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时期的三位“扬烈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盘点三国时期的三位“扬烈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4/2/17 0:59:30

扬烈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朝时期,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重号将军的官职相对有限,而需要册封的武将却越来越多,所以在西汉进攻匈奴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不少临时设立的杂号将军。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扬烈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共有三人担任,其中,一位是董卓部下,两位出自曹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扬烈将军:郭汜

郭汜(?-公元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在东汉末年,郭汜一开始是董卓的部将。公元189年,郭汜跟随董卓进入东汉都城洛阳,帮助其篡夺朝廷大权。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随后牛辅也被杀,郭汜等人归来时无所依托,本欲逃归家乡,又怕仍得不到赦免。于是,在贾诩这位谋士的劝说下,郭汜和李傕决定起兵反击长安,从而击败了吕布,挟持了汉献帝刘协

在此基础上,汉献帝册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当然,对于郭汜来说,显然不满足扬烈将军这个杂号将军。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汉献帝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兴平二年(195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兴平二年(195年)八月,郭汜欲劫汉献帝刘协返回长安,计划败露,郭汜弃军逃奔南山。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回到洛阳,董承暗中召兖州牧曹操,曹操率军过来迎接天子,曹操以洛阳残荒为由,让汉献帝移到许都居住。建安二年(197年),左将军刘备诱杀杨奉。汉献帝在曹阳逃过一劫后,贾诩离开了李傕,投奔段煨,不久后又归张绣。郭汜则被自己的部将击杀。

扬烈将军:公孙渊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一带的诸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曹叡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之所以将公孙渊册封为扬烈将军,目的自然是为了笼络这位诸侯。不过,对于野心极大的公孙渊,却想着在曹魏和东吴之间谋求更大的利益。

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其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等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等到东吴的使者来到辽东后,公孙渊将其斩杀,从而献给魏明帝,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不过,后来公孙渊还是谋求割据一方,最终遭到了曹魏的讨伐。

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认为形势对己方十分不利,便退兵了。在取得胜利之后,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并联系鲜卑人去袭扰曹魏的边境。并且,公孙渊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同年六月,部队到达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公孙渊命令卑衍挑战。司马懿派胡遵与之对阵,卑衍大败。不久之后,司马懿率领大军包围了公孙渊,并最终消灭了这位三国之外的一方诸侯。而这,促使辽东等地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中。

扬烈将军:王昶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王昶是太原郡晋阳县人。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

魏明帝曹叡即位,将王昶册封为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在此基础上,王昶逐渐成为三国后期的名将。齐王曹芳即位,王昶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对于司马懿来说,成功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执掌曹魏大权。值得注意的是,太傅司马懿掌权后,王昶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王昶这位将领,显然站到了司马懿家族这一边。正元年间(255年),王昶参与平定“淮南三乱”有功,迁骠骑大将军,这让王昶更加受到了司马懿家族的信任和重用。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举兵,王昶占据夹石,逼近江陵,牵制着施绩、全熙,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仍持符节,都督诸军。

甘露四年(259年),王昶去世,谥号穆侯。由其子王浑继承爵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王昶的儿子,参与了公元280年的晋灭吴之战,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对于王昶、王浑来说,自然可以称之为一对父子名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朝名将史万岁究竟被谁所妒忌,竟被杨坚暴杀于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名将史万岁为何会死于朝堂之上?隋朝名将史万岁的一生介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下面历史

  •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宋湘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宋湘,又称焕襄,清中叶著名诗人、书法家,为官多年,政声廉明,诗书文兼能,擅巧对,著作颇丰,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对于宋湘,最让今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巧对,对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其格式、意蕴、形式颇有讲究,也考验接对之人的学识、急

  • 龚自珍是如何看待当时的盛世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龚自珍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音同庵),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思想家。提起此人,大概无人不知了,最为熟悉的则是他的诗,有两句尤为深刻,一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起初对龚自珍的印象也限于此,只知

  • 探索黄景仁短暂的一生,他为什么会在困顿飘零中黯然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黄景仁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黄景仁,又称仲则,黄庭坚后裔,清中期诗人。单看这个名字,或是陌生的,但如果看过电视剧《纪晓岚》的人或许知道,在主题曲中有句歌词“百无一用是书生”,很多人也多把此句当做戏谑自嘲之语,而这句诗,原作者便是黄景仁。一个读书人,一个书生,却发出“百

  • 在当时的隋朝时期,伍云召为何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世道越混乱,战争发生得越频繁,这有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大人物,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被历史记住。在和平年代,因为世道比较平静,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际遇,想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只是在一个太平的环境里安身立命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炎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愿意用“明君”或者“昏君”来评判古代皇帝一生的工作表现。但有些人却很难界定,因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只能用“虎头蛇尾”来形容。其中的皇帝代表就是唐玄宗,即位之初非常勤政,之后便懒政怠政,间接引发了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不过我们

  • 关羽能威震华夏靠的只是樊城之战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襄樊之战为何能让关羽威震华夏?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大部分可战之兵一路北上,就此打通了通往襄樊的道路,他率领大军围攻了襄樊两城。由于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猛攻,他只能向曹操求援,当时曹操派出于禁率

  • 魏源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是一名真挚的爱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魏源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魏源,原名远达,又称默深,清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现在,人们了解魏源,多因魏源的名著《海国图志》,他一生之成就,也在于此。1840年,英吉利的炮弹轰掉了清朝的“门牙”,惊醒了诸多仁人志士,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皆在其列,受此打击,魏源愤而著述,

  • 司马衷的愚笨司马炎不知情吗 司马炎为何还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炎傻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要说古代的“傻子”皇帝,那的确是不少,但要说到其中最为出名的,除了蜀汉后主刘禅(待商榷)之外,恐怕就属晋惠帝司马衷了。作为西晋的第二任皇帝,这位仁兄最为著名的,便是在接到饥荒有人饿死的奏报后,说出了“何不食肉糜”这种荒唐之言。那么,晋

  • 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权势如何?30岁时抗清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为湘军攻陷,太平军余部在长江南北坚持斗争。江南太平军至1866年覆灭,江北太平军于1864年底与捻军合编,继续反清作战,直至1868年覆灭。太平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