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少风流孙策:小霸王凭什么雄踞江东

年少风流孙策:小霸王凭什么雄踞江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80 更新时间:2023/12/14 19:40:40

孙策是三国时期很厉害的角色,在世时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席卷了江东大部分土地,不愧是江东势力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作为东吴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孙策能独霸江东,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连曹操都说:狮儿不可与之争锋。袁术感慨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那么年少的孙郎靠什么能得到天下豪杰的推崇?

归纳江湖传闻,这里面有诸多因素:

其一,孙策是孙坚的儿子。

网络配图

这是一条,很重要。孙坚是江东猛虎,打仗很有一套,连董卓都畏惧他三分,以致于派大将李傕前来说亲,要求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孙坚的孩子,遭到拒绝。老子英雄儿好汉,孙策继承父亲的英勇,在战场上打起仗来绝不含糊。

其二,孙策有远大的志向。

孙策年少的时候便胸怀大志,当时庐江县有个叫周瑜的,和孙策交谈,不由得对孙策很是敬佩,于是相互约为知己。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无,年幼相知,世称为“总角之好”。

其三,孙策能屈能伸。

孙策想着为父亲报仇,继而占有江东,可是袁术不放他走,不给他兵力。孙策在袁术手下一直隐忍,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为了能够东山再起,不惜用父亲的传国玉玺进行交换,最后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至此,孙策渐渐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其四,孙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且有谋略。

网络配图

孙策刚进江东的时候,当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刘繇,奉他为盟主,薛礼占据秣陵城,而笮融驻扎在县南。孙策首先攻打笮融,斩杀五万多人,笮融胆裂,紧闭营门,不敢妄动。孙策转而挥师攻打薛礼,薛礼突围逃走。这时樊能、于麋等人,又纠集兵士来夺牛渚。孙策立即回军,打败他们,俘获万余人。然后重新进攻笮融:战斗中,孙策腿部中箭,无法乘马,部下抬他回营疗伤。有人对笮融说:“孙郎被箭射死了!”当时,孙策也才二十来岁,虽有官位名号,但人们还是都叫他“孙郎”。笮融闻孙策死讯,大喜,派将士与孙策部队对垒。孙策先派几百兵马挑战诱敌,而在后面设好伏兵。敌兵出击,孙策部假作溃败,引敌进入包围圈中,然后一声号令,伏兵尽起,斩杀一千多敌人。孙策乘胜进攻笮融营地,并命手下将士高声喊话:“孙郎如何?”声撼敌营,地动山摇,吓得不少敌兵连夜奔逃。笮融见孙策还在,越发警惕小心,深沟高垒,严加守备。不久刘繇战死,敌人溃败。

其五,孙策善待读书人,礼贤下士。

这是成大业的根本。孙策手下招募了很多读书人,比如彭城张昭张纮,尤其是张昭,策以对待师长之礼对待张昭。文武之事,都由张昭打理。张昭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他,对他大加赞美。张昭感到进退两难。孙策知道后,却非常高兴。他说:“从前管仲治理齐国,人们都说齐桓公开口是‘仲父’,闭口也是‘仲父’,而他却成了霸主的第一位。现在张昭贤能,人们开口、闭口都在褒扬夸奖,而我能够重用他,这功名还不是归我的吗?”

其六,化敌为友,善于从敌人内部挑选将领。

名将太史慈当年曾在神亭岭与孙策搏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其也被孙策擒获。孙策亲自为他松绑,拉着他的手问:“还记得神亭岭的大战吗?如果说我当时被你俘虏了会怎么样呢?”太史慈倒也实事求是说:“不知道。”孙策大笑:“今日之事,应当与你一起干”。说完,立即任命他为门下曹。回军时,孙策命祖郎、太史慈为前导,军中引以为荣。后来,孙策还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抚刘繇的老部下,太史慈说半年可回,孙策就在半年后亲自在营门口为太史慈接风,而太史慈也依约而回,足可见太史慈此人重诚信,而孙策也是待人推心置腹。

