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建立的政权为什么要取名为“宋”?刘裕共杀了几个皇帝?

刘裕建立的政权为什么要取名为“宋”?刘裕共杀了几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16 19:33:20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刘裕本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楚元王22世孙,但是出生于东晋末年,有生之年共杀了6位皇帝,包括东晋最后2任皇帝,也就是司马懿的后人。

东西两晋,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到底是什么关系

要说刘裕,首先得知道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刘裕建立刘宋,正是南北朝的开始。

1.西晋与东晋

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比较透明的朝代,虽然总共也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话本演义,很少有人以这个朝代为背景,因此普通人对其所知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在是因为这个朝代是一个充满了民族耻辱的历史,暂且不说司马懿至司马炎祖孙三代逐渐蚕食、最终篡了曹魏的天下,单单是一个五胡乱华,足以将司马氏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将皇位传给了晋惠帝,从此为后面的八王之乱埋下隐患,11年之后,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将晋惠帝赶下了皇位,这算是彻底撕下了晋国皇室内乱的面纱,各个司马氏的皇族纷纷下场,内乱不断。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自汉朝就已经臣服,并逐渐由游牧生活向定居农耕生活转变的少数民族,看到了西晋的衰弱,因此开始向中原进军。

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其实有很多,但是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最后一任皇帝晋愍帝投降汉赵,西晋灭亡。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的拥戴,在建业称帝,东晋开始。

东晋与西晋因为皇室都是司马懿的后人,所以可以算作一个朝代,只不过东晋的时候,北方被胡人占领,实际控制的疆域有限。

2.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基本上相当于西晋被分为两半,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南方是东晋小朝廷。虽然时间上略有差距,因为这16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和被灭亡的时间跟东晋并不完全吻合。

304年,巴氐族的李雄和匈奴族的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直到439年,最后一个胡人政权北凉被灭,这段时间的北方一共出现了16个比较强大的政权,他们分别是:

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

这16个国家统称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其中的四燕,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要光复的“大燕”,因为四燕都是出自慕容鲜卑。

3.南北朝

相对于前二者来说,南北朝就是一个独立的时期,是从刘裕称帝,东晋灭亡,到隋灭南陈的这一段时期。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篡位,东晋正式灭亡,从此南边政权被刘宋取代。

直到隋文帝再次统一之前,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因为这四个政权一直位居南方,没有能一统北方,所以一般称之为“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与此同时,北方十六国也走到了尽头,但是北方却没有南方那么太平,战乱一直不断,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直到出身于北周的杨坚代周立隋,并最终一统南北,这才结束了这段分裂长达数百年的时期。

因此,从西晋开始,直到隋朝再次统一,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十六国,其实都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而这个大分裂的罪魁祸首,可以说与晋朝皇族司马氏关系不可谓不大,因此,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透明的朝代,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其感官都不会太好。

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所以有人会叫他刘寄奴。虽然是刘邦同父异母弟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但是他出生的时候,大汉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自然享受不到大汉宗室的待遇。

早期,西晋灭亡,大量北方贵族南下,就是有名的“衣冠南渡”,祖籍彭城的刘裕也是其中一员,不过此时的刘家,家世已经落魄,他的门第在当时被归于江左的“低级氏族”。

出身不高的刘裕按说在东晋这个注重门阀世家的畸形朝廷,是没有多大前途的,纵观东晋朝廷,所有能有所成就的无不是出生于江左高级氏族。

幸运的是,他出生在东晋末年,早先有孙恩起义,后来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事,当时从军的刘裕得以立功,进入了高层的眼中。

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篡位,第二年,深受桓玄赏识的刘裕聚集北府残兵一千七百多人,举兵起义,并传檄四方,各地纷纷响应。

没多久,刘裕攻克建康城,斩杀了桓玄,晋安帝复位。

从此之后,东晋进入了刘裕掌控的时代 。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缢杀晋安帝,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第二年,刘裕称帝,建立刘宋,并封投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彻底灭亡,从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有的人可能会想,刘裕如果真的是刘邦的兄弟后人,为何不重新建立大汉,而要取名为“宋”呢?

