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敬瑭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的身上存在哪些争议?

石敬瑭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的身上存在哪些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3/12/28 18:06:17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建立后晋。942年,病逝,时年51,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

主要成就

政治

在称帝之前,石敬瑭不管是自己还是治理地方政务,都很节俭,但做了皇帝后就开始奢侈起来,他的宫殿都用黄金、美玉、珠宝等物装饰得富丽堂皇,建国之初,首都定在洛阳,后来又嫌其破旧,就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将汴州升为东京开封府。

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他又下令制定了许多残酷的法律,施加的刑罚也多是一些惨不忍睹的方式:割舌头,将人肢解,灌鼻子,放在锅里蒸煮等等。

此外,他对于士人也不信任,觉得他们不为国家着想,只知道为自己的子孙谋利,所以石敬瑭又像后唐那样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重新抬头。

军事

石敬瑭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建奇功,因此进入汴京,灭亡后梁,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石敬瑭与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功劳最大。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发动兵变。后唐庄宗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的部队也发生了兵变,与魏州的叛军联合一起拥戴李嗣源为主。李嗣源本想班师回朝请罪,石敬瑭则劝他夺取汴州(今河南开封),以成就大事。李嗣源别无良策,只得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石敬瑭便自告奋勇,亲统三百骁骑为前锋,抢占汴州。然后又回兵渡过汜水(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直取洛阳。

外交

石敬瑭为了谋求自保,向辽太宗求救。表示愿意称臣于契丹,并答应向耶律德光行父子之礼,而且在事成之后把雁门关以北十六州的土地献与契丹。打败唐军后,接受耶律德光的册封为晋帝,他信守前言,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只有34岁。

石敬瑭当皇帝后,常常得接待来宣诏的倨傲契丹使者,而且要跪地拜受契丹主耶律德光的诏敕。石敬瑭天福年间,后晋朝廷为了免起兵端,上上下下对契丹人尊敬无比,但契丹的使者来后,无礼骄横、横加斥责时有不得不卑躬屈膝地应酬。大臣中除了桑维翰少数几个人外,都对契丹人有气,主张抵御契丹。石敬瑭也曾动摇过,但看了桑维瀚的长篇奏折,又觉得当儿皇帝好处较多,所以一直到死也没有自己扔下儿皇帝这顶帽子,还是他的儿子为他出了一口恶气。虽然石重贵最后由于主将投降而流亡契丹,但两次战胜契丹兵还是对于中原人民的抗辽斗争起了鼓舞和促进作用。石敬瑭卑事契丹,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也不能绝对说没有一点好处,他当皇帝的六年在客观上为中原人民带来了短时的安定,但是,割让十六州又使他的这一点点小功劳化为乌有,因为他的儿子在抗击契丹时已经没有险要可守,终使中原又遭战火蹂躏。

人物争议

石敬瑭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儿皇帝”和“卖国贼”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其实,更客观公平地来看,在五代乱世,一切僭越乱伦皆已司空见惯,石敬瑭身为沙陀人(西突厥的一支别部),所侍奉过的后唐三姓四任皇帝中,就两次出现兄弟间反目成仇、兴兵夺位的情况,所以于他而言,帝梦心切者不择手段取之,没什么不能接受的。甘愿认贼为父确实无耻,但今人指责他“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也实在是有些要求过高了。

事实上,中原王朝即使是在强盛如汉唐的时代,也都出现过对外族称臣、和亲或纳贡的情况。石敬瑭遗臭万年的重要原因在于他的割让幽云十六州之举,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在此后至少四百年时间里直接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命运,自然不容易被后人忘记。

十六州自东向西包括了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基本上都分布在长城的内(南)侧,也即长城这条重要军事防线背后的战略支撑点,其中瀛、莫二州已深入到河北腹地数百里。失去了这一片山势险峻的地区,中原王朝的整个北方就失去了一条阻击“胡人铁骑”的天然军事屏障,南下千里再无险可守,直至黄河岸边全部是一马平川,中原从此门户大开。此后四百年间,对于每一个中原王朝来说,收复幽云十六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梦想。

