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李隆基非嫡非长,他为何却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非嫡非长,他为何却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4/1/19 19:32:33

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一般都遵循“父死子继”的原则,在皇子众多的情况下,则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方式。可是,唐玄宗李隆基却是个例外,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不是嫡子,也没有像先祖李世民那样杀害兄长,却成为了唐朝的皇帝!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睿宗李旦有六个儿子,老大名叫李成器,老二名叫李成义,老三就是李隆基。李成器生于679年,母亲是唐睿宗的皇后刘氏,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期,李成器还被册封为皇太子。由于武则天称帝,唐睿宗被降为皇嗣,李成器也失去了皇太子的位置,被降为寿春郡王。

老二李成义出生于683年,生母是柳宫人,自幼由豆卢贵妃抚养长大。再说老三李隆基,他出生于685年,生母是窦德妃。这就很清楚了,李隆基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却超越两位兄长!710年,唐睿宗第二次登上皇位,立第三子李隆基为皇太子。712年,唐睿宗退位,将皇位让给皇太子李隆基。

那么李隆基为什么能够成为唐朝皇帝呢?第一,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实力雄厚,众望所归。710年,唐中宗李显暴亡,韦皇后李重茂为傀儡皇帝。此时,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皇后及其党羽。之后,李重茂被废掉,李隆基这才将政变的消息告诉了父亲李旦,并拥戴唐睿宗第二次即位。

在“唐隆政变”过程中,李隆基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雄厚的实力,因此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支持。唐睿宗即位后,群臣纷纷上言,“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李隆基当时的封号)有圣德,定天下”,请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第二,兄长认清形势,主动辞让。唐睿宗即位后,为皇太子的人选犯愁,按照功绩,自然是册立三子李隆基,可是按照礼法,李成器才是嫡长子。若按照礼法的话,册立李成器为皇太子,极有可能难发生玄武门之变,导致兄弟手足相残,因此李旦犹豫不决。就在这个时候,李成器主动上书,辞让皇太子之位。

李成器说道:“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李成器“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这时候,以李成义为首诸王、公卿也纷纷上书,认为李隆基“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唐睿宗认可了李成器的辞让,可是李隆基却不愿意了,“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

第三,李隆基兄弟之间关系很好。李隆基与两位兄长以及众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这与武则天有关。因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诸王都被囚禁宫中,整日在一起,虽然不是同母所生,但兄弟之情很深。唐睿宗最终下诏,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又重赏了李成器。712年,李隆基继承皇位,但他并没有加害自己的两位兄长,而是予以优待。

李成器由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因此非常谨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唐玄宗经常与兄弟们聚会,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724年,二哥李成义病死,唐玄宗下诏追赠为惠庄太子。742年,大哥李成器病死,唐玄宗非常伤心,“号叫失声”,第二天下诏,追赠李成器为“让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董卓手下的10位顶级将才,他们最后投靠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卓手下的四位大将是谁,董卓的手下有什么名将,董卓手下李傕

    董卓是汉朝的边将,汉灵帝去世后,他借助外戚和宦官内斗的机会,奉密诏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堂,但是随后,董卓为了稳固自身的权力,他废掉了汉少帝,将毫无根基的汉献帝立为了皇帝,还为绝后患,毒杀了汉少帝和何太后,这激起了天下人的怨恨,众多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诸侯联军虽然气势汹汹,大有一举灭掉董卓之势,但由于很多

  • 三国最不受待见的三位降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各人物结局是什么,三国善终的人,荀彧的结局

    三国是个降将遍地走的时代,刘备、孙权、曹操等枭雄麾下,都有不少降将,其中不少降将,还成了他们手下的重臣,如孙权帐下的甘宁,刘备帐下的黄忠、马超,曹操帐下的张郃、张辽等名将,他们都得到了自己主公的器重,但是三国中的这3位名将,投降后却很不受人待见。一、吕布在演义中,吕布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名将,他在十

  • 高湜:擅长“拍马屁”的北齐皇子,最后受杖刑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个人特长,贺端湜,擅长点

    他是神武帝高欢的第十一子,为何22岁就死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述高湜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高湜是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文襄帝高澄的异母弟弟,母亲只是高欢的一个小妾。高湜虽是高欢的儿子,但却是这众多儿子中最没出息的一个,他不似其他兄长那样能文善武、征战四方,也不像他们那样博学多识、为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兴四大诗人特点,中兴四大诗人有什么,中兴四大诗人又被称为

    南宋前期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与陆游四位诗人,被后世誉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之所以被称为中兴诗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处时代中兴,同时也因为他们摆脱了将江西诗派的牢笼,创作出了格局特色的诗歌作品,带领宋朝诗歌迎来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因为性格过于正直、偏激,得罪了朝中不少人,一直没能得到

  • 樊哙多次跟着刘邦出生入死 樊哙最后为何会投靠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什么不杀樊哙

    很多人都不了解樊哙和吕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季。所以,当刘邦起兵时,樊哙成为了大哥的忠实追随者。从刘

  • 孙权的十万大军是怎么输给张辽800军士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比比皆是,如彭城之战,项羽用3万骑兵击败了刘邦56万大军,赤壁之战,周瑜用5万士兵击败了曹操20多万大军,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用20万大军击败了陈友谅60万大军,虽然这些战争,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是劣势的一方,手中也有一把好牌,所以和对手有一战之力,但是合肥之战,孙权有10万大军

  • 刘邦最早的时候只是市井无赖 刘邦是怎么统一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樊哙是刘邦的什么人,与项羽刘邦有关的典故,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统一天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刘邦都算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从一位小小的泗水亭长、地痞无赖,摇身一变为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名留青史的高祖皇帝。秦朝末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汉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后称帝建立大汉王朝。

  • 仆固怀恩举兵叛乱真的是被逼的吗?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灭亡为什么守卫边疆将士不回来,马邑之谋王恢死的冤枉吗,举兵南下

    对仆固怀恩举兵叛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随着大唐版图的扩大,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设立了十个兵镇,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很快就为唐玄宗带来了麻烦。天宝十四年(755

  • 三国中最忠义的五位大将,他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个乱世,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所以将领改换门庭的事,比比皆是。不断转换主公的大将,虽然鉴于当时的时局和环境,我们不能从道义上去指责他们,但是这些大将,通常缺少忠义的品质,他们大多是良禽择木而栖,为了自身利益,选择新的主公,所以谈不上忠义。三国中有不忠义的大将,如吕布,他多次背叛自己的主公,但也

  • 揭秘:历史上的独孤伽罗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独孤皇后历史原型,独孤伽罗的女儿,历史上的独孤家族

    独孤伽罗是杨坚的原配妻子,身为皇帝的杨坚,因为深爱的独孤伽罗,所以没有扩充自己的后宫,但是为何在他去世时,会大呼:“迦罗误我!”,独孤伽罗究竟在什么事上,误导了杨坚?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独孤伽罗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独孤信是个很有眼光的岳父,他为几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