其七,有很高的政治远见。

网络配图

当袁术要当皇帝的时候,作为袁术的部下,孙策给袁术写了一封信,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要与袁术划清界限,坚决拥护大汉王朝统治。此举受到当时人的赞许,并且受到大汉王朝的嘉奖。

其八,孙策不欺负鳏寡孤独,不欺负弱小。

袁术称帝失败死后,妻儿老小均寄住皖城,均被孙策俘获。孙策对他们体恤抚慰,严令不得侵扰。后来收复豫章,又收拾安排刘繇的丧事,亦很好地看顾他的家属。天下的士大夫因此对孙策大加赞誉。当然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孙策的过人之处的确让人称赞,他用了仅仅八年的时间做出了别人一辈子无法实现的霸业。

不过他的轻率与急躁,也让这个年轻英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贪恋打猎,而被许贡的门人所杀,多少让人感到遗憾。曹操的谋臣郭嘉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可见人不可过于狂妄自负,即使才如大英雄孙策之流,也死无葬身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

  • 揭秘:楚霸王项羽在兵败后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最终没有选择过江而拔剑自刎而死,那么项羽为什么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性格悲剧。骄傲、唯我独尊、专断、意志力不够坚定,也是导致他最终走上灭亡道路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在后人来讲慷慨激昂,且被李清照等人广为吟诵,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人生却也让人不免喟叹。项羽被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

  • 司马懿到底靠什么本事 能与诸葛亮双雄并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有句老话“既生瑜何生亮”,指的是周瑜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诸葛亮羡慕嫉妒恨的表达。实则上历史上周瑜并未说过这话,纯属虚构。然其实伴随诸葛亮一生的欢喜冤家并非周瑜,而是被曹操称为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甚至我们可以说“既生诸葛何生司马”。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不管在文学作品里,还是在民间传说都是充满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从小立志反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很小就给地主放牛。1344年,他家乡安徽凤阳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虫灾、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兄相继死于旬日之内”。十七岁的朱元璋无依无靠,就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和尚。不久,寺庙打发他以“化缘”为名去乞讨。在三年的“游方僧”生涯中,他走遍了安徽、河南许多地方。亲眼看到元朝末年贪

  • 汉初第四杰陆贾:明哲保身 智慧可比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陆贾在汉初的名人榜上,算是不太出名的人,很多读者都不会了解这个人。但是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却很高,刘邦评价自己能得天下,因为有三杰的帮助,管后勤的萧何,出谋略的张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韩信。这就是有名的汉初三杰。在后世的史学家的眼中,如果要在评出第四杰,那就非陆贾莫属了。陆贾刘邦起兵逐鹿中原时,就以宾客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有苦衷?国家依然太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北京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崇祯见大势已去,便走上煤山上吊身亡。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极,到1644年3月崇祯自杀,存世276年的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崇祯不幸做了亡国之君。但历代史学家对他多有同情,认为他的一生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

  • 曾国藩三千步里惊天识人秘术 已基本失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

  • 最坎坷的名将之路 太多倒霉事都被他遇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为“俞龙戚虎”。然而,俞大猷的名将之路却并不顺利。网络配图俞大猷出身将门,深通兵法,并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文方面也不差,从小学习仲尼之道,十五岁中秀才,熟知《易经》,常与人赋诗论学。二十岁那年,俞大猷接了父亲的班,袭世职百户,随后中武进士,升任千

  • 曹时早死是否家族魔咒:历代单传且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氏一族,子嗣单薄,且成年后继承爵位不久便病逝,这似乎成为曹氏家族历代的魔咒。图片来源于网络据《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中记载,“平阳侯窋,高后时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为静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谥为简侯。子时代侯。时尚平阳公主,生子襄。时病疠,归国。立二十三年卒

  • 平阳侯曹时与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时,又名曹寿,西汉第四代平阳侯,其祖上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汉景帝四年,曹时继承平阳侯爵位,取汉景帝之女阳信长公主为妻。图片来源于网络汉朝时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称呼公主,而平阳公主的食邑是阳信,故称阳信公主,因嫁于平阳侯曹时,故而称为平阳公主。她是汉景帝与皇后王娡的长女,与汉武帝刘彻为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