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贺和汉武帝的关系是什么 刘贺为什么在位时间那么短

刘贺和汉武帝的关系是什么 刘贺为什么在位时间那么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1/19 23:13:29

对海昏候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贺和汉武帝之间的有什么关系?刘贺为什么在位27天就被废黜?

2016年3月2号,在首都博物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人员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墓主,正是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海昏侯墓的发现,使这位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曾经是西汉长安皇宫的主人,怎么会被葬在远离长安千里之遥的南昌,这位汉废帝到底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呢?

一、 倾国倾城李夫人

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于昌邑国昌邑县(今山东巨野),他的父亲是昌邑王刘髆。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

李夫人剧照

说起李夫人可能不太有名,但是她有个哥哥李延年却很出名,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曾经创作了一首《佳人曲》,现在仍然在流传: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曾经在汉武帝跟前演唱这首《佳人曲》,汉武帝听到后十分神往,叹息着说道:“善!世岂有此人乎?”

真不错啊,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正陪在汉武帝身边,听到汉武帝这样的感慨,连忙回答道:“有啊,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人。”

汉武帝于是就召见了李延年的妹妹,李延年全家人都精通音乐,他的妹妹也不例外。汉武帝见李延年的妹妹不仅美貌,而且能歌善舞,十分喜欢,于是就纳她为夫人,后来,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皇五子刘髆。

李夫人生下儿子之后不久就病逝。李夫人病重之际,汉武帝曾经前去探望,李夫人虽然也很想见汉武帝一面,但是她了解自己生病之后容颜憔悴,唯恐因此失去汉武帝的宠爱,因此就躲着不见,只是把儿子和自己的兄弟托付给汉武帝。

李夫人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她去世之后,汉武帝按照王太后的礼仪安葬了她,她的哥哥和弟弟也都得到重用:李延年被提拔做了协律都尉,专门负责皇室乐府的管理;李夫人的大哥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弟弟李季也受到封赏。

二、舅舅决定了外甥

李家人因为李夫人一人而满门富贵,当时汉武帝的六子刘弗陵还没有出生,刘髆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汉武帝对他十分宠爱。看起来很正常的事情,却让“预备国舅”李广利萌生了更大的野心。

汉武帝剧照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受到诬陷而起兵,结果兵败自杀,太子之位一时空缺。

第二年,李广利再次受命出征抗击匈奴,在出发之前,丞相刘屈氂为他饯行。

刘屈氂和李广利是儿女亲家,他还是汉武帝的侄子,地位尊贵,在汉武帝面前能够说上话。李广利和刘屈氂关系一向亲密,在酒酣耳热之际,李广利就和刘屈氂密谋,想让他在汉武帝面前进言,立自己的外甥刘髆为太子。

刘屈氂一口答应。

两个人密谋立刘髆为太子的消息很快就泄露了出去,汉武帝一向最为恼怒别人插手皇储之事,于是下令让人仔细审理此事,一旦查实,无论是谁决不姑息。

审理的结果,就是刘屈氂被定罪为“大逆不道”,先是游街示众,然后被腰斩;他和李广利的家人都获罪,纷纷被捕入狱。正在边疆抗击匈奴的李广利了解消息后,连长安城都没敢回,直接就在边境投降了匈奴。

李广利一连串昏招的结果,就是导致李氏家族全部被处死。曾经被李夫人细密谋划的满门富贵最终化为一场空。

此时的刘髆已经被封为昌邑王,虽然他是汉武帝最喜爱的皇子,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但是关于他是否有当太子、承继大统的想法,史籍上却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所以李广利和刘屈氂的一番策划是否只是一厢情愿很难考证。

但是,不管刘髆对李广利的谋划是否知情,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此事的牵连,更让他承受不住的应该是母氏家族的全族被诛。幼年丧母,如今又失去整个母氏家族的依靠,汉武帝对他的喜爱也不再像从前,公元前88年,刘髆薨,时年不过20岁,他5岁的儿子刘贺嗣位,成为第二位昌邑王。

三、 是什么导致昌邑王“很不正经”?

