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袍将军陈庆之被称为常胜将军到底厉不厉害

白袍将军陈庆之被称为常胜将军到底厉不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4/1/17 3:55:31

谈到南朝历史,有一个人物是我们必须说起的,那就是陈庆之。陈庆之是南朝时期梁国的著名将领,根据史书记载他大约出生在公元484年,他的字叫子云。陈庆之虽然官职做到了武威将军,但他却不是出身贵族家庭,这点我们在梁武帝的一次诏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诏书这样写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正因为他的出身,所以在他入伍后的很多年里得不到重用,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很看重门第出身的。直到他41岁的时候才真正的掌握兵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面我们说到陈庆之出身贫寒,但最后却做到高官,那么是因为他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吗?其实不然,陈庆之非但武功不高,而且身体还很弱小,据说他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那么他又是靠什么得到非凡的成就呢?或许很多人想到了,那就是谋略和胆识。陈庆之虽然算是个文将,但他善于谋划,治军也很有方法,在军中威望是非常高的,所以士卒都愿意跟着他打仗。

陈庆之初次领军就在涡阳之战中,以少胜多,之后只带领七千军队进行北伐,当陈庆之攻打到北魏都城洛阳的时候,陈庆之又以自己的七千人马,战胜了睢阳守将丘大千的7万大军。之后陈庆之又多次打败了北伐路上的许多大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陈庆之只有这七千人马,前后作战几十次,也攻下了好几十座城池,因为他和他这7000人全部穿白袍,所以被称为白袍军。此后,各地守军只要听到陈庆之的大名就闻风丧胆了,一时间陈庆之的部队所向无敌。

陈庆之不但在进攻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在防守上也是非常在行的。在他南归之后,防守东南,也是立下了很大功劳。不仅当时人们对陈庆之的评价很高,后代军事将领也把他作为楷模,一生效法。

陈庆之怎么死的

喜欢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在南朝的时候,以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叫陈庆之;他是梁国的著名将军,号称战神,也是有名的常胜将军。那么他的晚年是什么样的呢?陈庆之又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都知道陈庆之出身贫寒,直到中年才掌握军权,他北伐时之带领7000人,但屡次打败十倍于己的敌人,一时间威名远播。因为他和这七千人都身穿白袍,所以被人们成为白袍军。陈庆之屡战屡胜,当时敌方士兵只要一听说陈庆之和他所率领的白袍军,就闻风丧胆了,这对于一个身体羸弱,不擅长功夫的武将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需要陈庆之有过人的谋略和胆识,当然这些因素,陈庆之是完全具备的。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看陈庆之晚年的情况,以及他是怎么死的。

在陈庆之晚年时,梁武帝再次派他去讨伐东魏,但因为东魏守军太多,且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陈庆之这次没能马到功成,只能带兵回朝了。之后陈庆之又被派到豫州赈灾,当时灾情严重,陈庆之先是安抚百姓,以免发生叛乱。接着开仓放粮,解决了人民的饥荒,百姓都深感他的恩德,还为他树碑颂德。

但就在这一年,陈庆之却因病去世了,我们前面也说到过,陈庆之虽然是有名的军事将领,战功也是非常卓著的,但他却不擅长骑射,武功也不好,就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非但如此,他的身体还很虚弱,自小便体弱多病。在晚年他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加之其征战一生,这对身体本来就虚弱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后因病而终。

陈庆之真厉害吗

经常会有人谈论在中国古代谁是最会打仗的将军,有人可能想到秦朝战神白起,有人说是西汉冠军侯霍去病,还有人认为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今天我们说一位将军,他可能比这些人都会打仗,他虽然不擅长武功,射箭不能穿纸,骑马也不是他的长处,但他却善于谋划,治军严明,创造了历史上多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说到这里大家想必猜出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南朝战神陈庆之。那么他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很厉害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我们从他的战绩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厉害了,首先,他在徐州涡阳仅仅用2000人的军队就击溃了北魏宗室元延明的2万大军,接着在荥阳,陈庆之也是用7000白袍军就打败了守将丘大千的7万大军。之后还是带着着7000人马,一路上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直取北魏都城洛阳。在后来荥阳被敌人十几万大军围困,陈庆之背城接战,仅率3000精锐就把敌人打的丢盔弃甲。还有就是元天穆带领军队反扑围困洛阳,陈庆之又是带领极少数的兵马,收复大梁,洛阳之围也就顺势而解了。东魏的侯景率7万人攻打楚州,梁武帝派人增援只有不到一万人兵马的陈庆之,没想到援军还没到,陈庆之就已经打败侯景了。总之陈庆之一生打过上百次战斗,都没有失败过,而且基本上都是面对敌人数倍甚至十倍于己的劣势下取胜的。如果说这样的陈庆之不厉害,那么还有谁比他用兵更厉害呢?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陈庆之虽然人数少,但都是精兵猛将,而且军纪严明。北魏则处于腐败堕落时期,军队战斗力非常差,所以陈庆之才能屡次以少胜多,认为陈庆之战绩辉煌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存在一定的水分。