主要原因有三:

1.大汉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不似东汉,蜀汉,还能衔接上,可以用“人心思汉”来一呼百应,此时过去了这么久,这个名号已经没多少人响应了。

2.五胡十六国中,匈奴人刘渊陈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建造汉高祖一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建立汉国,其实就是有重建大汉的意思,可是后来北方因此陷入了多年的战乱,刘渊的“汉”国,对此可谓是“功不可没”,所以,此时再建立大汉,不仅名声没有加成,反而还有降低。

3.刘裕祖籍彭城,而彭城在战国时期属于宋国,因此被封为宋公,后来篡位之后,就建立了宋朝。

杀了6个皇帝的刘裕

刘裕一生称得上是南征北战,以微弱的出身,能在东晋总揽朝政,与他立下的巨大军功是分不开的。

1.公元404年,刘裕杀了篡位的桓楚国的皇帝桓玄。

2.公元410年,刘裕攻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王公以下3000人以泄愤,并将南燕皇帝慕容超押送到都城建康之后,被斩首示众。

3.公元413年,刘裕派兵灭亡谯蜀,谯蜀君主谯纵自杀。

4.公元417年,刘裕帅军北伐后秦,并将后秦最后一任君主姚泓押至建康,并斩首示众。

5.公元419年,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帝。

6.公元420年,刘裕篡位,司马德文被封为零陵王。第二年,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杀害。

刘裕虽然一生征伐无数,可是无论是投降的君主,还是反抗的,甚至是自家的皇帝,都难逃他的毒手,也是为后世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众所周知,无论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还是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当他们禅位之后,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别说被杀,至少表面上都是地位非凡的,哪像刘裕一般,直接杀害,因此元人胡三省评道:“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

颇具讽刺的是,刘宋末年,齐王萧道成要求宋顺帝刘准禅位,当齐王的部将进宫之后,宋顺帝对他说:“是准备杀死我吗?”

对方回道:“只是让您到另一处宫殿罢了。您家先祖取代司马氏一家也是这样做的。”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萧道成称帝,而刘准被杀害。

清人丁耀亢在《天史》中感慨:“刘裕以好杀开国,子孙相承八世而六主被弑,贻厥孙谋,宁无报乎!”

刘裕为何要开此先例,为何要杀了司马氏?

按道理,刘裕能从一个下品氏族,一步一步走到开国皇帝的位置,他的眼光自然不会短浅,不至于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可是他却偏偏开创了如此一个恶例,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原因呢?

就我个人浅见,简单点说,有三个方面:

1.“寒门掌机要”,不杀不足以震慑士族。

从王马共天下以来,东晋朝廷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就是东晋的特殊政治形态。

而在这个背景下,出生寒门的刘裕,虽然屡立军功,可是却不足以服众,虽然有讨伐桓玄,重立东晋的大功,但是这些世家大族们依然不买账。

于是,刘裕不得不继续南征北战,先后灭亡南燕,谯蜀,后秦等政权,而为了震慑一直对他阳奉阴违的东晋朝臣,他不得不狠下辣手,直接将南燕、后秦的君主俘虏到建康城,用来斩首示众。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前面杀了外国的皇帝,后面杀起自家皇帝来说,也就顺手多了,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才杀了东晋的两个皇帝。

2.刘裕年纪太大,司马德文太年轻。

刘裕虽然跟篡位的曹丕、司马炎是一样的身份,可是他的地位却又跟曹操和司马懿一般,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天下,然而,曹操和司马懿毕竟没有篡位,而是留给了子孙。

刘裕却不一样,当时的时局比三国时期更加混乱,所以他等不得了,直接赤膊上阵,自己称了帝,此时他已经58岁,而被废的司马德文才35岁,一个即将入土,一个还年富力强。

所以,刘裕称帝之后不久,还是终于下定决心,杀死了司马德文。

3.司马氏的影响力大。

虽然在我们后世看来,司马氏做皇帝都比较“废”,可是在当时注重出身的东晋来说,有着皇族这一身外衣,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开始的时候,司马德文的皇后褚皇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裕派人将其害死。

