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唐军连连失败的刘黑闼,是如何被李世民击败的?

让唐军连连失败的刘黑闼,是如何被李世民击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50 更新时间:2024/1/25 4:33:43

刘黑闼,隋末唐初割据势力,他与大唐多次交战,被秦王李世民击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窦建德被李唐斩首后,他的部下范愿等人决定为夏王报仇,几个人聚在一起算了一卦,卦上写着“以刘氏为主吉”。于是,他们一伙人找到在家种菜的刘黑闼:“小黑子,咱们为夏王报仇,干不干?”

刘黑闼爽快地回答说:“好嘞,啥时候动手?”

范愿等人说:“你收拾好行礼咱们就动身。”

刘黑闼说,家里穷,也没啥收拾的,就一头牛值钱,那就杀了招待兄弟们,吃饱喝足好干革命。

于是,刘黑闼带领一百多人,正式树起了反唐的大旗。

第一站,他们攻打漳南县,他带着这百十号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家乡的县城。

接着,他们又击败了贝州刺史戴元详与魏州刺史权威,“元详及威皆没于阵”,两个地方大员因此而为国捐躯。

刘黑闼初战告捷,士气大振,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人马迅速蹿升到几千人。刘黑闼趁热打铁,在漳南设坛,祭拜窦建德,自称大将军。

随后,刘黑闼又对东边的历亭发起了攻击。历亭守将王行敏率军迎敌,却因轻敌,一败涂地。王行敏被活捉,最终被斩首。

刘黑闼短时间内连杀唐朝三将,李渊大为震惊,立即派遣自己的堂弟李神通前往讨伐叛军。

很快,李神通与李艺率五万唐军,浩浩荡荡杀奔饶阳,打算在那里与刘黑闼决一死战。

李神通仗着人多势众,命唐军全线压上,企图将农民军一举消灭。

哪知,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模糊了唐军的双眼。农民军趁着上风头的机会,向唐军发动猛烈进攻。“神通大败,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

大败李神通后,刘黑闼军威大震,人气直线上升。农民军在河北势如破竹,相继攻陷了好几个州县。

李神通兵败后,李渊再次调派右屯卫大将军李孝常率军讨伐刘黑闼。哪知,这位郡王和李神通一样,也被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

连续击败唐军后,刘黑闼率领数万大军进逼宗城。守城的是唐朝名将徐世勣,见农民军来势汹汹,他打算撤退到洺州,等待朝廷增援。

徐世勣在撤退中遭到了刘黑闼的伏击,全军覆没,“世勣仅以身免”。

在赶走徐世勣后,刘黑闼指哪打哪,半年之内几乎收复了窦建德的全部故土。

公元622年,刘黑闼在洺州称汉东王,改元天造,窦建德的原夏国政权似乎又一次复活了。

唐军连连失败,李渊十分恐慌,他不得不亮出王牌。天策上将李世民该正式登场亮相了,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剿灭叛军。

公元622年正月,李世民唐军从陕西一路东进河南,然后再拐向北上。

当刘黑闼听说刘世民亲率大军前来讨伐,心里有些发虚,他立即舍弃相州城,将主力撤退到一百里外的洺州,决定在这里与李世民一决高下。

刘世民这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一个实力派帮手——李艺。为配合李世民作战,李艺从北面攻击刘黑闼。

李艺的出场让刘黑闼很劳神,他担心陷入了南北两面包围的被动局面,决定先灭掉李艺,再专心对付李世民。

李世民开始用计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唐将程名振带着六十名士兵和六十面大鼓,悄悄摸到距洺州城两里远的河堤上,一起使劲擂鼓。

洺州守将范愿被鼓声吓破了胆,以为唐军发动了进攻,惊惧之下,连忙派人飞骑“驰告黑闼”说:军情紧急,当家的,你快回来,我快守不住了。

刘黑闼听说后,不敢怠慢,留下自己的弟弟刘十善率领一万人对付李艺,自己带着大部队退回洺州。

哪知,洺州东边的洺水城投降了唐军,如此一来,唐军等于站到了刘黑闼的家门口,对他形成重大威胁。

刘黑闼又惊又气,马上指挥汉东军扑向洺水,对唐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李世民见招拆招,与刘黑闼展开殊死搏斗。

最后,唐军与汉东军形成僵持局面,这是李世民乐于见到的。两军隔着洺河相持了六十多天,在这两个多月里,李世民也没闲着,不时派遣军队袭扰汉东军后方粮道,对刘黑闼的补给线给予沉重打击。