北方的政权在获得了燕云之地以后,一方面掌握了对中原长驱直入的军事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燕云地区的农耕经济与北国的游牧经济形成了良性互补,也极大地促进了北国整个的社会发展,也就更成为中原王朝的劲敌。幽云十六州直到明朝建立时才又重新回到中原国家的版图。其实在当时,想达到让契丹出兵相助的目的,只要多送钱物,也是可以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甘做

  • 钱皇后无子女又眼瞎腿瘸,朱祁镇为何还那么宠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钱氏,南直隶海州人。明英宗朱祁镇皇后,明朝最惨的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古帝王多无情,万人之上的天龙之子,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后宫众妃竞争激烈,稍有不足之处便极其容易被帝王嫌弃,即使今天还在受宠,但谁又能保证次次都能讨得皇上的欢心呢?就算是后宫之主,皇后也存在着争宠的苦恼。想来

  • 历史上孙鲁班的婚姻生活如何?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鲁班,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她,但她的父亲却是广为人知的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她是孙权和步皇后的长女。孙鲁班从小模样就生得漂亮,惹人疼爱,孙权更是对这个大女儿宠爱有加。不过,孙鲁班的感情史也是相当精彩的。古代女

  •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汉昭帝最终处死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鄂邑长公主,西汉时期公主,汉武帝刘彻之女,汉昭帝刘弗陵异母姐,在汉武帝去世后,抚养汉昭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是也,命也!汉昭帝刘弗陵一位原本不是汉武帝考虑的继承人最终继承了汉朝的江山,另因其年幼,汉武帝临终之时在朝政上为刘弗陵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来保证帝国的平稳运

  • 魏国皇帝曹叡的庙号是什么?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就皇帝的庙号来说,一般是开国皇帝称祖,比如太祖、高祖等,在开国皇帝之

  • 史书上说刘邦是混混无赖 但为什么他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生于丰邑,长在沛郡,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据说,他父亲太公在雷雨交加的天空中看到了蛟龙在盘旋。不久,刘太公的妻子生下了刘邦。刘邦本无名,人称“刘季”,用现代语就是刘老三。年幼时,刘邦在马公书院读书,却经常逃学,常被老师训斥。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又常被父亲训斥,

  • 皇帝好情趣!古代帝王临幸后宫佳丽的秘制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当然这都是夸张,不过几十个总是有的,女人多了,皇帝就容易荒淫无度,因此歷史上很少有不风流成性、荒淫无度的皇帝。这些皇帝在朝堂上日理万机之后,就把召幸后宫嫔妃作为自己轻松一把的娱乐生活。但是,有许多皇帝面对三千佳丽,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如此这般地召幸嫔妃感到十分厌倦,

  • 揭秘:大唐使节王玄策如何单枪匹马灭古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发动政变,目中无人,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

  • 诸葛亮死后蜀国官员评价:他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雷人雷语”在历史上有很多。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有很多要么被摘掉乌纱,要么遗臭万年。“野兽吃饱就没事了”前秦的皇帝苻生在位期间,长安周边地区虎狼成群,大白天横卧路上,行人不能走路。奇怪的是,猛兽夜里闯入民居,不吃牲畜却专门吃人,苻生即位一年,野兽吃了七百余人。百官奏请苻生解决问题,苻生说:

  • 皇帝最怕五类人!就是最容易威胁皇权的那五类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咱们老百姓的眼里,当皇帝应该是天下第一爽的事情:银子随便花,女人随便泡,喝豆浆可以喝一碗倒一碗,吃煎饼果子可以加俩鸡蛋,眉头都不用皱一下。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说爽不爽?但是且慢,上面这些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咱们深入一点,探讨一下皇帝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现,皇帝应该是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