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沆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沆有让刘娥发誓绝不临朝称制吗?

李沆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沆有让刘娥发誓绝不临朝称制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11 13:06:03

《大宋宫词》中,李沆临终前把刘娥叫到自己床边,让她发誓今后绝不临朝称制。李沆是北宋一代明臣,他的这番举动不得不说很有先见之明,但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历史上,李沆并没有这样做过,他病逝的时候,刘娥只是一个四品美人,除非他真的有远超常人的眼界,不然他应该不知道刘娥今后会被立为皇后。这次主要是想和大家讲讲真正的李沆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器度宏远

李沆“少好学,器度宏远”,考中进士后到地方任职期间表现出色,深受地方官赞赏,不但“谓其有台辅之量,表闻于朝”,更“厚待之,以为有公辅器。”回京后,他参加相府主持的“约束边将诏书”考试,因文章出类拔萃而被推荐。“太宗甚悦,命直史馆”,被宋太宗誉为“嘉士”。

李沆虽才华横溢,却因廉洁自律欠下一屁股债。宋太宗得知后,特意赏赐他三十万去还账,并将其“召入翰林为学士。”李沆调任吏部考察官员期间,“澄汰流品,旌别淑慝,清通简要,时誉归之、”宋太宗敬佩其的清正与才华,曾在目送他时情不自禁称赞:“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寿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后,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宋太宗特意诏令太子必须对李沆“待以师傅礼。”太子即位为宋真宗后,李沆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最终出任宰相,“监修国史。”他与同事完成“重修太祖实录五十卷”重任后,其他人均获得加官增封奖赏,唯独他高风亮节“独恳辞,诏许之。”

辽军大举南侵,宋真宗在毕世安与寇准鼓动下御驾亲征,命李沆留守京师。李沆“为东京留守,不戮一人而辇下清肃。”宋真宗回京后,见“京师肃然”,高兴得“命坐置酒,慰劳久之。”

1004年7月,李沆旧病复发,宋真宗“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李沆病逝时,年仅58岁。宋真宗悲痛欲绝,对左右道:“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2、慎独修身

李沆天性正直诚信,“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他因接待宾客时少言寡语而被讥讽为“无口匏(没嘴儿葫芦)”。他严格遵循一切规章制度,拒绝一切私下请求。退朝回家后,他终日端坐,审视内心。

他家门厅狭窄到“仅容旋马”的地步,他婉拒亲友意见,心安理得不扩建。院墙因年久失修墙皮剥落,他视若不见。堂前种药材的栏杆坏了,妻子让下人不要修葺,故意让李沆看见。

“沆朝夕见之,经月终不言。”他在“家人劝治居第”时语重心长道:“我不是没钱买房,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缺陷,岂会事事圆满如意?现在买新宅,装修起码需要一年才能入住。‘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鸟儿有枝可依就很满足,我又何必买新房?”

三、节用爱人

李沆身居陋室而心忧天下,力戒骄奢且身体力行。

副宰相王旦因政务繁忙导致有时很晚才吃饭,曾感叹何时才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李沆却认为国家有些烦心事未必不是好事,能让大臣们为国分忧。在王旦问他如何看待朝廷与辽国和亲一事时,李沆肯定这是件大好事,又不无忧虑道:“但是,我担心皇上会因此开始奢侈放纵!”

为让宋真宗保持警醒,李沆故意每日上奏四方水旱或盗贼横行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王旦不以为然,认为他小题大做。

李沆道:“皇上太年轻,应该让他知晓天下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沉溺声色犬马,那么,大兴土木、大动干戈、求福宗祠求之类的事便会接踵而至。我老了,看不到这一天了!您以后就可以见证!”

李沆一语成谶。

他死后,宋真宗因与契丹修和并平定西夏,在王钦若丁谓吹捧下,头脑发热误以为天下太平,开始没完没了地瞎折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大干劳民伤财之事。王旦想要进谏却已经与王丁二人成为同事,欲洁身自好辞官归隐又觉得对不起圣主隆恩,对李沆的远见卓识深为折服,感叹:“李文靖真圣人也!”

四、慧眼识人

李沆以清静无为作为执政理念,严守“守资格用人”的人才选拔观,提拔了张咏等一批德才兼备官员。宋真宗曾问他治理天下应该以何为先,李沆答:“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并明确指出梅询、曾致等人正是这类人的代表。李沆病逝二十余年后,有人力荐梅询可用,宋真宗一口回绝:“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可见李沆被宋真宗信任倚重到何等地步!

李沆晚年时,寇准被丁谓蒙蔽,多次向他举荐丁谓。李沆始终不予理睬,反问他:“您看丁谓的为人,值得提拔吗?”寇准不服:“像丁谓这样的人才,您忍心始终让他久居人下吗?”李沆意味深长地笑:“(您)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后来,寇准被丁谓陷害贬谪远方,回忆起这番对话,对李沆佩服得五体投地。

宋真宗“欲以刘氏为贵妃”,遣特使持手诏令李沆办理。李沆当着使者气定神闲地“引烛焚诏”,请使者回奏:“您只需回复陛下,臣李沆认为不可便是!”宋真宗闻报,无可奈何。

其后,宋真宗因“驸马都尉石保吉求为使相(官名,与宰相并称但无宰相权力)”一事征求李沆意见,李沆认为:“赏赐必须事出有因。石保吉并无攻城拔寨的战功,只凭外戚身份便想求封使相,恐怕难以服众!”宋真宗不死心,“他日再三问之。”李沆坚持原则,“执议如初,(此事)遂止。”

当时,重臣都有秘密上奏的权力,唯独李沆从无密奏。他回答宋真宗:“臣是宰相,遇到公事便打开天窗说亮话,用不着私下密奏。有些秘密上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之辈,臣对这些人深恶痛绝,又岂会像他们那样?”