当然厉害与不厉害都是人们主观意志判断的,每个人标准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结论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厉害与否是因人而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能未卜先知 助刘邦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从正面来说秦始皇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另一面秦朝暴政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时势造英雄,大乱必出大贤。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纷纷招兵买马。一方面治乱维稳,另一方面扩充实力,统一天下。网络配图当时有一位神人,他在十年前就料到了秦末暴乱的局面,为了

  • 为啥武松能受重用 武松和宋江的招安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绿林好汉占山为王大多只有两条路可走,被官军剿灭或者受官府招安,像自生自灭那种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角色,原本就成不了气候。宋江选择的是寻求朝廷招安,这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宋江是逢人必说招安。捉到一个朝廷前来剿灭梁山的将领,宋江要说日后招安之事,见到朝廷命官宋江要说只等招安之事,就是在重阳节

  • 胆识过人的乐进为何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英勇无比而被曹操赏识,曹操将其招归于魏国,从此乐进便一心追随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由小小的下吏,逐渐积累军功,直至升迁为魏国的右将军,个中艰辛不为常人道。在乐进逝世后,被后人评价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从这点来看,乐

  • 吴国将领朱然死后孙权为他穿素服痛哭流涕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然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为吴国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孙权的信任和倚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然的简介吧。朱然生于182年,卒于249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朱然在少年读书之时,就已经与孙权相交,并且私交甚笃。其后,朱然跟随在孙权的身边,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图

  • 揭秘无权势的刘备最后为何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没落的汉室王孙刘刘备,毫无权势可言。那么,刘备是怎么成功的呢?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一个高大上的招牌,那就是四个字“汉室宗亲”。刘备的自身条件并不好,《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场给了一大段文字,我们挑些重要的,掰着指头说几条。网络配图“不甚好读书”,说明刘备厌学,至少是一个学习不认真的差生;“玄德幼孤

  • 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莫罗将军对皇帝有何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莫罗将军是法国拿破仑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都追求法国共和,但是到了最后没能如愿。图片来源于网络莫罗将军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叫布列塔尼半岛的海滨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律师,莫罗从小就喜欢军事方面的事,一心想等到长大了去当兵。可是他的父亲不希望他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他希望莫罗继承他的工作当一个律师,

  • 打败了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英国陆军元帅的身份,但是作为英国首相,他的一生经历非常多,这从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简介就可以看出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威灵顿公爵本名阿瑟·韦尔斯利,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但是,他小时候却不被其母亲看好,母亲让他去学习做一名律师,结

  • 满清将领宋景诗脱离清政府起义失败后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对宋景诗简介前,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下晚清时期的名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可谓是晚清政府最倚重的满清将领,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等对内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太平天国北伐时,李开芳、林凤祥就是败于僧格林沁的手下。而宋景诗,则是配合捻军将领张宗禹击毙僧格林沁的农民军事起义领导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 历史上因"头不够圆"而被赶下台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史称“靖难之役”)。这段历史人人皆知,不再赘述。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仓促削藩有关。但是史书上还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朱允炆的头长得不够圆。网络配图话说朱元璋一生多子,多达24个之多。他建立明朝后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他

  • 魏忠贤曾敬献佩“迷魂香”美女 引诱并控制崇祯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就在崇祯登基之后的几天中,魏忠贤就送上了四个绝色的、稚嫩的美女给崇祯享用。崇祯本来不想接受,但恐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就欣然接受了。这四个女子进宫后,崇祯叫人脱光她们的衣服,搜遍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只见她们每人的裙带顶端里都佩有一颗米粒大小的香丸。这种香丸号称“迷魂香”,异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