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书上说刘邦是混混无赖 但为什么他能一统天下?

史书上说刘邦是混混无赖 但为什么他能一统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4/1/21 17:47:30

汉高祖刘邦生于丰邑,长在沛郡,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据说,他父亲太公在雷雨交加的天空中看到了蛟龙在盘旋。不久,刘太公的妻子生下了刘邦。刘邦本无名,人称“刘季”,用现代语就是刘老三。

年幼时,刘邦在马公书院读书,却经常逃学,常被老师训斥。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又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大哥刘仲会经营,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当时,大家都认为刘邦没有志向,既不能经商,也不能务农,因此没有多少收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成年后,他当上泗水亭长。青年时的刘邦向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嗜好女色,经常入不敷出。于是,刘邦经常到别人家中去蹭酒喝。

刘邦长大后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当时,刘邦经常到咸阳去服役。有一次,在去咸阳的路上,他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男人就该像秦始皇一样威风。”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当时,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郡定居,因为沛郡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郡时,许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

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郡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为了骗吃骗喝,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误认为他很阔气,就请他入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雉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当时,沛郡县令早已就看中了吕雉,而吕公也准备把女儿嫁给沛郡县令,结果反而把女儿嫁给了刘邦,这惹得吕夫人一肚子不高兴。不过她反对也没有用,因为当家的吕公下定了决心。

刘邦抢了沛郡县令看中的女人,于是,沛郡县令就给刘邦小鞋穿。当时,他把一件棘手难办的差事交到了刘邦手中,就是押送囚徒去郦山服役。没有想到的是,刚走到一半的路,这些囚徒逃掉许多。刘邦眼看无法交差,干脆放走这些囚徒,说道:“你们逃吧,我也准备逃了。”囚徒中有十几人倒是非常有良心,愿意跟随刘邦一起逃亡。

一天晚上,他们走到一处沼泽,发生著名的赤帝子杀白帝子的传言。根据当事人叙述,刘邦杀了一条拦路的大蛇,一个老妪神秘地控诉刘邦的恶行,对众人说:“大蛇是上天白帝的子嗣,也是她的儿子,刘邦是赤帝的子嗣,仗势欺人,所以刘邦十恶不赦。”说完就不见踪影。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李斯胡亥合谋篡改遗诏,诛杀太子扶苏蒙恬,成功篡位,秦在秦二世的统治下越发民不聊生。

陈胜率先发难起兵。沛郡也发生起义,刘邦带领众人,在庭院内祭祀黄帝蚩尤,把旗帜染成红色,召集两三千人开始造反,自称沛公,守住丰邑。于是,刘邦走上了打江山、夺社稷的道路。

刘邦打下江山、当上皇帝后,依然痞子气十足。据《史记·周昌传》记载,“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这说的是,刘邦正在拥抱宠爱的戚姬,十分亲热,恰好被前来奏事的大臣周昌撞见,周昌急忙进行回避。不料刘邦竟追上去,将周昌按在地上,骑着他的脖子问话。这哪里还有半点大汉皇帝的尊严自矜姿态。那么,刘邦如此的失德败行,缺乏文化教养,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呢?

刘邦依靠丰沛子弟起兵打天下,虽然丰沛之地没有出产像韩信、张良那样的一流名将、一流军师,但是却出产了一大批二流将领和二流智囊人物。不可否认,这些跟随天下顶级英雄从而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的确是十分优秀的人才,但是之所以在历史上战功显赫的人物中,留下的是他们的名字而不是别人名字,关键在于他们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容纳五湖四海的农民起义军集团。

其实,历史上每一次农民起义,都需要有人建设根据地,需要有人管理户口,管理赋税,需要有人管理民事等等一些行政上的事情。农民起义的主要行动是进行战争。在战争前线,需要有人善攻有人善守,需要有人善于率军冲锋陷阵,需要有人善于固守阵地,同时还得有人善于作总体的谋划;而在后方就需要有人管理后勤,需要有人征集士兵,需要有人守卫根据地。总之,为了维持整个起义行动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才俊才能完成。一个盖世英雄如果没有这些才俊的辅助,也难以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