刘贺的父亲早早去世,他又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昌邑王,这位少年王爷的成长就显得十分肆意,缺少管束。

到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刘贺很喜欢和自己手下的奴仆人等混在一起吃喝玩乐,一旦他们把刘贺哄得高兴了,刘贺就会不停地恩赐他们。

刘贺剧照

没有父辈的管束,但是刘贺身边还有正直敢谏的官员,龚遂就是其中的一位。

龚遂担任刘贺封国的郎中令,他看到刘贺总是这样任意胡为,于是就总是很诚挚地劝谏,他劝谏时的样子十分感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那悲伤的样子把刘贺身边的人都感动了。刘贺见他这副模样,只好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

龚遂给刘贺讲在他之前不久胶西王身死国亡的往事:胶西王喜欢听人奉承,有些小人就专门巴结他,带着他沾染了不少恶习,结果最后直接导致了身死国亡的惨剧。

龚遂想用前人沉痛的教训引起刘贺的警觉,不仅如此,他还给刘贺挑选了一批学问深厚、品德高尚的人来教导他,想让他多习读经书,深通礼仪。

刘贺当着龚遂的面对他的建议点头说是,也接受了龚遂给他挑选的10位良师益友,但是,没过几天,他就把这些人都赶走了,又重新回到让他感到舒服、惬意的仆从等人的身边。

龚遂了解自己的劝谏没有奏效,可是在此之后,他仍然不停地劝导刘贺要学习经典,远离小人,成为一名像样的诸侯王。

刘贺呢,始终如一地坚持保留着这种“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当面点头说好、转过脸来就忘掉的“学龄前儿童”状态。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不求上进、被批为“很不正经”的诸侯王,居然迎来了一次即位的机会,突然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时刻。

四、 从诸侯王到君临天下

公元前74年,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崩逝,因为他没有子嗣,19岁的刘贺进入大将军霍光的视野,霍光火速给刘贺发出玺书,诏令他马不停蹄赶来长安继位。

汉昭帝画像

即使是赶路去长安城即位,刘贺也没忘记一路荒唐:要么让人去给他四处寻找采购长鸣鸡,要么就是去买什么合竹杖,最让人愤慨的是,经过弘农的时候,他让他的手下人把抢来的女子装在车子里一起带走。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龚遂,龚遂向刘贺询问此事,刘贺坚决予以否认,根本不承认自己有这事。龚遂拿刘贺没办法,只是法办了那个为刘贺办事的手下人。

刘贺的荒唐在到达长安城时仍然没有什么改观,到达长安东郭门时,龚遂提醒刘贺说道:“按照礼制,我们现在回来是奔丧的,看到长安城您就应该开始哭了!”

刘贺回答道:“我嗓子痛,不能哭!”

好在一路荒唐的刘贺在到达吊丧的帐篷之后,还是按照礼仪要求哭了一场。

五、 在位27天

公元前74年7月18日,刘贺接受了天子玺印和绶带,继承帝位,因为他只在位27天就被废,历史上称他为“汉废帝”。

导致刘贺被废的原因,就是他的荒唐、不成器,他让朝中大臣看不惯、感觉担忧的言行举止在接受玺印的那一刻仍然没有停止。

在汉昭帝灵柩前接受玺印之后,刘贺表现得非常随意,他没有按照规矩恭敬地把玺印封好,交给专人保管,而是在丧礼上就直接拿着玺印把玩。

丧礼还没有结束,汉昭帝的灵柩还停在前殿上,刘贺就召来从昌邑国带来的乐人,让他们奏乐歌舞,为自己取乐助兴。

虽然行事荒唐,但是刘贺向来就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权:他带着一群奴仆在汉昭帝的嫔妃居住的掖庭中玩乐,和宫人杂乱混居,他当然了解自己这种行为会有什么后果,于是就威胁主管掖庭的官员,不许他们对外说,如果把消息泄露出去就对他们施以腰斩之刑。

可是这么大的事儿又岂是几位掖庭官员就能够遮掩过去的?很快刘贺的行为就传到大臣们的耳朵里,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在朝中一向忠正敢言,认为刘贺的行为完全有违儒家礼法,于是就向刘贺进谏。

