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是如何废除宰相制度的?都用了哪些办法?

朱元璋是如何废除宰相制度的?都用了哪些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2/14 10:41:47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被誉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每一项罪名都足够杀头,种种罪名加在一起,都可以诛灭九族了,但如此劣迹斑斑,皇帝竟然都能容忍。那如此受宠的丞相,又是怎么成为明朝废除宰相制的牺牲者呢,从宰相的位置沦落到诛灭九族的犯人,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他就是胡惟庸,在外人看来,朱元璋对他十分宠爱,实际上他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所以他才当上了宰相,殊不知他的宰相之位是大臣和皇帝算计上去的。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明朝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和李善长都是开国功臣,只是胡惟庸的能力一直不出众,从杨宪死后,李善长极力举荐胡惟庸为当朝宰相,扶持自己的势力,其实朱元璋很明白他的目的,朱元璋知道李善长的想法是推举一个能力不强的人当宰相,提拔自己的势力范围,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只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在心里谋划了一个大计划,因此顺水推舟成全了李善长的想法,让胡惟庸成为了当朝右相。

刚开始做丞相的时候,胡惟庸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他想得到皇帝的宠爱,也想让底下的官员对自己更加认可,因此他做事非常谨慎认真。

逐渐他得到了朱元璋的宠爱,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肆无忌惮,不仅无视权威,还有谋反的势头。

底下的官员上书的折子,他都要私自扣下来,阅读之后感觉对自己没有害处,才会呈现给皇上,这一做法已经彻底触犯了皇权,他本以为这种行为皇帝不会知道,可是他忽视了明朝特工的厉害,朱元璋也知道他的这个行为,只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计划,不想打草惊蛇,于是装作不知道,私自收集胡惟庸一党的犯罪证据。

如果说私自扣下奏折是件小罪,那么他接下来犯的事情,就可谓是谋反的大罪了。

他利用自己宰相的职位,私自收揽钱财,无论是街头乞儿,还是平民百姓,甚至是朝廷大官,只要拿着钱财到胡惟庸的府邸求他办事,那么一定会见到他,只要钱到位,甚至杀人贬官这样的大事他都可以做,甚至不上报。

胡惟庸的这种行为,已经让朝廷非常混乱,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情况,只是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不仅没有惩罚胡惟庸还装作一副非常宠爱他的样子。

朝中很多大臣向皇帝反映胡惟庸的胡作非为,皇帝听到之后,不仅没有惩罚胡惟庸还表示,自己非常信赖他,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因此胡惟庸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变得更加猖狂。

并且为了让胡惟庸更加相信自己是一位宠臣,皇帝惩罚了弹劾他的大臣,贬官的贬官,受罚的受罚,不仅如此,就连开国大臣弹劾胡惟庸也被惩罚了,由于皇帝的戏演的非常逼真,于是胡惟庸真的觉得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朱元璋非常信任的一位大臣叫做刘伯温,他经常给皇帝算命,并且非常准,皇帝对他非常信赖,有一次,刘伯温在和朱元璋聊天的时候说到看胡惟庸不是一个善人,劝皇帝不要重用他,当时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可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胡惟庸知道了。

于是胡惟庸决定除掉刘伯温,刘伯温重病的时候,胡惟庸买通刘伯温府中的下人在他的药中下毒,直接把刘伯温给毒死了,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有多么的嚣张。

毒杀朝廷大臣是一项很大的罪名,可是皇帝知道之后,并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明白,这个罪名还不足以废除宰相制度,因此在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皇帝一再容忍胡惟庸的猖狂。

眼见越来越多的朝廷命官被残害,朱元璋开始有些着急了,于是他想出了第二招,煽风点火,让胡惟庸犯更大的罪。

这其中牵涉两个大臣,一个叫做陆仲亨,一个叫做费聚,这两个人没有犯大罪,一个是因为舟车劳顿,私自挪用驿站的车,另一个是因为国家稳定无需操心,在皇帝分配完工作之后,开始了享受生活,他们两个所做的事,本身就是一件小事,还不足以得到皇帝的重视,可是皇帝为了引蛇出洞,直接把他们两个定了罪。

这个时候,胡惟庸找到他们两个人,准备把他们拉入自己的帮派,亲自说服他们起兵造反。

为了让自己造反成功,他准备集结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同时进行谋反,因此胡惟庸还勾结了蒙古的势力,还有日本人,准备来个里应外合,谋权篡位。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朱元璋早就知道了,因此,在他完善计划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首先遭殃的就是他的儿子,胡惟庸的儿子在城中骑马发生了意外,不幸从马上跌下来,被来来往往的车辆来回碾压,最后死亡了。

胡惟庸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生气,于是杀了马夫,对比他以往做的事情,这简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朱元璋知道之后,大发雷霆,立刻命人把胡惟庸叫到宫中。

听到皇帝的召唤,胡惟庸并没有害怕,他以为这次又和以往一样,自己会平安无事,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皇帝正准备借题发挥,除掉胡惟庸,并且废除宰相制。

胡惟庸进宫之后准备了一大套说辞,他先打感情牌,告诉皇帝自己和儿子有多么亲近,失去儿子自己是有多么的痛苦,其次,开始把责任推给车夫,他告诉皇帝这次事件主要错误都在车夫,如果车夫按照正常的规矩行走,那么就不会发生意外,他的儿子就不会死亡,最后胡惟庸还为这件事情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用钱安抚,表示自己可以用钱安抚车夫的家人,用钱安葬车夫,如果放在以往胡惟庸这套说辞,已经足够他逃脱此次责罚,可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准备收尾了,对于他的辩解,丝毫不为所动。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走到胡惟庸面前,冷冷的说了一句杀人偿命,这个时候的胡惟庸难以置信的抬头看着皇帝,此时的胡惟庸才明白,皇帝真的生气了,皇帝也想借此机会把自己杀掉。