刘邦所领导的正是这样能够满足起义军各方面需要的各有所长、各怀春秋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而他们也都能够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其特长。他们如洪流一般席卷那些势单力孤的各地才俊。那些势单力孤的人不是被他们捏碎,就是为他们所吸收。

一言以蔽之,刘邦之所以能够做大,则在于他们麾下有一大批能为他们冲锋陷阵,誓死不离不弃的才俊。虽然,刘邦缺德好色,但却能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这是因为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以及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

“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好情趣!古代帝王临幸后宫佳丽的秘制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当然这都是夸张,不过几十个总是有的,女人多了,皇帝就容易荒淫无度,因此歷史上很少有不风流成性、荒淫无度的皇帝。这些皇帝在朝堂上日理万机之后,就把召幸后宫嫔妃作为自己轻松一把的娱乐生活。但是,有许多皇帝面对三千佳丽,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如此这般地召幸嫔妃感到十分厌倦,

  • 揭秘:大唐使节王玄策如何单枪匹马灭古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发动政变,目中无人,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

  • 诸葛亮死后蜀国官员评价:他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雷人雷语”在历史上有很多。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有很多要么被摘掉乌纱,要么遗臭万年。“野兽吃饱就没事了”前秦的皇帝苻生在位期间,长安周边地区虎狼成群,大白天横卧路上,行人不能走路。奇怪的是,猛兽夜里闯入民居,不吃牲畜却专门吃人,苻生即位一年,野兽吃了七百余人。百官奏请苻生解决问题,苻生说:

  • 皇帝最怕五类人!就是最容易威胁皇权的那五类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咱们老百姓的眼里,当皇帝应该是天下第一爽的事情:银子随便花,女人随便泡,喝豆浆可以喝一碗倒一碗,吃煎饼果子可以加俩鸡蛋,眉头都不用皱一下。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说爽不爽?但是且慢,上面这些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咱们深入一点,探讨一下皇帝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现,皇帝应该是普天

  • 深扒古代帝王哪些独特癖好 曹操平生最爱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历史深处有忧伤。依我看,这话有点矫情。应该是,历史深处有八卦,而且还不是小八卦,是大八卦。翻开史书,看看古代帝王将相的那些花花事儿,比看现在那些戏子们搔首弄姿强多了。以我的经验,这绝对是放松身心、愉悦灵魂、陶冶情操的高雅之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好吧,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开始扒。先扒曹操。大

  • 皇帝坐拥三宫六院 为什么却生不出一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格局中,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是关系到社稷根本的大事。为了选个合适的太子继承大统,皇帝和大臣们可谓绞尽脑汁,有时候甚至互不相让;而为了争得继承大统的资格,皇子们也是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甚至手足相残,祸起萧墙。远的如唐太宗李世民杀兄杀弟,通过发动“玄武门兵变”夺得大位;近的如康熙年间的“九子

  • 康熙14岁亲政后鳌拜处处干政 鳌拜势力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

  • 曹操一生有多少女人?哪个女人是曹操的最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妻妾成群,知其姓氏者就有十五人,据《武文世王公传》载,其中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人: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无子女。卞夫人,曹操继配夫人,就是武宣卞皇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刘夫人,曹操之妾,丁氏的侍女,随丁氏陪嫁至曹家,不久病亡。生曹昂、曹铄二子

  • 纳兰明珠:竟让人告自己谋反的一代清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谋反”。两大权臣明争暗斗明珠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全凭自己的聪明

  • 解密:三国演义为何把周瑜写成气小量狭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和历史是两回事情。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南宋等朝代渴望统一北方的呼声极很高,导致历史中的文化和民众的舆论偏袒诸葛亮这一边。当然,罗贯中老先生的尊刘抵曹也不能算错,毕竟演义写的还是很精彩,比三国志耐味多了。所以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心中有数就好了。《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