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商丘成一战时,李陵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还是输了?

与商丘成一战时,李陵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2/16 11:33:09

说到李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3万匈奴精骑围攻,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之后,李陵被俘投降,这一战李陵可谓虽败犹荣。

公元前90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余骑兵追击汉军,至浚稽山,转战九日,商丘率领的3万汉军虽然陷入包围,却杀伤虏甚众,随后匈奴“虏不利,还去”退兵。

历史上的李陵,第一战无比惊艳,5000步兵杀敌万余匈奴精骑,奠定了他的绝世名将地位,但第二战时,李陵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商丘成是汉朝御史大夫,并非传世名将;会战地点位于外蒙,位于匈奴之地;商丘成的部队是一支疲惫之师,李陵率领匈奴军队追击;李陵率领的匈奴骑兵3万,汉军也只有3万余,双方兵力相当……既然如此,为何李陵又一次战败,打不过商丘成呢?

作为李广之孙,李陵一生渴望建功立业,达成祖父封侯之愿,但阴差阳错,第一次出征就兵败被俘,最终还连累了全家老小。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准备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汉武帝希望李陵为大军运送粮草。对于有大志向的李陵而言,肯定不乐意做一名辎重押运官,于是申请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深为感动,并命令强驽都尉路博德作为李陵接应部队。

李陵不乐意做李广利的运输队长,路博德也不乐意做李陵的后备呀。因此,路博德就找理由推辞,这下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这是李陵与路博德串通,不想领兵出击匈奴了。于是,汉武帝立即下令要求李陵出兵,但并非率军攻打匈奴,而是观察敌情与吸引匈奴力量,史书记载是“从险要的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以观敌情,如无所见,则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

始料未及的是,李陵到了浚稽山(今蒙古国境内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之后,却遭遇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3万精骑,李广利反而扑空。5000步兵对3万精骑,怎么看都是必败之局,但李陵却与匈奴打了八天八夜,一边战一边向长城转移。

且战且走,李陵锐不可挡,最后距离长城只有百余里,这时李陵几乎弹尽粮绝,又被围困于峡谷之中,真正陷入了绝境。

但李陵部队勇猛无比,一度让匈奴单于产生了怀疑,“李陵部队日夜向南退走,把我们引到塞边,会不会有伏兵呢?”第二天又经过一场恶战,匈奴单于已经萌生退意,史书云“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地平地,不能破,乃还。”

可惜的是,李陵军中一个叫管敢的军侯逃到匈奴,将李陵部队“无援、弹尽粮绝”的实情告诉了匈奴单于,于是匈奴单于决定彻底消灭李陵部队。最终,李陵在彻底弹尽粮绝之后,决定3000多将士分散逃亡,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李陵与韩延年一同出逃,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李陵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

李陵这一次战败,可谓是虽败犹荣,如果兵力不是相差过于悬殊,如果没有汉奸透露实情,如果汉武帝安排路博德接应,那么李陵必然能够安全返汉,可能将成为继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朝冉冉升起的又一个军神,并达成祖父李广的封侯之愿。总之,李陵虽败,却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至少是一名罕见的名将。

但九年之后,物是人非,李陵成了匈奴一员,率领3万匈奴精骑,以其之勇、以其之谋,为何却打不过御史大夫商丘成率领的3万逃亡的汉军?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汉武帝怒而兴兵,命令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

李广利这一路兵马,起初一路小胜,但后来因为汉武帝清算巫蛊之祸,而李广利又卷入巫蛊案导致家人被捕,为了立功赎罪,李广利盲目进军深入漠北,导致7万大军被匈奴单于围困,最终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投降了匈奴。

重合侯马通一路兵马,率军到了天山之后,匈奴使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二万余骑迎战,但见到马通兵强马壮,于是避而不战,马通没有损失也没有战果。

御史大夫商丘成一路,没有找到匈奴军队,于是准备班师回朝。但就在这时,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三万余骑出兵,在浚稽山与商丘成的疲惫之师相遇,两军鏖战九天,《汉书》记载是“商丘成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最后李陵率领的匈奴精骑败退。

论浚稽山地理,李陵非常熟悉,人生第一仗战于此,李陵坐拥优势;汉匈之战后期,汉朝大军来袭时,匈奴往往撤退到漠北以逸待劳,因此相比匈奴,商丘成率领的又是一支疲惫之师;论兵马韬略,李陵深通兵法,不是御史大夫商丘成可比;论兵马情况,李陵率领的是匈奴主力之一,与汉军数量相等……这一切都说明,李陵打败商丘成难度不大,但事实李陵再一次兵败,人生唯有的二次大战全败,难道李陵名不副实?