胡旦是李沆曾经的同事,因故被贬地方多年,闻知李沆官拜副宰相后,在祝贺信中历数前面四位被罢免离职的副宰相,对他们百般诋毁来抬高李沆,希望能因此升职回京。

李沆愀然不乐复信:“我哪里是因为才干高于他们而任职,只是运气好罢了!我最不希望在背后议论别人长短。何况,您这种为个人私欲竭力吹捧我而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也太过分了!”由此,他始终没有起用胡旦。

五、真正长者

有个拖欠李沆“宅金数十千”的仆人带着老婆,丢下十来岁的女儿逃债。女儿自制一张券系在腰间来到李沆家,希望自卖自身替父还账。李沆嘱咐夫人把她当女儿收养,长大后将其风风光光出嫁。仆人夫妻回京后得知此事,刻骨铭心牢记李沆的恩情。李沆病逝后,夫妻俩为他居丧三年。

有个书生在李沆上朝时拦马呈上书信,李沆为相时,有一位书生叩马献上批评信。李沆走马观花看完,答复他:“待我回家细看。”书生竟然大怒,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李沆始终和颜悦色与他交谈,把“宰相肚里能撑船”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些人对李沆羡慕嫉妒恨,联名上疏上纲上线指责他的过失,请求宋真宗将其罢免。

宋真宗看完非常生气:“这类人都不是良善之辈,就想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谋取权力。朕要对他们进行严厉谴责来警告他们!”

李沆微笑道:“朝廷近来广开言路,就该倾听不同意见。如果他们言之有理,陛下就该表彰奖赏;如果事实相反,不加理睬即可。何况,臣本不是经天纬地的贤才,如果被罢免,这些人倒是为朝廷做了件好事!”

宋真宗钦服他的博大胸襟:“卿真长者矣!”

作为两朝名臣,李沆勤政爱民,忠君爱国,品德高尚,慧眼识才,有人盛赞:“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体者,惟李沆丞相。”

因此,《大宋宫词》中,李沆令刘妃发毒誓和留遗书举荐毕世安情节虽属虚构(毕世安在他去世后,升任安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但以李沆的器度才华,倒也合乎情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作为成功案例 朱元璋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赵匡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皇帝杀功臣之事屡见不鲜,如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刘邦杀掉韩信等,其中杀戮最重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坐稳皇位之后,为了自身和其子孙后代的皇位,就开始挥起屠刀,杀了大量的开国功臣。朱元璋通过制造郭桓案、胡惟庸、蓝玉案等案件,将众

  • 唐朝开国名臣唐俭是什么人?他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朝开国名臣唐俭的故事。贞观元年,“渭水之盟”达成不久,李世民派礼部尚书唐俭出使突厥,唐俭归来后,李世民问唐俭:“以唐朝的实力,能灭掉东突厥吗?”唐俭坚定地回答道:“衔国威灵,庶有成功!”意思是:只

  • 蜀汉第二代将领分别是哪些人?谁是当中最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关平的故事。蜀汉第一代将领以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为尊,其中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而蜀汉第二代将领比较出名的有关羽之子关平、关兴,刘备义子刘封,张飞之子张苞、张绍,赵云之子赵广、赵统,诸葛亮之

  • 和尚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杀和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朱元璋痛恨和尚,并且杀了无数和尚。据野史记载,明朝建立初期,有不少人跑去做和尚,朱元璋十分痛恨他们,所以就要他们的命。他派人抓来和尚,挖出一个个土坑,每个坑里,站着一个和尚,再用土将坑填满,只留脑袋露在外面,每排十五

  •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如何?蜀国国力不济也是一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刘备被陆逊营烧七百里后,托孤白帝城,其实蜀国的家底已经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是蜀国由盛转弱的标志。根据资料显示,当时整个三国魏蜀吴总人口应该不超过两千万(加上山野之民以及

  • 在南北朝时期,曾被杨坚追封为隋太祖的杨忠究竟有多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名将,他就是杨忠,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被杨坚追封为隋太祖的杨忠究竟有多勇猛?杨忠,南北朝时期北魏至北周的名将,字揜于(得于他曾狩猎过猛兽),他的儿子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就追封他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用今天的话来说

  • 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 这究竟是福是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帝王家的孩子都过得太不容易,而作为康熙皇帝的皇子们就更难了,因为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这皇子们得要熬到多大年龄才能出头呢?康熙皇帝生了足足35个儿子,除去那些还没有长大就死去的,还剩下24个儿子。本来,清代在康熙朝以

  • 王绩经历过哪些事情?他的田园诗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人。”——《山中叙志》远离闹市繁华,隐于山中一隅。月明风清的夜里,弹奏起古琴,饮一壶醇酒,不用烦心世间

  • 探索范成大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范成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范成大,南宋诗人,一代名臣,又称至能,因身后得谥号“文穆”,遂后世又称他为范文穆。如今我们说到范成大,首先想到的莫不是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农家景色,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

  • 张先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他流传下了哪些趣事与韵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张先,又称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工诗善画,以词名闻天下,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