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谁才是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官场“伯乐”?

解密:谁才是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官场“伯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2/8 8:22:00

韩愈文韬武略,是许多文人和官员们心中的偶像。他先后担任过中央党校和教育部的主管(国子监祭酒)、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人事部副部长(吏部侍郎)、监察部部长(御使大夫)和首都西安市市长(京兆尹,当时的京城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等职务,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但,我们知道,韩愈命运坎坷,他两三岁的时候,父母亲就先后去世了,只好跟着哥嫂生活。十九岁的时候,他独自到长安参加考试,一考就是十年,接连考了七次。相当于现在先后参加了四次高考和三次公务员考试。结果不仅连个副科级干部都不是,而且连个蜗居也没有。时常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是郁闷。

那么,自誉为“千里马”的韩愈,他有没有遇到“伯乐”?是谁最早发现了他这个“千里马”?他的伯乐是一个还是几个呢?

第一个伯乐:超级英雄马燧

马燧,公元726年出生。身高1.86米,这个身高在当时一米七都算大个子的唐朝,可谓凤毛麟角,堪称“巨无霸”。他气概豪迈,能文善武,战功赫赫,与李晟、浑瑊一起,并称为中晚唐三大名将。

公元786年,十九岁的韩愈怀揣梦想,到首都长安参加准公务员考试(进士考试),没被录取。他决定留下来复习,明年再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经济遇到了问题,被店老板数次催要房租。实在没有办法之下,穷书生韩愈冒着可能被鞭打甚至关进大牢的风险,打着“老朋友子弟拜见王爷”的旗号,去大街上拦截马燧的“宝马”。马燧这天也许心情很好,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耐心询问韩愈家世,得知韩愈的父亲、叔叔、大哥都和他有交情。于是,就收留了韩愈,并为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给韩愈结清了亏欠客店的费用,并叫他吃住在家里,一边静心复习,等待明年的高考,一边教育14岁的马公子读书学习。使韩愈挺过了心理与生活上的难关。多么信任、多么高看韩愈啊!第二、把端庄贤淑、兰心蕙质,外公曾是总理(宰相)、父亲是河南省洛阳市司法局副局长(河南府法曹参军)卢贻16岁的女儿做媒给韩愈,把穷书生当千里马看待,这王爷当“红娘”的恩情该有多大啊!第三、韩愈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前后,马王爷没少帮他在中央领导、各部委一把手面前美言,对韩愈的成长进步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第二个伯乐:知人善任董晋

韩愈从十九岁参加高考,一直考到二十九岁,十年都没能谋个一官半职。看看曾经的学友们,一个个走向官场,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自己,满腹经纶,一身才华,可惜英雄竟无用武之地!

就在千里马韩愈为了远大理想,在漆黑的夜里,独自徘徊时,他的伯乐出现了。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7月,河南开封(汴州)地区军政一把手(宣武节度使)李万荣病亡,他的部下邓维恭准备通过兵变当上节度使。

皇帝唐德宗听说后,非常气愤,就命令曾当过总理和国防部长(宰相、兵部尚书)的董晋为中央巡视组组长,并且兼任宣武军节度使,前去处置汴州局势。当时,有个潜规则,凡节度使赴任,都要为自己配备一批官员。董晋首先想到的就是二十九岁的韩愈。他为什么会选择韩愈呢?原来,董晋多年前曾与韩愈的叔父韩仲卿共过事,又和韩愈的岳父卢贻关系很好。最主要的,是不久前,董晋和韩愈刚刚相处过一段时间,很欣赏韩愈的才干。

韩愈也是非常振奋,认为有了军营这个舞台,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多年的国家公务员梦想,同时又可以积累经验和政绩,为今后实现远大理想打下坚实基础。于是,韩愈毅然决定投笔从戎,第二天就到了董晋的部队报到。之后,韩愈在董晋的关心帮助下,积极表现,努力工作,在稳定汴州局势方面多次建言献策并被采纳,很受器重。

公元798年4月,经过近两年的军旅磨练,董晋奏请朝廷同意,正式任命韩愈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汴宋亳颖四州观察推官,主管刑狱,管辖地域约是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和今安徽省亳州市、阜阳市四市的部分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成为名正言顺的国家公务员,人生第一个梦想成真。

第三个伯乐:七朝元老裴度

公元814年,淮西地区军政一把手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抢夺了军政大权。而且,还与河北镇州、郓州等地的军阀勾结,杀朝廷命官,抢唐朝地盘,比盗匪还猖狂。

面对如此严重的恶意挑衅,皇帝唐宪宗下达了剿除淮西叛军的命令,并任命裴度为“剿匪”总司令(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裴度为了打胜仗,向皇帝提出了三个要求,唐宪宗爽快地答应了。裴度的三个要求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请朝廷任命韩愈为总参谋长(行军司马),协助裴度做好各项军事和政治工作。“剿匪”大军在裴总司令的统领下,在韩愈的上下协调和多方努力下,各路将帅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很快就完成了“剿匪”任务。

