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02 更新时间:2024/3/8 3:50:38

公元前210年的9月10日,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秦始皇去世。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有诗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是排第一的,那确实是雄才大略。秦始皇当时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创立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筑长城,使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他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出于平息战乱、防治水患、便于通商等要求,就产生了天下统一的强烈愿望。像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著名思想家都主张统一天下,如荀子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想法,而《礼记•中庸》更托名孔子讲出“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名言。

秦始皇作为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统一了中国,开创了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并且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改革,就是让全国统一思想。秦始皇的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让全中国不能像刚才讲的南斯拉夫那样。如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原来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语言,但因信仰不同的宗教(东正教与天主教),采用不同的文字(基里尔文字与拉丁文字,基里尔文字即斯拉夫文字),结果分裂成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就容易分裂。而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要用同一种文字,要用同一种度量衡,这样大家相遇时就可以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了,这些实际上也是把一个大帝国维系和凝结在一起的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了,在中国也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所有这些具有开创性的朝代,最后都出现了短命的现象。当年秦朝开创性地制定了这些制度,而且很多制度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但是秦朝却是特别短命的一个朝代,只有几十年就灭亡了。秦朝之后就是汉朝,汉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东西,它其实整个继承了秦朝的这套衣钵,包括郡县制在内的这些东西,但是汉朝延续了好几百年。

而后来隋朝时又开始大刀阔斧地搞创新,隋朝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建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维系了一千三百年,隋朝还修了大运河,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贡献,包括它的兵役制、租税制等,但是隋朝也很短命。

所以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来,这些改革型的朝代都非常倒霉,就是你上来就高屋建瓴地搞这些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接受起来就有困难,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搞许多超大型的土木工程与对外战争,使用民力过多过急,搞得老百姓不堪重负被迫揭竿而起,这才是导致这些朝代存在时间很短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历史上的秦朝和隋朝都是很短命的朝代,但在历史上这两个朝代又是非常重要的朝代,它们都是建立新制度的朝代。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衣钵,延续了几百年;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衣钵,也延续了几百年。秦朝和隋朝短命的教训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太过激进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秦始皇搞“焚书坑儒”,人们骂了他两千年,在这儿我还要帮秦始皇平个反。其实当时远没有那么严重,秦始皇焚书并没有把所有的书都给焚了,他也没能力把所有的书都给焚了。秦始皇“坑儒”也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给埋了,秦始皇当年其实就是埋了几百个方士。这“方士”就是那些整天在那儿装神弄鬼的人,有的是魔术师,有的是练气功的,这种人到今天还有,靠耍耍魔术、练练气功就告诉你他能炼出长生不老药。这些人把秦始皇给骗了,所以当时秦始皇一生气,就把这些人都给埋了。这种行为其实并不过分,要不然还会接着祸害别人。

今天大家都看到了,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一个所谓的“大师”,然后一堆大企业家、大明星还簇拥着他,其实他就是在骗人,这就跟当年的方士是一样的。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一次活埋了400多位儒生。这些儒生都是信奉儒家经典、知识渊博的精英。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因始皇暴戾而产生的偏见。

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曾经提到过这段历史:“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术士,即卢生之流,信奉方术之士。事实上,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推断也可以发现,秦始皇根本没有理由去坑杀儒生——欺骗秦始皇的是率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徐福,是占了便宜临走还捅了始皇一刀的卢生,与儒生何干?秦始皇就算做事再荒谬,他也不可能因此迁怒于天下儒生。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坑杀的方士之中有儒生学方术者。

更重要的是,“焚诗书”与“坑术士”根本就是两件事——“焚诗书”的背景是当时秦奉行法家“以法治国”之理念,而在秦朝初期,百家争鸣的余威仍在,特别是儒家日渐壮大,国内儒生时常非议朝政。

导致焚书一事被提上日程的,是儒家学家大谈“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但法家的主张却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毫无疑问,法家主张与秦始皇的切身利益更贴近。于是,他下令焚烧普通民众藏有的《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民间私藏的《诗经》、《尚书》。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掌管书籍文典的“博士”依然可以保存这些书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身边那些不一样的女人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王李世民有多少个女人,唐太宗李世民最后一集,唐太宗李世民里的美女们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著名皇帝,在位期间人称“贞观之治”,很多史家评论他的父亲高祖李渊都认为其人平平。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经历的事情真不少,从早年的投身军旅平定群雄,到经历了玄武门政变乃至以后的治理国家,李世民无疑都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今天小编给你扒一扒,李世民身边的女人们:其一,最钟爱的女人——爱