没想到刘贺不仅听不进夏侯胜的进谏,反倒认为他是在妖言惑众,于是叫来武士将夏侯胜五花大绑,投入牢狱之中。

和夏侯胜一起进谏的侍中傅嘉同样受到了惩罚。

朝中大臣看到新君如此荒唐,担心以他这样的行为会引发天下大乱,都深感不安,于是向皇太后上书,历数刘贺的种种荒唐行为:

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常私买鸡豚以食,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请求废黜刘贺。

公元前74年8月14日,刘贺被废为庶人,在位仅仅27天,成为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君王。

从宝座之上跌落下来的刘贺遵从太后诏令又回到封国昌邑,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他为海昏侯,让他到豫章郡海昏县就国。

这位海昏侯在他的封地又生活了四年时间,于公元前59年去世。

纵观刘贺的一生,早年失去父辈的管教是他荒唐生活的开端,幼年时期早早就居于高位,又为他提供了可以荒唐的充足条件。虽然他的身边有忠诚的大臣进行劝谏,但是以臣劝君,终归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导作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当然需要必要的正向引导,但是天性的作用却也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了在权力角逐中自保,杨信装了十年的哑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杨信,本名杨义,后周至北宋初年将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士人要想在朝廷做好官,不仅要有杰出的才干,更要有一个灵活敏锐的脑子。因为,表面上看,他们身居高位,享受着种种荣华富贵,而实际上,他们又身处血雨腥风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曾

  • 陆逊为什么被称为东吴擎天柱?他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他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成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有东吴“擎天柱”之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陆逊其人,他的前任吕蒙曾有这样的评价:“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三国志

  • 马皇后与朱元璋之间有什么轶事?“怀饼救夫”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即孝慈高皇后,名不详,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两人伉俪情深,患难与共,留下一段爱情佳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352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时年21岁的马氏嫁给了作战英勇、每战必胜的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婚后,两人志同道合,伉俪情深。在朱元璋南征北战、创建帝业

  • 金世宗:一位重视人才的君主,有“小尧舜”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不乏开明的君主,他们非常重视人才,希望贤能之士能够进入朝廷为自己效命,金朝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就是这样一位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金世宗完颜雍(公元1123-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朝第五

  • 雍正上位后善待了废太子 雍正为什么不放过大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兄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登基之后,都能善待废太子一家,大阿哥胤禔为什么是一个例外?除了北宋的楚王赵元佐外,几乎没有一个废太子有好下场,如西汉因为巫蛊之事被废黜的刘据,因为造反自尽而死,汉武帝长兄庶长子刘荣,因为生母栗姬失去宠爱而被废,最终在郅都的审

  • 留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赫赫威名,孙权真的这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很高,那么孙权真的有那么厉害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中,有这样的两句名诗:“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这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更早地出现在三国时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

  • 古代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西汉有庙号的皇帝为何只有四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西汉皇帝庙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其他王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西汉的庙号为什么只有四个?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有很多的封号,像庙号、谥号、年号等等,其中年号是汉武帝时期才由汉武帝首创,汉武帝也是第一个有年号的皇帝,而庙号是后世的子孙给前朝的皇帝上的

  • 鲁肃为什么能位列“东吴四英将”?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曾为孙权策划《榻上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能人志士纷纷涌出,登上我国历史上最绚丽精彩夺目的三国舞台,并且,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宣传,三国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杰出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关羽

  • 武则天在位都把国号改为武周 武则天最后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李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连国号都改了,武则天为什么还把皇位还了回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女皇帝,而为什么最后武则天没有将皇位传给武家,而是还给了李家呢?首先是因为舆论的影响,他不还不行。根据《史记》记载,唐代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 清朝名将杨遇春是什么人?一生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遇春,字时斋,清朝名将。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也许都知道,明代有一位了不起的名将常遇春,赫赫有名,和徐达一起为朱元璋打下近三百年的大明江山。而清代也有一位同名不同姓的将领杨遇春,论武力和军事成就,一点都不亚于常遇春,大概出生时爹妈起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