部队凯旋回到首都长安五天后,由于裴度的极力推荐,韩愈被朝廷任命为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从没有权力的一般副厅级干部(太子右庶子),升为掌握实权的副部级首长,进入中央领导视野,可以参政议政,一下子就飞黄腾达起来。

那么,裴度有什么背景?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啊?据史书记载,裴度是唐朝最成功、最有威望的总理,是七朝元老,中兴名相(宰相,总理)!他为人刚强正直,能言善辩,知人善用,尤其擅长把握施政要领,凡是他陈情讲述的事,总能感动人心。就连宪宗皇帝也十分佩服他,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毫不犹疑,赋予了裴度很大的权利,让他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

可是,裴度为什么要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韩愈呢?第一,公元729年春末夏初的一天,25岁的韩愈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后,去西安市大雁塔游玩,邂逅了30多岁的裴度。裴度当时尽管没有做官,但也是知名的才子,两人很投缘,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来他们还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算是考友。再后来经过不断交往,两人很能谈得来,成为了挚友。第二,裴度知道韩愈曾跟随董晋在汴州平过乱,有经验、有智谋、懂兵法。第三,有一天清晨,天还没亮,裴度去上班,路上突然遇到刺客袭击,紧随其后的一些官员由于害怕吓跑了。也在上班路上的韩愈得知后,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快马加鞭急速赶了过去,不顾生命危险去帮助裴度,裴度打心眼里感激,自然竭尽全力帮助韩愈。

韩愈一生几落几起,充满挫折,但他又是幸运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欣赏他的伯乐,才最终使千里马韩愈功成名就,名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究竟如何夺回皇位?南宫复辟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又名南宫复辟。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南宫复辟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次

  • 王猛治国有多牛逼?赛过诸葛亮堪比全能的姜子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366—376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不能“独当一面”的张良还要略胜一筹,苻坚比之于“文武足备”的姜尚,并

  • 揭秘:从玄武门之变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兄弟残杀,血流成河,这是发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的一幕惨剧,这就是历史上“玄武门之变”。而李世民却篡改历史,为自己争辩。以李建成在校场为自己挑了匹烈马企图摔死自己和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天,李建成在宴上下毒为由,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深究历史,不难发现这是李世民为自己的叛变找借口。虽然李建成不

  • 被人们成为“傻子”的唐宣宗李忱其实是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他写的一手好诗,中兴了一度被认为要改朝换代了的大唐帝国,被老百姓尊称为“小太宗”。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政严重,地方节度使又对中央政府应奉阳违的搞软割据,整个大唐帝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之势已成。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况一个庞大的帝国。它在即将坍塌前迎来最后的英主——唐宣宗李忱。宪

  • 咸丰皇帝为何赖在圆明园不走?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排一个清朝皇帝倒霉排行榜,咸丰皇帝肯定入列。英法联军进北京、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单就家庭生活而言咸丰就绝对是个苦孩子。咸丰是道光的老来子,如果生在一般家庭,那绝对是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但悲催的就是咸丰生在了道光家里。道光皇帝子嗣稀少,前几十年不管怎么努力就只生了三个儿子,而且老二和老

  • 宋徽宗的靖康之变究竟给岳飞带来了怎样的耻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以后,岳飞和秦桧分别成为忠臣和奸臣的代名词。随着专制时代的总结,人们发现,岳飞与其说死于秦桧之手,不如说死于宋高宗之手。岳飞的死,说明了怀抱理想的职业军人和夹带私欲的昏君奸相之间的矛盾在专制时代永远没有办法调和。1、 靖康之变,给热血青年岳飞带来了怎么样的耻辱岳飞出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 王娡和栗姬之争是怎么回事?王娡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孝景皇后王娡,出生的年月不详,是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娡的母亲是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汉初的名门之后,因为臧儿是臧荼的亲孙女,这个藏茶是秦末赫赫有名的起义军的首领。早年追随项羽,因为功劳显赫所以被韩信封为燕王,后来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己时,作为曾是韩信部下的藏茶也

  • 揭秘:史上拥有了所有荣誉却并不幸福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孝昭上官皇后是汉昭帝皇后。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汉武帝去世时,年仅八岁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昭帝年十二岁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六岁的上官氏被迎入皇宫,封为婕妤。婕妤

  • 郑信是中国人却成为了泰的国国王位列五大帝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说《水浒后传》里,以李俊为首的梁山泊英雄,转战海外,在暹罗(今泰国)创立基业,李俊还成为暹罗国王。小说自然是虚构的,但在真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华裔,他率领暹罗军民,反抗缅甸的入侵,成为真正的国王!因他仁德爱民,更被泰国人誉为“泰国五位大帝之首”,甚至今天的泰国皇室依然以他的后代自居!他是谁呢?此人

  • 皇帝选中她却嚎啕大哭?史上最奇葩的贵嫔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胡芳,西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她父亲胡奋当年跟随司马懿征战,官至校尉,后来还升到征南将军等职,并且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名声不错。胡芳的祖父在曹魏的时候为车骑将军,所以出身于官宦世家的胡芳性格耿直。晋武帝后期荒淫无度,沉迷女色,后宫妃嫔达万人。他广选良家女子以充实后宫,开始皇后杨艳很不满,专替他挑选姿色平