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靖是什么人?他在蜀汉是何位置?

许靖是什么人?他在蜀汉是何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11 12:42:14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提到许靖这位蜀汉重臣,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熟悉。但是,实际上,若论官职,许靖完全不在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下。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对于汉中王傅一职,相当于太傅,比如司马懿就曾经担任过曹魏的太傅。在历史上,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在古代官职中,三公已经位极人臣了。不过,对于许靖来说,虽然在官职上不逊色于诸葛亮,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高于诸葛亮,但是,刘备从内心深处却非常鄙视许靖,这是为什么呢?

许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邵一同成名,而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的感情并不好。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后,董卓率军大军进入到京城,趁机把控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对此,许靖选择为董卓效力,曾担任御史中丞等职。与此相对应的是,彼时的刘备,自然是站到讨伐董卓的立场中的。后来,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祎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东渡长江,许靖逃到了到了交趾郡,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厚待。由此,对于出生于中原地区的许靖,早年的经历可谓非常坎坷,一路向南逃到了岭南一带。后来益州牧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被刘璋任命为巴郡、广汉太守。而这,自然为许靖和刘备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建安十九年(214年),在益州之战进入尾声的时候,刘备率军包围成都。对此,作为刘璋的手下,许靖眼看着刘备就要攻占成都了,于是想要越城投降刘备,但是,因为事情泄露,想要背叛的许靖被刘璋给抓获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曹操、袁绍、吕布这样的诸侯,许靖无疑是人头不保了。但是,刘璋为人宽厚,加上益州即将陷落,所以才没有处决许靖。

等到刘璋放弃抵抗之后,刘备入主益州,不过,在得知许靖背主之事而看不起许靖。当然,刘备之所以鄙视许靖,很可能还有一个意思,也即许靖等到大势已去时才想到投降,而法正张松李严孟达等人则较早地就归降刘备。基于此,刘备一开始是不准备任用许靖的。

在这个时候,法正对刘备说了一句话,改变了刘备的注意,这句话就是“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也即天下有的是博得虚名而无真正德才之人,像许靖就是如此。在法正看来,因为许靖的虚名已经闻名天下了,所以刘备应当重用他,以此通过厚待许靖来吸引其他人才来投靠自己。于是,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正式起用许靖,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在攻下益州后,刘备的官职依然是东汉王朝曾经册封的左将军,所以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已经是重用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汉中王傅。也即在名义上,许靖可以视为汉中王刘备的老师了。可以这么说,汉中王傅许靖可以说是当时刘备势力的文臣之首了,连诸葛亮都向他下拜。

最后,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即位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设立大司徒。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也即在东汉时期,司徒一度取代了丞相,成为当时的文臣之首。当然,就蜀汉来说,许靖虽然担任司徒,但是,因为诸葛亮担任丞相一职,所以,许靖的司徒,自然是一个虚职,也即地位比较高,不过没有什么实权。

进一步来说,对于喜欢品评他人,又对主公不忠的许靖,刘备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只是因为许靖资历比较老,在汉末三国时期拥有比较高的知名度,这才迫使刘备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以此体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的态度。章武二年(222年),许靖去世。针对许靖的生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不过,从实际的作用来看,许靖并没有能在蜀汉起到和官职相符合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广的后代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广后代图,卫青的后代怎么样,李广后代列表

    李广,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李广难封”来说,指的是李广一生屡经磨难,战功卓越却未得封爵。用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多舛。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

  • 朱元璋能推翻元朝当上皇帝 朱元璋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是被谁推翻的,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朱元璋打败元朝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皇帝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元代当初那么强大,朱元璋是如何推翻元代,成为一个君主的?很多生活在现代的人,想要回到古代,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可能会觉得古代的生活更加的有趣,更加的自由,而反观现在的生活,则有着相当大的压力,所以说他们向往古代的生活,但是其

  • 朱祁镇为何会策划南宫复辟?能成功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的南宫,大明天子朱祁镇

    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明英宗朱祁镇 复位的政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曾当过两次君主,那就是景泰八年明朝应宗朱祁镇皇帝。那他又是为何被软禁了,而且在退位长达八年之久还可以重新登基?这一系列的变故牵扯着种种,需要细细

  • 后世如何评价唐昭宗?李晔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故事,虞世南与李世民的故事,唐昭宗李晔之子

    李晔,即唐昭宗,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在位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

  • 孙登是什么人?被立为太子的他为何33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怎么立太子,康熙为什么要复立太子,孙登传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三国时期,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无疑直接影响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和存亡。对于蜀汉来说,后主刘禅只能说是一个一般水平的继承人。对于曹魏来说,曹丕、曹叡都是比较优秀的继承人,但是,年幼的曹芳,自然无法掌控曹魏大局,最终导致

  • 唐昭宗李晔:唐朝第十九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晔下一个皇帝是谁,唐昭宗和李克用,唐昭宗大顺二年

    李晔,即唐昭宗,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在位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

  • 宋太宗赵光义有遗传病吗 北宋皇室为何每隔三代就断了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皇帝子嗣稀少,赵祯和赵光义的关系,赵光义的皇后是谁

    你真的知道北宋皇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北宋皇室为什么每隔三代就会断了传承?咱们这一段时间看电视剧《清平乐》时候,为宋仁宗的一生感到悲伤,看着自己的那么的孩子,一个个的还没有成年就早早离去。但是,仔细的想一想,咱们中国人都讲解一个因果报应,在北宋一朝,从宋太

  • 唐懿宗李漼: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懿宗下一个皇帝是谁,唐懿宗李漼之后是谁继位,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李漼,即唐懿宗,初名李温,唐宣宗李忱长子,生母是元昭皇后晁氏,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驾崩后,李漼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八月(859年9月10日)即位。在位期间,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奉迎佛骨,导致浙东、

  • 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他的一生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的后妃,唐宣宗李忱的儿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叫什么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 靖康之变宋徽宗被俘后为何还生下了14个孩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被俘后的生活,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为什么叫靖康之变

    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54岁的宋徽宗赵佶因病死于五国城。直到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两国关系有所缓和,赵佶的遗骸被韦贤妃、郑皇后,用牛车运回了中原故土。或许大家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