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末首富伍秉鉴的悲喜人生:因鸦片走向没落

清末首富伍秉鉴的悲喜人生:因鸦片走向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4/1/19 23:39:09

1834年的世界首富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垄断清朝海上外贸,广州十三行成为暴富群体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于是,广东地方政府于1686年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从此,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行商因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而深受外商欢迎。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促使广州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从而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此后的100年中,广东十三行竟清朝政府提供了全国40%的关税收入。

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只有13家,多时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由于享有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广东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广东十三行中涌现出了一批豪商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卢锦、伍秉鉴、叶上林等,以至于当时就流传有“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的说法。在后世看来,这些行商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有记载称,当1822年广东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时,竟有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化为乌有,甚至出现了“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的奇观。

在广东十三行中,以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其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鉴而扬名天下。

资产2600万银元,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主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

伍秉鉴(1769-1843),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了怡和行,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商名叫“浩官”。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开始快速崛起。

在经营方面,伍秉鉴依靠超前的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发财致富。他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的贸易额都达数百万银元。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当时的欧洲对茶叶质量十分挑剔,而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曾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标以最高价出售。此后,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就能卖得出高价。在产业经营方面,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经过伍秉鉴的努力,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同文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袖。伍家所积累的财富更令人吃惊,据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人民币),成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

接触英国鸦片商被林则徐惩处,承担赔款走向没落

作为封建朝没落时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鉴所积累的财富注定不会长久。就在他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时,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尽管伍秉鉴曾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但这丝毫不能拯救他的事业。由于与英国鸦片商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还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

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纷纷破产。更致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降临到十三行街,终于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关羽真的是名不副实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张飞、庞统等五人于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因功追谥。(赵云在第二年追谥)张飞等四人皆得美谥,唯独关羽得“缪”之恶谥。“缪”者,名与实爽也,也就是名气和实绩不相符合的意思。那么关羽为何会被当时的蜀汉群臣认为是名与实爽呢?难道关羽真的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货吗?我们今天便来探一探这位关老爷的真实

  • 揭秘:兰陵王是一个绝美风华 忠烈傲气的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俊美王孙面具出征据《北齐书》所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这里的“文襄”,指的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兰陵王高长恭为其第四子。奇怪的是,高澄六个儿子中,唯独兰陵王的母亲语焉不详,甚至连姓氏都没有,其身世扑朔迷离。据推测,史书不载的原因应是其母地位卑贱。由此,在最讲

  • 解密:雍正皇帝借口错字罢免了大将军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当年做雍亲王的时候,尚能体恤下臣,有时也信奉佛法,抄写一下佛家经典,来表示自己与世无争的恬淡性格,他懂得韬光养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保持和气,私下又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康熙帝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

  • 弘历是几阿哥? 雍正的儿子中弘历排行是老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弘历是几阿哥弘历是四阿哥。在弘历之前本来还有四位皇子,但是弘盼很小就去世,以此下推弘历为胤禛的四皇子。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后的皇子们只有四位,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弘历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母亲为钮祜禄氏。弘历自幼聪明伶俐深得康熙和雍正的喜爱。1723年,弘历被雍正立为

  • 貂蝉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貂蝉是不是吕布的发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貂蝉和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貂蝉的身份到底是什么?貂蝉真的是吕布的结正妻子吗?咱在前边述说过貂蝉的故事,主要讲了她名字的由来和关羽的儿女情长。有些朋友感觉意犹未尽,问我貂蝉到底是王允的干女儿?是吕布的正妻?是董卓的婢女?还是另有隐情?她实际的身份到底是谁?

  • 曹操一项喜欢别人的妻子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蔡文姬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觊觎别人的妻子、曹操为何没有对蔡文姬下手?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曹操给读者的印象不光彩,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曹操一统了北方,占据了很大地理位置优势,这说明他还是有一番雄才

  • 让唐军连连失败的刘黑闼,是如何被李世民击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黑闼,隋末唐初割据势力,他与大唐多次交战,被秦王李世民击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窦建德被李唐斩首后,他的部下范愿等人决定为夏王报仇,几个人聚在一起算了一卦,卦上写着“以刘氏为主吉”。于是,他们一伙人找到在家种菜的刘黑闼:“小黑子,咱们为夏王报仇,干不干?”刘黑闼

  • 从奴仆到名将,卫青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西汉时期外戚、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为汉武帝时期汉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平阳侯曹寿得了恶疾,平阳公主和他离了婚。公主打算再嫁,便问左右:“列侯中谁最有本事?”左右说:“干脆嫁给卫青吧。”公

  • 懿安皇后张嫣:古代五大艳后之一,她经历了哪些坎坷与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皇后张嫣,熟悉历史的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11岁就嫁给舅舅的处女皇后张嫣,她尊贵但凄凉无比的一生都源于外祖母吕雉的野心以及掌控欲。张嫣与刘盈本是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在吕雉的强制下,二人结为夫妻。张嫣11岁嫁给刘盈,15岁开始守寡,之后又独自一人在宫中待了17年,直到四十岁病逝,谥号孝惠皇后。在明

  • 果亲王是一个什么样的 雍正临死前为何叮嘱乾隆照顾好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果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交代弘历一定要好好优待果亲王,乾隆上位后兑现承诺了吗?爱新觉罗·允礼是雍正的异母弟弟,是康熙皇帝第十七之子。允礼历经三朝,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实心为国,尽心竭力”,可见他在众多兄弟当中品行是比较出众的。在爆发九子夺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