  • 细说蜀汉五虎将:五虎上将里谁是最有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国的五虎上将,蜀国小五虎将是哪五个,三国蜀国五虎将是哪五个

    蜀汉五虎上将一般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几个人武艺高强,关羽张飞并称万人敌,赵云号称常胜将军,马超乃名门之后,至于黄忠也是一员虎将,如果问谁最有文化,怕真的不好回答?下面一一来表述:首先出场的是关羽,此人在小说中应该是个素质比较高的人,因为书中多次说他喜爱读《春秋》:胡班潜至厅前,见关

  • 宋武帝刘裕因赌博欠债差点被杀 他是如何逃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一人打几千人是真的吗,南朝宋刘裕的后人,杀了六个皇帝的刘裕

    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在历史上,有的皇帝愿意做木工,如明熹宗朱由校;有的皇帝喜欢喝酒,如明神宗朱翊钧;有的皇帝酷爱书画,如宋徽宗赵佶,还有的皇帝喜欢赌博,如本文的主角,宋武帝刘裕!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哪位?没错就是他!刘裕不仅喜欢赌博,还差点因赌博欠债,差点被杀,那么他是如何虎口逃生的?根

  • 董鄂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竟然让皇帝看破红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董鄂妃和顺治帝,杨丽华的真实历史,看破红尘是消极吗

    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了爱抛弃江山,应该如何评判一个女人如果能让一个男人爱她爱到没了她就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那这个女人一定是厉害得不得了了。如果这个男人再是皇帝,一个国家的头头,那她就更是了不得了。这里就有这样一个了不得的女人,她就是清顺治的老婆董鄂妃。董鄂妃原是内大臣鄂硕之女,18岁入宫,顺治对其宠爱有

  • 奸臣当道: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严嵩严世蕃父子,严嵩是宦官吗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

  • 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哪位名将曾打败过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斩杀了多少名将,许褚为什么打不过张飞,曹魏五谋臣

    在小说中,诸葛亮擅长骂人,著名的舌战群儒就是骂坛上的不朽之作。当然作为骂坛高手,诸葛亮也往往采取文骂和武骂。武骂就是两军对垒,直接用一张嘴,就能让对手顷刻毙命,骂死的是曹魏名臣王朗;文骂就是用书信,骂死了曹魏大都督曹真。据说诸葛亮的书信是这样写的:“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

  • 被厨子“杀死”的皇帝辽穆宗 耶律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被音乐耽误的厨子,被医学耽误的厨子,一个被生活当误的厨子

    辽穆宗耶律璟(931年-969年),小字述律,后来更名为明,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其母为靖安皇后萧皇后。于会同二年(即939年)三月被封为寿安公,于天禄五年(即951年)在一场政变中被立为帝,尊称天顺皇帝,改年号应历,是为辽朝的第四位皇帝。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辽朝政治的

  • 芈月的母亲是谁?一个悲惨的成功教育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芈月的成功的重点,芈月是谁的孩子,芈月母亲向氏

    芈月,一个大秦帝国实际执政者,父亲是一国之君楚威王,母亲却是父亲宠妃莒姬的滕侍。当年她被无子的莒姬作为固宠代孕的工具献给楚威王,怀孕时却因为“霸星出世”天象预言,而成为楚威后的眼中钉,在万众瞩目中她生下被预言为“霸星”的孩子,却不料竟是个女儿,令得楚威王大失所望,从此备受冷落,在莒姬的运用上,她再次

  • 曹植晚年为何每日沉迷饮酒?曹植到底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歌颂了什么的牺牲精神,曹植喝醉酒,曹植死因

    曹植是个有才华的人,三国志里说他: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倩人?”时鄴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可见最初曹操是把他当成太子来培养的。不过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可

  • 康熙年间发生多起“朱三太子”案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时代世界发生了什么,康熙38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儿,清康熙年间是那年

    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康熙年间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典型。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只记述了杨起隆假冒“朱三太子”谋反,而康熙年间历史上真实的“朱三太子”案件却有十起之多。康熙头疼的“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不是朱慈炯杨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