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蟜是谁,他与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叛乱?

成蟜是谁,他与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2/1 4:17:46

你知道成蟜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成蟜是嬴政的弟弟,但是同父异母的弟弟,两人从小可以说也不是在一起长大的,而且小时候的环境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两人虽然是兄弟,但从情感上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兄弟之情。而成蟜后来甚至起兵造反,史称成蟜之乱,兵败之后又逃往了赵国。但成蟜为什么要造反,是什么原因促使成蟜这样做呢?

1、成蟜是谁

成蟜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儿子,子楚之前的名字叫异人,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子楚排在中间,不受安国君喜欢,17岁时子楚就被秦国送到赵国当质子,想想看,子楚一个秦国公子,在秦国不受待见,到赵国当质子同样不受待见,但是子楚幸亏遇到了吕不韦

吕不韦开始拿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资助子楚成为秦国继承人,还把自己的姬妾赵姬送给了子楚当妻子,赵姬在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二年生下了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是子楚的长子,赵姬也成为子楚的正妻,子楚在公元前257年秦军攻打邯郸的时候,逃出了赵国,回到秦国,这一年子楚25岁。

子楚回到秦国后,认华阳夫人为母亲,并成为华阳夫人的义子,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子楚成为安国君的嫡子,也就是大秦帝国第二顺位的继承人,第一继承人是安国君,当时的秦昭襄王还在世,子楚从公元前257年到秦国起,到公元前247年去世,有十年的时间在秦国,并生活在咸阳。

子楚作为秦国太子嫡子,当然不可能只有赵姬一个妻,他在秦国生活的十年中,当然也会纳妾,会纳妾就会有孩子,所以成蟜就是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在秦国的这段时间所生的儿子,并且秦庄襄王的儿子除了嬴政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就只有这个成蟜。

子楚是公元前257年回秦国的,而这一年秦始皇刚刚3岁(虚岁),所以秦始皇嬴政比他弟弟成蟜至少大4岁,至多大13岁。

2、成蟜为什么要叛乱

根据有限的史书记载,成蟜被封为长安君,并在公元前239年,成蟜率军攻打赵国,当时打到屯留这个地方时,成蟜突然叛秦降赵,屯留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这里离长平很近,离赵国都城邯郸也不远。

然后史书上关于成蟜的记载就没有了,连他后来的结局也没有说,只知道成蟜背叛秦国投降赵国,而参与成蟜叛乱的部将全部被连坐,连屯留的百姓都被流放,那么围绕在成蟜身上有很多的谜团,比如说成蟜为什么要叛乱?

成蟜这一年最大也不过17岁,秦始皇嬴政都没有亲政,你说17岁的成蟜可能会成为秦国率军作战的将领吗?成蟜是长安君,是有封地,当年商鞅被诬告谋反时,也是逃到自己的封地,发动封地的百姓举兵反叛,失败后被杀的,成蟜叛乱却要把屯留当地的百姓流放,这样看起来屯留似乎是成蟜的封地,或者屯留百姓协助成蟜叛乱。

3、成蟜在屯留的叛乱有很多疑点

1、为什么在屯留这个远离秦国政治中心的地方叛乱,屯留离赵国都城邯郸比秦国都城咸阳近多了,在这个地方叛乱根本没有用,叛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死秦始皇,在屯留这个地方做不到,除非他是临时起意或者屯留本来就是他的封地,在听到秦始皇或者朝廷有对他进行政治迫害的消息后才反叛的。

2、成蟜才17岁,为何要叛乱?秦始皇都没有亲政,即使叛乱成功他同样也不能亲政,何苦呢?除非成蟜的叛乱是与勾结,或者是对外表达了对秦始皇的不满。

一般来说,成蟜作为秦始皇的弟弟却参与叛乱,只有2个原因:

一、成蟜与秦始皇有争夺王位的竞争,也就是权力之争。要知道这个时候嬴政当秦王都已经8年了,可能是成蟜一直不服气秦始皇,所以私下有一些反谋的行为。况且成蟜的身份特殊,是秦始皇同父母异母的弟弟,有秦国王室的血缘,甚至成蟜的王室血缘与秦始皇还要纯正。

