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后李牧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为何是这种下场?

长平之战后李牧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为何是这种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1/21 12:56:19

李牧李牧,战国四名将之一,战国后期赵人。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其中,就李牧来说,无疑是长平之战后赵国的长城。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正是因为李牧这位名将的存在,秦国一直无法消灭奄奄一息的赵国。但是,到了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在李牧被杀后,王翦率领秦军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赵王杀害李牧,无疑是自毁长城。

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李牧对赵国这么重要,为何赵王还要杀害他呢?对此,除了秦国的反间计和赵王近臣郭开的陷害,还有两个原因,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才让秦国的反间计和赵王近臣郭开的陷害发挥作用。这两个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李牧掌握兵权,而且是代地的将领。

一方面,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对于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比较重的。相对于其他诸侯国,赵国历史上的兵变和内乱实在太多了,这导致赵王迁对于拥有兵权且功高震主的李牧,存在非常大的疑虑。就赵国历史上的兵变和内乱来说,三家分晋后,赵烈侯是赵国第一任君主。对此,《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记载:“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

也即赵国初期,就爆发了内乱。赵敬侯去世后,赵成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公子赵胜因与赵成侯争夺君位,而发动叛乱。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赵武灵王晚年的沙丘宫变。在沙丘宫变中,赵惠文王为首的邯郸势力,通过发动兵变,除掉了代地的赵章等人,连带着赵武灵王都被活活饿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频繁的兵变和内乱,导致赵国君主颇为防范武将。比如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照样被排挤出赵国。至于本文要说的李牧,在战国末期更是执掌了赵国的兵权,并且因为宜安之战等战役中多次击退秦国大军,从而功高震主。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被赐死,显然也和功高震主存在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拥兵自重,功高震主,李牧很可能还不会被杀。但是,李牧还多了一个身份——他是出自代地的武将。代地的历史上,曾有一个代国。代国,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在击杀代王后,赵襄子出兵平定了代地。自此,代地在三家分晋后成为赵国的组成部分。

但是,代地远离邯郸一带,在风俗习惯也和邯郸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赵武灵王在位后期,将长子赵章分封在代地,也即意思是让赵章在代地建立代国,而赵惠文王则执掌邯郸等地,这无疑是让赵国一分为二。所以,在沙丘宫变中,赵章、赵武灵王走向败亡。但是,这也加剧了代地和邯郸的对立。

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所以让李牧率领代地的兵马来到邯郸,以此抵挡秦国大军的进攻。换而言之,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赵王迁是不愿意代地的兵马来到邯郸的,更不愿意重用代地的武将。也即赵王迁看到李牧及其手下,很可能就会联系到历史上的沙丘宫变,想到代地和邯郸的对立,在这种情绪和心理之下,赵王迁对于李牧的态度,自然是非常复杂的。

杀了李牧,很可能就守不住邯郸了,不杀李牧,又总担心这些代地的将士会造反。就在赵王迁不知如何决定的时候,秦国用重金收买了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最终,本来就对李牧充满疑虑的赵王迁,在三人成虎的流言之下,先是夺取了李牧的兵权,然后下令杀害了这位名将。公元前228年,李牧被杀只有几个月后,王翦率领秦军攻下邯郸,俘获赵王迁。此外,邯郸城破时,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也即再次建立了代国,以此作为赵国的延续。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标的太子之位有多稳固?没人敢跟他争皇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是朱元璋26个儿子中最受宠的一个,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不仅其它兄弟不敢和他争皇位,就连以“狠”出名的朱棣都不敢造反,他就是太子朱标。公元1355年,中国尚处于元朝末期,此时的战无不胜、纵横天下的蒙古帝国早已不

  • 乾隆和康熙长寿是因为不碰一个嗜好 这个嗜好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乾隆长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一般受寿命都不长,乾隆和康熙寿命为何那么长?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清代皇帝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帝王朝代,从顺治出家到末代皇帝溥仪,几乎每位皇帝都被人津津乐道,但是人们了解最多的莫过于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他们联手所创下的“

  • 有关于乾隆的正确评价是什么样的 乾隆真的是历史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代乾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乾隆到底是什么样的?乾隆真的是历史罪人吗?清高宗乾隆皇帝,讳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帝,其一生活了八十九岁,做了六十年皇帝,当了三年太上皇。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二年,雍正十三年登基,乾隆号称十全武功老人,其一生

  • 清朝为什么在康熙时期开始掉队 康熙不是对西方科学很感兴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和西方科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不是对西方科学和技术有很深的兴趣吗?清代为何开始从世界掉队?康熙对西方科学的浓厚兴趣是人所共知的,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许多被他招揽到宫廷之中为他服务,其中著名的就有南怀仁、徐日昇、张诚、洪若翰、刘应、罗德、

  • 胤礽作为康熙时期的太子 胤礽最后为什么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当初为什么要废太子?太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因为太子结党营私,不忠不孝。1、一个是因为经过一废太子后,太子惶恐不安,想早点当上皇帝,但这种焦虑很容易做错事,对皇帝一定有很大的威胁。另一个原因是,皇帝为了获取渔翁的利益,引起了

  • 郦琼是什么人?他叛金为何还会受人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到叛徒,大家无不产生唾弃鄙夷之感。的确,我们印象中的叛国贼,就是那种心中不存民族大义,做人没有底线可言,唯利是图,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被人痛恨。虽然我们对南宋的印象并不好,这个

  • 康熙皇帝死因一直有两种说法 康熙皇帝是不是被毒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康熙是不是自然死亡的?康熙8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少年时期凭借着一股血气方刚的胆魄摘除了朝中之毒瘤鳌拜,王者雄风初显端倪;青年时期平定三藩,收

  • 连多尔衮和多铎都被平反了 乾隆为何不给阿济格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阿济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当初能为多尔衮和多铎平反,作为多尔衮哥哥的阿济格为何没有得到平反?清代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她也是非常受努尔哈赤喜爱,为努尔哈赤先后生育了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十五子豫亲王多铎三个

  • 明明很忌讳,曹氏家族为何没有除掉司马懿以绝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操对于司马懿的猜忌,不仅是《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说法,也在正史中得到了记载。根据《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

  • 康熙当初找三十名宫女做人体实验 实验最后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做实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皇帝做实验的时候,用了三十名宫女,最后成功了吗?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下令命内务府挑选了30名年轻健康的宫女,然后将她们集中关进了一间房屋里,当时的宫女太监没有人了解皇上此举想要干什么,他们这一生恐怕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