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武宗嫌大臣劝谏频繁:把刀横在脖子上以自杀要挟

明武宗嫌大臣劝谏频繁:把刀横在脖子上以自杀要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3/12/15 18:50:09

所谓“君无戏言”,明武宗(正德皇帝)却是个例外,他的一生都在大臣“开玩笑”。

明武宗是明孝宗朱祜樘的独生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争宠,加上明孝宗早亡,武宗15岁未满就继承大位。所以,对这个轻易得来的皇位,他根本不在意。

明武宗先把为皇帝上课的“经筵”免了,后来索性早朝也不上了。即使在大臣的坚持下他被迫上早朝,也要等快到正午时分,后来竟发生早朝在夜间举行的怪事。大臣们连篇累牍地控诉,可明武宗不理会。据傅维麟《明书》记载,大臣劝谏过于频繁时,他常把刀横在脖子上,以自杀要挟臣下。

即位后不到3年,武宗在西苑另建了一个豹房,这里不仅有后宫佳丽,还遍采天下民女、歌女、寡妇,甚至还有孕妇、妓女等。他终日在此厮混,连皇宫都懒得回了。

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的公一律写成威武大将军军帖,原名也不要了,改名为朱寿。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攻打明朝边境,明武宗亲自披挂上阵,取得所谓的“应州大捷”。实际上蒙古兵只死了16人,明军则伤亡几百人。

正德十四年六月,南方宁朱宸濠造反,武宗再次下诏亲征。不巧的是,他刚出北京,平定叛乱的捷报已达御前。但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正德十五年七月,明武宗在南京上演一场闹剧。他身着戎装,将被俘的朱宸濠等人卸去枷锁置于万军之中,然后自己煞有介事地击鼓,束手待毙的朱宸濠等人发起进攻,将平定朱宸濠的功绩揽到自己身上。

这次南巡的归途中,武宗独自驾驶小舟至江中垂钓,不慎船翻落水,几个月后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厚照竟是能在平原上唯一打败蒙古铁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夏铁鹞子为何挡不住蒙古铁骑,蒙古铁骑有多厉害,蒙古骑兵与八旗铁骑谁更厉害

    基本上都是好的,“厉、灵、炀”等却是恶的。而且谥号为“武”的,就更为难得,基本上都是开疆拓土,武功非凡的一代雄主,诸如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后汉武帝刘裕等。而在明朝,也有一位皇帝谥号为“武”,那就是我们的“明武帝”,俗称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可是这个朱厚照在大众的心目中不是那个荒淫无道,不理

  •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坎坷路 好圣孙朱瞻基摆平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明朱瞻基,朱高炽传位给朱瞻基,朱高炽硬刚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个超级大胖墩。他老爹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沙场,战功赫赫,对于这个连走路都要靠人搀扶的胖儿子,一向很不满。朱棣当年发动靖难之变、南下攻打南京的时候,他把另外几个儿子都带出去打仗了,只留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在家守城。建文帝朱允知道后,使了一招“围魏救赵”,派几十万大兵攻打朱

  • 一代明君汉景帝刘启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景帝不是明君,汉景帝为啥废刘荣,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

  • 大清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位生育过皇帝的嫡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最后几位皇帝,明朝皇帝生育能力差,清朝嫡长子继位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由于妻妾之间的地位不同,因此出现了嫡庶之分。嫡是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中国古代也有“一夫多妻制”,一般流行于贵族。千百年来,嫡庶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封建皇族最为注重嫡庶之分。封建王朝帝王在选择继承人时,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嫡庶。史上被立为太子

  • 大清朝最悲剧的乾隆帝:皇太子立一个死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皇帝不死能挽救清朝吗,嫁给当代皇太子,雍正王朝太子二次被废

    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成年的有10个。乾隆的长寿跟他的皇爷爷康熙一样,但他的那些个儿子却比不了他皇爷爷的儿子们。乾隆一生都是幸运的,一位好运天子,享尽了天下的荣华富贵。可他在子女寿命问题上却是悲剧,一个个的儿子去世,让他尝尽了中年丧子之痛。乾隆帝的儿子分别是:皇长子,永璜,乾隆十五年三月薨;皇次子,

  • 反其道而行之:道光帝是如何选择储君的规则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反其道而行之全句,反其道而行之背道而驰,如何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

    清朝自雍正以后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所谓的“秘密建储制”,即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秘密定下储君人选,写好密诏,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背后,等到老皇帝翘了辫子,再由辅政大臣当众打开密诏宣读。此法一向为史家所称道,说它既让诸皇子有盼头,又弄不清到底是谁,及到宣布,想要造反也晚了,因此免除了困扰康熙多年的

  • 解密:平西王吴三桂为何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杀吴三桂一家38口,吴三桂简介,吴三桂是哪里人

    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的绝境。那一年,建宁公主才33岁!建宁公主,《鹿鼎记》里那个刁蛮、霸道、让人爱不起来的建宁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小女儿。公元1653年,兄长顺治挑选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十四额驸

  • 清朝历史上那些让皇帝不省心头痛的蒙古驸马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登基的第五十年,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大清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水波不兴。五月,夏天还未真正来到,北京却提前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干热,随着天气日渐炎热,偌大京城里所有的节奏都逐渐放慢。突然,一个消息震动了整个北京,康熙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的丈夫——驸马噶尔臧被判决斩首,忽又有消息传出,

  • 韩愈是如何走好的?谁是号称千里良马韩愈的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文韬武略,是许多文人和官员们心中的偶像。他先后担任过中央党校和教育部的主管(国子监祭酒)、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人事部副部长(吏部侍郎)、监察部部长(御使大夫)和首都西安市市长(京兆尹,当时的京城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等职务,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解密:秦始皇嬴政为何放弃北伐匈奴而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