太后及魏冉的支持下,最终继位,是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嬴柱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但是秦昭襄王活得实在太久了,作为儿子的秦孝文王只能战战

  • 在秦国同时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在秦国同时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362年,那位结束“四代乱政”,带领秦国从混乱中走出来的秦献公嬴师隰病逝,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因此前“四代乱政”而大损的国力尚未恢复,而且因秦献公晚年为收复河西故土,多次发动对魏国的大战,秦国国内困顿

  • 刘备托孤时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真的舍得自己打下的江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托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从“织席贩履”到“蜀汉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前期的刘备,三国各路英雄无论是袁绍、曹操、刘表、陶谦……他都曾投靠一时,可见刘备的前期生涯并不好过。当然了,刘备之所以能如此吃得开,除了他“皇叔”

  • 甘夫人又饿过人之处,让刘备临死前临死前专门要求与其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甘夫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客观来说,刘备的故事还是很励志的。虽说刘备有个皇叔的身份,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若没有一定的身家背景,谁会将这头衔当回事?而刘备却靠着为人处世,硬是开创出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当曹操和他谈论谁是天下英雄之时,他一听居然有自

  • 李世民不得不杀的2个功臣,他们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唐太宗李世民虽被斥责为无手足之情,屠兄杀弟,但没人指责他是刻薄寡恩之主,像朱元璋那样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唐太宗还是有杀过两个功臣的,但是他们是“该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