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酉政变的结果如何?此后慈禧夺去清朝47年的掌控权

辛酉政变的结果如何?此后慈禧夺去清朝47年的掌控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20 2:23:08

辛酉政变的结果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洗劫圆明园,清朝第九位皇帝咸丰(爱新觉罗·奕詝)以“木兰秋弥”为由从北京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从此再未活着返回北京。次年十一月,咸丰于热河驾崩。关于咸丰帝的死因,有三方面的综合因素:

其一,咸丰离开北京时,因一路车马劳顿,身体抱恙。

其二,圆明园被毁,大清帝国大厦将倾,军情十分危急,让咸丰背负巨大心理压力。

其三,咸丰为逃避现实,沉迷于声色犬马,身体渐渐被掏空。

咸丰帝驾崩时年仅31岁,临终时留下遗诏,命唯一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为皇太子,继承大统。因为载淳年仅6书,主少国疑,咸丰帝又命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四人,加上四位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共8人辅政,称之为“赞襄政务大臣”。

于是,当年幼的载淳继位后,8位大臣按照先帝遗诏开始辅佐新帝,定次年年号为“祺祥”,并且发行了“祺祥通宝”钱币。于是,这创造了两个记录:第一,载淳是清朝建立以来,第一个以皇长子身份登基的皇帝。第二,“祺祥”这个年号,也是清朝唯一一个存在于钱币上,但却又被废除的年号,而代替“祺祥”的是“同治”帝。为何定好的年号会被更换呢,因为发生了“辛酉政变”。

载淳登基后,朝堂之上,有三股强大的势力,分别是:

(一)辅臣势力,八大辅臣手持先帝遗诏,处理朝政“名正言顺”,然而,因为辅政大臣人数较多,利益分配不均,相互猜忌,他们也并非铁板一块。

(二)宗室势力,以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为代表。恭亲王在咸丰时期十分有威望,在清朝垂危之际,屡次出手力挽狂澜。恭亲王手中掌控着大量的政治资源,然而,当咸丰驾崩后,恭亲王却并未成为辅政大臣,这让奕多有不甘。

(三)帝后势力,以小皇帝载淳的嫡母慈安太后和生母慈禧太后为代表。咸丰帝临终前,曾把刻有“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慈安和慈禧,并且言明,新皇登基后,所有的诏书必须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就给了两宫太后直接干涉朝政的契机。另外,在咸丰帝驾崩前,辅臣肃顺曾建议效仿汉武帝杀死钩弋夫人的先例,杀掉慈禧,这也是慈禧必须除掉肃顺的理由之一。

于是乎,三股势力屹立于朝堂之上,三足鼎立,势均力敌。若要扳倒其中一股势力,必须要另外两股合力才有可能。于是,慈禧太后决定先发之人,她和慈安太后密谋,暗中联络恭亲王奕,决定彻底扳倒八大辅臣。

在恭亲王的安排下,于是董元醇在朝会上公开奏请由恭亲王辅政,由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并且在朝堂上造势,八大辅臣当然不同意,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小皇帝被吓的面如土色,八大臣最终以“清朝没有此先例”为由,由军机处出面拟旨驳斥这份奏请,但因为慈禧串通慈安拒绝盖印,这份圣旨最终没能公布。八大辅臣见事不利,以“搁车”为由,试图用“撂挑子”的方式逼慈禧、慈安让步。

要知道,当时八大辅臣和两宫太后都在热河,而恭亲王远在北京,慈禧和慈安担心朝政被搁浅,一方面向八大辅臣妥协,另一方面急请恭亲王速来热河。于是,这场都发,看似八大臣小胜,实际上慈禧则在暗地里筹划更大的阴谋。

在热河,恭亲王和慈禧、慈安二人商量发动兵变,因为热河当时在八位辅臣的控制之下,恭亲王建议把发动政变的地点设在北京。在政变之前,恭亲王和慈禧、慈安一致在示弱。

在政局“稳定”之后,八大臣要护送载淳、慈禧、慈安以及咸丰的灵柩返回北京。在从热河回北京的路上,因为天下大雨,道路泥泞。慈禧太后以“皇帝年幼”为理由,建议由7位大臣护送皇帝和太后抄小路先回北京,让肃顺率领重兵护送咸丰的灵柩走大路缓缓回京。其实,此举不仅在分化八大臣,更是在分化他们手中的防御力量。最终,慈禧等人比咸丰灵柩早4天到达北京,给发动政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

咸丰十一年11月2日,在载淳皇帝从热河返京的第二天,恭亲王联合大学士贾祯、周祖培、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再加上醇郡王奕譞等几位手握兵权的将领,发动了政变。

八大辅臣始料未及,无法应对,载垣等7人在北京被捕,而肃顺在返回北京的路上突然被抓。随后,恭亲王立即宣布八大辅臣的罪状,将他们各自免职问罪,然后由恭亲王担任辅政大臣,由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

当时的圣旨上说:

“载垣等不能尽心和议,徒以诱惑英国使臣以塞己责,以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巡幸热河,实圣心万不得已之苦衷也!”

