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世宗:一位重视人才的君主,有“小尧舜”之称

金世宗:一位重视人才的君主,有“小尧舜”之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20 7:40:37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不乏开明的君主,他们非常重视人才,希望贤能之士能够进入朝廷为自己效命,金朝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就是这样一位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金世宗完颜雍(公元1123-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朝第五位皇帝。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率金军大举南下攻宋之际,完颜雍当时为东京辽阳府留守,十月,被部下拥立为帝,是为金世宗。十一月,完颜亮在长江北岸被哗变的金兵击杀,于是,金世宗顺利地进入中都燕京城,完全掌握了金朝政权。

金世宗即位后即向南宋提出罢兵,并声称归还被当初被海陵王所占领的南宋领土;同时还把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被征的南侵步兵都放还回家,以此表明金世宗的议和态度,而这正中南宋以宋高宗赵构为首议和派的下怀。

但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自己去当太上皇了,而即位的宋孝宗赵昚却主张抗金,他任命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统一指挥江淮战事。

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赵昚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展开“隆兴北伐”。宋军于一月之内恢复灵壁、虹县和宿州等地,威慑中原。

面对南宋朝廷对金政策的改变,金世宗只得重新部署军事力量,并以频繁的调兵遣将来逼使宋孝宗接受议和。

隆兴二年(1164年)秋,为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金世宗下令攻击南宋。金军很快就渡过淮河,攻占了盱眙、濠州、庐州等地,并准备渡江南下。

宋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撤兵符离时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宋孝宗这才慌了手脚,忙派出使者再次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南北讲和后,金世宗坚决实行与南宋的友好政策,此后40多年间,金、宋两国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金世宗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少有的一位英明君主,他在与南宋结束战争后,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内政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并革除海陵王完颜亮统治时期的弊政。但他为恢复女真族的权益,下令禁止女真人穿汉服、与汉人通婚、改称汉姓,有点逆历史潮流。

金世宗为了维护女真族的统治,迫切需要贤能之才进入统治集团。而当时金朝的科举制度弊端极大,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足够的统治人才,所以他希望通过举荐的方式来招揽人才,但当时的尚书省官员们却疏于向他举荐。

于是,金世宗颁布了《责尚书省不举人才诏》:

卿等在省未尝荐士,止限资级,安能得人。古有布衣入相者,闻宋亦多用山东、河南流窝疏远之人,皆不拘于贵近也。以本朝境土之大,岂无其人,朕难遍知,卿又不举。自古岂有终身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无故得进耳。

在这份诏书中,金世宗希望贤能之士能够进入朝廷为自己效命,表达了一种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在政治制度上,鉴于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弊政,金世宗对金朝的制度作了一些增损,宰相增设平章政事二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统治策略上,金世宗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他把来自中原参加南征的步军都遣返回家;同时派官员到汉人起义频发的山东地区,招抚海陵王时期不满苛政铤而走险的农民,只要他们及时归农,罪行一律赦免。

大定三年,对迁徙中原的女真人家,凡父兄子弟都在军队的,遣放一丁回家农耕。

大定六年,“隆兴和议”刚结束,金世宗仅留六万金军,其余士兵也都放还归家。

这些措施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也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安宁和社会稳定。

在经济上,金世宗采取积极措施恢复农业,发展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招收流亡人口,开垦土地,扩大生产。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他以身作则,躬行节俭,反对奢华,严加管束王公大臣。

在阶级关系上,金世宗作了局部调整。金灭辽后,为满足女真奴隶制的需要,曾把辽朝的投下户和寺院的二税户变为奴隶。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金世宗不但将二税户六百余人放免为良民,还下诏将凡来归的驱奴、宫籍监户都一律放免为良民。

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金世宗下令对中都等地因战乱和饥荒而典卖妻子者,官府代为收赎。

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金朝规定:凡立限放良之奴,限内娶良人为妻,所生子女即为良民。

在官民关系上,金世宗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注意限制王公大臣的特权,不随便动用国库资财。这些政策的制定,对金朝阶级矛盾的缓和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正是在金世宗的英明领导下,大定年间的金朝国库充实,民间富庶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出现了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宁的盛世局面,史称“大定之治”,金世宗亦有“小舜”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上位后善待了废太子 雍正为什么不放过大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兄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登基之后,都能善待废太子一家,大阿哥胤禔为什么是一个例外?除了北宋的楚王赵元佐外,几乎没有一个废太子有好下场,如西汉因为巫蛊之事被废黜的刘据,因为造反自尽而死,汉武帝长兄庶长子刘荣,因为生母栗姬失去宠爱而被废,最终在郅都的审

  • 留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赫赫威名,孙权真的这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很高,那么孙权真的有那么厉害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中,有这样的两句名诗:“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这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更早地出现在三国时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

  • 古代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西汉有庙号的皇帝为何只有四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西汉皇帝庙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其他王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西汉的庙号为什么只有四个?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有很多的封号,像庙号、谥号、年号等等,其中年号是汉武帝时期才由汉武帝首创,汉武帝也是第一个有年号的皇帝,而庙号是后世的子孙给前朝的皇帝上的

  • 鲁肃为什么能位列“东吴四英将”?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曾为孙权策划《榻上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能人志士纷纷涌出,登上我国历史上最绚丽精彩夺目的三国舞台,并且,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宣传,三国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杰出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关羽

  • 武则天在位都把国号改为武周 武则天最后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李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连国号都改了,武则天为什么还把皇位还了回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女皇帝,而为什么最后武则天没有将皇位传给武家,而是还给了李家呢?首先是因为舆论的影响,他不还不行。根据《史记》记载,唐代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 清朝名将杨遇春是什么人?一生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遇春,字时斋,清朝名将。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也许都知道,明代有一位了不起的名将常遇春,赫赫有名,和徐达一起为朱元璋打下近三百年的大明江山。而清代也有一位同名不同姓的将领杨遇春,论武力和军事成就,一点都不亚于常遇春,大概出生时爹妈起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只有十三年时间 刘弗陵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朝刘弗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弗陵在位时间长达13年,刘弗陵为西汉做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引言说起汉昭帝刘弗陵可能一些朋友不太了他,但是我要说起他的父亲,肯定好多人都了解,他父亲就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作为西汉王朝的第六位皇权继承人,也是汉朝皇帝中较为贤

  • 司马睿和司马昭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睿为什么想要废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昭和司马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文臣百官对司马绍的才能赞赏有加,司马睿为什么缺想废掉他?在318年之前,虽然司马睿没有组织北行动,但是司马睿和王氏兄弟在稳定并扩大统治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除掉华轶反叛势力,吞并江州(311年农历六月)讨平杜,收获湘州(3

  • 诸葛亮为何要处死刘封,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人,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败亡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一方面,关羽败亡后,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此战导致蜀汉元气大伤,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另一方面,关羽败亡也对不少人的结局起到了重要影响,比如刘

  • 唐朝出现蝗灾时李世民为什么要生吃蝗虫 李世民这是在作秀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太宗吃蝗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代时期的,关中出现蝗灾,唐太宗李世民了解后为什么要生吃蝗虫?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大规模的蝗灾频繁发生,给农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前707年到1935年,中国一共发生过796次大规模的蝗灾,平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