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执政有何作为?燕王朱棣造反的理由是什么

朱允炆执政有何作为?燕王朱棣造反的理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1/11 12:35:1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允炆执政以来也算是个仁慈,燕王朱棣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原因便在于,朱允炆在对付自己叔叔们的时候,完全谈不上仁慈。同时,一系列奇葩的操作,反而给了朱棣起兵的机会。

建文帝施政虽显仁慈,但对叔叔们下手极为狠辣

作为一位帝王,建文帝继位之后,倒的确对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严苛政策进行了改革,例如律法方面,朱元璋在位时期,不仅推行严苛峻法,而且还会用“诰”来对法典进行补充,并用“榜文”发布典型案例,而这两点在建文帝继位之后,全部被禁止和停用。

再如赋税方面,针对洪武朝某些过重的税收进行了减免,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虽然这种做法在洪武朝已经出现,但建文帝继位之后力度无疑要更大一些。此外,建文帝还对佛、道二教拥有的免税土地进行了限制,减轻了百姓们的不满情绪。

从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来看,建文帝倒也算得上是一位仁慈君主,这既有建文帝自身性格的原因,同样也有其宠信的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之功,毕竟这三位乃是传统的儒家士子。不过,朱允炆在对待分封于各地的叔叔们,下手可就算不上多么仁慈了。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从建文帝继位到朱棣起兵这段时间,建文帝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1、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2、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1398年6月30日),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3、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朱允炆以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举报父亲图谋不轨为由,派遣李景隆突袭开封抓捕朱橚,并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

4、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朱允炆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隶属于燕王管辖的军队。

5、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燕王朱棣派遣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趁机收买其为燕王府内应,葛诚返回后被朱棣察觉。之后,朱棣亲自入朝试探,觉察到朝廷对自己怀有戒心,返回燕王府后以患病为由闭门不出,建文帝将其三子放回北平。

6、建文元年(1400年)四月,建文帝再削齐王、湘王、代王,三王先后被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齐王软禁南京;代王软禁大同。

7、建文元年(1400年)六月,建文帝又削岷王,废为庶人,迁漳州。同月,燕山百户倪亮上书,言称燕王朱棣与于谅、周铎等人密谋造反,朝廷下令将于谅、周铎捉拿至京师处死,并下诏斥责朱棣。朱棣开始装疯,本已骗过张昺、谢贵,但却被长史葛诚戳穿。

8、建文元年(1400年)七月,朱棣派使者前往京师奏事,结果使者被齐泰等抓获审问,被迫供出燕王朱棣密谋造反罪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七月初四,接到密旨的张昺、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却不知张信已经将此事提前告知朱棣,朱棣遂用计捕获张昺、谢贵、葛诚、卢振,将四人全部处死,随即起兵反叛。

如上所述,建文帝在施政方面虽然显露出了仁慈的一面,但在对叔叔们下手的时候,却堪称狠辣无比,在朱元璋刚刚去世一个多月,便已经对周王朱橚下手了。

燕王朱棣既是被逼造反,同时也是建文帝给的机会

从朱棣起兵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朱棣显然是一步步被逼上了谋反之路。而更为讽刺的是,正是建文帝自己的削藩之举,打破了朱元璋留下的稳定布局,从而给了朱棣起兵谋反的机会。

1、朱棣完全是被逼造反。从以上事态的发展来看,要说朱棣一开始就有谋反之心,显然不太可能。从建文帝开始削藩,朱棣一直都是小心避让,毕竟周王朱橚被削,是被其次子朱有爋告发谋反,也算的上是“证据确凿”。直到长史葛诚出现异状,朱棣这才觉察到事情并不简单,但此时的他仍然选择了装病避嫌,但随着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相继被削,朱棣这才明白建文帝原来是志在削藩,但此时兵权被夺的他也只能选择装疯,想要以此保全全家性命。然而,由于长史葛诚的叛变,装疯之举最终宣告失败,而部将于谅、周铎之死,则使朱棣意识到朝廷已经决定对自己下手,这才使其下定决心准备起兵谋反,但此时他所能依靠的,仅仅是燕王府中的八百私兵,若不是张信及时报信,朱棣起兵想要取得成功,其实希望极为渺茫。

2、建文帝愚蠢的削藩策略。其实朱允炆削藩之举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朱棣登基之后也采取了削藩之策,但在策略选择方面,朱允炆却错的有些离谱。要削藩,要么采用怀柔手段,例如朱棣那样,先削兵权,再罢王权,如此一来诸王的反应或许不会那么激烈。要么雷厉风行,从最难的燕王、宁王等声望较高、军队较多的藩王下手,只要拿下了这些实力强劲的藩王,那么剩下的也就好办了。然而,建文帝不仅削藩顺序搞错,而且为了名正言顺的削藩,竟然还想要“证据确凿”,更可笑的是选用的理由竟然大多是谋反,试问朱元璋才死了几天啊,全天下的王爷就都要造反了?你这建文皇帝未免也太失败了吧,而湘王直接用举家自焚给了建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寒了天下人之心,反而给朱棣起兵造势不小。

