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登是什么人?被立为太子的他为何33岁就死了?

孙登是什么人?被立为太子的他为何33岁就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2/13 23:18:18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在三国时期,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无疑直接影响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和存亡。对于蜀汉来说,后主刘禅只能说是一个一般水平的继承人。对于曹魏来说,曹丕、曹叡都是比较优秀的继承人,但是,年幼的曹芳,自然无法掌控曹魏大局,最终导致司马懿家族成功篡权。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孙权建立的东吴来说,在孙权去世之后,一度陷入到内乱中,尤其是孙权留下的托孤大臣,几乎都死于非命。至于孙权之后即位的孙亮,还失去了皇位。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孙綝废黜孙亮,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孙权生前,是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太子,也即孙权看待这位太子,如同朱元璋看待朱标一样,完全找不出什么毛病。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权60岁时,33岁的太子去世,东吴自此大乱。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作为孙权的长子,孙登很早就被确定为继承人了。比如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吴王。同年,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除了明确孙登继承人的身份,孙权还任命南郡太守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绥远将军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等进宫,为孙登侍讲诗书,并随从骑马射猎。

当然,对于孙权来说,不仅希望孙登可以从东吴的文臣武将上学习知识和技能,更是在为孙登搭载一个实力强大的太子班底。而这,和朱元璋对待朱标,又是非常相似的。也即孙权虽然为人猜忌,却对孙登这位太子非常放心,让掌握东吴实权的大臣之子来辅佐孙登,等到孙登即位后,这些人自然会成为孙登的心腹和左膀右臂。

当然,孙登也没有让孙权失望。比如孙登接待他的属官时,并没有因为自己高贵而要求下属奉行严格的尊卑礼节,而是礼贤下士,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相处。除了礼贤下士,获得东吴大臣的支持外,孙登还镇守武昌,将大小事务处理的非常得体。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同年,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留孙登等人镇守武昌。

对此,陈寿在《三国志 卷六十二》中记载:“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谘询,然后施行。”

除了处理事务十分得体,孙登还敢于多次劝谏孙权,提出合理的意见。比如孙权一度十分信任校事吕壹,结果吕壹趁机操弄权柄,擅作威福。在得知这一情况,孙登并不忌惮孙权对于吕壹的宠信,而是为此数次劝谏孙权明察秋毫。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登却在公元241年就英年早逝了。彼时,孙登只有33岁,而孙权则到了60岁左右了。也即按照孙权的打算,自然是等到自己去世后,将吴国江山交给孙登。但是,孙登在33岁的时候去世,无疑打乱了孙权的计划。这不仅让60岁的孙权悲痛欲绝,更让他权因此变得更加猜忌和多疑。

在孙登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即公元242年,孙权正式册立孙和为太子,但是,孙权又立四子孙霸为鲁王。也即孙权对于孙和的不够坚决,导致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形成了“二宫之争”。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

最后,更让人可惜的是,因为牵涉到“二宫之争”,孙权派遣使者去责备陆逊,导致这位东吴重臣气愤而死。当年,如果不是陆逊,刘备的大军或许就要在吴国横行了。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四月,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而这,自然会出现东吴君主大权旁落的情况。公元253年(建兴二年),孙权的托孤大臣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三年后孙峻病死,将权力交给从弟偏将军孙綝。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杀害了孙吴的重要将领吕据朱异等。

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孙綝废黜孙亮,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此时的孙綝,完全可以和东汉末年的董卓相提并论,连皇帝都可以轻言废立了。虽然孙綝也被除掉,但是,这些内耗给东吴带来的损失却无法弥补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自太子孙登去世后,东吴就此大乱,而旷日持久的内争也使孙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换而言之,如果不是这些内乱的话,东吴很可能会坚持更长的时间,甚至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昭宗李晔:唐朝第十九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晔下一个皇帝是谁,唐昭宗和李克用,唐昭宗大顺二年

    李晔,即唐昭宗,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在位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

  • 宋太宗赵光义有遗传病吗 北宋皇室为何每隔三代就断了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皇帝子嗣稀少,赵祯和赵光义的关系,赵光义的皇后是谁

    你真的知道北宋皇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北宋皇室为什么每隔三代就会断了传承?咱们这一段时间看电视剧《清平乐》时候,为宋仁宗的一生感到悲伤,看着自己的那么的孩子,一个个的还没有成年就早早离去。但是,仔细的想一想,咱们中国人都讲解一个因果报应,在北宋一朝,从宋太

  • 唐懿宗李漼: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懿宗下一个皇帝是谁,唐懿宗李漼之后是谁继位,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李漼,即唐懿宗,初名李温,唐宣宗李忱长子,生母是元昭皇后晁氏,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共1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驾崩后,李漼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八月(859年9月10日)即位。在位期间,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奉迎佛骨,导致浙东、

  • 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他的一生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的后妃,唐宣宗李忱的儿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叫什么

    李忱,即唐宣宗,初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 靖康之变宋徽宗被俘后为何还生下了14个孩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徽宗被俘后的生活,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为什么叫靖康之变

    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54岁的宋徽宗赵佶因病死于五国城。直到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两国关系有所缓和,赵佶的遗骸被韦贤妃、郑皇后,用牛车运回了中原故土。或许大家没想

  • 后世如何评价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武宗李炎是一个人吗,史记绝世英才的风范读后感,唐武宗在位几年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

  • 唐武宗登基后,在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

  • 唐武宗在位期间,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武宗与唐宣宗比较,唐太宗最成功的战役,唐武宗李炎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

  • 李隆基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为何药杀上官婉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朝名媛诗词》有言:“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著名才女,曾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武周时期一度触及中央权力中心,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上官婉儿历高宗、武周两位皇帝,从随母入宫为婢,到成为武

  •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即位为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正风肃纪、限制门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