回到府中的胡惟庸越想越害怕,他觉得如果自己再不行动,那么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于是他不再等时机,他决定即刻谋反。

于是他连夜招来自己的同伙,商量谋反的细节,暗中集结自己的军队,正当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之际,发生了意外,那就是别国前来进贡,这件事情,胡惟庸没有告诉皇上,因为他怕这件事情耽误自己的进度,可是非常巧合的就是宦官出门的时候遇见了进贡的人,进宫把这件事情禀告给了皇帝,所以皇帝又再一次招来胡惟庸。

胡惟庸知道皇帝已经对自己非常生气了,于是他把罪责推给礼部,说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礼部的人做事有疏漏,可是礼部的人不承认是自己的疏忽,两人来回推卸责任,这个时候朱元璋觉得机会到了,于是派人把胡惟庸和礼部的人全部抓起来问罪。

眼见胡惟庸被抓,底下的人开始慌乱了,其中有一位大臣终于开始害怕了,他连夜跑进皇宫,向皇帝告发胡惟庸准备谋反的事情。

这件事情朱元璋早就知道了,可是在得到消息之后,朱元璋装作很生气,又难以置信的样子,悲痛欲绝的处置了胡惟庸,诛灭了胡惟庸九族。

并且对在此期间和胡惟庸一起进行谋反计划的大臣们一并进行了清算,前前后后一共杀害了四万多人,其中包括很多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大臣。

由于这件事情牵扯的大臣非常多,祸害面积非常广,朱元璋借题发挥,名正言顺的废除宰相制度。

废除了宰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国家大事,为了能够监督各个大臣,皇帝设置了内阁,内阁的权力不如宰相,所有的决策还是由皇帝做主,因此,皇权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观看胡惟庸当宰相的这段日子,其实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阴谋,李善长把他推上宰相职位,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提拔自己的人,皇帝顺水推舟,把他推上宰相职位,是为了顺利实施自己的计划,能够废除宰相制度,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只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胡惟庸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做宰相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足够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所以他才变得越来越猖狂,甚至到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想造反,他并不知道,从他当上宰相的那一刻,他的结局已经写好了,那就只有死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周君主郭威是如何称帝的?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人生在世,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是如何,只能够努力前进,并且祈求未来更好。也正是因为如此,有的人在前半生获得了美好的人生,而有的人则在后半生突然获得了生命的转机,并开始走上辉煌的道路,比如后周

  • 咸丰后宫颇多,为何却唯独宠爱慈禧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自诩“宫人以我为美”不是空穴来潮的。慈禧原名叫那拉氏杏贞,小名叫杏儿,也记载她叫兰儿,年轻时生得艳丽,虽称不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身材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特别是皮肤既白皙又柔软,少女时代的慈禧把咸丰迷得神魂颠倒。慈禧不只是有其表,她还有才,十五六岁时,通满文,善于书画,五经成诵,二十四史亦皆浏

  • 秦孝文王嬴柱是如何登基称帝的?他为何在位仅三天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名士贾谊曾在《过秦论》中表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在之前六代君主的积累下,秦始皇在他们开创的基业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六世”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其中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最长,在位共56年,最短的则是秦孝文王,他当了十几年太子,却在正式继

  • 揭秘:古代继后生的皇子也是嫡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继后生的皇子也是嫡子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嫡子我们都知道,那是皇后的儿子。可如果皇后死了或者被废了,皇帝又新立了皇后,那么当下这个新皇后的儿子就成为了嫡子。也就是说嫡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终身制,一旦他的母亲身份发生改变,那么他的地位也会随之改变,当然了,凡事都不是绝对

  • 朱瞻墡是什么出身?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他是明朝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三次差点登基做皇帝,在风卷云涌的权利中心挣扎,却能全身而退并且安享晚年。他就是大明史上最牛的皇家子嗣——朱瞻墡(shàn)。朱瞻墡出生于1406年,是皇后生的儿子,名正言

  • 历史上杨行密是如何创建南吴的?他又为何要装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吴是由杨行密所建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经历四位帝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国封建王朝总共两千多的历史,前前后后更替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一半都是因病离世,光遭到谋害而死或者自杀的皇帝就有92位,统计下来,皇帝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我们看到的是皇

  • 为了让荆轲答应刺杀秦王,太子丹都做了哪些事情来说服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荆轲刺秦王》这个典故,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荆轲是由燕太子丹派去刺杀秦王的,但是事情并没有获得成功,而荆轲也被杀死在了秦宫大殿之中,并引来了秦国的报复,也让秦王想要率先灭掉燕国。正是因为如此,在公元前227年之时,秦王嬴政下令将攻打赵国的军队

  • 汉废帝刘贺怎么斗不过权臣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霍光上官桀,刘贺,刘贺是汉武帝的什么

    汉废帝刘贺怎么斗不过权臣霍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没有儿子,所以权臣霍光选择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做皇帝,但是短短的二十多天便又把他废了,改立了刘病已做皇帝。而刘贺之所以没有斗得过霍光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实力。汉武帝晚年选择了小儿子刘弗陵为接班人,但因为他年纪小,所以

  • 康熙四大辅臣是怎么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四大辅臣是怎么选出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顺治死前,选择了刚刚八岁的玄烨为接班人,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异性,这在大清的历史上还没有过,之前还是多尔衮这样的亲王摄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尔衮摄政的影响太大了,为了加强皇权采取的决断

  • 三国时期程昱在曹魏的地位如何?晚年为何会被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对于一个王霸之主来说,那是相当的重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从而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在曹操崛起的过程中,夏侯氏和曹氏的武将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武将是一方面,谋士则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