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是什么官职?管辖的位置在哪里

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是什么官职?管辖的位置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66 更新时间:2024/1/23 7:57:51

回顾清朝的历史,人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湖广总督这个封疆大吏的职位。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清朝时期,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其中,就湖广总督来说,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正式简称为湖北湖南总督或两湖总督。

在清朝历史上,李鸿章林则徐张之洞等著名大臣曾担任过湖广总督一职。彼时,湖广总督管的是湖南、湖北这两个地方,也即湖广总督的“湖”,指的就是湖北湖南,说到这,很多人就要问了,那么“广”指的是哪里呢?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广指的应该是广东、广西。不过,当时已经有两广总督,负责管辖广东、广西了。

首先,就湖广总督的广字,指的确实是广东、广西,当然,在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没有管到广西、广东,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称呼,则是因为历史上有湖广行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称呼,促使清朝也沿用了湖广这一称呼了。众所周知,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这成为中国区划历史上的重要调整,可谓影响深远。

其中,湖广行中书省为全国的10个行中书省之一,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及 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在元朝时期,湖广行省的范围实在太大了,不仅包含了湖北、湖南、贵州等地,还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元朝之所以设立湖广行省,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扑灭南宋的残余势力。

在南宋末年,南宋势力在两广等地逐渐根深蒂固。等到元朝建立后,为了避免两广一带的南宋势力恢复,所以,元朝将两广一带和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划入到一起,设立了湖广行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设立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也简称“湖广、“湖广行省”、“湖广省”,辖湖北、湖南和河南小部分。也即在明朝时期,湖广的范围明明不包含了广东、广西了,但是,因为称呼上的习惯,所以明朝依然将其称呼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在明朝时期,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在明朝正式的文件中,避免使用元朝的“行省”一词,所以在地名下加“等处”。并且,在明朝的各个承宣布政使司中,还设立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称为“三司”,这样有助于避免唐朝时期节度使权力过大的情况出现。

明代分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以南的河南行省南部并入“湖广”,长江不再成为区划的界限,这一习惯可谓流传至今,比如安徽、江苏等省,就是长江贯穿其中。清朝入关之后,依然在江南地区遇到了南明势力的激烈抵抗。于是,清朝在一统天下后,就对明朝设立的较大省份,进行了拆分,以此避免南明势力的恢复。

其中,就大家非常熟悉的江南省,就被康熙皇帝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至于明朝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也被康熙皇帝分为湖南省、湖北省。也即清朝大致以洞庭湖为界限来,来分湖广为湖南、湖北。在清朝看来,湖广一带非常富饶,如果被吴三桂或者明朝势力所占据,显然会威胁到清朝的根基,所以需要进行拆分。

最后,当然,拆分之后,清朝想要直接管理这么多省份,也就不是那么方便了,于是,总督的设立自然是应运而生了。比如两江总督来管辖江苏、安徽两省。至于本文所要说的湖广总督,自然管辖的就是湖北、湖南两省了。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湖广总督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了,也即清朝用来对抗太平天国大军的湘军,就出自湖广一带。正是因为沿袭了历史上的称呼,所以,湖广总督没有管辖两广一带,依然使用了这一叫法,原因是大家都习惯了,如果改了称呼,自然就叫不习惯了。

在清朝时期,湖广总督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四年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例授兵部尚书。也即在乾隆皇帝在位后期,原本正二品官职的湖广总督,通过授兵部尚书衔,从而将官职品级提升到了从一品,这促使湖广总督的官职品阶不输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 隋朝为何在他手里迅速亡国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皇后,隋炀帝后的皇帝是谁,杨广在位几年是被谁给灭了

    对隋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炀帝杨广可以说非常有作为,隋朝为什么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说到隋炀帝,许多人会把他批判得一无是处。其实,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作为一代帝王,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他甚至把“尚秦汉之规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

  • 李毓昌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人毒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秀根事件,丁义珍为什么被狙杀,朱令是谁害的

    李毓昌是清代著名廉官,山东即墨人。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淮安发生了一件冤案,当时嘉庆皇帝钦点大臣前去地方查赈,照理说钦差大臣到地方查办工作情况,应当是深受尊敬的,为何这位钦差大臣在办案的过程中惨遭毒手?幕后黑手是谁呢?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秦宣太后羋八子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呢?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芈八子的男宠,芈月为什么一直是八子,芈八子和魏纾什么关系

    宣太后,出生于楚国丹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热播剧《甄嬛传》之后,孙俪再次出演了一部大女主剧《羋月传》,在这部剧中,她饰演的角色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女中豪杰,秦国惠文王的联姻妻子,后来的昭襄王之母,秦宣太后。秦宣太后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跌宕起伏,从

  • 姜维和钟会有20万大军 两人为何造反不到四天就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钟会是个什么样的人,钟会姜维为什么失败,如果姜维和钟会谋反成功

    对姜维和钟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假降钟会,双方共拥兵20多万,最后为什么造反三天就失败了?前有诸葛孔明屡次出兵伐魏,但由于蜀汉政权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先天不足,虽战略上得到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说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并未撼动曹魏的根基。诸葛孔明病死之后,其爱徒姜

  • 懿安皇后:当过太后和皇太后,到底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后有权力晋升妃嫔吗,母后皇太后能废圣母皇太后吗,历史宣太后真的那么厉害吗

    懿安皇后:当过太后和皇太后,到底有多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后并不在少数,比如说西汉时期的吕后,能力不比男人差。还有武则天实际上也算是当过太后,她更厉害,直接从太后成为了皇帝。北魏的冯太后也丝毫不逊色,再有就是最近热播剧清平乐最开始出现的刘娥,同样是一个堪比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是因为反骨才被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为何怕诸葛亮,诸葛亮杀魏延的真正原因,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

    还不了解:诸葛亮杀魏延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杀魏延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反骨吗?诸葛亮爱民如子,体恤部卒。马谡立军令状失街亭,犯下大罪,挥泪斩首。士兵遭受二十军棍,也要亲自过问。对周瑜、关羽、孟获无不体现宽以待人的性格。但三国中诸葛亮惟对魏延一人见面就

  • 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困沙丘宫最终活活饿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沙丘宫变和沙丘政变,赵武灵王饿死沙丘,秦始皇和赵武灵王都死于沙丘吗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国时期,沙丘宫变是赵国的一次兵变,这场兵变的直接后果,就是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公元前299年,武灵王为圆宠姬吴娃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爱子何,自为主父。其中,就太子何来说,成为赵国君主,也即大

  • 建立南朝刘宋的刘裕,最后为何会是孤独终老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之后的历史,刘裕后人有活下来的吗,刘裕的后代都去了哪里

    刘裕出生在东晋,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辛弃疾的《永遇乐》中“……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描绘的正是刘裕前后蜕变的过程,词中尽显辛弃疾对刘裕的崇拜之情,能让辛弃疾大加赞赏的刘裕究竟是如何化身为一代帝皇的?又是为何被后

  • 历史上多尔衮有后代吗?为什么只生育了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多尔衮的福晋有几个孩子,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的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清朝的历史里面,有这样两个人的情感传说总是被不断搬上荧幕,由于有着复杂政治斗争夹杂在其中,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看上去比一般人更多了些惊心动魄。但这对有情人无法终成眷

  • 朱瞻墡是什么人?历经七个朝代的他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经了多少个朝代,历代朝代顺序表及皇帝姓名,周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同时又是明宣宗的胞弟,按照皇位继承中的禅让制,朱瞻墡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而这位王爷厉害的地方在于历经七个朝代,曾三次与皇位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