笔者认为,除了汉匈相等兵力的战争,匈奴的确打不过汉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陵爱国心态,李陵虽然投降,但他不是汉奸,不愿看到汉军被他屠杀的场景,不愿与故国刀兵相交,所以宁可再一次兵败。后来,匈奴单于册封李陵为坚昆国王,其实也佐证了李陵心态。所谓坚昆,远在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几乎不可能与汉军发生交集,李陵成为坚昆国王,表达了既不愿与故国为敌,又不愿重回汉朝的矛盾想法。

可见,李陵虽然降匈,但对故国感情却让人敬佩,李陵之行为,足以羞煞后世无数疯狂屠杀同胞、换取主子欢心的汉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嘉庆帝为何会在活动中暴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帝之死视频,嘉庆遇刺真相,嘉庆帝的皇后

    嘉庆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一次盛大的出行狩猎活动中突然暴死,事发突然完全找不到原因,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嘉庆帝(1760~1820年)名永琰,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父归政,尊为太上皇。嘉庆四年父卒后亲政,首将贪官和珅赐死,继而平息了白莲教义军起事。其勤政

  • 高湝:神武帝高欢最长寿的儿子,他死后北齐也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长恭多少岁死的,高欢儿子,殇帝为什么只活到两岁

    他是神武帝高欢的第十子,也是高欢最长寿的儿子,但结局依旧没能善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高湝的故事。高欢一生有15个儿子,大多都没有善终,而且都是20多岁或者30多岁死的,高湝活了39岁,和他的14个兄弟比起来算长寿的了。高湝资质尚不平庸,年少时便显露出超出常人的智慧,十二岁时被封为任城王,这

  • 对于董卓废少帝立汉献帝来说 董卓此举究竟是对是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为什么要废帝,董卓立谁为献帝,汉献帝皇后与曹丕

    对董卓废少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在历史上,是臭名昭著的乱臣贼子,世人皆骂董卓祸国殃民。其实,这是不公平公正的。按毛老人家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态度,对董卓也应该准确区分功过是非!先说,此文并非为董卓正名。董卓早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他的问题世人皆知,但他所作所

  •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活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舌战群儒视频,新三国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舌战群儒分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舌战群儒,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和诸葛亮在当阳长坂溃逃的路上,遇到了孙权派来的鲁肃。刘备放弃了退到江陵的打算,同鲁肃斜趋汉津中,与关羽的船只相会。渡过了沔水(即汉水),遇到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领兵一万多人前来,便与刘琦共至夏口。鲁肃劝刘备联结孙权,刘备从之

  • 意气用事,并不完美的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寿对关羽的评价,人们最欣赏关羽的什么精神,人为什么会意气用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得汉中,就此进位卫汉中王,在此之后,刘备对群臣进行封赏,他将镇守荆州多年的关羽封为前将军,并把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敌军大将夏侯渊的老将黄忠封为后将军。关羽得知此事后十分不快,连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可见关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诗人范成大,仕途2,中兴四大诗人又被称为

    南宋时期,社会时局十分不稳定,虽然国力不够强大,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是一如从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一大批爱国诗人。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个群体,由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和陆游四人组成,他们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也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江西派诗风的影响,但又具有自己

  • 于谦被处死后,那些奸臣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谦被谁重用,历史上于谦结局,于谦为何被斩

    还不知道于谦被处死后,那些奸臣的下场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泰七年年底,皇帝朱祁钰病重不起。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清晨,以武清侯石亨为首的投机派大臣从南宫请出太上皇帝朱祁镇重新复位。当天中午,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少保兼太子太保、

  • 被宰相抓回来被迫登基的皇帝:宋英宗赵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皇帝的宝座,父子、兄弟之间不惜自相残杀,上演了一幕幕血腥往事。皇帝是天下之主,人们无不渴望成为皇帝,主宰天下,但是宋朝有一个人却例外,此人非但不愿意继承皇位,甚至选择逃跑,后被宰相们捉住后,强迫即位的。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这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

  • 侯君集被杀真的是咎由自取?实力与品德追不上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图片,侯君集谋反为什么还能进凌烟阁,拘灵遣将的原型

    很多人都不了解侯君集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李世民以善待功臣闻名,但实际上,先后有两位凌烟阁功臣因涉嫌谋反被杀,一个是张亮,另一个是侯君集。相对于默默无闻的张亮,侯君集相当有存在感。《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称,侯君集被抄家后,官方机构发现了两个奇特的美人:“籍没其家,得二

  • 历史上通过再婚走上人生巅峰的女子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娶了二婚女人的名人,一生嫁过七次的女人,历史上逆袭的女人

    历史上通过再婚走上人生巅峰的女子都有哪些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之中,认为古代对于妇女的压迫极为严重,婚后再嫁这种事情完全不可想象,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对女子的束缚其实是元明以后,由于理学极为盛行的结果,而在南宋以前,对于女子的压迫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