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闲话三国:蜀中无大将乃诸葛亮使然?

闲话三国:蜀中无大将乃诸葛亮使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05 更新时间:2023/12/7 22:31:58

导读:在后三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当然,这句话是对廖化的一种贬低,因为,据正史考证廖化乃一代良将。但是,后汉时期,蜀汉良将确实稀少,什么原因造成“蜀中无良将”呢?有人说这一切是诸葛亮的用人不正确……

网络配图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实在是逊色至极,最终造成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可悲局面。综观诸葛亮用人,其失败的教训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在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上重使用轻培养。蜀国鼎盛之时,一度也不乏“可用之人”,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自不必说,便是马岱魏延、邓芝也绝非等闲之辈。然而,诸葛亮在排兵布阵之时,压根儿就没从培养人、锻炼人的角度出发。只是一味的使用,以夺取一时的胜利为最终目的。每每临战,必唤某某单独入账,耳提名面一番,然后大家各干各的。更有甚者,对于长时间执行任务的将领,诸葛亮还要独授所谓的“锦囊妙计”,并严格规定拆阅时间限和程序,像“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一节,循规蹈矩的赵云依嘱行事,自己根本不动脑子,依靠三个人锦囊胜利完成任务。最终,大家都惊呼“军师真神人也”,但仅此而已,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谁也没有从一次次胜利中学到点什么,成了一个个机械、盲从的战争工具。

二、在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上重个人轻团队。恃才自负的孔明先生独断专行,事必躬亲,遇事从不肯召开“商讨会”,这与曹操、孙权等广泛征求意见,甚至逼着谋略之士谈高见的做法截然不同,从初出茅庐到死而后已,诸葛亮肯垂询下问的人少之又少,马谡算一个,姜维勉强算一个。但此二人,一个事之若父,一个甘当学生,察言观色,尤恐不及,又哪敢出口与领导相左之言?就连主公刘备时常都是云里雾里,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像刘备江南迎娶吴侯之妹时,诸葛亮大包大揽,极力撺掇,刘备虽“怀疑不敢往”,无奈还是稀里糊涂地去了。只有一个魏延不识天高地厚,曾谏言诸葛亮不必过于谨慎,可出奇兵直袭长安,不仅被诸葛亮斥为弄险,惨遭喝退不算,还加深了与领导的矛盾,成了“脑后有反骨”的进一步印证。

网络配图

事实证明,魏延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将领,非但魏延不是,就连猛张飞“给点阳光也会灿烂”,像其义释严颜,抢先入川便是很好的证明,但诸葛亮只是一句不管疼痒的“张将军能用谋,皆主公之洪福”予以了结,并未加以指点引导与发扬广大,缺乏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协作氛围和团队精神,不仅局限了自己的视野,更限制了属下的发展。

三、在安抚鼓励与警告诫勉上重安抚轻诫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是古往今来智士仁人总结出的用人之道。然而,由于诸葛亮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一切以其使用之便为出发点,对属下之间的矛盾不调解,对属下的缺点不指正,重安抚轻诫勉,最终导致许多优秀人才走向没落。

网络配图

像关羽,诸葛亮早在赤壁之战时就看透了其自恃勇武,踞傲自满的禀性,诸葛亮不加诫勉,甚至在诰封五虎上将时,关羽因不屑与黄忠老卒为伍,大放厥词,诸葛亮还让费诗专程赶去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像马谡,刘备临死前一再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仅不在日常中对马谡加以斧凿,反而委以驻守街亭的重任,最终导致马谡违约领死。像魏延,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知其“有反骨”不予严诫,反而任其发展,甚至利用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予以牵制,并于临死前安排马岱作杀手,最终置其于死地。凡此种种,安有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可能呢?

诸葛亮的这种用人心态和方式确实不利于蜀汉人才的发展,但是这也与后蜀汉时期没有收罗到精英人才也有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满清皇太子: 因人格分裂被废 终被囚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什么不把满族灭了,清朝灭亡满族活该被杀,皇太子的圈宠

    在清朝时期,皇帝在选择接继承人的问题上非常特殊,跟其他朝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同。为了挑选出足以胜任的继承人,皇帝要从众多皇子中择优挑选。网络配图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能让各皇子都有做皇帝的机会,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和优秀。像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雍正是康熙的四子,乾隆是雍正的四子。清朝皇帝基本不