这是把引发联军侵略北京的责任全部扣到了载垣等八大臣的头上,载垣被捕后,被赐三尺白绫,自尽而死,肃顺则被斩于菜市口。因为这场政变发生在农历辛酉年,因此被称为“辛酉政变”。

发动“辛酉政变”的三个人,当时慈禧太后27岁,此案太后25岁,恭亲王30岁,年龄虽然都不但,但在筹谋政变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而后,重新拟定次年年号为“同治”,意为两宫同治。“祺祥”这个年号,还没被使用,就被废止了。

辛酉政变,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更是一场宫廷政变,在政变的策划、执行过程中,恭亲王奕、慈禧、慈安等人利用智谋抢占先机,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他们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责任一股脑的推到八大臣身上,实际上只是一种政治权术,从某种层面上说,八大臣的失败不完全冤枉,但也成了其他人的替罪羊。因为这场政变中,恭亲王拉拢了外国势力参与,因此从此之后,清政府向半殖民政权转变。

辛酉政变之后,以慈禧为代表的帝后集团开始左右清朝朝政,慈禧等人用8位大臣的鲜血,掌控清朝最高权力长达47年之久。这47年,充满了不堪回首的坎坷,让中国近代史上蒙上了无尽的屈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魏延接管蜀汉军队大权,他能克复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的火并中,失败被杀。如果魏延获得胜利,斩杀杨仪,接管蜀汉军队大权,矢志伐魏,他能克复中原吗?个人认为即使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掌握大权,也打不下中原,分析如下三个原因。其中第三个原因是早已过了最佳时

  • 关羽和张辽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张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中,关羽的统兵能力强于张辽,下面从相同战场和各自战绩两个方面进行对比。1.相同战场上,关羽表现胜过张辽在战场上,相同位置的将领有着不同的表现,更容易体现将领的统兵能力差异。徐州兵败后,关羽与刘备走散,关羽无奈下只能暂时投靠曹

  • 历史上华阳夫人是个怎样的奇女子?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华阳夫人是个怎样的奇女子?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作为剧中的女主角之一,华阳夫人的形象无疑充满争议,引起了观众的讨论。秦庄襄王病重之际,华阳太后与阳泉君密谋立成蟜为太子之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阳太后发动了兵变,掌控了秦国都城咸阳

  • 王贲有哪些战功?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贲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说到王贲其实在秦国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一名武将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秦国王贲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还有这个秦国王贲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王贲怎么死的介于历史上并没有特别记录,王贲正常死亡(病死)的可能性最大。看王贲一生战绩,几乎踏足

  • 武惠妃是什么来历?她在后宫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武惠妃是什么来历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大家想到的或许是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但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年龄相差三十四岁,并且当唐玄宗遇见杨贵妃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老年人了,作为一位皇帝,那么唐玄宗之前的感情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武惠妃,她是武则天的侄孙

  • 墨子的思想是怎样的?他与“游侠”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墨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墨子作为"游侠儿"的"祖宗",不仅以身行侠,还将"侠"的思想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文化,可谓是把"行为主义"玩出了哲学高度。"游侠"在墨子之后声名大振,使得司马迁都为之立传,《史记》中专门有《游侠列传》一章来描述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

  •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是什么样的故事?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读者诸君都记忆深刻,诸葛亮也曾为此深深自责,并且很罕见地垂泪而叹:“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前一段时间有人“复原”出了藤甲兵的装备,而且还在电视上展示,一般的刀剑砍上三两下还真没事儿。

  • 李白是如何入仕的?李白的后半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白的前半生致力于用金钱与侠义为自己铺陈政治道路。他时而隐居、时而访道、时而拜谒朝廷勋贵,献诗献赋,积极推销自身。这一切的努力为他赢来了侠义与诗才的赞誉,使其在京师名声大振。42岁的李白终于得遇人生贵人。好友元丹丘将李白多年之前写

  • 李白入朝为官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用几十年光阴行侠仗义、游历山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我国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文学经典。在诸多文人墨客中李白如一颗长庚星划破天际,在艺术文化的璀璨星空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辉。韩愈曾评其"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曾评其"吟咏留千古,声明动四夷",足见李白的诗文辉煌

  •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赢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同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和替关羽报仇,他决定率领大军讨伐东吴。当时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使臣前来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也修书一封,劝刘备要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为重,蜀汉大将赵云也劝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