司马德文感到恐慌,深怕一不小心就被刘裕杀害,于是整天跟皇后褚氏共居一室,一切饮食也都有褚皇后亲自料理,使得刘裕一时无法下手。

421年9月,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带毒酒一瓶去鸩杀司马德文,可是张伟却不忍心谋害故主,不愿意背负弑主的恶名,但是又怕被刘裕怪罪,以拖累全家,就自己在路上将毒酒喝了。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已经废弃的皇帝在普通人心目中,或者说崇尚“天地君亲师”,君主还在自己双亲地位之上的时代,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可惜,天道好循环,刘裕自己作出了初一,后人也能做得出十五,刘裕自己的后人被人取而代之的时候,也没能幸免,无论有多少原因理由,太过嗜杀,对于君主来说,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上行下效,开了一个大大的坏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裹儿的野心有多大?她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裹儿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一心想当皇太女的李裹儿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李显第一次被废了皇帝之位后,被贬黜至均州,后来又迁至房龄。在迁任途中,因为奔波劳累,韦氏动了胎气,因此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儿,李显感慨自身遭遇,连累女儿从生下来就遭罪,连忙脱下自己

  • 朱允炆执政有何作为?燕王朱棣造反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允炆执政以来也算是个仁慈,燕王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原因便在于,朱允炆在对付

  • 开唐四老将的段志玄一生经历过什么?被称为唐朝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段志玄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例如秦汉时期的韩信,被誉为“兵仙”。再例如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被称为“杀神”。韩信用兵以灵活著称,白起用兵以精准料算著称,但若论军纪严明,这二人都无法和汉朝名将周亚夫相比。周亚夫是“官二代

  • 咸丰为什么被称为“苦命皇帝”?他为什么苦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庙号是文宗,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三位皇帝死后的庙号是文宗,分别是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这三位皇帝都是比较想做好皇帝的人,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成好皇帝,就比如唐文宗来讲,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并且还比较儒雅,但是最后被宦官弄权,郁闷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清文宗咸丰更是悲

  •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有着怎样的跌宕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明皇李隆基我们谈起更多的是他与杨玉环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李白的《清平调》、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等对此更是多加描摹,马嵬坡事故更是成为前史名人一次又一次提及的话题,是怅惘也好,是怜惜亦或是责备也罢都跟着前史成为云烟,但却不得不令后人反思,李隆基身处盛唐,创开元盛世又怎么沦落

  • 对于唐宪宗的一生整体来说,为何肯定是功大于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中唐,其实首先想到的,便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的分水岭,也是由盛唐转向中唐的一个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对盛唐非常了解,创始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有贞观遗风的唐高宗、武则天,开元盛世的唐玄宗等等,但是我们对中唐,似乎一无所知。一来

  •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是谁 四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合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要排读者对清朝皇帝的好感度,康熙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这位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君王因政绩斐然,被人们所铭记,更是成为清朝影视剧中的常客。然而,从“女色”方面来看,这位千古一帝也是不遑多让,因为仅记录在册的康熙后妃便有55位,也就是

  • 秦国历史上有几十位君主,其中谁的能力最强功劳最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秦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努力才最终完成的统一大业,而秦国历史上除了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嬴政这中间,为了统一天下的君主之外,前面还有几十位秦国的君主,那么如果要从这些君主中进行各自功劳的排名,谁的能

  • 雍正后宫有那么多的女人 雍正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雍正的皇妃很多人在讨论雍正最宠爱的皇妃,应该是年氏,但由于是年羹尧的妹妹,所以这段爱情也蒙上了政治色彩。我猜想,也许雍正心底的那个女人,只是一个无名无分的女人。由于她的出身,由于雍正对她的保护,她未曾走到众人前

  • 对于历代的亡国之君来讲,唐昭宗李晔的点评为何要高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僖宗李儇,曾封为晋王,懿宗病重时,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了便于操控,假造遗诏立年仅12岁的李儇为太子。懿宗于公元874年7月病死,李儇继位,改年号为乾符。唐朝,一个存续了近三百年时刻的朝代,继汉代之后又一个鼎盛的朝代。历史上的唐朝,一般会被划分为初唐、盛唐以及中晚唐四个历史时期。其间,初唐、盛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