  • 忽兰因为成吉思汗的宠爱而令儿子不能加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忽必烈的关系,成吉思汗下一个皇帝是谁,忽兰忽失温在哪里

    忽兰是成吉思汗六位蒙古妃子中的一位。忽兰一生都极其受到成吉思汗的宠爱,虽然只是成吉思汗的侧妃,但是却受到比其他侧妃更加优越的待遇。忽兰妃,一个成吉思汉极其宠爱的女子,她对成吉思汗也从一而终,跟随他左右,无怨无悔。图片来源于网络忽兰妃之所以跟随着成吉思汗有着一个著名的故事。原本忽兰所属的是与成吉思汗势

  • 唐太宗并非孝子:昭陵并未获得“薄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亡于唐宣宗,唐昭宗是个好皇帝吗,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

    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窦皇后。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后来积极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着自己的父亲退位。在位二十四年,649年,他得了很严重的痢疾,并很快死掉,死后葬于昭陵。李世民刚登基时,很是有作为。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

  • 爱哭的刘皇叔:他的用人窍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最容易哭的方法,孩子爱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母亲不讲道理胡搅蛮缠怎么办

    导读:三国里边提到刘皇叔大家都会想到他忠厚老实,对部下关爱有加,以至于手下部将兄弟都对他衷心耿耿。那么除了这些他还利用了什么手段去用人呢?网络配图一般说刘备会用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刘备有慧眼会看人,象关张这样没于市井的奇才他都能发掘,这种言论的代表作品是黄易的《三国异侠传》,赋予了刘备

  • 舌战群儒: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怎么说服孙刘联盟,诸葛亮说服孙权的故事,诸葛亮舌战群儒几个人

    导读:诸葛亮舌战群儒最终成功说服孙权抗曹,成为《三国演义》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这样,说服孙权的另有其人,诸葛亮游说孙权只是其中的一环。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

  • 吕布戏貂蝉的历史真相:诛董卓与貂蝉无关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志战略版董卓吕布貂蝉阵容,董卓貂蝉,吕布与貂蝉

    导读:吕布戏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一段故事,吕布的武艺和貂蝉的美貌让后人津津乐道,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吕布戏貂蝉的历史真相吧。网络配图据传貂蝉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

  • 宠妃的侄儿告密立大功 乾隆却警告他夹紧尾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爷侧妃救活了可王妃没撑过来,乾隆最宠爱的妃子是谁?,纯悫皇贵妃

    高朴有个好爷爷。他爷爷有个坑货儿子,也就是高朴他爸,高恒。高朴的爷爷叫高斌。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元年被授予内务府主事,一路升升降降。女儿成为乾隆皇帝的慧贤皇贵妃。到乾隆二十年(1755)72岁去世时,“予内大臣衔,发内库银一千治丧”,到二十三年,“赐谥文定。御制怀旧诗,列五督臣中。命祀贤良祠”。网络配

  • 理念冲突!曹操最终逼死了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的结局,荀彧为什么不选刘备,荀彧死因

    导读:荀彧之死一直是曹操心中的一块心病,曹操多次感叹,如果荀彧不死这将如何。说明曹操对荀彧是抱有很大期望的,那么他当时为何想杀荀彧?网络配图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说他重要还不仅仅因为他为曹操平定中国北方做了多少多贡献,而在于他的身份。荀彧出身士族,他是属于士族地主

  • 揭秘:桃园结义中为何刘备是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桃园三结义为什么刘备是老大,桃园三结义哪个是老大,三国演义三兄弟义结桃园

    导读:在《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刘关张三人的历史起点,也是他们友谊的见证点。似乎我们刘备成为老大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试想一下,刘备为何是老大?他用什么征服了两个义弟的心?网络配图三国演义里的桃园结义是张飞提出来的,为什么由张飞提呢?因为桃园是张飞家的,刘备和关羽没有说话的资格。其实“桃园结义

  • 大唐秘史:唐太宗为何霸占亲表叔杨广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太宗李世民与隋朝公主,李世民娶了隋朝的谁,李世民杨妃血统

    隋朝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13岁的杨广,迎娶12岁的萧妃。萧妃是割据政权萧岿的四女儿,因为生辰八字不好,被抛弃到宫外寄养。说起来,这位美丽的萧四小姐,也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先在民间吃糠咽菜,嫁给野心勃勃的杨广之后,又一起在公众面前低声下气地“装孙子”。好容易熬到杨广当了皇帝,新君便迫不及待地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