3、建文帝给了朱棣活动空间。朱元璋虽然大封诸子为王,但按照朱元璋的安排,诸王之间却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微妙关系,以燕王朱棣为例,彼时东北有辽王,北方有宁王,西边则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这些王爷不仅全都是实权王爷,且大多有带兵出征的经历,这种情形下,朱棣想要成功谋反,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然而,建文帝削藩之时,却先将周王、齐王、代王先后削去,又将谷王囚禁、辽王被召回南京,再加上晋王朱棡、鲁王朱檀已经去世,而宁王也是自身难保。如此情形之下,反而使得朱棣失去了牵制,获得了极大的活动空间。

如上所述,在朝廷步步紧逼之下,朱棣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正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与其坐以待毙,何不放手一搏。更何况,如今获得了如此大的活动空间,朱棣起兵未必便没有一搏之力,朱棣就更不会坐以待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开唐四老将的段志玄一生经历过什么?被称为唐朝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段志玄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例如秦汉时期的韩信,被誉为“兵仙”。再例如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被称为“杀神”。韩信用兵以灵活著称,白起用兵以精准料算著称,但若论军纪严明,这二人都无法和汉朝名将周亚夫相比。周亚夫是“官二代

  • 咸丰为什么被称为“苦命皇帝”?他为什么苦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庙号是文宗,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三位皇帝死后的庙号是文宗,分别是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这三位皇帝都是比较想做好皇帝的人,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成好皇帝,就比如唐文宗来讲,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并且还比较儒雅,但是最后被宦官弄权,郁闷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清文宗咸丰更是悲

  •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有着怎样的跌宕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明皇李隆基我们谈起更多的是他与杨玉环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李白的《清平调》、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等对此更是多加描摹,马嵬坡事故更是成为前史名人一次又一次提及的话题,是怅惘也好,是怜惜亦或是责备也罢都跟着前史成为云烟,但却不得不令后人反思,李隆基身处盛唐,创开元盛世又怎么沦落

  • 对于唐宪宗的一生整体来说,为何肯定是功大于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中唐,其实首先想到的,便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的分水岭,也是由盛唐转向中唐的一个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对盛唐非常了解,创始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有贞观遗风的唐高宗、武则天,开元盛世的唐玄宗等等,但是我们对中唐,似乎一无所知。一来

  •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是谁 四个皇后和一个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合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要排读者对清朝皇帝的好感度,康熙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这位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君王因政绩斐然,被人们所铭记,更是成为清朝影视剧中的常客。然而,从“女色”方面来看,这位千古一帝也是不遑多让,因为仅记录在册的康熙后妃便有55位,也就是

  • 秦国历史上有几十位君主,其中谁的能力最强功劳最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秦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努力才最终完成的统一大业,而秦国历史上除了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嬴政这中间,为了统一天下的君主之外,前面还有几十位秦国的君主,那么如果要从这些君主中进行各自功劳的排名,谁的能

  • 雍正后宫有那么多的女人 雍正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雍正的皇妃很多人在讨论雍正最宠爱的皇妃,应该是年氏,但由于是年羹尧的妹妹,所以这段爱情也蒙上了政治色彩。我猜想,也许雍正心底的那个女人,只是一个无名无分的女人。由于她的出身,由于雍正对她的保护,她未曾走到众人前

  • 对于历代的亡国之君来讲,唐昭宗李晔的点评为何要高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僖宗李儇,曾封为晋王,懿宗病重时,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了便于操控,假造遗诏立年仅12岁的李儇为太子。懿宗于公元874年7月病死,李儇继位,改年号为乾符。唐朝,一个存续了近三百年时刻的朝代,继汉代之后又一个鼎盛的朝代。历史上的唐朝,一般会被划分为初唐、盛唐以及中晚唐四个历史时期。其间,初唐、盛唐时期

  • 唐僖宗提出了什么荒唐办法,竟是决定任命官员的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僖宗李儇,曾封为晋王,懿宗病重时,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了便于操控,伪造遗诏立年仅12岁的李儇为太子。懿宗于公元874年7月病死,李儇继位,改年号为乾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因此不管僖宗是

  • 多尔衮被顺治掘墓鞭尸后 他的养子和女儿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多尔衮孩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严格来讲多尔衮是有两个孩子,分别是独生女东莪格格与养子多尔博。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把他掘墓鞭尸,他的女儿与养子都受到不同牵连。(睿亲王多尔衮)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在古北口外狩猎的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行猎时坠马跌伤而薨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