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三国演义为何把周瑜写成气小量狭之人?

解密:三国演义为何把周瑜写成气小量狭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3/12/10 9:27:35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和历史是两回事情。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南宋等朝代渴望统一北方的呼声极很高,导致历史中的文化和民众的舆论偏袒诸葛亮这一边。当然,罗贯中老先生的尊刘抵曹也不能算错,毕竟演义写的还是很精彩,比三国志耐味多了。所以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心中有数就好了。

《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联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发展增添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

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候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气死呢?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三国志》反而特别赞许过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註《三国志》引《江表传》则补充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歉让服人如此。”可见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差别之大,远胜于曹操。奇怪的是却没有热心人替他翻案,后人作翻案文章,说不定也有势利心作祟。

唐宋以前,历史上认定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诗就说“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特别强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位都是川人,却都没有提到诸葛亮什么事,就是明证。北宋以后理学提倡尊王学说,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遡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分故事,东吴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张扬出来,尤其是他们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匮,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

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这也有艺术上的需要,否则就衬托不出诸葛亮的智谋气度的高超。衬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态为基准,如《西游记》中猴哥儿的兄弟猪八戒的设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谋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虚幻令人回味。《三国演义》情况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后以韬略相捋的司马懿来衬托、突出诸葛亮,以使诸葛亮一线贯穿。以至有读者认为《三国》自五丈原后可以不读,《红楼梦》自焚稿后不忍卒读的感慨来。周瑜不幸被选来担任这种尴尬角色,自然要写成嫉贤妒能,偏狭忌刻的人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离奇驾崩 即位人并不应该是宋太宗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传到京城后,赵匡胤的老婆都吓傻了,全家都惊慌不已。唯独这位杜太后,她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的儿子心中一直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今天果然干了,大家担忧什么?”能够泰然自若到这个份上,这位杜太后的身体里,得有一颗多大的心脏呀。后来,等赵匡胤登基称帝,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后,

  • 三国时期十大神箭手排名 吕布第二谁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攻击力和攻击范围都比近战武器强,因此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它的程度成为战斗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射得准,其威力方可体现出来。所以箭法是否高明也成了判定一个武将是否的标准,连张飞没事都拉拉弓,发发洋箭,更何况下面这些神箭手了。第十位:魏延如果评选蜀汉六虎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个,可

  • 大明战神洪承畴:虽然投降皇太极但衷心依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为明末重要大臣,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挂出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在松山战役失败后降清,于是有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洪承畴出仕之道,相当艰辛。他虽说出身望族,但其曾祖父辈时,家道已中落。

  • 揭秘历史:大明朝名将陈奇瑜用生命保卫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山西左云县曹家村有个地方被当地人叫做“曹总兵坟”,那里的坟冢早已无踪迹,但除了累累盗洞外,至今还残存四根石牌坊柱子立在坟前。他就是明末五个猛人中的第二位,按五位猛人出场的次序,第一位是洪承畴,第三位是左良玉,第四位是卢象升,第五位是孙传庭,还有一位被称为近似猛人的猛人,这就是陈奇瑜(关注“文天下”,

  • 揭秘历史:宋朝名将岳飞因何事差点两次打死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打败和剿灭了李成、戚方、曹成等数支土匪劲贼后,累战功已至落武阶宫中卫大夫,超升正四品的镇南军承宣使,威名远扬,震慑敌胆。绍兴二年(即公元1132年)七月,宋高宗又让岳飞兼任了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负责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的差遣。同时,又将驻守蕲州(今湖北蕲春县)的统制李山,屯扎江州(今江西

  • 一代兵圣孙武:其著巨作《孙子兵法》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公元前512年,孙武刚任将军便帮

  •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用一生的才智辅佐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代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授为高安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他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闻知刘基及宋濂等人学识渊博,于是不惜钱财,予以招用,起初刘基坚决不答应,后经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基才决定出山。到了应天,刘基陈述时务十八策。

  • 朱棣史上最忙皇帝 :他忙碌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自从有了这个名称后,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了它打破了脑袋,殊不知皇帝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的一天不是简简单单地用一个忙字就可以说的完的,那可真是高压力下的高强度作品。要说这么多皇帝,谁最忙,那要数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朱棣从公元1402年登基到公元1424年驾崩,在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时间里,他

  • 解密:江东小霸王孙策得以纵横天下的三大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三国中真正的智能双全的无敌战将。他名字不俗,相貌不错,甚至还有点小鲜肉的味道。三国志中说他“美姿颜”,因此决非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嘴的刚毅形象,大抵是眉清目秀、风采飞扬。如此英俊的孙郎,性格也讨人喜欢:“好笑语”,会说话,幽默风趣;“性阔达听受”,雍容大度,从善如流,不会耍大腕脾气。仅凭这一些,

  • 岳飞评诸葛亮《出师表》:读了不哭的都不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近年网友对诸葛亮的评价呈现多样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忠君卫国,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大忠臣,同样是中国历史上忠臣代表的岳飞同学给过诸葛亮一个评价,说是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哭出来的,都不是忠臣。这话肯定片面。但能得到岳飞这么高的评价,可见诸葛孔明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之高,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