因为关于秦始皇亲生父亲是吕不韦还是嬴子楚一直是有争议的,想必在当时也是有的,因此成蟜会被一些另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反对秦始皇,这是一面旗帜,而且对秦始皇威胁很大,所以成蟜被卷入了王位之争,迫不得已叛乱。

二、成蟜参与了某种密谋诛杀秦始皇的行动,也就是阴谋叛乱。比如说成蟜参与了嫪毐的叛乱,秦国内部有不少人都参与嫪毐的叛乱,比如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人。嫪毐想要叛乱,肯定要拉拢一些人秦始皇的敌人,或者有竞争关系的人,比如成蟜,一旦成蟜加入了嫪毐,他无论反不反都是叛乱者了。

公元前239年这一年,秦始皇嬴政当时只有21岁(虚岁),还没有亲政,军政大权由吕不韦和太后主持,也同样在这一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手下门客达到数千人,其势力也到达顶峰。而且嫪毐的叛乱与成蟜叛乱相隔很近,也就相差几个月时间,一前一后,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俩是不是有关系,才一前一后地被秦始皇消灭。

相反,如果成蟜老老实实做他的秦国公子和长安君,秦始皇也犯不着要杀成蟜,成蟜也用不着叛乱,况且秦始皇也不是乱杀无辜的人,只是秦始皇对权力的占有欲非常强,如果你不参与权力,是不会有杀身之祸的。

所以,成蟜的叛乱不是权力之争,就是阴谋叛乱,不是他自己与秦始皇争王位,就是他参与了嫪毐的叛乱,从历史上看,后者的可能性高于前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是什么形象?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科举制度在我国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中国古代不准女子入学,所以自古以来参加科举考试的都只有男人。虽然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会读书识字,但是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她们为官,而是为了能让她们在丈夫身边红袖添香。据史料载从隋代开创科举以来的1300多年间,共产生了599位文状元和118位武状元,而傅善祥也是中

  • 李世民到底做了什么 房玄龄为何对他如此忠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房玄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一统天下时曾出现的“贞观之治”,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妙手用相。流传千古的“房谋杜断”,不但显现出李世民善于用人之长,还体现了他补贤之短的高超艺术。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唐太宗的智囊人物。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每“与玄

  • 房玄龄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难怪房玄龄会成为贞观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房玄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自傲的习气,李世民则很有一套掌控大臣的帝王之术,那就是:“恩威并施,刚柔相济”。但实际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

  • 唐朝公主当中 最惨的人为何会是东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东阳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唐朝开国时期,唐太宗有着众多的公主,但是其中一名公主却一直不受重视,并且在武则天上位期间,更是被流放到边界等地,最后郁郁而终。说实话,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们,都是公主,但是差别太大了,有着公主的身份,却过着连官员家眷都不如

  • 孙策有哪些优势?孙策的死对于三国的局势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孙策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塞上曲送元美》中写道“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来,所以就有人想,如果时光倒流多好,就像不少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人认为:如果孙策不死,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就会不一样。因此,也有人十分奇怪,孙策的能力有多强呢?一、孙策的

  • 中国历史第一位女将军:商朝妇好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商王有六十多个妻子,她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是统领六宫、母仪天下的王后;她不贪恋华美的女装,却独爱威风八面的武装,是令敌军闻风丧胆、受百姓尊敬爱戴的将军王后。妇好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翻开史册,关于记载领兵征伐、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实在不少,商朝后期的妇好则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由于历史因

  • 正史轶闻:清太祖努尔哈赤历史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太祖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在位时间是(1616-1626年),是明朝末年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一六年),建立国家,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从此,他就公开与明朝为敌了。网络配图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儿,

  • 正史轶闻: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断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断送江山,崇祯十五年,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大夏倾覆之际,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可是事情发展的结果却并未让明王朝的命运得以改写,这个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就这样断送了唯一一次可以翻身的机会,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江山。网络配图话说皇太极与崇祯皇帝议和之事

  • 永乐大帝“活剐”三千宫女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先

  • 空城计中诸葛亮吓走司马懿所弹的曲子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