唐军毁粮行动最终引发汉东军粮食危机,刘黑闼不得不主动向李世民发起了进攻。

两军在洺水边上展开了生死大战,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实力稍逊的汉东军渐露败相,刘黑闼带着两百来人偷偷溜出战场,逃往突厥避难。

面对困兽犹斗的汉东军,李世民下令挖开上游的水坝,洪水咆哮着冲向下游厮杀的战场。

此役唐军战果辉煌:“斩首万余余级,溺死者数千人。”

刘黑闼后来从突厥借兵,企图再东山再起,后被太子李建成所灭。

公元623年二月,造反一年多的刘黑闼与其弟刘十善在洺州被斩首,临刑前,刘黑闼说了一句让世人感慨遗言:“我原本在家里种菜,却被高雅贤等人所误,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谁人又何尝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呢?

原本,刘黑达只是窦建德身边的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将,熬到了天下太平,终于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过平静的日子。哪知,他却受到他人蛊惑,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直到临死前才幡然悔悟。

刘黑闼之死,草莽英雄最后的挽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奴仆到名将,卫青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西汉时期外戚、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为汉武帝时期汉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平阳侯曹寿得了恶疾,平阳公主和他离了婚。公主打算再嫁,便问左右:“列侯中谁最有本事?”左右说:“干脆嫁给卫青吧。”公

  • 懿安皇后张嫣:古代五大艳后之一,她经历了哪些坎坷与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皇后张嫣,熟悉历史的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11岁就嫁给舅舅的处女皇后张嫣,她尊贵但凄凉无比的一生都源于外祖母吕雉的野心以及掌控欲。张嫣与刘盈本是外甥女和舅舅的关系,在吕雉的强制下,二人结为夫妻。张嫣11岁嫁给刘盈,15岁开始守寡,之后又独自一人在宫中待了17年,直到四十岁病逝,谥号孝惠皇后。在明

  • 果亲王是一个什么样的 雍正临死前为何叮嘱乾隆照顾好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果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交代弘历一定要好好优待果亲王,乾隆上位后兑现承诺了吗?爱新觉罗·允礼是雍正的异母弟弟,是康熙皇帝第十七之子。允礼历经三朝,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实心为国,尽心竭力”,可见他在众多兄弟当中品行是比较出众的。在爆发九子夺嫡之

  • 董贵人:汉献帝后宫最惨的妃子,怀着身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汉献帝刘协的妃子,最后结局却是怀着身孕被杀,此女便是董贵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你讲述董贵人悲惨的一生,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董贵人,汉献帝刘协的后妃,姑姑是汉灵帝之母董太后。董氏出身官宦之家,出身不低了,其父是西凉军阀董承,曾参与董卓之乱,是董卓的爪牙。董氏是何时入宫的并无记载,她虽是皇

  • 张廷玉晚年时期都做了什么 乾隆为什么不待见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廷玉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廷玉身为文官,手里又没有兵权,为什么晚年不受乾隆待见?张廷玉是清代配享太庙里唯一的汉臣,而清代配享太庙一共才二十六位,分为东西两殿,东殿为十三名爱新觉罗宗室,比如十三爷允祥,多尔衮,代善,奕訢等王爷,再加上蒙古王爷僧格林沁,

  • 清朝在册封亲王和郡王的时候 以地名为主的爵位为何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知道清代王爷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代册封了一系列亲王和郡王,他们为何都没有封地?清代入关以后,根据贵族们的战功,册封了一系列亲王和郡王。例如睿亲王、康亲王、怡亲王等等,但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这些亲王、郡王们都没有自己的封地。其实,与之前王朝的爵位相比,在爵位的名称

  •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一直是一个谜 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允炆下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的下场如何?朱允炆最后去了什么地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场如何,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仅明代时人们关于此事的记载,就有“数十百种之多”,其中收入四库全书“存目”的也有二十多种,到底哪一种才是真相呢?朱棣的表面说

  • 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受到了什么样的奖赏?为何只要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唐朝时有这样一位英勇将军—郭子仪,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处于水火之中的唐朝,但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只是要了六名美女,民间更是传出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的声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唐玄宗在位

  • 丁显能成为当朝状元是如何做到的?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科举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正是因为如此,皇帝在很多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决定他人的一生,给他人带来飞黄腾达,亦或者是让他人走向万丈深渊。而显然的,丁显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

  • 嘉靖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继位的?大礼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皇帝,大家都称作嘉靖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他是一位早期勤政、晚期怠政的帝王,同时也开创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壮举,但是即便如此,嘉靖皇帝依旧牢牢掌握着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到其驾崩,在皇权的归属之上,也从未有过疏忽,就是这位热衷于炼丹修道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